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仔猪非典型猪瘟暴发的防控

乳仔猪非典型猪瘟暴发的防控

一、哺乳仔猪暴发非典型猪瘟的防制(论文文献综述)

徐岳涛[1](2021)在《山东部分地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程序调整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A类传染病,为我国养猪业的一类传染病,山东是我国的养猪大省,长期以来,CSF的流行一直严重危害山东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本实验室于2019-2020年间送检的与主动采集的来自山东各地的病料、血清、个别病猪等临床样品,通过病理学、病原学及血清学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对山东省规模化猪场CSFV流行情况及猪群免疫状态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以指导该病的免疫防控。通过临床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发病猪多以急性感染为主,且不同阶段的发病猪群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有所不同,但均会造成一定的死亡率及严重的经济损失。典型病例均表现发热、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皮肤点状出血、急性死亡等;妊娠母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如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公猪还表现有包皮炎、阴鞘积尿等。非典型病例主要表现持续发热和消化道症状。病死猪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及各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病变;扁桃体及胃肠道黏膜坏死溃疡;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灶。组织病理学的特征病变主要为各器官组织的广泛性出血、淋巴组织坏死及病毒性脑炎。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2019-2020年CSFV检出率为13.2%(42/317),其中2019年阳性率为14.4%(32/222),2020年为10.5%(10/95),CSFV四季常发,无季节差异。对检测的阳性样品进行E2基因扩增,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地区流行毒株以2.1d亚型为主,其次为2.1b亚型,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1.7-99.6%,与本实验室2013-2018年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1.3-98.8%,与国内外其他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0.5-97.6%。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9-2020年,抗体总阳性率为79.6%。各地区间抗体阳性率差异较大,为57.1-84.5%不等。经分群统计发现,不同猪群中抗体阳性率在70.5-89.6%之间。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山东各地猪场的CSF免疫水平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的猪场仍存在较多问题,抗体阳性率过低,免疫状态欠佳,免疫程序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免疫监测还需加强。根据血清学检测结果及调查走访,发现部分猪场CSF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程序存在问题,而科学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免疫程序调整优化前,试验场的育肥猪仅4周龄一次免疫;后备母猪23周龄免疫一次;生产母猪分娩前4周免疫一次,5胎以上的母猪不继续免疫;种公猪每6个月免疫一次。本研究将试验猪场的育肥猪免疫程序由原来仅4周龄免疫一次,调整为5周龄首免,9周龄进行二次免疫;后备母猪维持为23周龄免疫一次;生产母猪调整为分娩前4周免疫一次,5胎以上的母猪同样进行免疫;种公猪调整为每4个月免疫一次。在试验场调整优化免疫程序后,检测结果显示,各阶段猪群CSFV抗体总阳性率,由未调整前68.1%上升至调整后的86%。通过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免疫程序调整优化后猪群整体免疫状态良好,显着降低了猪群的感染风险。综上所述,目前虽然猪瘟疫苗的使用能够保护猪群免受重大损失,但却并未能彻底消除感染CSF的风险,猪瘟病毒的防控净化之路还很漫长。本研究主要通过对CSF的流行病学监测以及对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调整优化了试验猪场的CSF免疫程序,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并对新型疫苗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徐佳轮[2](2020)在《基于病毒全基因组分析的中国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成员,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CSFV引起的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猪瘟病毒被分为3个基因型(基因1、2和3型)和11个基因亚型(1.11.4、2.12.3和3.13.4)。自2000年以后,2.1亚型毒株在中国的流行越来越广,前期研究显示,2.1b为优势毒株。由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的广泛使用,我国猪瘟疫情得到较好控制,但是散发疫情仍时有发生。基于CSFV全基因组序列的深入分析可以揭示病毒最为全面的信息,并对病毒流行情况进行预测。为了寻找CSFV遗传演化规律,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1990-2018年间共3个基因亚型的82个CSFV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NCBI下载的119个(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确的CSF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多项分析。结果显示,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得的14个2.1b毒株之间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7%-99.6%和98.1%-99.8%,13个2.1c毒株之间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5%-99.2%和97.7%-99.4%。2.1b流行毒株与疫苗株之间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4%-85.1%和91.6%-92.6%,2.1c流行毒株与疫苗株之间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和83.9%-84.8%和91.7%-92.4%;CSFV全基因组序列的遗传进化树可揭示相对于CSFV的14个基因而言最可靠的进化信息,Erns、NS2、NS5A基因全长序列的进化分析均可得到与基于E2基因进化分析相似的结果;2.1b和2.1c流行毒株与疫苗株相比分别存在226个和249个氨基酸替换位点,替换比例分别为5.8%和6.4%;2.1b和2.1c流行毒株与疫苗株相比均在Erns蛋白的氨基酸替换比例最高(10.6%);CSFV全基因组的贝叶斯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1b毒株的进化速率为1.604×10-3个替换/位点/年,高于CSFV整体和2.1c毒株。为了阐明当前我国猪瘟流行态势和CSFV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于2018-2019年对包括吉林、黑龙江、浙江、广东、云南、北京、辽宁、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广西在内的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从873头猪采集的共计1031份各类样品中共检出CSFV阳性猪99头,个体流行率为11.34%(99/87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流行毒株包括2.1b亚亚型、2.1c亚亚型和1.1亚型,近两年我国CSFV优势毒株为2.1b亚亚型。在吉林发现了由2.1b毒株引起的持续性感染。为了对CSFV的进化动力学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将流行病学调查所扩增的15个E2基因和从82个全基因组中截取的E2基因在内的471个(尽可能多的)信息明确的E2基因全长序列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1b为优势毒株,它与C株E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1.2-82.8%和86.1-89.3%,2.1c毒株与C株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1.1%-83.1%和86.1%-89.8%;2.1b和2.1c亚亚型毒株与C株E2基因相比分别存在27个和36个氨基酸替换位点,替换比例分别为7.2%和9.7%;基于完整E2基因的贝叶斯分析显示,CSFV整体的进化速率为1.299×10-3个替换/位点/年,低于2.1b和2.1c亚亚型毒株;2.1b、2.1c流行毒株以及CSFV种群的E2基因选择压力测度参数ω(dN/dS)均小于1,表明CSFV承受的是纯化选择压力。以上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2.1b亚亚型成为优势基因型的原因,也暗示着2.1c毒株在未来进化之路上存在不确定性,加强对2.1c毒株的监测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从康复仔猪中检测到带毒猪,证明了临床上CSF持续性感染猪的存在。

