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弹性形变结构的鼻植入体,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的鼻小柱,基体为条状;其中,基体包括鼻梁部、鼻尖部,鼻小柱固定连接至鼻尖部,鼻小柱设置在鼻尖部的侧边,鼻小柱与基体呈L形设置;鼻梁部与鼻尖部之间平滑过渡连接而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为弹性形变结构,鼻尖部在受力状态下,连接部发生形变而使得鼻尖部相对鼻梁部产生移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部(弹性形变结构),当使用者揉捏鼻植入体的鼻尖部时,连接部发生弹性形变,而当使用者停止揉捏鼻尖部时,连接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使用者的揉捏动作仅仅作用于鼻尖部和连接部,而不会使鼻梁部也发生位移,从而避免了鼻梁部受鼻尖部的拉扯而移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弹性形变结构的鼻植入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为条状;鼻小柱,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鼻梁部、鼻尖部,所述鼻小柱固定连接至所述鼻尖部,所述鼻小柱设置在所述鼻尖部的侧边,所述鼻小柱与所述基体呈L形设置;所述鼻梁部与所述鼻尖部之间平滑过渡连接而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弹性形变结构,所述鼻尖部在受力状态下,所述连接部发生形变而使得所述鼻尖部相对所述鼻梁部产生移位。
设计方案
1.一种带弹性形变结构的鼻植入体,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为条状;
鼻小柱,设置在所述基体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包括鼻梁部、鼻尖部,所述鼻小柱固定连接至所述鼻尖部,所述鼻小柱设置在所述鼻尖部的侧边,所述鼻小柱与所述基体呈L形设置;
所述鼻梁部与所述鼻尖部之间平滑过渡连接而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弹性形变结构,所述鼻尖部在受力状态下,所述连接部发生形变而使得所述鼻尖部相对所述鼻梁部产生移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多个沟槽而使得所述连接部形成弹簧式形变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单元,相邻的所述连接单元形成所述沟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单元之间相互连接且交错设置,形成连续的“之”字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沟槽在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沟槽为“人”字形沟槽或“一”字型沟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所述鼻小柱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鼻尖部设置有沿所述夹角内侧延伸的两个弧形护翼,两个所述弧形护翼设置在所述鼻小柱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尖部还设置有间隔槽,所述间隔槽靠近所述鼻小柱设置,而使得所述弧形护翼与所述鼻小柱之间部分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大小为60°~8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为2—2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部的上表面为外凸面,所述鼻梁部的下表面为内凹面,所述鼻梁部的上表面靠近所述连接部处设置有隆起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弹性形变结构的鼻植入体。
背景技术
鼻假体植入是指通过在鼻部填充自体、异体组织或组织代用品以垫高外鼻,达到改善鼻部容貌的手术。鼻植入体是常用的美容材料,现有鼻植入体一般用实心的硅橡胶、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01258164.X公开了一种植入人体内的鼻植入体,其由根部及尖部组成,尖部中空成空腔。
中国专利201520668668.3公开了一种硅胶鼻假体,鼻假体为L型,且鼻假体包括鼻梁、鼻尖和鼻小柱,从鼻梁上设有若干个横向切口。
中国专利01237585.3公开了一种鼻整形手术植入物,它是在L型成形固体硅橡胶植入体的成角部位,被覆膨体聚四氟乙烯,遮盖长臂和短臂的外表面和两侧面,硅橡胶鼻模与被覆的膨体聚四氟乙烯紧密相贴,并采用外科手术缝线缝合或粘合剂粘合固定,两者之间组合成一个整体。
上述方式的缺陷在于,使用者或他人触动鼻植入体的鼻尖部,容易导致鼻植入体的整体移动,使得鼻植入体歪斜或移位,进而导致使用者面部奇怪甚至丑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鼻尖部与鼻梁部相对脱离的鼻植入体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植入体,其鼻尖部与鼻梁部相对脱离,触动鼻植入体的鼻尖部仅仅使鼻尖部活动,而鼻梁部基本保持不动,避免了鼻植入体的整体移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弹性形变结构的鼻植入体,包括:
基体,基体为条状;
鼻小柱,设置在基体上,
其中,基体包括鼻梁部、鼻尖部,鼻小柱固定连接至鼻尖部,鼻小柱设置在鼻尖部的侧边,鼻小柱与基体呈L形设置;
