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支抗论文_冯雪,陈富林,林珠,段银钟

导读:本文包含了牙支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山羊,牙髓,磨牙,动物实验,论文,带环,牙周。

牙支抗论文文献综述

冯雪,陈富林,林珠,段银钟[1](2007)在《牙支抗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自制的牙支抗骨延长装置进行羊下颌骨延长的实验研究,观察其组织学特征。方法:将9只7~9月龄山羊,实验组分4组,每组2只,对照组1只,在下颌第2和第3前磨牙之间行骨皮质切开术后,将自制的颌骨延长装置黏固于牙齿之上,术后5d开始加力,每次0.25mm,2次/d。在开始加力后分别于8、16、32、48d时将动物处死,标本进行四环素荧光标记检查、HE染色及Mallory叁色染色观察。结果:四环素荧光标记结果显示:在延长区域内有黄绿色荧光标记的新骨形成;HE染色及Mallory叁色染色结果显示:新骨从牵引区两侧逐渐向中央延伸,融合后的骨小梁逐渐改建成熟,纤维束、新形成的骨小梁以及早期的各种细胞均表现为长轴与牵引力的方向一致。结论:新骨有沿着牵引力方向形成与改建的组织学特点。(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2期)

曹猛,丁寅,丁宇翔,史真[2](2004)在《牙支抗牵张成骨中牙髓和牙周改变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使用牙支抗式牵张器行上颌骨牵张成骨术后牙髓和牙周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8只杂种犬为实验组 ,2只为对照组 ,建立上颌单侧牙槽突裂模型 ,带环固定口内牙支抗式牵张器 ,沿弓丝方向加力牵张成骨 ,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 ,并取支抗牙及移动牙的牙髓及牙周作组织学检查。结果 :移动牙牙髓受牵张力作用发生了轻度血管扩张、充血 ,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 ,受损牙髓逐渐得以恢复。移动牙牙周受力后有成骨 /破骨改变 ,未见炎症变化。支抗牙牙髓和牙周在整个牵张过程中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牙支抗上颌骨牵张成骨术中移动牙牙髓可能发生了轻度的退行性变 ,但这种退行性变在适宜的牵张速率下是可逆的。牙周的改变与正畸牙受力后类似。(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04年01期)

王林虎[3](2001)在《利用牙支抗牵张加宽下颌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既往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笔者报告一例利用牙作支抗牵张成骨使下颌骨加宽1cm的病例。此技术避免了使用口外牵张装置,并且对健康基牙基本无影响。 病例 患者32岁,全身复合伤伴右侧广泛的面中部骨折,上颌骨矢状骨折,左髁突颈骨折和下颌骨(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期刊2001年05期)

冯雪,陈富林,林珠,段银钟[4](2001)在《牙支抗进行羊下颌骨延长的初步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自制的牙支抗骨延长装置进行羊下颌骨延长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 8只 7~ 9月龄羊分为 4组 ,每组 2只 ,在下颌第 2和第 3前磨牙之间行骨皮质切开并造成青枝骨折后 ,将自制的颌骨延长装置粘固于牙齿上 ,术后 5 d开始加力 ,每次 0 .2 5 mm,每日 2次。在开始加力后分别于第 8、16、32、48天时将动物处死 ,标本进行大体观察、血管造影、X线检查。结果 :大体标本显示 ,在下颌第 2、第 3前磨牙之间出现明显的骨延长区域 ,其表面由正常的牙龈组织覆盖。X线检查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 ,新骨不断形成并趋于成熟 ,加力结束后保持 16 d的标本下颌骨连接性就已恢复 ,支抗基牙有所倾斜 ,周围其他组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管造影显示 :在骨延长的各个阶段 ,下齿槽动脉通畅良好。结论 :利用这种牙支抗的骨延长装置能够有效地进行下颌骨的延长(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冯雪[5](2000)在《牙支抗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牵张成骨技术(DO)在四肢骨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对于颌骨DO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四肢骨DO的原则不能完全适用于颌骨DO,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目前国外对颌骨DO的研究主要是装置的改进以及一些组织学研究,对于颌骨DO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较少,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更少。所以本研究采用了自制的牙支抗装置进行了山羊下颌骨的DO,观察了装置及山羊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牵引区内的组织学变化规律、超微结构改变、牵引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变化特点、信号分子的参与以及参与调节新骨形成的因子及蛋白的mRNA表达规律,以期深入了解DO过程,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1.牙支抗牵引下颌骨装置的制作及山羊作为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采用正畸常用材料自制了一种用牙支抗进行下颌骨DO的装置,利用山羊作为动物模型,观察了装置的可靠性及山羊作为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这一装置能有效地进行下颌骨的DO,装置在口内固位良好,山羊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性好,性情温驯,适于作为研究颌骨DO的动物实验模型。 2.牙支抗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及力学测定 利用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查、四环素荧光标记、HE染色、Mallory叁色染色及叁点抗弯曲强度检测等方法对再生的组织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及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新骨在牵引区内不断生成、成熟。新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特点:从牵引区两侧向中间延伸、融合、改建,纤维束、新形成的骨小梁以及早期的各种细胞均表现为长轴与牵引力的方向一致。叁点抗弯曲强度检测结果表明,新骨的改建主要发生在固定期,随着时间延长,其力学强度增加,但在实验时间范围内,其强度仍较正常对照骨组织有明显差别。 3.牵张成骨过程中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新生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0-05-01)

陈玉祥[6](1995)在《多牙支抗控根带环矫治器设计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牙支抗控根带环矫治器设计的探讨陈玉祥(附属第二医院正畸科)作者从1979年至1985年对23名第一恒磨牙缺失的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多牙支抗控根带环矫治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口腔正畴科常用不锈钢丝,托槽,白合金片。2.制作...(本文来源于《锦州医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牙支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研究使用牙支抗式牵张器行上颌骨牵张成骨术后牙髓和牙周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8只杂种犬为实验组 ,2只为对照组 ,建立上颌单侧牙槽突裂模型 ,带环固定口内牙支抗式牵张器 ,沿弓丝方向加力牵张成骨 ,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 ,并取支抗牙及移动牙的牙髓及牙周作组织学检查。结果 :移动牙牙髓受牵张力作用发生了轻度血管扩张、充血 ,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 ,受损牙髓逐渐得以恢复。移动牙牙周受力后有成骨 /破骨改变 ,未见炎症变化。支抗牙牙髓和牙周在整个牵张过程中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牙支抗上颌骨牵张成骨术中移动牙牙髓可能发生了轻度的退行性变 ,但这种退行性变在适宜的牵张速率下是可逆的。牙周的改变与正畸牙受力后类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牙支抗论文参考文献

[1].冯雪,陈富林,林珠,段银钟.牙支抗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

[2].曹猛,丁寅,丁宇翔,史真.牙支抗牵张成骨中牙髓和牙周改变的实验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

[3].王林虎.利用牙支抗牵张加宽下颌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

[4].冯雪,陈富林,林珠,段银钟.牙支抗进行羊下颌骨延长的初步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

[5].冯雪.牙支抗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

[6].陈玉祥.多牙支抗控根带环矫治器设计的探讨[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5

论文知识图

移动牙、支抗牙加力前后牙齿倾斜度的变...牙齿倾斜度测量加力15d时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影像、B分别为移动牙支抗牙移动距离5)。A(单纯牙支抗组) 可见其骨输...患者治疗前后X片

标签:;  ;  ;  ;  ;  ;  ;  

牙支抗论文_冯雪,陈富林,林珠,段银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