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粒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粒,浮选机,流化床,过滤机,浮选,选煤厂,香蕉。
细粒煤论文文献综述
于珺[1](2019)在《弛张筛与香蕉筛对细粒煤的筛分工艺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西某矿选煤厂原煤筛选系统为工程背景,对系统选用的弛张筛以及香蕉筛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并在相同条件下对比两种筛分装置的筛分效果。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弛张筛具有更高的处理能力及更好的筛分率,弛张筛的整体筛分工艺性能要高于香蕉筛。因此,选煤厂在对原煤筛分时应优先选用弛张筛。(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李金波,王泽南[2](2019)在《细粒煤分选设备机理及适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论述了细粒煤分选设备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细粒煤分选设备的机理,总结了其优缺点及适应性,为细粒煤分选设备及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19年07期)
赵环帅[3](2019)在《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技术进展及研究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技术在煤炭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筛分领域研究热点与难点。目前细粒煤干法筛分粒度界限主要为6和3 mm,尤其对于3 mm动力煤不经分选可直接用于火力发电。因此,实现6或3 mm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不仅能提高粉煤的利用率,也可节约大量分选成本。笔者论述了目前国内外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述了国内外典型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设备结构及性能特点,并深入探讨了今后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技术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外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为概率筛分原理、等厚筛分理论、电磁激振理论,弛张筛分理论、强化筛分理论。论述了黏附细粒物料深度筛分模型,潮湿细粒物料的黏结力计算公式及减少黏结力方法,降低潮湿细粒物料堵孔方法以及双质体共振与网振筛分技术等。国内研究主要为实用概率筛分模型,潮湿细粒物料在筛面上积聚原因和黏附机理及黏附力、黏附厚度的影响因素,克服潮湿细粒原煤深度筛分堵孔、黏孔现象的设计方案,采用筛板振动、筛箱不振动的形式实现难筛物料的筛分,弹性筛面克服堵孔的机理及与刚性筛面筛分效果对比,细粒煤粒度分布模型分布特性研究等。在筛分技术和设备开发上不断创新,目前已开发出的概率筛、等厚筛、博后筛、高幅筛、节肢筛、琴弦筛、弛张筛、抛射筛、谐振式泰勒振动筛、双质体振动筛、电磁高频细筛等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设备结构与性能特点各异,且适应于不同用途。基于目前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技术发展现状,建议未来应加强筛分理论、关键技术、筛机结构优化、振动参数优化配置、筛板相关技术及多样化等方面研究。(本文来源于《洁净煤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杨金山[4](2019)在《细粒煤电场流化床中气泡行为及其对分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擦电选作为一种细颗粒干式分选方法,它利用物料电性质的差异来实现分选。流态化摩擦电选是一种新颖的电选方法,其特点是通过电场流化床将颗粒流态化摩擦荷电和静电分选相结合,以期实现物料的高效分选。为了探究气泡在流态化摩擦电选过程中的作用,本课题以煤及其伴生矿物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自制的二维电场流化床试验系统,研究了电场流化床的流化特性;结合高速摄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电场流化床中的气泡特性,明确了电压对气泡行为的调控规律;通过分选试验,揭示了各操作因素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气泡在分选过程的作用。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以纯煤和石英混合颗粒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电场流化床的流化特性,结果表明外加电压对其流化特性具有显着影响。相较于普通流化床,电场流化床的床层压降更小,但床层膨胀率有所增加。拟合得到了电压与最小流化气速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发现最小流化气速与电压呈负相关性。对床层密度而言,随着电压的增大床层密度整体呈减小的趋势,具体来说:在沿床高方向上,床层密度呈现出床层顶部最小,中部略大于底部的现象;而沿电场方向上床层密度变化不一,总体来看,施加电压后床层密度变化一致,呈现出中部高两端低,表明流化床内床层密度不仅受到床体边壁的影响,还受到两端电压的影响,电压通过影响荷电颗粒与气泡的运动而引起床层电压两端密度变化不同。在流化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利用高速摄像与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电场流化床中的气泡特性。发现气泡沿床高方向呈单峰曲线分布,且气泡频率R_e最大的区域(对应床层高度H)位于床层中下部,峰的位置随着石英质量分数的增加或流化数的降低而逐渐由H=10 mm上升到H=60 mm左右。在床层宽度X方向上,气泡分布随着电压的增大逐渐由中间多两端少变为两端多中间少。气泡直径沿床高方向从下至上先线性增大,再缓慢增加至最大值,约为10 mm,最后由于气泡破碎而陡然减小至7 mm左右。追踪气泡上升过程发现,随着电压的增加,气泡运动过程中斜线轨迹逐渐增多,上升速度则逐渐从0.37 m/s下降为0.22 m/s。综合分析电场流化床中气泡的生长过程,发现气泡在床层底部生成时形状接近圆形,在床层中部呈扁平状,在床层顶部附近气泡形状发生剧烈变化,扁平程度达到最大。流化气速的升高会降低气泡横纵比,外加电压的增加则会提高气泡的横纵比,使得气泡扁平程度更高。气泡的聚并与破裂过程表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夹带大量颗粒并影响周围颗粒的运动,最终气泡都会到达床层顶部而破裂逸出,此时气泡中夹带的大量颗粒也随之抛落在床层表面,造成床层内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重新分配。最后采用实际煤样进行流态化摩擦电选试验,考察了流化数、分选电压和静床高对产物灰分和可燃体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流化数为1.6,分选电压为40 kV,静床高为6 cm时,负极产物灰分为13.86%,正极产物灰分为23.69%,可燃体回收率达到33.59%。流化数和分选电压同取较高水平,静床高取较低水平时,正负极产物灰分差异越明显,分选效果较好。结合操作因素对气泡特性和分选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气泡在流态化摩擦电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增大分选电压和流化数时,气泡分布和轨迹图表明气泡更多的向电极板两端运动,床层内部运动更加剧烈,同时分选效果也有所提高,表明气泡运动与分选效果变化具有一致性。分析原因为气泡内部含有大量荷电颗粒,由于受到横向电场力的作用,气泡与颗粒会向电极板方向偏移。另外注意到被气泡带至顶部的颗粒由于减少了周围束缚更易于向极板方向运动,分选结果也表明上层物料分选效果更好,因而证明气泡有利于流态化摩擦电选。该论文有图57幅,表11个,参考文献94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1)