鼻梁部与鼻尖部之间平滑过渡连接而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为弹性形变结构,鼻尖部在受力状态下,连接部发生形变而使得鼻尖部相对鼻梁部产生移位。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形变结构”,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构,其具有正常状态和形变状态,其不受外力时处于正常状态,受到外力时处于形变状态(例如拉伸状态或挤压状态),而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来的形状,即正常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部为弹性形变结构,使得鼻梁部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使用者揉捏鼻植入体的鼻尖部时,连接部发生弹性形变,而当使用者停止揉捏鼻尖部时,连接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使用者的揉捏动作仅仅作用于鼻尖部和连接部,而不会使鼻梁部也发生位移,从而避免了鼻梁部受鼻尖部的拉扯而移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部设置有多个沟槽而使得连接部形成弹簧式形变结构,这里的“弹簧式形变结构”是指类似弹簧的可拉伸、压缩的结构,其具有正常状态和形变状态,其不受外力时处于正常状态,受到外力时处于形变状态(例如拉伸状态或压缩状态)。
其中,多个沟槽优选为设置在垂直或者相对垂直于基体的长度方向上,每个沟槽均延伸至连接部的一个侧边而形成具有侧边开口的沟槽;但是,连接部是不间断的、在受力情况下可以发生形变的、在受力消失后会恢复原状的适应于多个受力角度方向的弹性形变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单元,相邻的连接单元形成沟槽,其中,在基体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连接单元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单个连接单元的宽度,也可以等于单个连接单元的宽度,还可以小于连接单元的宽度,优选的,邻的连接单元之间的间距可以略大于单个连接单元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个连接单元之间相互连接且交错设置,形成连续的“之”字形结构。
其中,连接单元的数目优选为2-8个,具体例如连接单元的数目为3、4、5或6等。
“之”字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在鼻尖部受到突然的切向外力(沿侧边方向的外力,例如鼻尖部产生左右摇晃时受到的外力)作用时,直接与鼻尖部连接的连接单元首先产生一定的形变,并将受到的外力部分转移至下一连接单元;同样的,下一连接单元受到外力后,产生一定的形变(形变量小于上一连接单元产生的形变量),接着将受到的外力向下传递至再下一连接单元;依次传递后,直接与鼻梁部主体区域连接的最后一连接单元受到的外力较小,其产生的形变量也较小,以保持鼻梁部相对人体的固定姿态。
“之”字形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在鼻尖部受到突然的横向外力(沿垂直于鼻尖部方向的外力,例如鼻尖部产生挤压时受到的外力,例如装扮猪鼻子造型时受到的外力)作用时,多个连接单元之间的间距被缩小而形成折叠姿态,并将受到的压力分散,呈被压缩的弹簧状,此时,由于连接部被挤压而降低了鼻梁部移位的风险,保持鼻梁部相对人体的固定姿态。
进一步的,多个沟槽在基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沟槽为“人”字形沟槽或“一”字型沟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基体与鼻小柱之间形成一夹角,鼻尖部设置有沿夹角内侧延伸的两个弧形护翼,两个弧形护翼设置在鼻小柱的两侧。
具体的,两个弧形护翼向鼻小柱的方向凹陷形成空腔,例如在鼻尖部和鼻小柱直接相连的基体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耳状护翼,形成位于鼻小柱两侧的两个空腔。
进一步的,夹角的角度大小为60°~85°,具体例如为70°~80°,再例如为75°。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鼻尖部还设置有间隔槽,间隔槽靠近鼻小柱设置,而使得弧形护翼与鼻小柱之间部分连接。在鼻植入体植入人体后,人体皮肤组织可以充满间隔槽之间,以实现鼻植入体与人体皮肤组织的更好结合。
连接部的长度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会使鼻植入体的整体失去刚性、过于柔软,太短会使鼻梁部容易受到拉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部的长度为2—20mm,进一步的,连接部的长度优选为5—15mm,再优选的,连接部的长度优选为6—12mm,具体例如连接部的长度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鼻梁部的上表面为外凸面,鼻梁部的下表面为内凹面,鼻梁部的上表面靠近连接部处设置有隆起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基体上设有若干通孔,肌肉组织穿过该通孔生长,从而促进鼻植入体与肌肉组织成为一体,增强了鼻植入体的稳固性。
