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动力机制论文_乔宇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动力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机制,微观,产业,城市,自主创新,环境。

微观动力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乔宇锋[1](2017)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微观动力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主体的行为模式和微观经济约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微观特征,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微观动力机制的基础。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叁层结构,创新主体在不同结构层迁移,形成知识动力和制度动力,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演化。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创新合作形成的前提。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的行为模式受社会规范、创新诱因、好奇心和创新绩效等多重因素影响,是创新主体在不同结构层进行迁移的原因,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内生动力。创新合作微观经济约束包括触发条件、匹配条件、交换条件和维持条件,表现为社会网络的外部特征,共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区域经济评论》期刊2017年06期)

赵小仕[2](2014)在《劳工个体过激维权行为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工个体表达利益诉求的过激行为,是劳资冲突激烈化的外在表现。过激行为的目的是引起社会舆论与公共部门的介入,形成对侵权者的压力机制,由此保护个体合法或合理权益免遭侵害。但此类行为具有较高的社会风险。当前劳工个体过激维权行为的产生,既与劳资利益分配机制扭曲、权益诉求渠道效率低下、政府社会管控能力弱化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劳工个体偏激心理因素的影响。文章结合上述因素对个体过激维权行为的微观动力机制进行了探析。(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探讨》期刊2014年12期)

徐春华[3](2013)在《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与微观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对我国产业集聚的研究也日益兴盛。事实上,我国的产业集聚有着显着的地区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最为明显地表现在东、中、西部叁大地区之间。基于此,本文首先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背景及相关政策背景下构造出相应的研究框架(第1章),并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做了相应回顾之后凝练出诱使我国产业集聚与转移的微观动力机制(第2章);其次,通过构造相关指标对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聚进行测算(第3章)后发现,不论是在制造业与服务的整体层面上还是在其细分行业层面上,我国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均高度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则集聚程度明显弱于东部地区,并且在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甚至还表现出逐渐加强的态势,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仍倾向于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再次,通过运用普通面板数据并采用工业成本费用率这一指标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微观动力机制进行初步探析(第4章)后发现,企业追求盈利最大化这一微观机制对产业的区域转移和集聚能发挥出显着的积极作用,并还受二元经济背景下我国劳动力的跨省域流动的影响;最后,对盈利空间从要素供给以及产品需求两大基本面进行“拆分”并通过构造空间面板数据后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表明,促使我国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力机制仍有其显着的作用力度,并且这一作用机制存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第5章)。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将产业转移与集聚理论运用到对我国当前产业布局的分析,并从中抽象出“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力”这一深层机制,拓展了产业集聚理论的适用范围,同时也为解释我国现今产业集聚提供了一个微观基础,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探析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及其差异厘清现今产业集聚的微观动力机制,本文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企业微观个体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这一市场动力机制,从而不论是对认清我国当前产业集聚的特征还是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都将有其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3-05-12)

魏华飞,韩夏,方文敏[4](2012)在《知识共享型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运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流动、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最主要来源。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包括宏观动力机制和微观动力机制。宏观动力机制由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等组成,微观动力机制包括创新机制、人才引进和开发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自主创新动态管理机制。企业需要有效整合和运行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促进企业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2年19期)

李永波[5](2012)在《企业环境战略的形成机制:基于微观动力视角的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的环境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环境质量。依据企业内外部环境驱动力的作用层次,从绿色消费、环境规制、市场结构、内部驱动以及制度影响5个层面,提出了分析企业环境战略形成机制的框架体系和研究内容。在研究视角上,为体现企业环境战略和其他战略的协调统一性,应该将"绿色属性—传统属性"两维划分的企业产品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揭示企业面临多重环境压力下的行为机理。(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魏华飞[6](2010)在《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内知识流动与共享成为其自主创新的重要来源,企业需要建立并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以促进知识共享来推动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包括基于市场需求和顾客满意的创新机制、创新型人才引进与开发机制、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和自主创新动态管理机制,只有整套机制的协调运行才能真正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来源于《企业活力》期刊2010年08期)

