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爱民(博罗县中医医院广东博罗516100)
【中图分类号】R24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9-0225-02
【摘要】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之一。“治未病”的核心理念是“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愈后防复”,就是采取各种养生保健和防治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在“未病”、“欲病”、“已病”、“愈后”四个阶段,应用“治未病”理论积极干预,对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内经治未病糖尿病
糖尿病,中医学属于“消渴“范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将糖尿病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4种,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分为血糖调节正常、血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三个阶段。糖尿病危害巨大,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可导致残废和早亡。糖尿病还能造成巨大的资金和资源上的浪费。因此,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我们灵活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干预,对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治未病”理论的含义
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经过历代医家的完善和发展,“治未病”已成为中医药的重要学术思想,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之一。
其实,“治未病”理论既是一种预防思想,也是一种治疗思路。概而言之,“治未病”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1)“未病先防”,即着眼于平时的养护和调摄,未雨绸缪,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发生;(2)“欲病救萌”,及早发现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阻止疾病的发展、蔓延、恶化,防止传变;(4)“愈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临床症状消失和理化指标正常的康复期,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或继续进行巩固性治疗或维持治疗,防止复发。
2“未病先防”,预防糖尿病发生
未病先防,就是要治在未病之先,就是要在血糖调节正常阶段、尚未发生糖尿病的时候就做好防范措施。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除先天遗传因素外,70%是后天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应急因素的参与。在一般人群和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宣传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让大家认识糖尿病及糖尿病的危害性,自觉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纠正可控制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中医注重养生之道,调养精神、保养正气,节制饮食、固护脾胃,适时养生、外避邪气,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科学用药、中病即止,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并倡导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方法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运用针灸、推拿、拔罐、药膳等传统疗法以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这些养生方法,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欲病救萌”,阻止糖调节受损者发展为糖尿病
“欲病救萌”,就是要把糖尿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见薇知著,防微杜渐,及早阻止糖尿病真正发生。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因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的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它首先引起糖耐量减退,然后使胰岛B失代偿并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就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GR)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此时血糖升高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调节受损者是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IGT或IFG人群的糖尿病转化率为正常血糖者的8倍多,约有2/3的患者可转成为糖尿病。IGT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却是2型糖尿病的唯一可逆转阶段,因此这类人群更应定期检查血糖,提高预防意识。在IGT阶段即开始系统治疗维持6年,可延迟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的发病,降低严重糖尿病肾病风险。因此,在IGT阶段即开始正确治疗是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早在《素问·奇病论》中应有这样的论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了过量饮食、过食肥甘会导致肥胖,进而引起进一步病变,发展成糖尿病的机理。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血脂紊乱史、巨大胎儿史、妊娠糖尿病史或高血压史的人都属于IGT高危人群。因此,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实行干预,可以扭转受损程度,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由中国学者在大庆进行的一项为期5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通过积极干预糖耐量减低的人群,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药物干预,可以阻止其发展成为糖尿病,有些人甚至完全恢复正常。中医学对IGT有独到的见解,IGT以肥胖者为多,应重在减肥,生活上节制饮食,增加运动。中医治疗时,不但要分清肥胖和非肥胖,还要分虚实,实胖患者的特点是肩宽背厚,体力较好,腹部比较坚实;虚胖患者比别人吃得少却比别人胖,从“欲病救萌”的角度,采取适当的中药干预和恰当的生活方式,联合饮食和运动疗法,可有效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病。《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07年6月第一版)推荐了天芪降糖胶囊作为糖尿病前期(IGT)干预用药。孙云霞[1]认为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综合征中,虽然没有出现血糖的升高,也可适当加入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而对于糖尿病患者,佐用适当的滋阴药及活血化瘀药,对于减轻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作用。刘望乐[2]对糖尿病前期辨证为痰湿、胃强脾弱、肝木克土,分别用理中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麻子仁丸或小陷胸汤、乌梅丸加减以和、调、截,使消渴难成。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近几年我院骨伤科、外科、康复科等其他科室住院病人中,约有3%的患者住院常规检查时发现血糖值已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随后复查(多次、一日七次)仍如此,但并无任何临床症状,这些也可以划归为“未病”者之列。由于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糖高,不加任何控制,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糖尿病专科就立即对他们进行跟踪观察,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必要时按照糖尿病进行规范治疗。
