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组织论文_于瀚,钟相根,李耘州,许宗颖,石少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组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胆汁,炎症,病理,辛伐他汀,氧化氮,反式。

肝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于瀚,钟相根,李耘州,许宗颖,石少华[1](2019)在《褪黑素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NO、MDA、GSH及NADPH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褪黑素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氧化应激干扰的相关机制。方法:腹腔注射α-萘异硫氰酸酯建立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给予褪黑素灌胃进行干预治疗。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以评价模型及药效;TBA法、微板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全自动定量易Western检测(WES)、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蛋白/核酸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清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及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α-萘异硫氰酸酯较为成功地复制了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褪黑素对该模型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GSH显着降低(P<0.05),NO、MDA显着升高(P<0.01);经褪黑素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褪黑素组大鼠肝组织GSH显着升高(P<0.05),NO、MDA显着降低(P<0.01);各组大鼠肝组织NADPH蛋白/核酸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褪黑素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干预作用显着,可有效改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氧化应激状态;抗氧化应激机制为褪黑素干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的重要机制之一,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11期)

潘婷,任永生,胡阳黔[2](2019)在《黄芪多糖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动物中心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黄芪多糖组,每组10只,辛伐他汀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分别采用辛伐他汀和黄芪多糖灌胃给药,模型组大鼠采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药,1日1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四组大鼠的血脂[总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醇(MDA)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体质量增量、肝脏指数、肝细胞脂滴数目及面积和脂肪变性程度。结果:辛伐他汀组、黄芪多糖组大鼠TC、TG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组大鼠ALT、AST及MDA水平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T-SOD水平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组大鼠体质量增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肝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黄芪多糖组大鼠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脂滴数目及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黄芪多糖组大鼠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大鼠脂肪变性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保护高脂血症大鼠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脂肪变性,控制高脂血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程少波,王翠萍[3](2019)在《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NOX4及AngⅡ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探究肝病的治疗方式,采取在肝纤维化的小鼠身上进行相关的研究,主要通过研究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NOX4及AngⅡ表达方式,进一步探索贝那普利可能的抗纤维化机制。方法:选择身体状况良好,且不具备其他疾病的小鼠共计22只,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有6只小鼠,正常饲养;模型组有8只小鼠,制备16%的四氯化碳进行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贝那普利治疗组有8只小鼠,在给予四氯化碳诱导的同时还必须要进行贝那普利灌胃。结果:模型组的小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的小鼠来说,其NOX4mRNA表达有明显的升高。治疗组肝匀浆AngⅡ浓度较模型组有所下降,而且治疗组肝组织NOX4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通过AngII的表达来抑制其他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治疗肝纤维等肝部疾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21期)

张光,单前进[4](2019)在《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4例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行肝组织穿刺检查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查;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前清蛋白(PA)、凝血酶原时间(P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的关系。结果 134例患者中,轻度炎症患者83例(61.94%),中度炎症40例(29.85%),重度炎症11例(8.21%);轻度纤维化患者87例(64.92%),中度纤维化36例(26.87%),重度纤维化11例(8.21%)。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AST、PT、ALP及TBil呈正相关(r=0.29、0.19、0.32、0.26,P<0.05),与PA、CHE呈负相关(r=-0.25、-0.31,P<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AST、PT、ALP及TBil呈正相关(r=0.28、0.18、0.31、0.25,P<0.05),与CHE呈负相关(r=-0.33,P<0.05)。结论 AST、PT、ALP、CHE等血清生化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并且PA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1期)

程文婷,孔德华[5](2019)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microRNA122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microRNA122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CHC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于入院当日留取血清样本,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icroRNA122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根据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标准(G)进行炎症程度分级,以≤G2级为轻度炎症组,>G2级为中重度炎症组。比较两组血清microRNA122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CHC患者中重度炎症的预测价值,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microRNA122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炎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microRNA122表达水平为(5.153±0.213)lg拷贝数/μL,高于对照组的(4.009±0.242)lg拷贝数/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炎症组血清microRNA122表达水平为(4.893±0.021)lg拷贝数/μL,低于中重度炎症组的(5.242±0.032)lg拷贝数/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croRNA122表达水平预测CHC中重度炎症坏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662。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microRNA122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评分呈正相关(r=0.571,P=0.000)。结论与正常者相比,CHC患者的血清microRNA122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0期)