优选的,在基体的中心区域不设置上述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鼻梁部和鼻尖部之间设置弹性形变结构(连接部),使得连接部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使用者揉捏鼻植入体的鼻尖部时,连接部发生弹性形变,而当使用者停止揉捏鼻尖部时,连接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使用者的揉捏动作仅仅作用于鼻尖部和连接部,而不会使鼻梁部也发生位移,从而避免了鼻梁部受鼻尖部的拉扯而移位。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中的多个连接单元呈“之”字形结构设置,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和保护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鼻植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鼻植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u>
如图1-2所示,一种带弹性形变结构的鼻植入体,该鼻植入体整体为L形,其包括基体1和设置在基体1上的鼻小柱2;其中,基体1包括鼻梁部11、鼻尖部12,鼻小柱2固定连接至鼻尖部12,鼻小柱2设置在鼻尖部12的侧边;鼻梁部11与鼻尖部12之间设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为弹性形变结构,鼻尖部12在受力状态下,连接部13发生形变而使得鼻尖部12相对鼻梁部11产生移位。
连接部13为弹簧式形变结构,其设置有多个连接单元4,相邻的连接单元4之间形成沟槽5,其中,多个连接单元4之间相互连接且交错设置,形成连续的“之”字形结构,优选的,沟槽5的形状优选为设置在垂直或者相对垂直于基体1的长度方向上,每个沟槽5在连接部13的一个侧边均形成有开口。
参见图1或图2,本实施中的沟槽5的形状为一侧开口的“人”字形。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连接单元4之间的间距可以略大于单个连接单元4的宽度,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的连接单元4之间的间距也可以等于单个连接单元4的宽度,还可以小于连接单元4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单元4的数目为2-8个,其中图1中示出了连接单元4的数目为3个的情况,其中沟槽5的数目为4个(包括相邻的连接单元4之间形成的2个沟槽,以及连接单元4与鼻梁部11、连接单元4与鼻尖部12型号层的2个沟槽)。
本实施例中的基体1与鼻小柱2之间形成一夹角α,夹角α的角度大小为60°~85°,图2中示出了夹角为75°的情况。
进一步的,在鼻尖部12设置有沿夹角内侧延伸的两个弧形护翼6,两个弧形护翼6设置在鼻小柱2的两侧;具体的,两个弧形护翼6向鼻小柱2的方向凹陷形成空腔。
具体的,为了实现鼻植入体与人体皮肤组织的更好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鼻尖部12还可以设置有间隔槽7,间隔槽7靠近鼻小柱2设置,而使得弧形护翼6与鼻小柱2之间部分连接,在鼻植入体植入人体后,人体皮肤组织可以充满间隔槽7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图2示出了连接部13的长度为8mm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的鼻梁部11的上表面为外凸面,鼻梁部11的下表面为内凹面,为了适应不同人体特征结构,提高鼻植入体的隆起效果,在鼻梁部11的上表面靠近连接部13处还可以设置有隆起结构8,从而具备了人体高鼻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3的“之”字形弹性形变结构具有正常状态和形变状态,其不受外力时处于正常状态,受到外力时处于形变状态(例如拉伸状态或挤压状态),而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来的形状,即正常状态。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3的“之”字形弹性形变结构使得鼻梁部11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使用者揉捏鼻植入体的鼻尖部12时,连接部13发生弹性形变,而当使用者停止揉捏鼻尖部12时,连接部13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使用者的揉捏动作仅仅作用于鼻尖部12和连接部13,而不会使鼻梁部11也发生位移,从而避免了鼻梁部11受鼻尖部12的拉扯而移位。
实施例2<\/u>
如图3-4所示,一种带弹性形变结构的鼻植入体,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示出的连接单元4的形状和数目不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单元4的数目为4个,相邻的连接单元4之间的沟槽5形状为“一”字形,其中,沟槽5的数目为5个(包括相邻的连接单元4之间形成的3个沟槽,以及连接单元4与鼻梁部11、连接单元4与鼻尖部12型号层的2个沟槽)。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4138.4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790093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A61F2/18
专利分类号:A61F2/18
范畴分类:申请人: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燕岭路89号224号
发明人:张建军
第一发明人:张建军
当前权利人: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本利
代理机构:442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