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可视化实验观察了液滴在垂直电场下的振荡变形、起跳及运动行为.实验发现,随着电压的升高,具有超疏水性质的下极板表面上的液滴起跳行为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液滴起跳前会发生持续振荡的过程,振荡过程中,液滴会发生周期性的拉伸与收缩的过程,直到液滴成功离开壁面,并加速运动到上极板壁面;第二种模式,液滴起跳前仍出现振荡的现象,但是当液滴离开壁面并运动一定距离后,会回落至下极板,随后液滴由于撞击作用发生压缩碰撞,最后起跳并加速运动至上极板;第三种模式,液滴会直接拉伸并迅速脱离表面,起跳至上极板,起跳前不会发生上下振荡的现象,也不会有回落的现象.在三种模式中,库仑力、液滴表面张力、液滴自身重力和壁面黏附力间的相互影响和耦合作用是出现三种模式的重要原因.最后,利用MATLAB分别对三种情况进行图像处理,分析了表面能在液滴起跳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发现变形过程中液滴表面能的释放程度是影响液滴起跳后有无回落现象的主导因素。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田野,张屹然,王宏,朱恂,陈蓉,丁玉栋,廖强
关键词: 液滴,电场,表面能,起跳,振动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基础科学
专业: 力学,动力工程
单位: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67602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51325602)
分类号: TK123;O35
页码: 829-833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673K
下载量: 134
相关论文文献
- [1].脉冲电场下液滴极化变形的数值模拟[J]. 石油机械 2019(12)
- [2].电控液滴移动的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01)
- [3].喷淋液滴在空气环境下的运动特性[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01)
- [4].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研究进展[J].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5].液滴撞击移动表面动力学特性[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05)
- [6].液滴间相互碰撞融合与破碎的实验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0(02)
- [7].基于T形共流聚焦法的液滴生成技术[J]. 化工进展 2020(05)
- [8].化学所宋延林课题组研制出可程序化控制的“液滴机器人”[J]. 宁波化工 2020(03)
- [9].农药液滴在植物枝叶表面润湿特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10)
- [10].超声驻波场中固液黏附液滴悬浮分离研究[J]. 声学技术 2020(05)
- [11].液滴碰撞亲-疏水性组合壁面的数值分析[J]. 化工学报 2016(12)
- [12].中空液滴碰撞水平壁面数值分析[J]. 物理学报 2017(01)
- [13].竖直表面液滴运动的数值模拟[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1)
- [14].超疏水表面上多液滴合并触发液滴弹跳现象的理论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2)
- [15].超疏水冷表面上液滴冻结的可视化观测[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6].过热液滴闪蒸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4)
- [17].微量液滴分配机理与技术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08)
- [18].气体介质中双元液滴的碰撞动力学[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7(07)
- [19].水平固体表面温度梯度下硅油液滴运动[J]. 微纳电子技术 2017(07)
- [20].冲击作用下液滴在环境液体中的演变过程及主导因素[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7(09)
- [21].液滴碰撞水平壁面实验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04)
- [22].液-液层流射流型雾化的射流脉动与液滴形成特性[J]. 农机导购 2016(08)
- [23].呼吸实验装置中的“液滴移动”问题[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17(03)
- [24].科学家研发出防喷溅材料[J]. 科学大观园 2017(02)
- [25].光合作用装置中的“液滴移动”问题[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17(04)
- [26].单液滴干燥过程中载体组分对植物乳杆菌的保护作用[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2)
- [27].超声波对液滴冻结状态及传热的影响[J]. 化工学报 2020(11)
- [28].一种新颖的飞升级均匀液滴高频发生器[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7(12)
- [29].打喷嚏动力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16(05)
- [30].液滴流撞击热金属表面铺展行为实验研究[J]. 铸造技术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