梅建国[3](2019)在《猪瘟病毒新型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发热、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死亡率高,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目前,该病尚无十分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采用品质优良的猪瘟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仍是当今猪瘟防控过程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于是,猪瘟疫苗质量优劣及其预防免疫效果,已成为决定猪瘟防疫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多年的免疫接种和市场应用效果来看,我国的HCLV株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表现十分优异,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猪瘟活疫苗标准毒株。一直以来,传统猪瘟疫苗以兔源组织苗(包括脾淋苗、乳兔苗)和原代细胞苗为主。其生产成本高、污染难以控制、动物需求量大、工艺过程难以监测等缺点,已成为猪瘟疫苗大规模生产中一时无法逾越的瓶颈难题。随着猪瘟ST传代细胞源活疫苗的成功开发与应用,这些技术难题便迎刃而解。由于传统转瓶细胞培养技术的长期普遍应用,疫苗批间差异大、质量稳定性差、抗原滴度低、免疫效果差、不良反应大等新的影响猪瘟疫苗质量的难题也随之而来。本课题采用自主研发的细胞培养微载体及其应用技术,结合细胞生物反应器大规模高密度悬浮培养ST细胞,制备稳定均一的CSFV抗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工艺面临的各种难题。同时,通过反应器细胞培养技术条件优化,有效提高病毒滴度,稳定病毒生产过程,建立一套完善的猪瘟病毒抗原大规模生产技术工艺,为制造稳定高效的猪瘟疫苗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为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ST细胞单层静置培养特性及CSFV转瓶培养工艺研究。通过对ST细胞株培养特性的研究,可以看出,该细胞株生长速度快,细胞状态好。细胞倍增时间(DT)为16.1 h,72 h转瓶ST细胞密度达7.6×105 cells/mL,具有较强的生长扩增能力。在细胞培养至48 h,按4%(v/v)接种量接种CSFV种子细胞毒。CSFV并不引起ST细胞产生特征性CPE。从细胞日糖耗量看,CSFV感染细胞糖耗水平略高于正常细胞。病毒收获从接毒后第5 d开始,共5收。除第1收外,各收次病毒滴度为5×105 RID/mL。结果表明,CSFV能在经人工选育的ST细胞株上正常增殖,为病毒的大规模培养准备了很好的前提条件。第二部分:微载体细胞培养性能研究与微载体选择。本研究分别从细胞上球率、贴壁时间、最大细胞生长密度等多项指标上考察了Cephodex和CephodexD两款细胞微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和对ST细胞的适应性。从细胞上球阶段培养效果来看,ST细胞在CephodexD微载体上的上球时间为2 h,上球率为92.7%,细胞在载体表面能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出良好的铺展性。而ST细胞在Cephodex载体上的上球时间为6 h,上球率为62.3%,且细胞在载体表面的延展性较差。从最大细胞生长密度来看,ST细胞在CephodexD上72 h细胞密度为1.9×106cells/mL,而在Cephodex上为1.3×106cells/mL,两者相差约50%。在不更换培养液的条件下,ST细胞能在CephodexD微载体上维持存活7 d以上,而在Cephodex微载体上则存活不足5 d。一系列研究表明,CephodexD微载体在生物相容性、ST细胞适应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Cephodex载体,而且更能满足CSFV大规模培养的技术工艺要求。第三部分:CSFV微载体摇瓶培养及其放大工艺研究。本研究采用摇瓶培养法进行新型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工艺研究,主要从载体用法用量、细胞接种与微载体悬浮培养步骤方法以及糖耗测定与病毒效价测定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条件探索。初步确定了4 g/L的微载体用量、细胞培养48 h的CSFV接种时间以及1:5的工艺放大比率。通过中间过程补料技术,可以达到1.86×106 cells/mL的最大细胞培养密度。选择ST细胞培养48 h进行病毒接种,可以使CSFV滴度达到7.5×105RID/mL,较转瓶工艺略有提升。按1:5的比率进行放大培养,既降低了种子制备的工作压力,又兼顾了操作过程的可行性,同时也保证了放大培养的终端规模。第四部分:CSFV微载体反应器悬浮培养及其放大工艺建立。本部分研究了采用细胞生物反应器和新型细胞微载体CephodexD进行ST细胞的大规模悬浮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完善的CSFV大规模生产技术工艺。参考摇瓶培养法的技术数据,完成了微载体悬浮培养从3 L到15 L反应器级联放大工艺过程。采用胰酶二步消化法,实现了细胞与微载体的完全分离以及细胞之间的相互分散。反应器内ST细胞生长72 h,最大细胞密度可达2.93×106 cells/mL。ST细胞培养48 h后,按4%(v/v)接种CSFV种子细胞毒。从接毒后第4 d开始收毒,之后每3 d收获一次,共5收。病毒滴度为1×106 RID/mL,是转瓶工艺的2倍。整个收毒过程维持16 d,较转瓶工艺缩短5 d。研究表明,猪瘟病毒的新型微载体反应器悬浮培养技术较传统转瓶培养工艺,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很好地提高了病毒抗原的质量水平。这也为今后高质量猪瘟ST传代细胞源活疫苗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第五部分:免疫原性及免疫效果评价。本部分将新型微载体反应器工艺生产的CSFV接种试验猪,14 d后采血。ELISA试验测出试验猪血清中含有较高水平的CSFV抗体。采用IFA法,研究了反应器培养的CSFV的抗原特异性。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感染CSFV的ST细胞胞浆内有明显的颗粒状或弥散性荧光,且荧光反应主要集中于细胞浆中,而未感染的ST细胞则无荧光。这些研究表明,反应器培养的CSFV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同时,将新工艺制备的CSFV接种试验组猪和对照组猪各5只。14 d后,进行CSFV强毒攻毒试验。观察16 d,免疫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无明显的发热反应,保护率达100%。对照组猪临床症状明显,有发热反应,全部死亡。结果表明,新型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制备的CSFV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马振乾[4](2019)在《猪瘟免疫群抗体与病毒变异监测及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国家法定的一类动物疫病和OIE通报性疫病之一,严重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发现,母猪感染后呈现繁殖障碍、流产和产死胎和弱胎,有些早产仔猪呈持续性感染和先天性震颤。目前,国内应用猪瘟疫苗控制猪瘟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免疫猪群依然时常存有猪瘟的发生与流行。