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试验系统论文_庞智元,潘宏刚,肖增弘,李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试验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值,系统,桥梁,偏角,悬架,特性,动力。

振动试验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庞智元,潘宏刚,肖增弘,李丽[1](2019)在《多跨转子系统联轴器偏角不对中振动特性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子系统联轴器不对中是旋转机械频发的故障之一,尤其体现在多跨多轴系转子系统。模拟双跨-叁支撑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求得转子研究范围内的一阶、二阶临界转速;建立了双跨-叁支撑转子系统试验装置,测得联轴器偏角不对中量变化时转子系统振动的频谱图与轴心轨迹,分析转子系统振动特性。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随着偏角不对中量的不断增大,转子系统一阶临界呈现递增的趋势,二阶临界转速影响不大;转子升速过程中,发生偏角不对中时,2倍频明显增加,且轴心轨迹会呈现"8"字形或"香蕉"形;随不对中量的增加,2倍频伴随整个升速过程,当转速升到较高速度时,其幅值进入无规律状态。(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红瑞,曹小娟,尹韶平,张志民,单志雄[2](2019)在《鱼雷振动试验系统结构传递特性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鱼雷振动试验系统结构复杂,涉及螺栓连接、非线性材料、夹具等结构。试验系统传递特性优劣对振动环境条件模拟的置信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构建能够准确传递振动试验条件的试验系统是开展结构传递特性试验和仿真的基础。文中针对舱段振动试验系统,基于不同边界条件设置,开展随机载荷激励下系统的传递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试验系统结构传递特性的因素。并得出以下结论:1)螺栓预紧力、夹具支撑间距、中间层材料属性是影响系统传递特性的主要因素; 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螺栓预紧力增加,系统传递特性呈递增趋势,当拧紧力矩大于40 N·m时系统传递特性趋于稳定; 3)长细比为2~4左右的鱼雷舱段,支撑比取50%~66.67%时系统传递特性更好;4)中间层取厚度小、摩擦系数大、阻尼比相对较大的材料时,系统共振频率更高,传递特性更好。(本文来源于《水下无人系统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龚微,熊世树,谭平,郑鑫城[3](2019)在《拟负刚度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拟负刚度控制算法及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将自主研发的最大出力为10 k N的磁流变液阻尼器(MRFD)安装在隔震层中心,并选取4条有代表性的远近场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由0. 1g~0. 9g逐步增大,分别对普通隔震结构、输入电流为0 A和1 A的被动控制结构以及采用基于位移的拟负刚度(DPNS)控制算法的智能控制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通过对结构响应和阻尼器响应的对比分析,研究拟负刚度控制算法的减震效果和磁流变智能控制系统的耗能特性。结果表明:恒定电流为0 A的被动控制可同时降低上部结构反应和隔震层位移,但是减震效果有限;恒定电流为1 A的被动控制对隔震层位移降低效果明显,但是在多遇地震及远场地震作用下放大了上部结构反应; DPNS控制可同时降低隔震层位移和多遇、设防地震甚至罕遇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反应,且适应于不同的地震动特性;试验中控制系统存在的时滞效应使得DPNS控制力在多遇、设防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小值,同时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李小珍,陈桂媛,朱艳,赵宇[4](2019)在《高速铁路轨道-桥梁-土体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列车在250~385 km/h高速运行时的轨道、桥梁和地面振动开展现场测试。分别采用连续小波变换、1/3倍频程分频振级和环境振动评价标准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振动自轮轨接触处产生,在轨道、桥梁和土体中的传递特性。结果表明:各测点的振动响应均表现出冲击振动特性,地面振动的峰值频率受列车周期性轮轴激励频率和轮轨力峰值频率的影响;桥梁、地面振动响应受到相邻两节车的影响,故建模分析时可仅考虑少数几节车;箱梁、墩顶和地面的总体振动加速度级随车速的增加率分别为0.33、0.52和0.22 dB/(10 km/h);箱梁和墩顶振动的优势频段为31.5~125 Hz,地面振动的峰值频率为40~50 Hz;地面振动随距离的衰减规律符合3次多项式,在测试车速范围内,距离桥墩15 m之外的地面总体Z计权振动加速度级小于80 dB。(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7期)