3“已病防变”,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防止糖尿病病情加重
“已病防变”,也称“既病防变”,即对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早治疗,有效治疗,防止糖尿病加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严格地控制好血糖,治疗并发症,防止器官和组织损害加重,可以降低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糖尿病如果不能及时治愈,其主要危害就在于它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合并感染、糖尿病高渗综合症、乳酸性酸中毒,后两者极易误诊,死亡率高;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致残率高。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尽早和尽可能地控制好患者的血糖和血压、纠正血脂紊乱和肥胖、戒烟等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相关疾病的筛查,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有关的疾病或代谢紊乱,如高血压、血脂紊乱或心脑血管疾病等,以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通过有效的治疗,很多慢性并发症在早期是可能终止或逆转的,防止恶化。
中医在既病防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如张仲景提出:“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强调了早期治疗可以防止病邪从轻到重,从表到里传变。已病之后不但要治疗本病脏腑,而且要调理未病脏腑,“先安未受邪之地”。这对糖尿病这种慢性发展的疾病的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征[3]认为,糖尿病的防治,除了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适度运动等综合治疗外,还应该及时对血瘀、阴虚、气虚、气滞等阴阳气血不调症候进行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逄雯丽等[4]按照“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思想,及“土克水”的五行相克规律,在治疗糖尿病“脾”病的同时,提倡积极固护肾气,这对糖尿病的治疗更具意义。
控制血糖固然重要,但我们接触的许多糖尿病患者仅仅重视血糖的高低,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必须让患者清楚地认识到真正可怕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其中“微血管并发症”尤其应该值得重视,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从中医角度看,微循环病变属“络病”范畴,治“络”是关键,护络、养络、活络、通络都是防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仝小林等[5]运用中医“治未病”和“络病”理论,抓住糖尿病“络脉瘀阻”这一根结,在治糖的同时积极治络。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及科学实验研究证实,积极运用有效的活血通络药物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早中期进行干预,能够起到较好的微血管保护、防治糖尿病早中期的微血管并发症的作用。许多研究证实,“通络”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有独立于降糖药物以外的络脉保护作用,糖尿病病程中微血管的保护贵在早,甚或在发病之前就已着手进行。
4“愈后防复”,防止糖尿病病情复发
“愈后防复”,也称“瘥后防复”、“病后防复”,就是指在糖尿病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保证并发症不再发展和加重,保证不再出现新的并发症。中医认为“病后防复”要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注意体质调养,改善体质偏颇。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元气恢复,病不复发的目的。大量临床资料已表明,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期,通过恰当的治疗,可以阻止血糖调节受损者发展为糖尿病,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症状消失,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甚至可以使早期并发症逆转或减轻,此时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临床治愈阶段。但目前认为,糖尿病仍是一个终生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所以即使是临床症状消失和理化指标正常,仍必须坚持各种预防措施,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再次复发。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消渴病人,治之愈否,属在患者,倘能如方节慎,旬日可廖;若有一毫不慎,纵有名医良剂,则必不能生矣。”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对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和中医药防治知识,使每个人都具有积极主动的预防思想,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才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控制糖尿病的发展。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则必须贯穿于糖尿病防治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孙云霞.试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预防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的作用.甘肃中医,2006,19(10):5-6.
[2]刘望乐.运用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指导消渴论治.中医杂志,2008,49(4):381.
[3]南征.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4-356.
[4]逄雯丽,张德宪,徐筱玮.既病防变在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简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9):37-38.
[5]仝小林,赵昱,毕桂芝,等.试论中医“治未病”及“络病”理论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中医杂志,2007,48(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