造成免疫猪群发生猪瘟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免疫程序不尽合理、疫苗质量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免疫猪群免疫效果缺乏监测与追踪是导致猪瘟时常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跟踪与监测猪瘟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确定猪群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及猪瘟病毒的感染情况,发现猪瘟病毒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趋势,将为有效防控猪瘟的发生与流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病毒学等技术手段对我国2015-2017年部分地区猪瘟疫苗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猪瘟病毒的感染情况及猪瘟病毒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并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同时对国内近年来新发的仔猪非典型瘟病毒感染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一、应用ELISA方法对采自国内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2009个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共计48731份猪瘟疫苗免疫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发现在2015-2017年期间,各区域样品猪瘟抗体阳性率在68.30%82.94%之间,平均阻断率在55.60%65.60%之间;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猪瘟抗体监测结果显示,种猪群(后备母猪、公猪和母猪)抗体水平最好,其阳性率在79.92%88.93%之间,平均阻断率在62.48%71.55%之间;保育阶段的猪群抗体水平最差,猪瘟抗体阳性率在48.19%57.41%之间,平均阻断率在41.34%46.84%之间。在2015-2017年间,每年采集的样品猪瘟抗体平均阻断率在50.00%90.00%之间的数量所占比例都最高,在57.14%62.12%之间;采集于不同月份及年份的样品,其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二、对采集的3069份病料应用RT-PCR方法进行猪瘟病毒核苷酸序列检测,结果表明,2016年猪瘟阳性率最高为16.40%,其次为2015年,猪瘟阳性率为13.30%,2017年猪瘟阳性率最低,为12.80%。比较采自各季度样品的猪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第二季度猪瘟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为14.80%24.40%。对猪群猪瘟病毒及其他三种常见病毒混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的比例为0.98%9.24%,其中,与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混感比例最高,在6.70%9.24%之间,与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混合感染比例最低,在0.98%1.20%之间。三、应用RT-PCR技术,对采自山东和河南的18株猪瘟流行毒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发现这18株毒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E2核苷酸同源性在79.7%99.0%之间,与标准毒株Shimen株E2核苷酸同源性在81.0%94.7%之间,其中SD11株与疫苗毒株E2核苷酸同源性最低为79.9%,SD05株与疫苗毒株E2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2%。18株毒株E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参考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0.2%98.5%之间,与标准毒株Shimen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2.1%86.9%之间,与疫苗毒株C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2.1%97.7%之间,其中SD10株与疫苗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低,HN02株与疫苗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病毒序列与进化树分析发现,分离的18株流行毒株主要属于1.1亚群和2.1亚群,但以2.1亚群为主,且2.1b为优势流行毒株,占到72.22%,这表明我国猪瘟流行毒株存在遗传变异多样性。四、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对河南省规模化猪场近年发生的临床上以新生仔猪震颤为主要特征的疫病进行了研究,结果从发病猪群检测出非典型瘟病毒的基因序列。扩增与测定的病毒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现有非典型瘟病毒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该非典型瘟病毒(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APPV)毒株(Xuchang2018)与国外APPV分离株同源性在89.5%94.2%之间,其中与美国USA2013株同源性最高为94.2%;而与国内江西分离的七个APPV毒株的同源性最高,在90.2%97.6%之间;与国内广东三个分离株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在85.4%86.3%之间。苏木素伊红染色显示,发病猪小脑白质中有大量的空泡变性,小脑中的髓磷脂含量减少,感染动物的脑部血管周围的局部神经胶质细胞有显着的减少。本研究确定出河南省猪群存在APPV感染,该结果为本地区本病的防控打下了基础。五、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传统猪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对比试验,确定了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体维持时间。选择400头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猪瘟亚单位疫苗)与对照组(细胞苗),每组200头仔猪,分别在免疫后0天、30天、60天、90天、125天,即30日龄、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和155日龄进行采样,每组每次随机采血10份;试验组仔猪在30日龄颈部肌肉注射1头份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照组仔猪分别在30日龄和60日龄颈部肌肉注射各1头份高效猪瘟弱毒活疫苗。结果发现,试验组猪瘟抗体水平在免疫后90天达到最高,阻断率达到88.23%,随后开始下降,但155日龄仍处于较高水平,维持时间较长,并且受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影响较小。