苏丁,骆振福[5](2018)在《气固两相流模型及细粒煤振动流化床的模拟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认识振动流化床床层微观结构,模拟、预测和优化控制气固两相流动和传热行为,基于对床层时空多尺度不均匀结构特性的分析,全面综述和分析了振动流化床模拟广泛采用的气固两相流模型的类型、特点、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拟流体模型模拟结果接近于工程实际,离散颗粒模型能跟踪颗粒运动轨迹,拟颗粒模型能揭示床层非均匀结构和求解复杂流场问题,无统一的模型全面描述气固两相流动;双流体模型和离散颗粒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床层空隙率、固体颗粒浓度和速度、颗粒分布均匀性和气压稳定性,模型和参数的选择非常关键,基本方程的求解有难度,与工程实际还有差距;引入非线性理论表征多流态流型与床层不均匀结构,研究振动流化床能量传播行为和离析混合模式控制机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同秀林,宋云霞[6](2018)在《高灰细粒煤泥浮选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典型重介质选煤工艺进行论述,得出典型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细粒煤泥分选粒度范围和脱水设备性能上。文章以陕煤韩城矿业集团象山矿选煤厂为例,深入分析煤泥水系统,得出煤泥水系统症结在于浮选柱要求分选细粒级煤泥同加压过滤机适用于处理较粗粒度物料之间的矛盾所致。对浮选入料进行煤泥浮选试验研究,在满足精煤灰分小于10. 50%时,精煤产量高达64. 89%,尾煤灰分高达49. 87%,煤泥的可浮性为易浮。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精煤平均灰分由11. 60%降低到10. 45%,精煤产率提高19. 25个百分点,尾煤灰分提高15. 64个百分点,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期刊2018年04期)
李甜甜,郝巧霞,李春乐,胡千里[7](2018)在《高灰极细粒煤泥浮选行为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远选煤厂高灰极细粒煤泥浮选难,浮选尾煤灰分低,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等问题,分析了入浮煤泥的密度组成、粒度组成等特性;实验研究了矿浆预处理器搅拌转速、浮选药剂类型及用量等因素对浮选工艺的影响;并将最佳试验结果应用到选煤厂实际生产中,有效改善了煤泥水系统状态,浮选精煤产率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本文来源于《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11期)
陈文辉,刘佳,李逸东,李帅[8](2018)在《高硫细粒煤泥柱-机联合浮选脱硫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细粒煤泥硫分含量高,且有机硫含量约为0.8%的难选高硫煤泥,采用浮选柱与浮选机联合进行脱硫试验。采用浮选柱对细粒煤泥进行粗选脱硫,考查了煤浆浓度及药剂用量对细粒煤泥脱硫效果的影响。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考查了不同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程度以及最佳因素水平。采用浮选机对浮选柱得到的粗选精煤进行精选,经过"一粗两精"柱-机联合浮选,精煤硫分可从原煤3.92%降低到1.36%,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09期)
刘刚[9](2018)在《香蕉筛和弛张筛对细粒煤的筛分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车集选煤厂为提高洗粒煤效率,将原煤分级筛分设备更换为香蕉筛和弛张筛;论述了两种振动筛的工作原理、结构参数,并结合两种振动筛在车集选煤厂的应用情况,对两种振动筛的工艺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表明,在同一入料条件下,弛张筛的整体工艺性能要优于香蕉筛。(本文来源于《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9期)
[10](2018)在《细粒煤高效脱水及《中国选煤志》编审交流会在德州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9月16—18日,细粒煤高效脱水及《中国选煤志》编审交流会在山东省德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选煤分会主办,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国内有关矿业集团分管选煤工作的领导或部门负责人、现场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科研、设计、院校和设备制造企业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张绍强向大会致辞,并作重要讲话。他总结梳理了细粒煤脱水的方法和意义,阐述了选煤行业在细粒煤深度脱水方面的发展方向。他提出,减少煤泥产生、降低煤泥水分,是提高煤泥质量,促进煤泥综合利用的(本文来源于《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9期)
细粒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论述了细粒煤分选设备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细粒煤分选设备的机理,总结了其优缺点及适应性,为细粒煤分选设备及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粒煤论文参考文献
[1].于珺.弛张筛与香蕉筛对细粒煤的筛分工艺效果分析[J].石化技术.2019
[2].李金波,王泽南.细粒煤分选设备机理及适应性分析[J].煤.2019
[3].赵环帅.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技术进展及研究方向[J].洁净煤技术.2019
[4].杨金山.细粒煤电场流化床中气泡行为及其对分选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9
[5].苏丁,骆振福.气固两相流模型及细粒煤振动流化床的模拟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8
[6].同秀林,宋云霞.高灰细粒煤泥浮选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8
[7].李甜甜,郝巧霞,李春乐,胡千里.高灰极细粒煤泥浮选行为的研究与应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8
[8].陈文辉,刘佳,李逸东,李帅.高硫细粒煤泥柱-机联合浮选脱硫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
[9].刘刚.香蕉筛和弛张筛对细粒煤的筛分效果对比[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8
[10]..细粒煤高效脱水及《中国选煤志》编审交流会在德州召开[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