高琳焜,陈章位[5](2019)在《一种可进行阻尼试验的双横梁汽车悬架振动试验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现阶段汽车悬架领域、阻尼领域试验器械功能不完备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可进行阻尼试验的双横梁汽车悬架振动试验系统,并介绍了其整体结构,建立了1/4汽车悬架的模型,分析了半主动悬架研发及性能测试、典型阻尼器动力学性能标定的原理。该试验系统具有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功能丰富并成本低廉的特点,能够简化主动、半主动悬架研发的过程,缩短研发周期,满足大部分汽车悬架试验、阻尼试验的试验需求。(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17期)

太兴宇,杨树华,马辉,张勇,褚福磊[6](2019)在《叶尖碰摩诱发的转子系统振动响应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透平机械中叶尖碰摩诱发的转子系统振动问题,基于转子-叶片-定子耦合系统模型,通过对叶尖碰摩过程的数学表征,采用谐波平衡法和Newmark-β法,分别对转定子的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叶尖碰摩下的转定子稳态响应会呈现出"硬式"非线性特征;偏移量增加会导致峰值偏移提前,非线性特征更明显;接触刚度增加使得系统的振动加剧,并且离散性增加;叶片数增加后,"削峰"现象更加明显。由于定子的约束,系统的瞬态响应峰值明显被限制了,同时,在过临界转速后,系统会出现一个不稳定运动,使得系统振动出现瞬时增加。除了仿真分析,还基于转子-叶片碰摩试验台,对叶尖单侧碰摩下的转子和定子振动位移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结果可知,转轴的振动响应也会体现叶片的振动特征,而从定子的振动响应中可以看出由于转子涡动导致的频率调制现象。(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张戈,于贤鹏,郭承鹏,刘南,张颖[7](2019)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支撑系统虚拟振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动阻尼等气动弹性风洞试验中,需要设计合理的风洞试验模型支撑系统,避免支撑系统的频率对弹性模型的关键模态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干扰试验测量结果。在传统的支撑系统设计过程中,通常仅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支撑系统部件进行孤立的模态分析,或通过少量约束模拟真实支撑系统,无法反应"支撑装置-模型"系统全貌。本文基于弹性多体动力学分析技术,建立了细长体弹性模型及其风洞试验支撑系统虚拟振动分析系统,对影响系统频率的关键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重点分析了模型-支杆连接中的弹簧部件对试验系统的频率影响,试验结果与真实地面振动试验规律一致,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王党雄,李小珍,梁林[8](2019)在《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竖向耦合振动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竖向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文章将中低速磁浮列车进行两种方式的简化,考虑PID主动悬浮控制系统,基于模态迭加法,建立2种类型的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竖向耦合振动分析模型。随后基于长沙中低速磁浮运营线桥梁动载试验,对建立的2种仿真模型进行对比与验证。基于仿真模型2,以不同梁高的桥A、桥B、桥C为研究对象,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将磁浮列车简化为均布荷载的方式能较为准确的模拟实际状况;桥梁刚度的减小会导致作用于车辆和桥梁上的电磁悬浮力增大,使得车体和桥梁的动力响应变大;磁浮列车低速运行时悬浮力频谱分布较离散,而正常速度运行时较集中;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竖向存在着由电磁悬浮力自身频率引起的共振现象,该共振频率较低。(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韩伟,孙建勇,陈晓晨,李敏伟,魏媛[9](2019)在《叁轴向六自由度虚拟振动试验系统建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装备叁轴向六自由度试验实施较为复杂,利用虚拟试验技术可以在试验前进行结构分析和试验方案设计优化,本文建立了一套闭环控制的叁轴向六自由度虚拟试验系统,可以设置叁轴向六自由度参考谱密度矩阵,基于闭环虚拟试验系统,分析装备在叁轴向六自由度激励下的振动响应,确定并优化试验方案。实物试验结果表明,叁轴向六自由度虚拟多维振动试验系统建模准确,可用于结构分析计算和实物试验方案设计。(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5)