王岩[5](2019)在《吉林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文中指出在吉林省长春市对某规模化猪场的猪瘟抗体水平检测、仔猪不同免疫程序下的抗体水平差异和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分析,制定出一份适合该猪场非典型猪瘟的综合防控建议与对策,并在猪场进行推广应用。猪瘟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对某规模化猪场进行现场调查,随机对被调查猪场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采血,用猪瘟病毒ELISA试验进行猪瘟抗体检测。该猪场的猪群未出现阴性病例,免疫效果良好;怀孕母猪的抗体有效阻断力最高,达68%;育肥肉猪阳性和有效阻断均占45%;哺乳母猪有效阻断的比例相对降低;哺乳仔猪携带有母源抗体,有效阻断率达56%。规模化猪场稳定生产与持续发展是以该猪场种猪群的稳定性(后备母猪、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为前提,猪场猪瘟控制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在30日龄之前,母源抗体水平都保持在保护率临界值80%以上,30日龄后抗体水平开始降低,抗体水平降低速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加快,当50日龄时,仔猪的抗体水平已经降低到了5%。本试验中设置为仔猪在25日龄断奶,所以母源抗体水平在25日龄后下降的速度加快,从母源吸收抗体减弱。鉴于猪场的现有情况,如果仔猪不采用超前免疫,25-30日龄之间为较佳的猪瘟疫苗免疫时间。不同免疫程序对仔猪猪瘟抗体水平影响:I组仔猪分别于0日龄、40日龄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头,为超前免疫组,II组仔猪的时间分别于25日龄、60日龄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头,为正常免疫组。其他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变。试验I组仔猪样本猪瘟抗体水平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猪瘟抗体水平呈现出逐渐递增趋势,130日龄的平均阻断率已高达66.4%,阳性。试验II组仔猪在80日龄前的猪瘟抗体水平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但在100日龄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但猪瘟抗体阻断阳性率达到100%,这说明两种免疫程序均能满足试验猪场预防猪瘟病毒的要求,I组优于II组。根据本文对某规模化猪场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该猪场非典型猪瘟综合防控建议与对策,提高该猪场的猪瘟防控。本文可以为养猪生产实践中防制非典型猪瘟提供理论依据,为控制预防猪瘟提供参考。

