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MATLAB分析二阶电路的三种实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倩[1](2021)在《增量总和调制技术在数字输出传感器中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地震学本质上是一门观测的科学。地震观测为人们记录、分析和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确定不同震源模型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连续、可靠和完整的基础数据。进行地震观测需要有观测台站以及各种地震仪器的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但是受到地表影响比较大,采用井下观测方式是躲开地表各类干扰、提高地震监测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直接在地下深处测量应力应变的重要手段,提高观测地震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将多个传感器组合在一起,监测信号多且复杂。如果仅将传感器置于井下,将面临大量的模拟信号需要从井下传输到地表,实施难度随信号线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需要克服面临信号串扰等技术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常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器,即将模拟数字转换功能与观测传感器紧密结合,针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适配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进行固定搭配集成,从而提高观测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深入研究了增量总和调制技术,该技术是由积分器、模数转换芯片和数模转换芯片构成的反馈环,并在反馈环外配置低通数字抽取滤波器。集成了过采样、量化噪声整型、数字低通抽取滤波器三种核心技术。本文提出将数字输出传感器中的放大器、相敏检波器放置在增量总和反馈环中,形成一个大的反馈环路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不仅保留了增量总和调制技术的三种特点,还有利于抑制相敏检波和前置放大器产生的测量误差,提高整个数字化测量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针对设计方法,论文从模型推导、模拟仿真和实验测试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论文在增量总和调制技术的基础上,将微位移测量传感器的解调电路应用到增量总和调制环路内部,以抑制放大及解调电路的误差,提高环路的整体性能;论文针对前置放大器和相敏检波器置于增量总和调制反馈环内的电路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了反馈环路对误差的抑制作用及对测量量程等参数的影响;根据电路模型,设计制作了电路板,编写控制软件和数字滤波抽取等软件,并在实验电路上进行了测试和实验,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邵娟娟[2](2021)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阵列的振动平台性能检测仪研制》文中认为振动台作为能够产生振动的装置,在不同振动环境下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因此需要确定振动参数以判断振动是否准确。为了更好的对振动台进行振动分析,检测振动台性能,需要设计多通道的振动检测系统。本课题以STM32F407作为系统核心板,选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阵列做信号转换后,设计传感器驱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等对信号进行处理,编写傅里叶算法,实现从时域的电压信号到频域的频率信号之间的转换,最终研制了振动平台性能检测仪。该检测仪可以全面系统地检测振动台的振动状态,显示出振动台不同位置的加速度、频率等参数,同时具有超负荷报警功能。经过测试,该振动检测仪可以同时进行四通道振动信号的采集和检测,检测的加速度范围在0~20 g,检测的振动频率范围在5 Hz~10 k Hz,系统功耗小于10 W。整个测量装置独立工作,能够显示出振动参数,可广泛应用于振动台低频振动测量工作中。
周宇昕[3](2021)在《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传统单一的频率合成技术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将多种频率合成技术相互结合、相互融合构成的混合式频率综合器成为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但其复杂的系统结构给混合型频率综合器造成环路不稳定问题成为实际应用中的难点。本论文以研究混合型频率综合器稳定性为目的,选择PLL与DDS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作为研究对象,不仅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其稳定性,而且用ADS软件搭建系统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并研究了混合频率综合器中的DDS、CP-PFD、Mixer以及BPF等器件的相关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对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的组成部分包括PLL、DDS、混频器以及BPF的基本原理做了详细的介绍。不仅用ADS搭建PLL相位噪声模型和时域仿真模型对PLL进行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同时用MATLAB Simulink仿真工具对DDS进行建模,得到了理想的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其次,针对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不同的工作状态,分别采用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稳定性理论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其中线性分析方法采用伯德图、根轨迹法、劳斯-赫尔维兹判据等经典分析系统稳定性方法,基于系统开闭环传递函数,分别代入未锁定系统和锁定系统的参数进行验证,观察系统零极点分布位置以及相关计算结果可直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非线性分析方法相比于线性分析方法判断系统稳定性更为精确,它是针对CP-PFD的非线性特性进行行为驱动建模,通过计算预测频率综合器下一工作时刻的控制电压和相位差,可以判断频率综合器在任何时刻下的工作状态,从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搭建两种不同环内混频结构的频率综合器系统模型进行对比,选择了稳定性能较为理想的分频前混频的环内混频结构的频率综合器仿真模型,以便后续更改环路参数对系统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本论文针对系统仿真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现象,如PLL周期滑动、混频器的非线性现象进行分析,结合仿真发现,PLL周期滑动现象与LPF电容参数过小有关,混频器的非线性现象与BPF的性能设计有关。