刘法代[7](2010)在《基于微观动力机制的企业竞合网络博弈建模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竞争对手的行为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何在这种动态性、整体性的复杂环境中做出较优的战略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时刻需要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合适的反应,现阶段企业网络特别是企业竞合网络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在这一组织结构背景下企业竞争与合作的策略反应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大部分是定性研究、实证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定量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作了以下研究工作:在理论方法方面:将复杂网络理论、非合作博弈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等结合,使复杂网络中每个节点具有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主体性,也将网络结构纳入博弈论研究中,拓展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在企业竞合网络研究方面:以企业微观动力机制为基础,研究竞合网络生成机制,构建网络生成模型,深化对企业竞合网络产生、演化的认识;研究竞合网络非收益下企业的策略反应机制,构建网络动力学模型,分析竞合网络中竞合状态;研究竞合网络中收益下企业的策略反应机制,构建网络动力学模型,将博弈论中寡头竞争模型扩展到企业竞合网络,分析网络博弈均衡,用以指导企业决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运用了复杂网络、非合作博弈论、演化博弈理论、马尔科夫链、仿真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若企业缺乏其它企业合作声誉值信息,则等概率选择机制就是一个较好的与其它企业建立竞合关系的机制;若企业具有全体企业合作声誉值信息,且合作声誉值在[0,1]区间服从N(0.5,1)分布,则合作声誉择优连接机制(连接概率为两个企业合作声誉值的几何平均值)就是一个较好的与其它企业建立竞合关系的机制。这两种企业的选择机制也是企业竞合网络的生成机制。2.等概率选择机制下形成的网络是均匀网络,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合作声誉择优连接机制下形成的网络是不均匀网络,度分布服从指数分布。3.企业行动策略为竞争、合作、竞合、不接触,若反应策略为无学习策略,则各状态极限概率等于任意阶段下状态转移概率;若反应策略为有学习策略,则从任意一个非吸收态出发终将被各个吸收态吸收的概率相等,吸收态极限概率=吸收态初始概率+∑非吸收态初始概率*吸收态吸收概率;若反应策略为有学习扰动策略,则在扰动较小时接触型对称行动策略组合近似于吸收态。4.产能全部利用下的网络静态博弈,网络均衡时同一企业不同市场均衡销量与网络中所有节点的产能相关,相关系数正负、大小各不相同,体现了网络的整体性,网络中某一部分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起整个网络的重大变化。5.产能全部利用下的网络静态博弈,若网络为全连接结构,则网络均衡时企业向参与的不同市场均分产能;若网络为最近邻结构且不同企业产能相等,则网络均衡时不同市场份额由其中企业均分。企业竞合网络实际结构一般不是完全均匀,因此同一市场不同企业市场份额天然存在等级。6.产能全部利用下的网络静态博弈,若网络为全连接结构,则网络均衡时不同市场产品价格相等;若网络为最近邻结构且不同企业产能相等,则网络均衡时不同市场产品价格相等;若其它情况,则网络均衡时不同市场产品价格不相等。7.产能约束下的网络静态博弈中,网络均衡时,市场总销量大于其古诺总销量,市场价格小于其古诺价格,市场上所有企业利润之和小于其古诺利润之和,因而网络博弈较古诺博弈市场竞争更为激烈。8.产能约束下的网络演化博弈中,若企业产能大于等于且至少一个企业产能大于界点产能,网络演化博弈呈现波动稳定状态,波动程度与产能超出界点程度有关;若企业产能小于等于且至少一个企业产能小于其界点产能,网络演化博弈呈现稳定状态,企业总产量等于产能;若不同企业产能处于界点产能两侧,网络演化博弈最终状态分为两种,即波动稳定状态和稳定状态。9.产能约束下的网络演化博弈中,若不同企业产能处于界点产能两侧,当网络演化博弈呈现波动稳定状态时,在波动较大时一个较好的反应模式是逆市场而行。当投机者比率较低时,网络演化博弈波动性较大,波动规律明显;当投机者比率较高时,网络演化博弈波动性较小,波动规律不明显。一般市场上投机者比率大致在0.4-0.6,这个比率足以抑制网络演化博弈的波动性,也使波动规律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4-01)

张闯,夏春玉[8](2009)在《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形成与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与流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但无论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城市理论,还是以流通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流通理论都没能对城市与流通之间的关联发展出一个理论体系。文章以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为基础,建构了一个城市间流通网络理论模型,并对城市间流通网络的构成,及其形成与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与管理》期刊2009年10期)

周权雄[9](2009)在《我国家电产业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家创新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企业家创新的角度,对我国家电产业的演化微观动力机制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家创新是家电产业演化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09年07期)

巫景飞,芮明杰[10](2007)在《产业模块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基于计算机产业演化史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对计算机产业从大型机时代向PC机时代的演进历程进行了考察,从企业层面对产业模块化的微观动力机制进行探索分析。本文认为企业间竞争而激发的创新行为是产业模块化的主要驱动力量:(1)产业演化初期,有实力的在位企业会通过激进式创新,完成产品从一体化向模块化的转换;(2)在此背景下,新进入者会从"低端价值模块"进入,采用模块创新策略逐渐瓦解在位企业所垄断一体化的价值链;(3)新进入者也会利用破坏创新技术,采取"低端客户进入"与开放技术标准等策略,来破坏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加速产业模块化。产业模块化是一个复杂的共同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产业标准逐渐形成,产业组织从一体化走向模块化,产品则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客户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市场,各种制度安排也会随之出现,"市场厚度"逐步加深。(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07年10期)

微观动力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劳工个体表达利益诉求的过激行为,是劳资冲突激烈化的外在表现。过激行为的目的是引起社会舆论与公共部门的介入,形成对侵权者的压力机制,由此保护个体合法或合理权益免遭侵害。但此类行为具有较高的社会风险。当前劳工个体过激维权行为的产生,既与劳资利益分配机制扭曲、权益诉求渠道效率低下、政府社会管控能力弱化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劳工个体偏激心理因素的影响。文章结合上述因素对个体过激维权行为的微观动力机制进行了探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动力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乔宇锋.区域创新体系的微观动力机制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7

[2].赵小仕.劳工个体过激维权行为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4

[3].徐春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与微观动力机制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4].魏华飞,韩夏,方文敏.知识共享型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运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

[5].李永波.企业环境战略的形成机制:基于微观动力视角的分析框架[J].管理学报.2012

[6].魏华飞.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研究[J].企业活力.2010

[7].刘法代.基于微观动力机制的企业竞合网络博弈建模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8].张闯,夏春玉.城市间流通网络及其形成与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

[9].周权雄.我国家电产业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家创新的视角[J].经济问题.2009

[10].巫景飞,芮明杰.产业模块化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基于计算机产业演化史的考察[J].管理世界.2007

论文知识图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军民融合的微观动力机制3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微观动力机制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5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宏观动力机制

标签:;  ;  ;  ;  ;  ;  ;  

微观动力机制论文_乔宇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