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坝址,波速,大柳树,动力,有限元,作用,围岩。
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生俊[1](2006)在《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发育深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坝址勘探平硐中岩体张开结构面的精确统计以及对岩体硐壁及钻孔的波速测试,初步查明了坝址区松动岩体的发育深度,并用物理模型模拟坝址区地震条件,进一步验证了坝址区松动岩体的发育深度。(本文来源于《土工基础》期刊2006年05期)
李雪峰,韩文峰,谌文武[2](2006)在《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波速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大型工程均首先考虑避开强震区,因而对强震区内岩体破坏的研究较少。大柳树坝址位于VIII级潜在震源区,岩体受到多次历史地震的破坏,其特征与一般岩体有明显区别,为松动岩体。岩体弹性波速度是组成岩体的岩石性质、岩体结构、赋存环境的综合反映。针对大柳树坝址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波速测试,其中洞壁波速测试261段,洞间穿透波速65个扇面,CT穿透波速6个剖面。与其他坝址对比发现,大柳树坝址岩体波速明显偏低,整体上与其他坝址风化带或断层带波速相当,而且其洞壁波速、洞间岩体穿透波速、洞间岩体CT穿透波速均无明显差别,这是松动岩体波速特有的特征。通过岩体弹性波速与岩体基本质量评分BQ的比较发现,二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波速反映了测试范围内的岩体质量。(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王勇智,戚炜,门玉明,彭建兵[3](2004)在《大柳树坝址岩体松动机制物理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柳树坝址区存在大面积、大范围的岩体松动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岩体松动的成因机制,在详细调查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及区域地震动力作用基础之上,提出了地震动力作用与岩体松动现象的内在联系,同时又通过模拟试验进一步证明大柳树坝址区存在的大深度、大范围岩体松动与历史上该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目前的工程地质条件下,一旦发生较大规模的地震活动,坝址区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会更大,对拟建的水利工程将产生严重威胁。(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王勇智,戚炜,门玉明,彭建兵[4](2003)在《黄河大柳树坝址岩体松动机制动力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存在大面积、大范围的岩体松动现象,主要特征是岩体应力释放,结构面张开,密度显着下降。为进一步研究岩体松动的成因机制,在详细地调查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及区域地震动力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地震动力作用与岩体松动现象的内在联系,通过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进一步证明了大柳树坝址区存在的大范围岩体松动与历史上该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目前的工程地质条件下,一旦发生同样规模的地震活动,坝址区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会更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3年S2期)
王勇智,戚炜,门玉明,彭建兵[5](2003)在《大柳树坝址岩体松动机制动力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存在大范围的岩体松动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岩体应力释放,结构面张开,密度显着下降。为进一步研究岩体松动的成因机制,在详细调查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及区域地震动力作用基础之上,提出了地震动力作用与岩体松动现象的内在联系,同时又通过动力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进一步证明大柳树坝址区存在的大范围岩体松动与历史上该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具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03年04期)
李雪峰,韩文峰,谌文武,梁收运[6](2003)在《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发育深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的钻孔岩芯获得率值、勘探平硐波速、岩体渗透性等资料的分析,综合对坝址区勘探平硐的现场调查,对大柳树松动岩体的发育深度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大柳树松动岩体的发育深度深、界限不规则,与一般风化岩体有明显区别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03-10-22)
周立新,米素婷,黄晓波[7](2003)在《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岩体滑移—弯曲拉裂松动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地勘测研究,建立了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岩体的滑移—弯曲拉裂松动变形模式.并运用2D—Sig ma有限元程序对其进行分析,充分论证了坝址区岩体的顺层滑移—弯曲拉裂是该处岩体松动的一种重要模式,并给出了若干重要结论.(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03年03期)
姚瑞卿,刘寒鹏,杨文婷,毛彦龙,王根龙[8](2003)在《大柳树坝址区松动岩体中硐室围岩破坏变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河大柳树坝址为例,对松动岩体硐室围岩破坏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松动岩体具有断裂张开、节理错动、岩体架空、岩石高强度、岩体波速等特征。研究得出松动岩体硐室围岩破坏变形特征为结构松散、塌落范围大、变形破坏受水影响大及围岩压力以重力为主等特点。(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周立新,马润勇,彭建兵,毛彦龙,邓长平[9](2002)在《大柳树坝址岩体松动类型与变形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岩体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平硐资料的分析,将岩体松动的类型划分为:断层控制松动型、节理裂隙控制松动型、顺层滑移松动型、卸荷松动型、倾倒松动型,并概化其松动模式,为此类特殊岩体的利用和改良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期刊2002-10-10)
黎克武,刘汉超,冯永国,陈剑平,李天斌[10](1994)在《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中上游的大柳树水电站坝址区发育大范围的松动岩体,成为其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着重对松动岩体形成的地质背景、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论述。(本文来源于《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期刊1994年04期)
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般大型工程均首先考虑避开强震区,因而对强震区内岩体破坏的研究较少。大柳树坝址位于VIII级潜在震源区,岩体受到多次历史地震的破坏,其特征与一般岩体有明显区别,为松动岩体。岩体弹性波速度是组成岩体的岩石性质、岩体结构、赋存环境的综合反映。针对大柳树坝址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波速测试,其中洞壁波速测试261段,洞间穿透波速65个扇面,CT穿透波速6个剖面。与其他坝址对比发现,大柳树坝址岩体波速明显偏低,整体上与其他坝址风化带或断层带波速相当,而且其洞壁波速、洞间岩体穿透波速、洞间岩体CT穿透波速均无明显差别,这是松动岩体波速特有的特征。通过岩体弹性波速与岩体基本质量评分BQ的比较发现,二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波速反映了测试范围内的岩体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生俊.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发育深度研究[J].土工基础.2006
[2].李雪峰,韩文峰,谌文武.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波速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
[3].王勇智,戚炜,门玉明,彭建兵.大柳树坝址岩体松动机制物理模拟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4
[4].王勇智,戚炜,门玉明,彭建兵.黄河大柳树坝址岩体松动机制动力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03
[5].王勇智,戚炜,门玉明,彭建兵.大柳树坝址岩体松动机制动力叁维有限元分析[J].灾害学.2003
[6].李雪峰,韩文峰,谌文武,梁收运.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发育深度探讨[C].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2003
[7].周立新,米素婷,黄晓波.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岩体滑移—弯曲拉裂松动的有限元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
[8].姚瑞卿,刘寒鹏,杨文婷,毛彦龙,王根龙.大柳树坝址区松动岩体中硐室围岩破坏变形特征[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
[9].周立新,马润勇,彭建兵,毛彦龙,邓长平.大柳树坝址岩体松动类型与变形模式研究[C].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2002
[10].黎克武,刘汉超,冯永国,陈剑平,李天斌.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