通过优化LPF的电容参数以及BPF的性能参数,可以改善甚至消除这些引起系统不稳定的现象。最后,研究了影响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稳定性的因素,包括相位噪声、CP-PFD和Mixer等非线性器件、DDS输出频率范围及杂散等因素对环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搭建的频率综合器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稳定性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陈铎[4](2021)在《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文中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低频振动能,如人体运动能、波浪能、风能等。低频振动能量庞大可观,对低频振动能的收集拾取不仅可以缓解传统能源消耗的压力,而且也可用来供给微型低功耗电子器件能量所需。目前,电磁式能量采集装置应用于低频振动能的高效采集过程中,主要依靠磁性惯性质量块拾取和转换振动能,然而常见电磁式能量采集装置中的惯性块在响应振动的过程中阻尼过大,使得其低频微振动响应性能差;且目前低频振动频率范围宽,使得单频振动能量采集器无法进行高效采能。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磁性液体的悬浮特性,将永磁质量块悬浮来避免与壁面之间的固固摩擦,增强惯性质量块的振动响应性能;采用多频振动能量采集模块,拓宽能量采集频率范围,提高采能效率。本文通过理论与仿真分析、实验研究来开展对磁性液体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基于磁性液体振动能量采集装置的相关基础理论。理论分析磁性液体伯努利方程、磁性液体二阶悬浮力方程。理论分析电磁振动能量采集功率,分析出在共振以及电磁阻尼比与机械阻尼比的比值相等的条件下采集装置的输出功率最大。(2)对磁性液体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进行结构设计与理论模型参数分析。针对低频微振动拾取模块,建立了单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分析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等效模型中的刚度与阻尼,实验研究影响刚度与阻尼的因素。(3)理论研究磁性液体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并进行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仿真上下两个单自由度系统中动子的相互影响程度,最终确定整体结构参数。(4)实验研究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在低频振动下的功率特性。以悬臂梁形式振动作为振动源,来模拟采集装置受到外界的低频率振动,实验研究能量采集装置在不同低频(1Hz~2Hz)振动源下的输出功率与功率密度。针对人体运动形式,实验研究了能量采集装置的功率特性,实验表明,人体在步行与慢跑时,采集装置的体积功率密度最大分别为529.9 m W/cm3与438.1 m W/cm3,质量功率密度最大分别为0.7111 m W/kg与0.5879 m W/kg。本论文共有图57幅,表19个,参考文献70篇。
尚哲轩[5](2021)在《基于短基线干涉体制的多目标测角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协同作战已经变成了现代军事战争中海陆空防御攻击的一个发展趋势。面对天地一体化的作战任务,协同导航系统作为协同系统中一个基本的保证,为空间信息协同作战提供了主要的技术支撑。为了保证协同导航系统的独立性,必须要在测距的基础上引入节点间相对角度的测量。由于协同导航系统中的各节点的搭载能力有限,所以搭载的天线尺寸不能太大。这时就需要对基于短基线的高精度测角技术进行研究,以保证协同系统内各节点之间能够进行准确、稳定的相对导航。本文设计了一种在协同作战集群系统中基于短基线干涉体制的高精度多目标测角方法,并对解模糊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相应的捕获跟踪算法,实现了高动态条件下的快速捕获与稳定跟踪。并且对所涉及的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硬件实现与实验验证。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研究了多节点协同导航系统背景下的快速捕获算法。研究并设计了基于FFT的快速捕获算法,并对捕获电路进行设计。用Matlab仿真工具在理想情况与大多普勒低信噪比的环境下对捕获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2)研究了多节点协同导航系统背景下的稳定跟踪算法。针对跟踪环路中载波跟踪环和PN码环进行了算法设计,对跟踪电路进行设计。用Matlab仿真软件在两种情形:理想情况与低信噪比的环境下对跟踪算法进行了模拟与验证。(3)对多节点协同导航系统背景下的测向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干涉仪系统的高精度测角系统,并使用搜索法解模糊。使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解模糊概率和测角精度进行了仿真验证。(4)完成了所涉及算法的FPGA仿真平台的设计,在Vivado仿真工具中对第三章中涉及的捕获、跟踪、测角算法进行设计和仿真。进一步说明了本文的算法在工程实现上的可行性。(5)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平台上完成了两款微波暗室测试所需的软件:RS422的串口通信上位机和导航定位解算软件。分析了软件需求并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微波暗室进行了实验验证,对测试环境及流程进行来说明,进一步验证了所涉及算法的性能。
