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Meta 分析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万方、VIP 及CBM 数据库,截止至2019 年8 月。根据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 对研究进行Meta 分析,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实验(RCT)。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RR=1.21,95%CI(1.151.28),P<0.01)、改善左室射血分数(MD=4.50,95%CI(2.45,6.56),P<0.01)、降低BNP 含量(MD=-125.71,95%CI(-211.15,-40.27),P<0.01)、增加6 分钟步行距离(MD=42.22,95%CI(37.66,46.77),P<0.01)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于治疗慢性心衰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穴位敷贴;慢性心衰;Meta 分析
0 引言
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1]。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心衰患病率为0.9%[2],住院死亡率为4.1±0.3%[3]。在临床上,西医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指南作为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的系统疗法,然而西药的毒副作用依然是难以避免的。慢性心衰在中医学中可归类于“水肿”、“喘症”、“心悸”等范畴,祖国医学对于心衰治疗有着深远的历史,《2018 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也对中医药治疗作出了推荐[4]。穴位敷贴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已在当今临床有着广泛应用,在慢性心衰病程中作为辅助疗法参与治疗亦多有报道,但尚缺系统的分析评价。本研究将对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的RCT 临床研究进行Meta 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
检索PubMed、CNKI、万方、VIP、CBM 数据库,以“穴位敷贴”、“贴敷”、“心力衰竭”、“心衰”为检索词,模糊匹配。检索的发表时间截止到2019 年8 月。
1.2纳入标准
(1)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CTs);(2)研究对象:根据明确公认诊断标准的心衰患者,年龄、性别等无限制;(3)治疗方法:①心衰常规治疗加中药穴位敷贴与单纯心衰常规治疗对比;②心衰常规治疗加中药穴位敷贴与心衰常规治疗加安慰剂对比;③心衰常规治疗加中药穴位敷贴与西医基础治疗加西药对比。
中国的饮食、装饰和城市作为有形的中国元素,体现了威廉斯为代表的美国普通作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接受。无论是《车》剧里的中国佬铺子里的炒杂碎,还是《夜》剧中来自上海的中国厨师,都表明了中国菜对包括威廉斯在内的普通美国人的吸引力。
1.3排除标准
治疗组采用非中药敷贴或联合中药内服、按摩、针灸等其他疗法;自身对照试验、综述、思路探讨、文献研究;干预方法为冬病夏治三伏贴;无明确结局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1.4数据提取
检索出全部文献后,由2 名研究人员按上文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主要数据。完成后进行汇总和核查。出现分歧时请第三方仲裁。主要内容有:作者、发表年份、平均年龄、治疗方法、疗程、随机分组方法及总有效率、LVEF、BNP、6 分钟步行试验等结局指标。
1.5质量评价
15 个研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比常规组有效率提高2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1,95%CI(1.151.28)](P<0.01),如下图3。
1.6统计分析
5 个数据库中共检索相关文献420 篇,其中重复文献352 篇,通过对题目和摘要进行初筛后排除文献40 篇,阅读全文后排除文献11 篇,最终纳入17 个临床研究[5-21],均为中文文献。共纳入受试者1386 例,其中治疗组695 例,对照组691 例。纳入的17 篇文献中大部分文献的质量为B 级。检索流程见图1,文献基本特征及见表1,质量评价结果见图2。
2.3.4 6 分钟步行试验
2 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采用RevMan5.3 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 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及其95%CI 为效应分析统计量,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 及其95%CI 为效应分析统计量。当纳入研究异质性检验结果P>0.1 或I2 ≤50% 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s model) 做Meta 分 析;当异质性检验结果P ≤0.1 或I2>50% 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effects model)。
2.2统计分析结果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图2 纳入研究产生偏倚风险的项目所占百分比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Meta分析结果
2.3.3 脑钠肽(BNP)
根据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纳入的研究独立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评价者为2 人,出现分歧时请第三方仲裁。
2.3.2 左室射血分数(LVEF)
10 个研究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1,I2=8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LVEF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50,95%CI(2.45,6.56)](P<0.01),如下图4。
日子如同流水,生活没有波澜。很多时候她试图弄清这些伤疤的来历,可是每当想到这里,便困意渐浓。然后她的脚跟上多出第四道和第五道伤疤,再然后,第六道伤疤迟迟不见。
2.3.1 总有效率
5 个研究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1,I2=92%),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比对照组的步行距离明显增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2.22,95%CI(37.66,46.77)](P<0.01),如下图6。
ROC曲线提示患者血磷水平与存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存活率间的关系,提示血磷水平越低,存活率越低,二者间有明显的正相关系(P=0.006),预测患者医院存活的曲线下面积0.655,当血磷为0.67 mmol/L时预测患者的医院存活敏感度为83.6%,特异度为50.0%(见图2)。
5 个研究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1,I2=93%),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BN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25.71,95%CI(-211.15,-40.27)](P<0.01),如下图5。
每家生产设备的企业,都是按照自己设备的功能需求优先开发设备接口协议,是否需要与其他企业的设备兼容,并不在首先考虑之列。根据从事设备联网工作的专家介绍,若要上述设备彼此之间无障碍通信对话,至少需要5000种以上的通信协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图3 总有效率的Meta 分析
图4 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Meta 分析
图5 脑钠肽(BNP)的Meta 分析
图6 6 分钟步行试验的Meta 分析