周璇,李维正,马文婷,薛冬英[6](2019)在《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与年龄、ALT和HBV DNA水平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其与性别、年龄、ALT和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114例,行B超定位下肝穿刺组织活检,观察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ALT和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结果 (1)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相关(P<0.05),炎症分级越高,纤维化分期也越高。(2)114例感染者肝组织病理:炎症程度≥G2者101例(88.59%),纤维化程度≥S2者63例(55.26%)。(3)感染者的性别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4)将感染者按年龄分组,第一组<30岁,第二组30~40岁,第叁组>40岁,叁组感染者的年龄与肝组织炎症分级无相关性(P>0.05)、与纤维化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年龄越大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越高。(5)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相关(P<0.05),ALT水平越高,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越高。(6)将114例感染者按HBV DNA水平分组,第一组HBV DNA<10~4,第二组HBV DNA:10~5~10~7拷贝/mL,第叁组HBV DNA>10~8,叁组之间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炎症分级越高,纤维化分期也越高;大多数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炎症分级或纤维化分期都在中等程度及以上(≥G2者占73.7%或≥S2者占75.4%);感染者的年龄越大、ALT水平越高,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也越高。(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0期)

陈高峰,马园园,陶艳艳[7](2019)在《肝组织切片不同保存时间抗原丢失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肝组织切片室温条件下存放不同时间,组织细胞抗原变化。方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30%CCl_4橄榄油溶液2 mL·kg~(-1)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计6周;第7周开始加10 mg·kg~(-1)·d~(-1) 2-AAF灌胃3周,9周末处死大鼠。大鼠肝组织连续切片12张,分成3组(分别用于HE、天狼猩红胶原与免疫组化染色),每组4张(用于0、24、48、96周共4个不同时间点)。切片于常温空气中分别放置0、24、48、96周时浸蜡封片,96周时全部切片脱蜡至水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胶原染色及细胞膜蛋白抗原CK7、细胞浆蛋白抗原SHH与细胞核蛋白抗原HNF 4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情况及Image-Pro Plus 6.1软件分析胶原面积与不同部位组织细胞抗原变化。结果组织切片室温放置0~96周肝脏炎症无明显改变;随着放置时间从0周延长至96周,胶原面积逐渐减少,96周时显着减少为0周的64.54%~74.44%(P<0. 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0周CK7阳染面积为12.70%±0.90%;随着放置时间延长,CK7阳染色面积逐渐减少,24、48与96周时CK7阳染面积分别为0周的71.02%、47.01%与35.16%(P<0.05);0周SHH阳染面积为45.44%±6.11%,随着放置时间延长,24、48与96周时SHH阳染面积分别占0周的49.38%、26.32%与20.77%(P<0.01);0周HNF4α阳染面积为9.38%±0.62%;随着放置时间延长,24、48与96周时HNF4α阳染面积分别占0周的47.76%、14.50%与11.41%(P<0. 05)。结论肝组织切片室温条件下不同保存时间的细胞膜、细胞浆、细胞核抗原明显丢失,切片浸蜡封片能防止组织细胞抗原丢失。(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0期)