王晟[6](2021)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研究及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开发》文中指出微弧氧化技术是提高镁合金表面耐蚀性的方法之一,具有高效、环保和工序简单等优势,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这些研究工作中,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无论对于理解微弧氧化机理,在线监测膜层质量和性能,还是对于指导专用电源设备的研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微弧氧化负载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均表明负载具有电容特性,但由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所得负载模型等效电路的结构不同且定量研究少。本文通过使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分析方法和表征手段,建立了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的负载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推导出模型的传递函数。通过比较模型中等效元件的变化与膜层结构、性能变化的对应性,总结出膜层生长过程和工艺条件变化对负载模型中等效元件的影响规律,并对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方案,最终通过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实现了微弧氧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结合电弧影像与电压波形特点对微弧氧化过程进行了分段研究,建立了二阶非线性结构的负载模型等效电路并推导出其传递函数,进而依据电路原理确定了负载模型中各等效元件的计算方法,据此对不同电压、不同时间条件下的负载模型进行了定量计算。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该负载模型及计算结果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负载模型能够很好地等效表征镁合金微弧氧化的负载特性,各等效元件的变化规律与微弧氧化过程的反应特点、电解槽的组成结构均有很好的对应性,可用于微弧氧化过程的反应原理分析。其次,通过改变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处理的参数,即电压、时间、试样面积、阴阳极距离等工艺条件,设计试验研究了负载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负载模型中等效元件的计算结果主要受到电压、时间、试样面积等因素影响,其变化规律与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弧强度、膜层的厚度及致密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具有逐一对应性,故可利用等效元件的变化监测电弧强度、膜层的厚度及致密度。再次,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易出现的持续电弧烧蚀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探寻了烧蚀机制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电压升高,单个脉冲输入的能量过大而冷却时间不足,且负载模型中等效电容储存电荷的释放,引起了局部持续电弧放电,破坏了膜层的结构和物相,致使工件报废。通过对电压、频率和占空比的合理配置可避免烧蚀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通过观察负载模型中的等效元件变化实现在线监测。最后,设计研制了大功率、多功能镁合金微弧氧化电源,并通过开发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过程控制功能。结合企业相应工况,运用多种自动控制理论方法对负载模型的传递函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负载模型中等效电容越大,越不适合用高频脉冲进行处理。据此提出了过程控制方案,即根据单次处理工件的表面积和电压的不同,实时调整电源输出方式和频率、占空比等参数,以期在保证膜层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试验制定的企业专用过程控制工艺方案,实现了镁合金微弧氧化的高效化、自动化、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陈丕建[7](2020)在《铝离子电池建模及SOC估算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铝离子电池相关研究出现重大突破,由戴宏杰院士团队研制的铝离子电池拥有安全性高、稳定性能强且能够支持大电流充放电等一系列的优点,其在电网等大规模储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铝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与推广需要,本文根据铝离子电池的基本特性建立了铝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确立了铝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算方法。首先,以铝离子电池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铝离子电池已知的自身性能与实验条件,通过实验分析充放电倍率等因素对铝离子电池各项基本特性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并设计了获取电池电势的脉冲实验方法,通过获取结果明确铝离子电池存在较为明显的电压滞回特性。然后,结合目前主流电池的建模方法详细讨论经典等效电路模型针对铝离子电池的适用程度,仿真结果显示经典模型仅能在电池电量较高时粗略地描述铝离子电池的外部特性,不能完全适用于铝离子电池。结合铝离子电池较明显的电压滞回特性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铝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并根据脉冲放电实验的实测数据对所提出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此模型进行搭建,以恒流放电、脉冲放电、恒流充电三种电池工作状态对所提出的电池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铝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在上述三种工况下均拥有较高的精度,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铝离子电池的外部电压特性。最后,详细阐述分别适用于线性离散系统、非线性离散系统的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KF)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基本原理,结合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到有色噪声干扰的问题,利用开窗法在EKF的基础上增加自适应环节,明确以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Filter,AEKF)对铝离子电池SOC进行估算的方法。以已建立的铝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推导出参数矩阵与AEKF递推公式,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基于AEKF的SOC估算模型。