吕伟[6](2013)在《猪繁殖障碍类疫病的临诊要点及防控措施》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我国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已成为对养猪业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威胁极大的疫病。该病有多种病原可以引起,如何区分病因是有效控制该类疾病的关键。1猪瘟当前典型猪瘟已经少见,但隐性猪瘟、非典型猪瘟及温和型猪瘟仍然存在,值得重视。1.1隐性猪瘟诊断要点:产出死胎或木乃伊化,表皮水肿和出血;有的产出弱仔或不久出现震颤、腹泻、呕

胡东方,张振东,任庆海,王广文,岳瑞超,李宁,刘思当[7](2013)在《山东省中小规模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调查当前中小规模猪场的猪瘟抗体水平,采用IDEXX猪瘟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山东省10个地市33个中小规模猪场的698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全部样品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为76.2%,抗体水平不高;各阶段猪群中以保育猪和肥育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较低,阻断率变异系数较大;猪瘟抗体水平随猪场规模的扩大而逐渐上升。

吕惠序[8](2011)在《对猪瘟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说明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我国多年来实行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急性暴发式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并未被扑

刘思当[9](2011)在《当前主要猪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文中提出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1流行现状自2006年发生流行以来,从局部暴发到全国性大面积流行,该病从未间断发病,去年入秋以后该病在我国许多地方多次暴发,病情极其严重。今年到目前为止,相对稳定,但不能保证没有疫情暴发,肯定轻于去年。蓝耳病为何一再暴发流行?高致病型毒株已广泛散播,猪群感染猪(尤其是母猪)带毒、排毒率高,

谷文峰,杨晓宇,祁思霖[10](2011)在《非典型猪瘟的防治和分析》文中提出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非常普及,对防制猪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大面积暴发猪瘟和典型的急性猪瘟都很少见,但是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繁殖障碍型猪瘟和哺乳仔猪的非典型猪瘟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温和型猪瘟的症状和病变不典型,靠肉眼凭临床