李刚,张莹,娄峰阁,薛海峰,董艳梅[8](2019)在《生命早期至成年摄入反式脂肪酸对仔鼠肝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从生命早期至成年仔鼠摄入不同剂量反式脂肪酸(TFA)对肝的影响。方法成年昆明SPF级小鼠雄性15只,雌性30只,根据体重将雌雄各自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TFA组(4%占供能比)和高剂量TFA(8%占供能比),并给予相应剂量饲料。2周后按照雄雌比1∶2进行合笼,得到仔鼠。仔鼠断乳后给予与母鼠相同剂量的TFA饲料,24周时随机抽取每组10只仔鼠断头处死后取肝组织,测定脏器系数,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高剂量TFA组仔鼠肝脏器系数增加,组织内SOD和CAT活性降低,GSH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低剂量TFA组和高剂量TFA组均有一定空泡变性和脂滴的出现,但高剂量TFA组上述现象更为明显。结论从生命早期到成年仔鼠摄入高剂量反式脂肪酸通过诱导脂质过氧化,引起氧化应激,影响肝组织结构,导致肝损伤。(本文来源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闫雪锋,李林[9](2019)在《光皮梾木籽油对力竭运动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和ATP酶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光皮梾木籽油对力竭运动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和ATP酶代谢的影响。建立力竭运动模型,对大鼠进行灌胃处理,将5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力竭运动组、低、中、高剂量光皮梾木籽油组,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其余组进行力竭运动训练,低、中、高剂量组进行力竭运动之后灌胃光皮梾木籽油,持续6 W。结果表明:光皮梾木籽油可以降低MDA含量、促进CAT的活性、提高SOD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提高GSH-Px酶的活性、提高T-AOC能力、进而提高肝组织抗氧化的能力。并且光皮梾木籽油可以增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总ATP的活性,有效提高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上述指标均呈量效关系,说明光皮梾木籽油对力竭运动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和ATP酶代谢有良好的干预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杨晓玲,庄琳,和海玉,王梅莲,常江[10](2019)在《PBC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分期的关系及进展期PBC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并分析进展期PBC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诊治及监测疾病进展。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确诊PBC并行肝穿活检分期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分期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同时收集所有患者同期的生化、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ANA)及抗线粒体抗体(AMA)等指标,回顾性分析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分期的关系及进展期PBC危险因素。结果 87例PBC患者以女性为主(81.61%),发病中位年龄为49.16岁,该研究中所统计的血清学指标在PBC病理Ⅰ期、Ⅱ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球比(A/G)、前白蛋白(PAB)、血小板(P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胆碱酯酶(CHE)、IgG、IgA、IgM仅部分在不同病理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在不同病理分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TB、IgM是PBC病理分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虽然血清学指标对PBC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评估早期及进展期肝组织病变有一定指导价值,但血清学指标对PBC不同肝组织活检病理分期的鉴别仍缺乏特异性及敏感性,A/G、TB、IgM是PBC进展期的危险因素,肝组织活检目前仍是明确PBC病理分期的可靠方法。(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肝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动物中心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黄芪多糖组,每组10只,辛伐他汀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分别采用辛伐他汀和黄芪多糖灌胃给药,模型组大鼠采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药,1日1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四组大鼠的血脂[总胆固醇(TC)、叁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醇(MDA)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体质量增量、肝脏指数、肝细胞脂滴数目及面积和脂肪变性程度。结果:辛伐他汀组、黄芪多糖组大鼠TC、TG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组大鼠ALT、AST及MDA水平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T-SOD水平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组大鼠体质量增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肝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黄芪多糖组大鼠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脂滴数目及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黄芪多糖组大鼠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大鼠脂肪变性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保护高脂血症大鼠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脂肪变性,控制高脂血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1].于瀚,钟相根,李耘州,许宗颖,石少华.褪黑素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NO、MDA、GSH及NADPH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9

[2].潘婷,任永生,胡阳黔.黄芪多糖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

[3].程少波,王翠萍.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NOX4及AngⅡ表达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

[4].张光,单前进.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5].程文婷,孔德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microRNA122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关系[J].肝脏.2019

[6].周璇,李维正,马文婷,薛冬英.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与年龄、ALT和HBVDNA水平相关性研究[J].肝脏.2019

[7].陈高峰,马园园,陶艳艳.肝组织切片不同保存时间抗原丢失比较[J].肝脏.2019

[8].李刚,张莹,娄峰阁,薛海峰,董艳梅.生命早期至成年摄入反式脂肪酸对仔鼠肝组织的影响[J].毒理学杂志.2019

[9].闫雪锋,李林.光皮梾木籽油对力竭运动大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和ATP酶代谢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

[10].杨晓玲,庄琳,和海玉,王梅莲,常江.PBC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活检病理分期的关系及进展期PBC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和ERK信号对胰岛素调控Nrf2的影响小鼠Treg的频率分析大鼠脊髓组织中的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HCC组织及其相应癌...小鼠与其对照组不同...和DOX对共同作用的肝肿瘤...

标签:;  ;  ;  ;  ;  ;  ;  

肝组织论文_于瀚,钟相根,李耘州,许宗颖,石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