以铝离子电池在恒流放电、脉冲放电工作状态下的实测数据为参考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AEKF的铝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有较高的精度、较好的收敛性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朱浮[8](2020)在《硅微陀螺仪高精度驱动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MEMS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硅微陀螺仪在民用、军工、航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高精度硅微陀螺仪是实现精准定位和预测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陀螺仪驱动技术的高精度是保证陀螺仪精度的必要前提,因此研究陀螺仪驱动技术对提高硅微陀螺仪精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硅微陀螺仪数字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仿真和硬件实现等方面出发,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MEMS硅微陀螺仪数字驱动双闭环控制系统模型,其中用基于锁相环闭环回路实现驱动的频率控制和基于自动增益控制回路实现驱动的幅值控制。锁相环闭环回路中,在分析三阶锁相环实现频率控制性能的基础上,提出用二阶锁频环辅助三阶锁相环的驱动频率控制方法,对回路中的相位检测器、滤波器以及二阶锁频环和三阶锁相环的结合方式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设计。第二,在Matlab/Simulink中对三阶锁相环和二阶锁频环辅助三阶锁相环这两种驱动频率控制方法分别与自动增益控制环路构成的双闭环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验证了二阶锁频环辅助三阶锁相环的驱动频率方法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高的精度跟踪驱动频率。第三,在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的基础上,使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硬件程序实现定点的驱动控制数字算法,主要包括IIR低通滤波器和CORDIC算法两个部分。结合前端的滤波电路、电容/电压转换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对设计的硅微陀螺仪系统在温控转台上进行系统功能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驱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胡云[9](2020)在《用于医疗电子的24位Sigma-delta调制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模数转换器(ADC)是连接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重要接口。随着手机、手环、平板电脑等移动消费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以及新兴的可穿戴设备的出现,高性能、低功耗的ADC已经成为广大模拟电路和数模混合电路领域的研究者们关注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在医疗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设备检测和分析生理信号的能力至关重要,不管是体温计、血压计,还是绘制心电图、脑电图,检测模拟信号依靠传感器,而分析模拟信号的核心单元则是ADC。因此,模数转换器的性能直接决定着医疗设备的性能好坏。Sigma-delta ADC通过利用过采样、噪声整形和降采样数字抽取滤波等技术,在模拟领域通过要求不高的模拟电路处理低精度信号,降低模拟电路设计难度,而在数字域进行高精度的信号处理,充分应用了数字电路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以较低的功耗和简单的电路获得极高的有效位数,应用于高精度音频电路、高精度测量仪器以及生理信号测量中,现有的SOC也广泛采用成熟的ADC IP。Sigma-delta ADC因为其高分辨率、高线性度、低成本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逐步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模数转换器的宏观工作原理,在对大部分种类的ADC有了系统了解的基础上,然后通过对比各类转换器的优缺点与适用场合,结合目标应用领域的输入信号特点,选定Sigma-delta ADC作为设计方案。接下来对Sigma-delta调制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比较各种架构方式的优缺点以及使用时的要求,在对Sigma-delta调制器性能与调制器的阶数、过采样率和量化器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之后,在simulink中采用SD Toolbox工具箱对Sigma-delta调制器进行matlab建模与仿真,选定二阶单环一位量化的CIFB结构作为目标,得出各电路模块对应的大致参数要求。在具体的电路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采用工程上比较先进的电路结构(如高性能低功耗的开关电容运算放大器、开关电容共模反馈等),另一方面引入一些能够显着优化调制器电路性能的技术手段(如斩波技术等)。最后在SMIC 0.18μm CMOS工艺条件下,采用3.3V模拟电压和1.8V数字电压供电,在cadence中完成了24位输出的二阶Sigma-delta ADC模拟调制器部分的电路设计,设计目标为有效位数达到16位。仿真结果显示在输入信号幅度为1.08V,频率为2.5k Hz时,将输出信号采样并在matlab中进行FFT分析,得到调制器输出信噪比为98.3d B,即获得有效位数为16.03位,芯片功耗为21.6m W,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刘田白鸽[10](2020)在《EMT远程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文中指出电磁层析成像技术(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适用于无损检测,地质勘察,非接触监测定位异物,以及钢轨的无损检测等等。随着电磁层析成像的应用越来越广,实验设备复杂和成像过程依赖设备的特性阻碍了电磁层析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论文基于这一现状,研制了一套电磁层析成像远程实验系统,目的是提供一个远程实验平台,使得科研人员无需搭建实验硬件系统,通过远程操作电磁层析成像实验,在Web端即可完成物体内部探测,并选择不同的图像重建算法,得到图像重建的结果。