二、哺乳仔猪暴发非典型猪瘟的防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哺乳仔猪暴发非典型猪瘟的防制(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部分地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程序调整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猪瘟
    1.2 病原学
        1.2.1 猪瘟病毒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2.2 CSFV蛋白质结构及功能
        1.2.2.1 结构蛋白
        1.2.2.2 非结构蛋白
    1.3 猪瘟的流行病学
        1.3.1 猪瘟的传播途径
        1.3.2 猪瘟的国内外流行情况
    1.4 猪瘟病例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5 猪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1.5.1 病原学检测方法
        1.5.2 血清学检测方法
    1.6 猪瘟的控制策略及疫苗免疫情况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的收集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实验材料
        2.1.4 相关溶剂的配制
        2.1.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 实验方法
        2.2.1 病原检测
        2.2.1.1 病料样品的处理
        2.2.1.2 病料样品的鉴定
        2.2.2 组织病理学检测
        2.2.2.1 玻片处理
        2.2.2.2 石蜡切片的制备
        2.2.3 CSFV-E2 基因的扩增及序列测定
        2.2.4 血清样品抗体含量的测定
        2.2.4.1 血液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2.2.4.2 CSFV抗体含量的检测
        2.2.5 免疫程序的调整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CSF病例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3.2 CSF组织病理学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3.3 CSFV的 PCR检测结果与分析
    3.4 CSFV-E2 基因的扩增
    3.5 CSFV-E2 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3.6 血清样品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3.6.1 山东省各地区CSFV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3.6.2 猪群的抗体检测结果与数据分析
    3.7 免疫程序的调整优化
        3.7.1 免疫程序调整优化前试验猪场CSFV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3.7.2 免疫程序调整优化后CSFV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病毒全基因组分析的中国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国内外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1 猪瘟的危害与流行现状
        1.2 猪瘟病毒遗传多样性与病毒进化
        1.3 猪瘟持续性感染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基于病毒全基因组分析的中国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3)猪瘟病毒新型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猪瘟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1.1 猪瘟概述
        1.2 猪瘟疫苗研究与进展
    第2章 细胞微载体与悬浮培养技术
        2.1 细胞微载体的类型
        2.2 细胞微载体培养技术的应用
        2.3 目的与意义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3章 ST细胞单层静置培养特性及CSFV转瓶培养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微载体细胞培养性能研究与微载体选择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CSFV微载体摇瓶培养及其放大工艺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CSFV微载体反应器悬浮培养及其放大工艺建立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CSFV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效果评价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
        7.3 讨论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4)猪瘟免疫群抗体与病毒变异监测及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猪瘟(CSFV)流行情况概述
        1.1.1 国外猪瘟流行情况
        1.1.2 国内猪瘟流行情况
    1.2 CSFV特征与变异
        1.2.1 CSFV生物学特性
        1.2.2 CSFV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1.2.3 我国CSFV遗传变异多样性
    1.3 猪非典型瘟病毒
        1.3.1 CT类型
        1.3.2 APPV流行情况
        1.3.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3.4 防治措施
    1.4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1.4.1 核酸疫苗
        1.4.2 基因缺失疫苗
        1.4.3 活载体疫苗
        1.4.4 基因工程亚单位技术
    1.5 CSFV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1 血清学检测
        1.5.2 分子生物学检测
    1.6 猪瘟防控技术与策略展望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2章 2015-2017 年国内猪场猪瘟抗体监测与初步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调查猪场数量及区域分布
        2.2.2 调查猪场不同规模数量
