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源对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合物,原油,标志,生物,同位素,色谱,盆地。
油源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刘飞,朱钢添,何生,王永诗,刘庆[1](2019)在《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惠民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中的一个富油气单元。系统研究惠民凹陷临南洼陷20个原油样品和4个烃源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成熟度、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来源,利用烃源岩和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建立油—岩关系,筛选有效参数运用交会图和聚类统计划分原油类型和进行油源对比。研究区原油已进入成熟阶段,生油母质的沉积环境为弱氧化—弱还原的湖沼相—淡水湖相,具有陆相湖盆混合型母质特征。总体上,研究区原油有较高的饱和烃含量和较低的胶质及沥青质含量,正构烷烃为"平台式"双峰形态分布,伽马蜡烷含量较低,4-甲基甾烷含量较高。研究区内不同地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可按地区分为南带和北带。相比南带的原油,北带原油样品中4-甲基甾烷/C_(29)R、Ts/Tm比值较低,而C_(29)降藿烷/C_(29)降新藿烷、1,2,7-/1,2,6-叁甲基萘、菲/∑甲基菲较高。研究区沙四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有机质丰度较低;沙叁段烃源岩有机质以Ⅱ型为主,有机质丰度较高,其中,沙叁下亚段和中亚段是临南洼陷的主力烃源岩。通过系统对比研究区原油和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临南洼陷沙叁、沙四段原油来自沙叁下、中亚段烃源岩。(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郝鹏,臧春艳,王波,罗程飞,李阔[2](2019)在《渤中凹陷西次洼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渤中凹陷西次洼东叁段、沙一段和沙叁段烃源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母源的差异,总结了鉴别3套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参数,根据多种地球化学资料,对西次洼6个含油气构造的原油及油砂进行了油源对比。结果表明:C24/C26(S+R)、γ蜡烷异常指数、4MSI、C29αββ/(ααα+αββ)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可以有效区别不同的烃源岩。研究区原油分为4类:Ⅰ类原油来源于沙叁段烃源岩,分布于渤中8-D油田;Ⅱ类原油来源于东叁段烃源岩,分布于渤中1-A、渤中2-A油田古近系,曹妃甸L油田中生界和曹妃甸5-E构造;Ⅲ类原油来源于沙一段烃源岩,分布于曹妃甸6-D油田古近系和曹妃甸L油田新近系;Ⅳ类原油为混合型原油,分布于渤中1-A、渤中2-A、曹妃甸6-D油田新近系。渤中8-D油田和曹妃甸5-E构造整体为单源供烃,其余油田古近系为单源成藏,新近系为多源混合成藏。(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6期)
章新文,高儇博,杨云飞,谢春安,谭静娟[3](2019)在《泌阳凹陷双河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精细油—源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河油田典型原油样品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通过多种生物标志物参数对比和色谱图特征分析,对核二段、核叁段共计28个原油样品做详细的地球化学特征描述和精细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油田核叁上亚段原油饱和烃色谱图为前峰型和双峰型,重排甾烷和叁环萜烷的相对含量较低;而核叁下亚段原油饱和烃色谱图主要为前峰型,重排甾烷和叁环萜烷的相对含量较高;核叁段原油C_(19)、C_(20)、C_(21)叁环萜烷呈上升型分布,伽马蜡烷含量较高,C_(27)~C_(29)规则甾烷以"V"字型分布为主。核二段和核叁段原油,陆源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均有贡献,且沉积环境较还原,核叁下亚段原油成熟度明显高于核叁上亚段原油,因此最终确定核叁下亚段原油主要来源于核叁下亚段烃源岩,而核叁上亚段原油则为核叁上亚段和核叁下亚段烃源岩的混源油。(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9年05期)
龚永杰,陈方举,邓海,张红星[4](2019)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乌32井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乌32井南二段和南一段所钻遇4套暗色泥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进行了评价,并对大二段、南二段和南一段3个含油砂岩抽提物的油气来源进行了分析。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乌32井南屯组共发育3套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和Ⅱ2型,南二段烃源岩处于生油高峰,南一段烃源岩已达到生裂解气阶段。油源对比证实,该井不同层段油气来自不同烃源岩,大二段原油来自南二段下部烃源岩,南二段原油来自南二段上部烃源岩,南一段原油来自南一段下部烃源岩。乌尔逊凹陷南部洼槽区具有形成大规模油气藏的潜力。(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魏建设,许伟,周俊林,韩伟,张宇轩[5](2019)在《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庆浅1井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套盆地历经40余年的勘探,近年来,在临河坳陷取得了油气发现与突破。通过对临河坳陷吉西凸起庆格勒图地区庆浅1等4口钻井原油物理性质、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气相色谱及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4口钻井原油为稠油,是深部正常原油沿断裂运移到浅部形成的轻微降解次生稠油。