本论文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点:(1)采用分裂伯格曼算法提高了电磁层析成像中图像重建的质量,电磁层析成像技术中最为核心和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中在图像重建上,它是影响最终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是电磁层析技术的重点。对于本论文来说,远程实验平台最终要在网页端实现图像重建,因而实验的关键就在于最后的图像重建效果。本论文先研究了三种传统的图像重建算法,再在这些算法的基础之上结合了一种新的图像重建算法——分裂伯格曼算法,经过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证明,分裂伯格曼算法有效提高了图像重建质量,同时有着较快的成像速度。(2)搭建电磁层析成像硬件实验系统平台,具体内容包括:传感器阵列的研究与分析,信号激励和采集模块的选型与设计,通道切换电路的设计。最终采用”O”型八线圈传感器作为传感器阵列,Zurich MFLI锁相放大器作为信号激励和采集电路,32路网络电磁继电器作为通道切换模块,搭建了一个新型的电磁层析成像实验硬件系统,为下一步的远程实验平台建立基础。(3)搭建电磁层析成像远程实验平台,具体内容包括:网站的选型和搭建,在线监控的研究与实现以及远程控制实验系统,最终用Python的Flask框架搭建了具有注册登录,上传实验数据以及在线图像重建等功能的网站,用海康威视网络摄像头结合RTSP协议实现Web端实时监控实验操作,最后借助MATLAB的工具箱Web APP Server将实验设备的启停控制开关嵌入到网站当中,实现实时监控并远程操控电磁层析成像实验,从而实现了实验操作和实验设备分离,完成电磁层析成像远程实验系统的搭建。图46幅,表12个,参考文献64篇
二、用MATLAB分析二阶电路的三种实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MATLAB分析二阶电路的三种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增量总和调制技术在数字输出传感器中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预期成果 |
第二章 基于增量总和调制技术的数字输出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
2.1 基于环路滤波器的增量总和调制器设计 |
2.1.1 基于增量总和调制技术的二阶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原理 |
2.1.2 基于环路滤波器的增量总和调制器设计 |
2.2 反馈环内包含前置放大器的增量总和调制器设计 |
2.3 反馈环内包含前置放大器和相敏检波的增量总和调制器设计 |
2.3.1 关于微位移测量——差动平板电容 |
第三章 基于增量总和调制技术的数字输出传感器的系统仿真 |
3.1 增量总和调制器量化噪声仿真 |
3.2 增量总和调制技术应用在数字输出传感器的仿真实验 |
3.3 模拟增量总和调制技术应用在差动式传感器的仿真实验 |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 |
4.1 硬件设计总体方案 |
4.2 主控芯片电路 |
4.2.1 STM32L431CCTx控制器介绍 |
4.2.2 STM32L431CCTx核心电路设计 |
4.3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图 |
4.3.1 相敏检波电路部分电路图 |
4.3.2 二阶积分电路部分电路图 |
4.4 反馈环路DAC部分电路图 |
4.5 正弦波驱动信号部分电路原理图 |
第五章 软件设计及实验结果 |
5.1 开发环境介绍 |
5.2 系统STM32L431 程序设计概述 |
5.2.1 触发模块 |
5.2.2 数据转换模块 |
5.2.3 数据存储与处理 |
5.2.4 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
5.3 正弦波驱动信号程序设计 |
5.4 实验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研究成果 |
(2)基于加速度传感器阵列的振动平台性能检测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振动检测仪总体方案设计 |
2.1 振动检测原理 |
2.1.1 振动检测方法 |
2.1.2 振动信号分析 |
2.2 振动台原理与参数 |
2.2.1 振动台工作原理 |
2.2.2 振动台技术参数 |
2.3 振动检测仪硬件设计方案 |
2.3.1 单片机选择方案 |
2.3.2 传感器选择方案 |
2.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方案 |
2.3.4 数据转换电路设计方案 |
2.3.5 系统电源设计方案 |
2.4 振动检测仪软件设计方案 |
2.4.1 傅里叶算法 |
2.4.2 积分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动检测仪硬件实现 |
3.1 单片机主控电路 |
3.2 前端信号调理电路 |
3.2.1 传感器驱动电路 |
3.2.2 传感器阵列布局设计 |
3.2.3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
3.2.4 二阶带通滤波电路 |
3.3 数据采集电路 |
3.4 系统电源电路 |
3.5 显示模块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振动检测仪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开发流程 |
4.2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模块设计 |
4.2.2 模数转换程序设计 |
4.2.3 信号处理程序设计 |
4.2.4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4.2.5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振动性能检测平台的搭建 |
5.2 系统单元测试 |
5.2.1 传感器特性参数测试 |
5.2.2 恒流源电路测试 |
5.2.3 前端调理电路测试 |
5.2.4 信号采集电路测试 |
5.3 检测系统数据处理 |
5.4 系统测试结果与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频率综合器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环内混频的频率综合器组成部分的理论基础 |
2.1 锁相环频率综合器 |
2.1.1 PLL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
2.1.2 PLL的主要性能要求 |
2.1.3 PLL的相位噪声分析 |
2.1.4 PLL的模型仿真 |
2.2 直接数字频率综合器 |
2.2.1 DDS的基本原理及结构 |
2.2.2 DDS的主要特点 |
2.2.3 DDS的杂散分析 |
2.2.4 DDS的模型仿真 |
2.3 混频器 |
2.4 带通滤波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稳定性理论研究 |
3.1 稳定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线性分析方法 |
3.2.1 伯德图 |
3.2.2 根轨迹法 |
3.2.3 劳斯-赫尔维兹判据 |
3.3 非线性分析方法 |
3.3.1 行为驱动建模方法 |
3.3.2 电荷近似法 |
3.4 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的模型仿真 |