        2.2.3 国内调查猪场各区域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2.4 调查猪场不同生产阶段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2.5 调查猪场样品猪瘟抗体平均阻断率各水平比例结果
        2.2.6 调查猪场不同月份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2.7 调查猪场不同年份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3 讨论
        2.3.1 调查猪场不同区域样品猪瘟抗体监测分析
        2.3.2 调查猪场不同生产阶段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3.3 调查猪场不同月份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3.4 调查猪场不同年份样品猪瘟抗体水平及各水平比例监测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国内猪瘟病毒感染调查与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RT-PCR检测结果
        3.2.2 2015 -2017 年猪瘟病毒感染率
        3.2.3 猪瘟病毒感染季度阳性率
        3.2.4 猪瘟病毒与常见病毒性疾病混感比例
    3.3 讨论
        3.3.1 猪瘟病毒感染情况
        3.3.2 猪瘟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情况
    3.4 小结
第4章 山东和河南两地流行的猪瘟病毒E2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病料来源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3 引物设计
        4.1.4 病料核酸纯化
        4.1.5 E2 基因RT-PCR扩增
        4.1.6 E2 基因序列分析
    4.2 结果
        4.2.1 E2 基因RT-PCR结果
        4.2.2 E2 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4.2.3 E2 基因遗传进化关系分析
    4.3 讨论
        4.3.1 猪瘟野毒E2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4.3.2 18 株流行毒株E2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非典型瘟病毒初步鉴定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
        5.2.2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5.2.3 RT-PCR结果
        5.2.4 序列结果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猪瘟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猪瘟抗体结果
        6.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结果
    6.3 讨论
        6.3.1 猪瘟抗体变化
        6.3.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对猪瘟抗体的影响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吉林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猪瘟的概述
        1.1 猪瘟
        1.2 猪瘟病毒
        1.3 猪瘟病毒的传播方式
        1.4 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5 猪瘟的国外流行现状及发病特点
        1.6 猪瘟的国内流行现状及发病特点
    第二章 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
        2.1 猪瘟灭活疫苗
        2.2 弱毒疫苗
        2.3 亚单位疫苗
        2.4 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某规模化猪场猪瘟血清抗体水平检测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免疫程序对仔猪猪瘟抗体水平影响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三篇 某规模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综合防控建议与对策
    1 养殖观念的转变
    2 加强免疫监测
    3 科学饲养
    4 做好疫病监测
    5 加强应急处置,确保猪群安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猪繁殖障碍类疫病的临诊要点及防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猪瘟
    1.1 隐性猪瘟
    1.2 非典型猪瘟
    1.3 温和型或慢性型猪瘟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
    2.1 流行概况
    2.2 流行特点
    2.3 临床诊断要点
    2.4 防制要点
3 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症 (PMWS)
    3.1 流行概况及病原
    3.2 流行特点
    3.3 临床诊断要点
    3.4 防制要点
4 伪狂犬病 (PR)
    4.1 病原特点
    4.2 临床诊断要点
    4.3 防制要点
5 猪细小病毒病 (PPV)
    5.1 病原和流行特点
    5.2 临诊特点
    5.3 防制要点
6 流行性乙型脑炎
    6.1 病原和流行特点
    6.2 临诊要点
    6.3 防制要点

(7)山东省中小规模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判定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瘟抗体阳性率偏低且不同阶段猪群的抗体阳性率有一定差异
    2.2 各地市猪瘟抗体阳性率差异性比较
    2.3 不同规模猪场各阶段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比较
        2.3.1 50~100头母猪规模的猪场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2.3.2 101~200头母猪规模的猪场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2.3.3 201~300头母猪规模的猪场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2.3.4 3种规模的猪场各阶段猪群猪瘟抗体阳性率及阻断率变异系数比较
3讨论与小结
    3.1 中小规模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总体不高
    3.2 随猪场规模的扩大, 猪瘟抗体水平逐渐升高
    3.3 保育猪和肥育猪的免疫及监测工作有待加强

