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势控制系统论文_周燕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势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渗碳,控制系统,系统,腕部,薄片,轮椅,人机。

碳势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周燕辉[1](2013)在《氧探头在可控气氛加热炉碳势控制系统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介绍了碳势控制原理,并在此原理基础上阐述了氧探头的作用机理,运用氧探头精确控制碳势对A、B、C叁种试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A试样硬化层大大超标,B、C试样效果很好,实践证明,在渗碳淬火工艺中,运用氧探头碳势控制系统,提高了渗碳质量,缩短了工艺时间。(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张秀梅[2](2012)在《井式渗碳炉碳势控制系统的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造井式渗碳炉为可控气氛炉,采用CO/CO_2红外气体分析仪碳势测量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渗碳工艺过程控制自动化,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使生产过程控制走向现代化。(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2年09期)

张毅,李想,罗元[3](2011)在《基于腕势控制的智能轮椅无障碍人机交互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人机交互与智能轮椅结合,设计了一种智能轮椅人机交互系统.自行开发了一种腕部控制器,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实时检测腕部的弯曲变化,通过腕部的弯曲变化对智能轮椅的运动状态(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停止)进行控制,实现了基于腕势控制的智能轮椅无障碍人机交互,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腕势控制的智能轮椅运动更稳定.(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S2期)

郭德胜[4](2010)在《基于AVR的碳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渗碳过程要求有高精度的测控系统来控制加工零件的渗碳质量。针对现有滴注式井式渗碳炉的碳势控制系统控制精度低、渗碳工艺不稳定、扩展性差的缺点,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了基于AVR系列单片机ATmega169的低成本智能碳势控制系统,实现对渗碳过程的控制。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渗碳工艺的理论分析、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抗干扰设计。理论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渗碳工艺原理、渗碳测量与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碳势控制系统的认识,得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思路。本设计中,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硬件电路设计包括:信号测量通道设计、键盘模块设计、显示模块设计、输出模块设计、串行通信模块设计。软件设计包括:系统软件总体功能、增量式PID算法、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智能温度传感器接口程序设计等;抗干扰设计主要包括:硬件抗干扰设计和软件抗干扰设计。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对热电偶进行冷端补偿,它可以直接输出数字信号,简化了电路设计。另外,本系统设计的RS485/RS232通信总线,实现了与计算机的数据通信且可通过网络组成集散控制系统。为了实现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在设计中采用了高速光耦TLP521、MAX485以及RS485/RS232转换电路。该渗碳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渗碳工艺的自动化控制,提高渗碳零件的渗碳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本论文针对智能碳势控制系统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可靠的运行。而且系统体积小巧,电路简单紧凑并可以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0-06-30)

张太洪[5](2009)在《HT8002A碳势控制系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年,我厂与某电炉制造厂签署技术协议,对一台105kW井式气体渗碳炉进行改造。温度控制系统由电子电位差计加接触器控制改为导电SR73A加固态继电器控制;渗剂供给系统由煤油+甲醇改为煤油+空气,由于煤油在800℃以下分解能力差,保留750~800℃滴入甲醇分解保护产品的功能;渗碳过程采用北京培特开发的HT8002A碳势控制系统,其主要由碳控仪、供气系统和工控计算机组成。碳控仪由氧探头采集信号,通过控制渗剂供给量实现炉内碳势的闭环控制。工控计算机采用仿真软件根据给定的渗碳技术要求,初步确定渗碳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碳势设定值。在渗碳过程中,计算机通过与碳控仪通信,一方面完成各阶段碳势值和控制参数的设定,另一方面获得各阶段炉气碳势值用于模拟计算工件表面碳浓度,并由此在线计算渗碳层深度。(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热加工)》期刊2009年23期)

张秀志,戴义保,韩斌,王锐[6](2007)在《基于ARM和μC/OS-Ⅱ的智能碳势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渗碳是热处理行业里一道非常重要的工艺。渗碳工艺过程的执行,直接关系到热处理产品的质量。针对目前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滴注式井式渗碳炉,在分析渗碳工艺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以ARM内核微控制器LPC2290为核心的低成本高精度碳势控制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完成了μC/OS-Ⅱ在处理器LPC2290上的移植,使碳势控制系统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仪表》期刊2007年12期)

尚可超[7](2005)在《电阻法PC控制碳势渗碳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几种常用的碳势控制方法的特点后, 选择电阻法碳势控制方法。并设计出电阻法PC控制碳势渗碳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所需伺服机构。(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5年02期)

钱荣芳[8](2002)在《应用薄片称重法控制氧势法碳势控制系统精度的检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势法是利用氧探头在高温下输出电压与炉气氧分压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间接地控制炉气的碳势和氮势的一种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已在热处理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是间接测试,因此当氧探头失去精度时,就会影响碳势的控制精度,从而造成大批的产品质量问题。用于测温的热电偶的精度是由计量部门按规定的制度,定期进行检查来保证精度,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对氧探头精度检查的计量传递制度。(本文来源于《机械工人》期刊2002年10期)

赵纯[9](2002)在《智能碳势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PLC可编程控制器的高性价比智能碳势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着重分析了系统的模拟电路和数字接口电路 ,并给出了接口硬件电路(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2002年04期)

王锁林[10](2001)在《渗碳炉碳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井式渗碳炉在滴注式气氛中的渗碳原理及其控制方案,并阐述了渗碳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渗碳结果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然后通过实验,对渗碳炉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测定,得到了较为准确的传递函数,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比较合理的控制策略——带Smith预估器的PID算法,以达到控制精度高、计算量少的目的;再以Intel 803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经过联机后仿真调试,完成了渗碳炉碳势控制系统的研制任务;最后以陕西燎原航空机械制造公司一台老式的井式渗碳炉为改造对象,进行了本文所研制的碳势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和调试。通过对试件的渗碳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本文所研制的碳势控制系统在较为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仍能达到控制输出正常、运行稳定的效果,具备了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可靠性,同时,采用本文所研制的控制系统,零件的渗碳质量较原先的人工控制有了显着的提高,表明所研制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1-06-30)

碳势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改造井式渗碳炉为可控气氛炉,采用CO/CO_2红外气体分析仪碳势测量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渗碳工艺过程控制自动化,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使生产过程控制走向现代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势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周燕辉.氧探头在可控气氛加热炉碳势控制系统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2].张秀梅.井式渗碳炉碳势控制系统的改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

[3].张毅,李想,罗元.基于腕势控制的智能轮椅无障碍人机交互系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郭德胜.基于AVR的碳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科技大学.2010

[5].张太洪.HT8002A碳势控制系统的应用[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

[6].张秀志,戴义保,韩斌,王锐.基于ARM和μC/OS-Ⅱ的智能碳势控制系统的设计[J].自动化仪表.2007

[7].尚可超.电阻法PC控制碳势渗碳系统的设计[J].机床与液压.2005

[8].钱荣芳.应用薄片称重法控制氧势法碳势控制系统精度的检查方法[J].机械工人.2002

[9].赵纯.智能碳势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2

[10].王锁林.渗碳炉碳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氧电势-CO-温度”碳势控制系统当量碳势控制系统“双因素控制”碳势控制系统示...动态碳势控制系统井式渗碳炉碳势控制系统碳势控制系统硬件框图

标签:;  ;  ;  ;  ;  ;  ;  

碳势控制系统论文_周燕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