3.4.1 分频后混频的环内混频的PLL+DDS混合频率综合器 |
3.4.2 分频前混频的环内混频的PLL+DDS混合频率综合器 |
3.5 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
3.5.1 PLL周期滑动现象 |
3.5.2 Mixer导致的非线性现象 |
3.5.3 BPF的性能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稳定性因素的研究 |
4.1 相位噪声对环路稳定性的影响 |
4.1.1 加入相位噪声的频率综合器的数学模型 |
4.1.2 加入相位噪声的频率综合器的仿真模型 |
4.2 非线性器件对环路稳定性的影响 |
4.2.1 CP-PFD对环路稳定性的影响 |
4.2.2 Mixer对环路稳定性的影响 |
4.3 直接数字频率综合器对环路稳定性的影响 |
4.3.1 直接数字频率综合器的频率范围对环路稳定性的影响 |
4.3.2 加入杂散信号的直接数字频率综合器对环路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外界环境中低频振动能量采集的研究现状 |
1.3 磁性液体的应用与进展 |
1.3.1 磁性液体简介 |
1.3.2 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应用与进展 |
1.3.3 磁性液体在电磁能量采集领域中的应用与进展 |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磁性液体振动能量采集理论基础 |
2.1 磁性液体伯努利方程 |
2.2 磁性液体二阶浮力方程 |
2.3 磁性液体电磁采能理论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磁性液体的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设计 |
3.1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结构力学模型 |
3.1.1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结构模型 |
3.1.2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力学模型 |
3.2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结构设计 |
3.2.1 永磁体的选择 |
3.2.2 磁性液体的选择 |
3.2.3 线圈绕组设计 |
3.2.4 壳体及调频结构设计 |
3.3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参数分析 |
3.3.1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刚度 |
3.3.2 平面振动能量采集单元的阻尼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设计 |
4.1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
4.2 动子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所受二阶浮力的实验研究 |
4.2.1 动子永磁体轴向二阶浮力的实验研究 |
4.2.2 动子永磁体径向二阶浮力的实验研究 |
4.3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参数分析 |
4.3.1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刚度 |
4.3.2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阻尼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在低频振动下的能量采集 |
5.1 不同外界振动频率下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采能实验研究 |
5.1.1 振源介绍 |
5.1.2 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功率特性 |
5.2 人体在步行和慢跑时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实际采能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短基线干涉体制的多目标测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测向方法及相关理论 |
2.1 沃森-瓦特测向算法 |
2.2 多普勒测向算法 |
2.3 空间谱测向算法 |
2.4 干涉仪测向算法 |
2.4.1 单基线干涉仪模型 |
2.4.2 长短基线法解模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目标测角方法研究 |
3.1 信号快速捕获算法研究 |
3.1.1 FFT算法原理 |
3.1.2 FFT捕获电路基本功能 |
3.1.3 FFT快速捕获算法分析 |
3.2 信号跟踪算法研究 |
3.2.1 信号跟踪算法总体架构 |
3.2.2 载波跟踪环设计 |
3.2.3 伪码跟踪环设计 |
3.3 多目标测角算法设计 |
3.3.1 多目标测角单元设计 |
3.3.2 干涉仪测向误差分析 |
3.3.3 解模糊算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目标测角算法仿真分析 |
4.1 基于FFT的捕获算法matlab仿真 |
4.1.1 理想条件下的捕获算法仿真 |
4.1.2 恶劣条件下的捕获算法仿真 |
4.2 信号跟踪算法matlab仿真 |
4.2.1 理想条件下的跟踪仿真 |
4.2.2 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跟踪仿真 |
4.3 多目标测角算法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角算法的FPGA设计与验证 |
5.1 FPGA仿真平台设计 |
5.1.1 信号生成模块设计 |
5.1.2 FFT信号捕获模块设计 |
5.1.3 信号跟踪模块设计 |
5.1.4 高精度测角模块设计 |
5.2 软件实现 |
5.2.1 软件平台及开发流程 |
5.2.2 软件界面 |
5.3 多目标测角的测试与验证 |
5.3.1 测试场景及流程 |
5.3.2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研究及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镁合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
1.1.2 提高镁合金耐蚀性的方法及微弧氧化技术的优势 |
1.2 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微弧氧化技术的放电原理及研究进展 |
1.2.2 电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层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
1.2.4 微弧氧化电源及其对负载模型适应性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及电解液配方 |
2.1.1 试验材料及表面预处理 |