(8)对猪瘟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2.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3 目前猪瘟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
3 致病机理
4 临床症状
    4.1 最急性型
    4.2 急性型
    4.3 亚急性型
    4.4 慢性型
    4.5 非典型型 (先天性型、温和型、迟发性猪瘟)
    4.6 繁殖障碍型 (又称带毒母猪综合征)
5 剖检变化
6 诊断
7 综合防制
    7.1 强化猪瘟防控意识, 将猪瘟防控放在第1位
    7.2 积极推进生物安全体系, 做好经常性的兽医卫生防疫工作
    7.3 坚持预防接种制度,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
    7.4 淘汰带毒猪, 净化猪群
    7.5 实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
    7.6 实施疫苗接种效果的监测
    7.7 重视猪场猪瘟的诊断与监测
    7.8 发生猪瘟后的防治措施

(9)当前主要猪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1.1 流行现状
    1.2 预防措施
    1.3 药物防治
2 猪瘟
    2.1 我国猪瘟现状
    2.2 病猪表现
        2.2.1 无名高热型:
        2.2.2 繁殖障碍型:
    2.3 防治措施
        2.3.1 预防
        2.3.1. 1 免疫接种 (选好苗、制定好程序)
        2.3.1. 2 开展免疫监测, 查明隐性感染猪;
        2.3.1. 3 及时淘汰隐性感染带毒种猪, 净化猪群;
        2.3.1. 4 坚持自繁自养, 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2.3.1. 5 做好猪场、猪舍的隔离、卫生、消毒工作, 减少猪瘟病毒的侵入。
        2.3.2 疫情处理
        2.3.3 药物治疗措施
3 猪口蹄疫
    3.1 临床症状
    3.2 病理变化
    3.3 防治措施
4 猪Ⅱ型圆环病毒病
    4.1 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现状
    4.2 PMWS的临床症状
    4.3 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 (PDNS) 病症
        4.3.1 症状:
        4.3.2 病变:
    4.4 先天性颤抖的症状及病变
    4.5 PCV2相关性肠炎
    4.6 防制措施
5 仔猪病毒性腹泻
    5.1 病毒感染说
    5.2 防治
        5.2.1 疫苗免疫:
        5.2.2 综合防治措施:
6 伪狂犬病
    6.1 现状
    6.2 防制方法
        6.2.1 免疫接种
        6.2.2 其他综合防制措施
        6.2.3 伪狂犬病根除计划

(10)非典型猪瘟的防治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点
2 临床及剖检变化
3 实验室诊断
    3.1 猪瘟荧光抗体染色:
    3.2 猪瘟抗体测定:
    3.3 RT-PCR检测:
4 病因分析
    4.1 免疫不确实
    4.2 一些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4.3 应激因素影响
5 防治措施

四、哺乳仔猪暴发非典型猪瘟的防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部分地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程序调整优化[D]. 徐岳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病毒全基因组分析的中国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徐佳轮. 吉林大学, 2020(08)
  • [3]猪瘟病毒新型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研究[D]. 梅建国. 吉林大学, 2019(02)
  • [4]猪瘟免疫群抗体与病毒变异监测及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D]. 马振乾. 吉林大学, 2019(02)
  • [5]吉林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D]. 王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猪繁殖障碍类疫病的临诊要点及防控措施[J]. 吕伟. 山东畜牧兽医, 2013(12)
  • [7]山东省中小规模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J]. 胡东方,张振东,任庆海,王广文,岳瑞超,李宁,刘思当. 养猪, 2013(04)
  • [8]对猪瘟的再认识[J]. 吕惠序. 养猪, 2011(06)
  • [9]当前主要猪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J]. 刘思当. 今日畜牧兽医, 2011(12)
  • [10]非典型猪瘟的防治和分析[J]. 谷文峰,杨晓宇,祁思霖.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04)

标签:;  ;  ;  ;  ;  

乳仔猪非典型猪瘟暴发的防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