导读:本文包含了垦荒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赫鲁晓夫,抗战时期,西伯利亚,德意志,中亚,西欧,粮食。
垦荒运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闫存庭[1](201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移民垦荒运动(1949-1957)》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地都面临着不同的困难。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北京市尝试向东北和西北移民来解决就业问题;在灾荒面前,河北省、平原省则试行向东北移民来度荒。但从其成效来看,并未有效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在粮食与就业压力持续加剧的情况下,1956年中央借鉴苏联城市青年垦荒运动经验,开始从受灾严重、人口稠密的省市大规模向边疆省区移民,1956-1957年间共移民75万余人。很多移民到安置地不久,就出现了大规模返籍现象,这说明在当时条件下移民垦荒并非缓解粮食危机、解决就业压力的最好办法。(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8年02期)
王晗[2](2017)在《“桃源安否”:民国时期西北开发中地方官员行为分析——以陕北黄龙山区的垦荒运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中"人(人群)"的社会属性需要重新审视和估量。我们应该在文献整理的同时,结合细致的田野调查,以此为基础去亲身体验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所引起的人类行为,换言之,以接近当时生存条件下的谋生方式来要求研究者,身体力行的感受会带来研究理路的豁然开朗。文章选取民国时期西北开发过程中的黄龙山区垦殖运动为研究对象,梳理相应的历史文献,搜寻出对该区域的开发过程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物(李象九、朱庆澜、安汉等地方官员),并试图对这些个体在施政过程中的行为加以分析,从中摸索出他们如何超越既定方针、政策的束缚,通过对特定区域情况的了解、掌握和研究来贡献一己之力,同时在新区域开发中维护自身的正当性,出色地经受住地方行政的艰巨考验。(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7年07期)
毕晓敏[3](2017)在《1950年代上海青年江西垦荒运动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许多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载入了共和国的光辉史册,更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青年志愿赴江西垦荒,便是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事件之一。该运动可分为试点阶段(1955年10月至1956年1月)、巩固阶段(1956年1月至3月)、后续阶段(1956年3月至1959年)等叁个阶段,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书写了不同凡响的篇章。(本文来源于《青年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侯艾君[4](2015)在《中亚垦荒运动及其后果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1954年,为解决粮食问题,赫鲁晓夫在中亚、西伯利亚、北高加索、乌拉尔等地发起垦荒运动。该运动是苏联、更是中亚当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垦荒对中亚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政治进程、现代化进程乃至地缘政治方面都带来深刻后果。中亚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受益,现代化进程加快;同时,垦荒也提高了中亚各共和国在苏联的地位,在中苏关系从友好走向对抗的过程中,垦荒在客观上具有地缘政治意义。(本文来源于《俄罗斯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罗冰冰[5](2012)在《抗战时期陕西省垦荒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战争的进行,冀鲁豫晋诸省,遭受暴敌蹂躏,流亡民众络绎来陕,先后统计达十万人以上。同时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以及随后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工农业生产区的陷落,难民人数不断增涨。为了救济难民,稳定社会,增加后方粮食产量,陕西省利用本省大量荒地,发动垦运工作。遂于1937年间,开始筹设黄龙山垦区从事垦殖,此后相继开办了千山垦区、黎坪垦区、马栏镇垦区等。这些垦区在安置难民,稳定社会,支援抗战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陕西省档案馆所藏的关于抗战时期陕西省垦荒运动相关资料的分析,以探讨其在当时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除去绪论部分,第一部分对陕西省垦荒运动时期的国内环境以及省内状况进行了概括。第二部分是从陕西省垦务委员会的角度,通过对其相关政策法令的分析,从中归纳总结出陕西省垦荒运动时期具体的垦殖操作办法。第叁部分主要概述了陕西省垦荒运动的发展情况,分别从全省的垦荒情况与具体办理程序两个方面来讨论。第四部分是以陕西省垦荒运动中叁个典型垦区的开发来分析陕西省垦荒运动的发展情况,希望能从这叁个不同垦区的发展状况来进一步了解陕西省垦荒运动的实施情况。第五部分是对陕西省垦荒运动的历史定位,主要从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几个方面展开,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也分析了不足,并对今后的垦殖事业提出了一些建议。抗战时期陕西省垦荒运动的实施和发展,适应了当时国内环境的需要,不仅安置了大量战区难民稳定了社会治安,同时通过对于荒地的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对于抗战建国意义重大。其中黄龙山垦区、千山垦区和黎坪垦区叁个典型垦区的开发,更是陕西省垦荒运动的重要代表,他们的发展状况不仅关系着陕西省垦殖工作的成效,也关系着广大难民的战时生存。因此,抗战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垦殖运动中,陕西省垦荒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李华[6](2010)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全民垦荒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赫鲁晓夫振兴农业的一个最为宏大的行动计划,就是发动全民垦荒种粮。持续多年的轰轰烈烈的垦荒运动,虽然具有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谷物产量、带动畜牧业发展等积极意义,但是,赫鲁晓夫将其放在一切经济工作首位的做法是欠妥当的。另外,在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辽阔的草原地带以及半森林半草原地带开荒种地的同时,由于没有采取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结果产生了影响苏联自身甚至欧洲国家的沙尘暴现象,进而导致六十年代初期新垦区的土地严重歉收。(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艾兆阳[7](2008)在《西欧中世纪大垦荒运动的动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欧中世纪大拓垦运动是在多个环环相扣的因素下发展和扩大的。