2.1.2 电解液配方及配制方法 |
2.2 试验平台及数据采集设备 |
2.2.1 试验平台 |
2.2.2 数据采集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2.2.3 数据计算、分析及仿真软件 |
2.3 膜层表征及检测方法 |
2.3.1 膜层厚度的测量 |
2.3.2 膜层表面和截面形貌表征 |
2.3.3 膜层元素及相组成检测 |
2.3.4 膜层表面微孔的统计规律及孔隙率检测 |
2.3.5 膜层耐蚀性检测 |
2.4 试验方案 |
2.4.1 负载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案 |
2.4.2 不同处理面积影响负载模型参数的试验方案 |
2.4.3 不同极间距影响负载模型参数的试验方案 |
2.4.4 持续电弧对膜层破坏机制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的研究 |
3.1 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的建立 |
3.1.1 负载电压和电流波形及电弧状态分析 |
3.1.2 电解槽负载理论建模 |
3.1.3 模型的初步仿真验证 |
3.2 负载模型的传递函数的推导 |
3.2.1 负载对脉冲电压阶跃上升响应的传递函数 |
3.2.2 负载对直流电压响应的传递函数 |
3.2.3 负载对脉冲阶跃下降后零电压响应的拟合 |
3.2.4 传递函数的基本特点 |
3.3 负载模型中各分量的定量计算 |
3.3.1 等效电路模型中各元件分量的计算方法 |
3.3.2 不同处理电压时试验数据的计算分析 |
3.3.3 恒压500 V处理不同时间的试验数据的计算分析 |
3.3.4 模型中各电器元件的物理意义分析 |
3.4 负载模型定量计算结果的仿真验证 |
3.5 本章结论 |
第4章 膜层性能及工艺条件与负载模型的对应性 |
4.1 微弧氧化膜层性能与负载模型的对应性研究 |
4.1.1 微弧氧化膜层厚度与负载模型的对应性分析 |
4.1.2 膜层结构分析及其与负载模型对应性研究 |
4.1.3 膜层耐蚀性及其与负载模型的对应性分析 |
4.2 试样面积变化时负载模型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
4.2.1 负载模型与电弧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
4.2.2 负载模型与膜层厚度及耐蚀性的相关性分析 |
4.2.3 试样表面积对负载模型时域响应的影响规律 |
4.3 极间距变化对膜层及等效元件变化的影响 |
4.3.1 膜层厚度分析 |
4.3.2 膜层元素及相组成分析 |
4.3.3 膜层微观形貌及耐蚀性分析 |
4.3.4 负载模型中等效元件值的变化规律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局部持续电弧对膜层的破坏机制研究 |
5.1 实验现象及宏观形貌的研究 |
5.1.1 正常微弧氧化的负载波形和电弧形态 |
5.1.2 烧蚀出现后的负载波形和电弧形态 |
5.1.3 试样的宏观形貌 |
5.2 正常微弧氧化膜与持续电弧破坏膜的对比分析 |
5.2.1 膜层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5.2.2 膜层截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5.2.3 膜层相组成物的对比分析 |
5.3 破坏机理分析及电参数选择范围 |
5.3.1 脉冲电压波形分析 |
5.3.2 电参数对破坏电压的影响规律 |
5.3.3 避免持续电弧破坏现象发生的方法 |
5.4 负载模型中等效元件对持续电弧破坏现象的监测方法 |
5.5 本章结论 |
第6章 工艺设备一体化微弧氧化技术的开发 |
6.1 多功能、大功率微弧氧化电源的设计开发 |
6.1.1 主电路拓扑结构及工作模式分析 |
6.1.2 整流器和斩波器的选择与设计 |
6.1.3 电源过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6.1.4 软件设计 |
6.2 工业生产中负载模型的理论分析 |
6.2.1 传递函数的根轨迹分析 |
6.2.2 传递函数的时域分析 |
6.2.3 传递函数的频率域分析 |
6.3 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控制工艺方案的研究 |
6.3.1 根据负载模型制定的过程工艺方案 |
6.3.2 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
6.4 本章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工作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铝离子电池建模及SOC估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铝离子电池基本特性分析 |
2.1 铝离子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 铝离子电池的主要特性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
2.3 铝离子电池特性实验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铝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1 常用的等效电路模型 |
3.2 经典等效电路模型针对铝离子电池的适用性分析 |
3.3 铝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提出 |
3.4 铝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辨识 |
3.5 铝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AEKF的铝离子电池SOC估算 |
4.1 经典SOC估算方法分析 |
4.2 卡尔曼滤波原理 |
4.3 基于AEKF的铝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 |
4.4 铝离子电池SOC估算模型的建立 |
4.5 铝离子电池SOC估算模型的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硅微陀螺仪高精度驱动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MEMS陀螺仪概述 |
1.1.1 概述 |
1.1.2 特点及应用 |
1.1.3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硅微陀螺仪驱动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硅微陀螺仪相关理论研究 |
2.1 哥氏定理 |
2.2 陀螺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2.3 动力学分析 |
2.4 静电力驱动原理 |
2.4.1 平板电容静电力驱动 |
2.4.2 梳齿电容静电力驱动 |
2.5 驱动模态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硅微陀螺数字驱动控制技术实现 |
3.1 硅微陀螺驱动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
3.2 基于锁相环的驱动频率控制数学模型 |
3.2.1 鉴相器 |
3.2.2 数字滤波器 |