李小珍,金鑫,王党雄,谢昆佑,朱艳[10](2019)在《长沙中低速磁浮运营线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桥梁结构形式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选取长沙中低速磁浮运营线中的两种典型桥梁:一跨25 m简支梁和(25+35+25)m连续梁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动载试验,测试了列车在桥梁上运行时车辆及桥梁的动力响应。首先分析两种桥梁的基频特性并与仿真值进行了对比,随后分析了车辆与桥梁的动力特性及振动加速度频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桥梁基频的仿真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在磁浮列车作用下,简支梁及连续梁竖向加速度峰值均集中在20 Hz以内,横向加速度峰值分布在20~80 Hz,其中简支梁的振动加速度幅值整体大于连续梁。列车通过简支梁时,车体、悬浮侧架的振动频谱峰值分布与通过连续梁时一致,通过简支梁时的振动幅值更大;悬浮侧架竖、横向加速度远大于车体,空气弹簧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试验研究成果可为磁浮高架桥梁设计、相应规范或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3期)

振动试验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鱼雷振动试验系统结构复杂,涉及螺栓连接、非线性材料、夹具等结构。试验系统传递特性优劣对振动环境条件模拟的置信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构建能够准确传递振动试验条件的试验系统是开展结构传递特性试验和仿真的基础。文中针对舱段振动试验系统,基于不同边界条件设置,开展随机载荷激励下系统的传递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试验系统结构传递特性的因素。并得出以下结论:1)螺栓预紧力、夹具支撑间距、中间层材料属性是影响系统传递特性的主要因素; 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螺栓预紧力增加,系统传递特性呈递增趋势,当拧紧力矩大于40 N·m时系统传递特性趋于稳定; 3)长细比为2~4左右的鱼雷舱段,支撑比取50%~66.67%时系统传递特性更好;4)中间层取厚度小、摩擦系数大、阻尼比相对较大的材料时,系统共振频率更高,传递特性更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试验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庞智元,潘宏刚,肖增弘,李丽.多跨转子系统联轴器偏角不对中振动特性与试验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9

[2].王红瑞,曹小娟,尹韶平,张志民,单志雄.鱼雷振动试验系统结构传递特性影响因素分析[J].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19

[3].龚微,熊世树,谭平,郑鑫城.拟负刚度磁流变智能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4].李小珍,陈桂媛,朱艳,赵宇.高速铁路轨道-桥梁-土体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5].高琳焜,陈章位.一种可进行阻尼试验的双横梁汽车悬架振动试验系统的研制[J].机床与液压.2019

[6].太兴宇,杨树华,马辉,张勇,褚福磊.叶尖碰摩诱发的转子系统振动响应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

[7].张戈,于贤鹏,郭承鹏,刘南,张颖.弹性模型风洞试验支撑系统虚拟振动试验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8].王党雄,李小珍,梁林.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竖向耦合振动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J].土木工程学报.2019

[9].韩伟,孙建勇,陈晓晨,李敏伟,魏媛.叁轴向六自由度虚拟振动试验系统建模与应用[C].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10].李小珍,金鑫,王党雄,谢昆佑,朱艳.长沙中低速磁浮运营线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论文知识图

面板堆石坝模型箱及振动台主体结构风洞测力模型无面板堆石坝中央断面破坏性态叁轴向叁自由度振动台(苏州苏试试验...汽车NVH试验台位置传感器安装图

标签:;  ;  ;  ;  ;  ;  ;  

振动试验系统论文_庞智元,潘宏刚,肖增弘,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