它是由政治稳定和制度变革、人口增长和社会支持、技术进步和城市兴起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大垦荒运动的深入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各种因素自身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金吉华[8](2002)在《试论德意志中世纪史上的叁次垦荒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所掌握的史料,采用比较的方法及科学凶让量方法,分析和探讨德意志中世纪史上的叁次垦荒运动出现的原因,经过以及对德意志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以求通过这一探讨能对德意志的社会结构在中世纪的变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全文共分引言、正文、结束语叁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引言:德意志中世纪史上的叁次垦荒运动是贯穿于其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在西欧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德意志作为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是从垦荒运动所引起的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而开始。 正文共分叁章九节: 第一章:论述第一次垦荒运动与法兰克王国采邑制的发展。第一节,第一次垦荒运动出现的原因:农业生产日渐成为进入西欧的日耳曼人的主要社会活动:战乱减少,人口增长,需要土地;解决兵源,维系军队的需要;社会活动的变化导致劳动价值观的改变;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第二节,第一次垦荒运动的兴起。第叁节,第一次垦荒运动对法兰克王国所产生的影响:促进了采邑制的发展,为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论述第二次垦荒运动与德意志城市经济的发展。第一节,第二次垦荒运动出现的原因:人口激增;领地扩张的需要;教俗统治者支持拓荒;拓荒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增强了对拓荒运动的促进。第二节,第二次垦荒运动的经过:主要向东部殖民。第叁节,第二次垦荒运动对德意志产生的影响:政治上,为邦国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经济上,促进了德意志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结构方面,使人身依附关系日渐松驰。 第叁章:论述第叁次垦荒运动与德意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第一节,第叁次垦荒运动出现的原因:人日增长湘食价格上涨。第二节,德意志经济的复苏。第叁节,第叁次垦荒运动对这一时期德意志的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表现在分成租佃制及“二期农奴制”的实行上。 结束语:通过上述对德意志中世纪垦荒运动出现的原因、具体过程以及产生的后果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垦荒运动是德意志不同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诱因,正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导致上层建筑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谢丰斋[9](2001)在《11至13世纪西欧的垦荒运动与农业复兴》一文中研究指出11至13世纪西欧的垦荒运动带来了耕作农业的进步和生产管理的改善,推动了农业的多种经营,扩大了农村劳动分工,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北大史学》期刊2001年00期)
刘桂华[10](1999)在《前苏联对西伯利亚农业的开发——兼评赫鲁晓夫的垦荒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开发西伯利亚是前苏联经济生活中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在农业方面,先后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垦荒,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开发,赫鲁晓夫的“垦荒运动”达到高潮;二是发展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即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开发,60年代中期以后的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主要实施阶段。西伯利亚农业的开发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来源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垦荒运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中"人(人群)"的社会属性需要重新审视和估量。我们应该在文献整理的同时,结合细致的田野调查,以此为基础去亲身体验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所引起的人类行为,换言之,以接近当时生存条件下的谋生方式来要求研究者,身体力行的感受会带来研究理路的豁然开朗。文章选取民国时期西北开发过程中的黄龙山区垦殖运动为研究对象,梳理相应的历史文献,搜寻出对该区域的开发过程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物(李象九、朱庆澜、安汉等地方官员),并试图对这些个体在施政过程中的行为加以分析,从中摸索出他们如何超越既定方针、政策的束缚,通过对特定区域情况的了解、掌握和研究来贡献一己之力,同时在新区域开发中维护自身的正当性,出色地经受住地方行政的艰巨考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垦荒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闫存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移民垦荒运动(1949-1957)[J].前沿.2018
[2].王晗.“桃源安否”:民国时期西北开发中地方官员行为分析——以陕北黄龙山区的垦荒运动为例[J].兰州学刊.2017
[3].毕晓敏.1950年代上海青年江西垦荒运动述略[J].青年学报.2017
[4].侯艾君.中亚垦荒运动及其后果新论[J].俄罗斯研究.2015
[5].罗冰冰.抗战时期陕西省垦荒运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李华.20世纪50年代苏联全民垦荒运动[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艾兆阳.西欧中世纪大垦荒运动的动因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金吉华.试论德意志中世纪史上的叁次垦荒运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2
[9].谢丰斋.11至13世纪西欧的垦荒运动与农业复兴[J].北大史学.2001
[10].刘桂华.前苏联对西伯利亚农业的开发——兼评赫鲁晓夫的垦荒运动[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