3 讨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经皮给药,克服了口服药物所带来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的不良影响[22]。药物可经皮肤直接吸收发挥其药理作用,也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起到间接作用[23]。本研究通过RevMan5.3 对4 个结局指标进行分析,对临床总有效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可以看出,穴位敷贴联合常规治疗相比单纯使用心衰常规治疗效果更好;对LVEF、BNP、6 分钟步行距离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穴位敷贴在提高患者LVEF,降低BNP 及增加肝功能优于心衰常规治疗。结果均有利于穴位敷贴联合心衰常规治疗组。有2 篇文章报告了敷贴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除偶有发现局部皮肤过敏外,电解质、肝肾功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但本文依然有部分局限性。首先,本文纳入文献的研究方法质量偏低,18 篇文献中大部分质量为B 级,均未提及分配隐藏和盲法。按照Cochrane 标准,产生各类偏倚的风险较高。其次,中药穴位敷贴的用药、制备和穴位选择等都没有统一规范,导致各研究的可信度大大降低。Meta 分析的总体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过程的质量[24],而且Meta 分析无法替代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实验,而后者在中药穴位敷贴的临床研究及中医药治疗心衰的研究中较为缺乏。
where WTO,Dcr,and G are take-off weight,drag of cruise phase,and constraints respectively.
综上,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常规治疗对于慢性心衰可能比单纯常规治疗效果更佳,但仍需更多、更完善的临床研究支持,从而有助于对该疗法的进一步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2]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3]ZhangY, ZhangJ, ButlerJ, et al. Contemporary, Epidemiology, Мanagement,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Heart Failure in China:Results From the China Heart Failure(China-HF) Registry[J].J Card Fail,2017,23(12):868-875.
[4]魏安华,李娟.《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药物更新透视[J].医药导报,2019,38(5):539-543.
[5]黄薇,柯于鹤,徐欢,等.葱白穴位贴敷对心衰患者NT-proBNP 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12):40-42.
[6]任路辉,王皓光.二乌温阳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 例[J].中医杂志,2012,53(10):874-876.
[7]刘远林.改良四逆汤敷贴神阙穴治疗心力衰竭31 例[J].光明中医,2018,33(09):1301-1302.
[8]邓鹏,胡丹,陈浩,等.强心贴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8):79-82.
[9]赵立君,李凤娥.强心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 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10):1517-1518.
[10]赵立君,李凤娥.强心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 例[J].河南中医,2016,36(03):433-434.
[11]赵晴,张志国,张志军.三子强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 例[J].中医研究,2019,32(03):24-26.
[12]田桂春.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13]吴军华.中药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200-201.
[14]朱敏.加味真武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15]黄健.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16]杨全.中药穴位敷贴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3):128-129.
[17]黄火剑,陈武君,庄洪标.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05):669-673.
[18]刘兴颖.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09):50.
[19]吴大斌,韦娟姿.中药穴位敷贴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1):750-751.
[20]姜英,付均如.穴位贴敷中药配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J].天津中医药,2005(02):116.
[21]石洪,陈丰,郑直,等.心痛贴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52 例[J].福建中医药,2017,48(04):15-16.
[22]黄婷,曾建斌,万蝉俊,等.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16,15(05):70-72.
[23]沙琬婧.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S1):269-273.
[24]NakagawaS,NobleDW,SeniorAМ,et al.Мeta-evaluation of meta-analysis:tenappraisal questions for biologists[J].BМC Biology,2017,15(1):18-31.
Meta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XING Ruo-dan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by Meta analysis. Methods PubMed,CNKI,Wanfang,VIP and CBM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by computer until June 2019. According to the manual of Cochrane system evaluator, the quality of the literature was evaluated, and the Meta analysis of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RevMan5.3. A total of 17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were includ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RR=1.21,95%CI(1.151.28),P<0.01), the improve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MD=4.50,95%CI(2.45,6.56),P<0.01), the decrease of BNP content (MD=-125.71,95%CI(-211.15,-40.27), P< 0.01) and the increase of 6-minute walking distance (MD=42.22,95%CI (37.66, 46.77), P<0.01)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Acupoint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KEY WORDS: Acupoint applica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a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6.014
本文引用格式:邢若丹.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的Meta 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6-38,48.
标签:穴位论文; 心衰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中药论文; 文献论文; 医药论文; 卫生论文; 内科学论文; 心脏论文; 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 心脏疾病论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86期论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