4口钻井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全油碳同位素为-28‰~-24‰,饱和烃气相色谱呈单峰型,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类化合物以伽玛蜡烷为主,规则甾烷呈现出以C_(27)甾烷占优势的"L"型分布特征,指示其烃源岩为陆相强还原性高盐度沉积环境,有机质母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同时存在高等植物的贡献;饱和烃气相色谱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指示原油处于成熟阶段。萜烷和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表明,研究区原油与古近系临河组烃源岩差异明显,与白垩系固原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田德瑞,牛成民,王德英,潘文静,张如才[6](2019)在《渤海海域辽东南洼斜坡带旅大29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辽东凹陷南洼斜坡带旅大29油田在沙河街组二段获得了高产轻质原油和天然气,展现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原油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烃源岩层位,对原油、油砂样品和围区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为低硫(0.0733%)、高蜡(20.77%)的轻质成熟原油。原油样品饱和烃色谱完整,主峰碳为C19,显示未遭受明显生物降解作用。油砂样品埋藏较浅,部分遭受生物降解等的影响,饱和烃色谱基线呈现明显的"UCM"鼓包现象。原油和油砂样品具有低C19叁环萜烷/C23叁环萜烷(0.10~0.18)、低C24四环萜烷/C26叁环萜烷(0.49~0.53)、低C27重排甾烷/C27甾烷(0.30~0.43)、中等伽马蜡烷指数(0.14~0.17)和中等-高4-甲基甾烷参数(0.30~0.36),且具有相对较重的全油碳同位素值(-27.1‰)。原油母质形成于淡水—微咸水的湖泊沉积环境,母源有机质以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少。旅大29油田原油主要来源于辽中凹陷和辽东凹陷沙叁段烃源岩,同时有少量辽中凹陷沙四段烃源岩的贡献。研究区高蜡轻质原油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母质来源,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是高蜡轻质原油形成的重要母质。(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继东,徐田武,唐友军,鹿坤[7](2019)在《东濮凹陷马厂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濮凹陷南部烃源岩及马厂地区原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原油与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饱和烃色谱、饱和烃与芳烃色谱-质谱分析,剖析了两者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并对马厂地区原油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表明:东濮凹陷南部沙叁下8高丰度烃源岩与马厂地区原油的叁环萜烷均呈现C23占优势的正态分布,升藿烷系列呈现阶梯状分布;甾烷分布中,烃源岩与原油样品均表现为C27甾烷稍占优势的弱"L"形;叁芳甾烷组成也显示出马厂地区原油与东濮凹陷南部沙叁下8的高丰度烃源岩具有较好亲缘关系。饱和烃与芳烃组分亲缘关系揭示,马厂地区原油显然更有可能来源于沙叁下8的高丰度烃源岩。(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4期)
陈晓晓[8](2019)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针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油源对比等方面展开讨论,进行油田原油化学特征对分析后,明确南堡凹陷地区的原油成因类型。通过区域内的原油特征分析可知,不同构造带的原油化学特征有一定差别,将原油划分成6类。古近系的烃源岩对构造带中原油聚集有促进作用,如高柳构造带的原油主要来源自沙叁段和沙一段的烃源岩,通过加大对渤海湾盆地原油化学特征的分析,能为原油开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18期)
王萍,向连格,姜海健,陈清堂,史大海[9](2019)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拐子湖凹陷白垩系油源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拐子湖凹陷X井白垩系巴音戈壁组二段发现的高产油流展示了该低勘探盆地的光明前景。目前对原油的来源尚没有统一的认识,为了有效预测油气藏和明确勘探方向,开展了油源对比研究。对X井苏红图组一段油砂、巴音戈壁组二段原油及苏红图组二段、巴音戈壁组二段、巴音戈壁组一段泥岩开展的族组分含量、生物标志化合物及碳同位素组成等研究表明,油砂、原油与巴音戈壁组一段烃源岩各方面地化特征最为接近,生标上均具有高C_(30)重排藿烷、高伽马蜡烷含量、低Pr/Ph值、高成熟度的特征,反映出X井苏红图组一段油砂和巴音戈壁组二段原油同源,均与巴音戈壁组一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吕岑[10](2019)在《东濮凹陷南部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南缘,属临清-东濮坳陷的一部分,其西侧超覆于内黄隆起之上,东侧以兰聊断裂与鲁西隆起为界,南为兰考凸起,北与莘县凹陷相连。东濮凹陷地理上横跨河南、山东两省,是一个呈北东向延伸、南宽北窄、总面积约5300km~2。本文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依据先进的测试手段对东濮凹陷古近系南部地区烃源岩及原油样品进行分析,在系统收集录井资料、TOC与岩石热解数据的基础上,判识南区的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层段。在现有南区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针对有效烃源岩分布层段,从岩石的矿物组成、有机质的显微组份研究其有机相特征,并分别从有机岩石学、分子地球化学角度剖析南部地区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在南区纵向烃源岩连续取样基础上,分别利用饱和烃色谱-质谱及芳烃色谱-质谱测试,等分析手段,精细剖析不同环境不同岩性烃源岩的分子组成特征,为南区典型油田油源条件解剖奠定基础,最后以东濮凹陷南部马厂地区的高蜡原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精细分析南部马厂地区原油分子组成特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通过多种分子标志物参数对该区原油成熟度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东濮凹陷南部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统计结果中,生烃潜量(S1+S2)主要分布在0.10~0.15 mg/g,平均0.08mg/g,其中沙河街组叁段下亚段有机质丰度最高,且Tmax值主要集中在430°C左右,已达到相对成熟阶段;部分沙河街叁段中亚段1-4与沙河街叁段中亚段5-9主要为Ⅱ2型干酪根;总体来看,南部烃源岩样品中,沙河街组叁段下亚段存在中-好烃源层,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应为主力烃源层。2.东濮凹陷南部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中,正构烷烃分布形式多数呈现前峰单峰态,少数热演化程度偏低的烃源岩存在双峰态分布,高分子量的正构烷烃化合物含量普遍较低,显示其成熟度基本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有机质来源主要以浮游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姥植比普遍在1左右,显示出偏还原的沉积环境特征。其次,通过烃源岩的芳烃参数,从萘系列,叁芳甾系列以及叁芴系列多角度综合分析,发现沙叁下烃源岩样品已经整体达到成熟阶段。3.通过多种生物标志物参数对东濮凹陷南部马厂原油成熟度进行综合分析。利用饱和烃参数分析可得出,Ts/Tm参数值大多处于0.6~0.8之间,基本都处于成熟阶段,22S/(22S+22R)值主要在0.52~0.58之间,个别沙河街组叁段下亚段样品已经超过平衡点参数值,成熟度相对较高。其次,芳烃参数分析可知,马厂地区高蜡原油样品中检测出叁芳甾烷的含量比较低,基本处于0.4%~2.0%之间,可以忽略不计,其中由烷基菲参数测算出来的参考值(折算镜质体反射率)主要在0.6%~1.0%之间,MDR值几乎都在4.0~6.0之间,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参考值,与实际研究情况较为相符。综合评价,东濮凹陷南部马厂地区高蜡原油大部分处于成熟阶段,少数沙河街组叁段中亚段和下亚段的样品,可能受控于沉积环境、生源等多种因素,导致个别原油样品成熟度异于大部分样品。4.对东濮凹陷南部马厂原油与烃源岩进行了油源对比。根据指纹对比,沙河街组叁段下亚段重点层段的高丰度烃源岩与马厂原油样品的叁环萜烷分布均呈现C_(23)优势的正态分布特征,升藿烷系列则均呈现阶梯状分布;其次在甾烷分布中,烃源岩与原油样品在形态上,也均表现为C_(27)优势的“L”型分布;而且叁芳甾烷组成对比表明,马厂原油与沙河街组叁段下亚段重点烃源层的高丰度源岩具有较好亲缘关系,而与低丰度源岩,以及非重点烃源层的高丰度源岩差异明显。与此同时,上述饱和烃与芳烃组分亲缘关系也揭示出,马厂原油显然更有可能来源于沙河街组叁段下亚段重点烃源层中的高丰度烃源岩的贡献。同时,马厂原油与沙河街组叁段下亚段非重点层段的高丰度烃源岩与低丰度烃源岩均不存在油源对比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5-01)
油源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渤中凹陷西次洼东叁段、沙一段和沙叁段烃源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母源的差异,总结了鉴别3套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参数,根据多种地球化学资料,对西次洼6个含油气构造的原油及油砂进行了油源对比。结果表明:C24/C26(S+R)、γ蜡烷异常指数、4MSI、C29αββ/(ααα+αββ)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可以有效区别不同的烃源岩。研究区原油分为4类:Ⅰ类原油来源于沙叁段烃源岩,分布于渤中8-D油田;Ⅱ类原油来源于东叁段烃源岩,分布于渤中1-A、渤中2-A油田古近系,曹妃甸L油田中生界和曹妃甸5-E构造;Ⅲ类原油来源于沙一段烃源岩,分布于曹妃甸6-D油田古近系和曹妃甸L油田新近系;Ⅳ类原油为混合型原油,分布于渤中1-A、渤中2-A、曹妃甸6-D油田新近系。渤中8-D油田和曹妃甸5-E构造整体为单源供烃,其余油田古近系为单源成藏,新近系为多源混合成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源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1].刘飞,朱钢添,何生,王永诗,刘庆.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石油实验地质.2019
[2].郝鹏,臧春艳,王波,罗程飞,李阔.渤中凹陷西次洼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断块油气田.2019
[3].章新文,高儇博,杨云飞,谢春安,谭静娟.泌阳凹陷双河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精细油—源对比研究[J].物探与化探.2019
[4].龚永杰,陈方举,邓海,张红星.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乌32井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J].西部探矿工程.2019
[5].魏建设,许伟,周俊林,韩伟,张宇轩.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庆浅1井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西北地质.2019
[6].田德瑞,牛成民,王德英,潘文静,张如才.渤海海域辽东南洼斜坡带旅大29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高校地质学报.2019
[7].李继东,徐田武,唐友军,鹿坤.东濮凹陷马厂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断块油气田.2019
[8].陈晓晓.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分析[J].科技风.2019
[9].王萍,向连格,姜海健,陈清堂,史大海.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拐子湖凹陷白垩系油源对比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9
[10].吕岑.东濮凹陷南部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D].长江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