3.2.3 压控振荡器 |
3.2.4 锁相环的相位环路 |
3.3 基于锁频环辅助锁相环的驱动频率控制 |
3.3.1 鉴频器 |
3.3.2 锁频环滤波器辅助锁相环滤波器 |
3.4 基于自动增益控制的驱动幅值控制数学模型 |
3.4.1 自动增益控制原理 |
3.4.2 PID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4.驱动控制回路建模和仿真分析 |
4.1 谐振器的模型 |
4.2 数字滤波器的模型和仿真 |
4.2.1 IIR滤波器建模 |
4.2.2 FIR滤波器建模 |
4.2.3 数字滤波器的仿真结果分析 |
4.3 驱动频率闭环控制模型和仿真 |
4.3.1 锁相环驱动控制模型 |
4.3.2 锁频环辅助锁相环驱动控制模型 |
4.3.3 两种驱动控制模型的仿真结果分析 |
4.4 驱动幅值闭环控制模型仿真 |
4.5 驱动双闭环控制模型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5.硅微陀螺驱动的硬件实现 |
5.1 FPGA开发环境 |
5.2 Verilog中的硬件实现 |
5.2.1 滤波器实现 |
5.2.2 CORDIC算法实现 |
5.3 硬件测试平台 |
5.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用于医疗电子的24位Sigma-delta调制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Sigma-delta ADC基本原理 |
2.1 ADC简介 |
2.1.1 ADC工作原理 |
2.1.2 ADC的分类 |
2.2 Sigma-delta ADC工作原理 |
2.2.1 Sigma-delta ADC简介 |
2.2.2 过采样与噪声整形 |
2.3 Sigma-delta ADC性能指标 |
2.3.1 静态参数 |
2.3.2 动态参数 |
2.4 Sigma-delta ADC调制器结构分析 |
2.4.1 Sigma-delta调制器基本结构 |
2.4.2 一阶Sigma-delta调制器 |
2.4.3 高阶Sigma-delta调制器 |
2.4.4 调制器结构分析 |
2.5 降采样滤波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阶CIFB调制器行为级建模 |
3.1 二阶单环Sigma-delta调制器理想模型 |
3.2 非理想效应 |
3.2.1 采样时钟抖动 |
3.2.2 开关电容热噪声模型 |
3.2.3 运放热噪声模型 |
3.2.4 运放的非理想因素 |
3.2.5 非理想的二阶调制器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阶Sigma-delta调制器电路设计 |
4.1 二阶Sigma-delta调制器电路架构 |
4.1.1 全差分电路结构特点 |
4.1.2 全差分二阶Sigma-delta调制器电路架构 |
4.2 开关的设计 |
4.3 运算放大器设计 |
4.3.1 运算放大器 |
4.3.2 两级运放电路原理 |
4.3.3 共源共栅两级运放设计 |
4.4 斩波技术 |
4.5 开关电容积分器设计 |
4.5.1 电容尺寸的选择 |
4.5.2 开关电容积分器基本结构 |
4.5.3 开关电容积分器设计 |
4.6 前置可编程运算放大器设计 |
4.7 比较器设计 |
4.8 时钟电路设计 |
4.9 电平转换电路 |
4.10 电流镜电路 |
4.11 一位DAC电路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igma-delta调制器电路仿真 |
5.1 可编程运放仿真 |
5.2 两级积分器仿真 |
5.2.1 运算放大器仿真结果 |
5.2.2 两级积分器仿真结果 |
5.3 比较器仿真结果 |
5.4 时钟电路仿真结果 |
5.5 电流镜电路仿真结果 |
5.6 调制器整体电路仿真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版图布局与ESD防护 |
6.1 版图布局 |
6.1.1 版图设计的重要性 |
6.1.2 Sigma-delta ADC版图设计 |
6.2 ESD静电保护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EMT远程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概述 |
1.1.2 电磁层析成像远程实验平台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
1.2 论文内容结构与工作安排 |
2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 电磁层析成像基本内容 |
2.2 电磁层析成像数学基础 |
2.3 电磁层析成像正问题 |
2.3.1 电磁层析成像正问题的物理描述 |
2.3.2 电磁层析成像正问题求解 |
2.4 电磁层析成像逆问题 |
2.4.1 电磁层析成像逆问题物理描述 |
2.4.2 电磁层析成像逆问题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3 图像重建算法的改进 |
3.1 传统图像重建算法 |
3.1.1 线性反投影(LBP)算法 |
3.1.2 Tikhonov正则化算法 |
3.1.3 Landweber迭代法 |
3.2 分裂伯格曼算法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
3.2.1 伯格曼算法 |
3.2.2 分裂伯格曼算法 |
3.2.3 分裂伯格曼算法与图像重建问题的结合 |
3.3 图像重建质量评价 |
3.3.1 仿真结果验证和分析 |
3.3.2 实验结果验证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远程实验平台的研制 |
4.1 实验硬件系统研制 |
4.1.1 传感器阵列的设计 |
4.1.2 信号激励与采集单元 |
4.1.3 通道切换电路的设计 |
4.2 网站搭建部分 |
4.2.1 网站架构选型 |
4.2.2 在线图像重建的实现 |
4.3 远程监控部分 |
4.3.1 监控摄像头选型 |
4.3.2 网站嵌入实时监控 |
4.4 远程操控仪器 |
4.4.1 远程操控仪器方案研究 |
4.4.2 远程操控仪器具体实现 |
4.5 远程实验并图像重建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用MATLAB分析二阶电路的三种实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增量总和调制技术在数字输出传感器中的初步研究[D]. 王倩倩.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基于加速度传感器阵列的振动平台性能检测仪研制[D]. 邵娟娟.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环内混频的混合频率综合器稳定性研究[D]. 周宇昕.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基于磁性液体的多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D]. 陈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基于短基线干涉体制的多目标测角技术研究[D]. 尚哲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镁合金微弧氧化负载模型研究及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开发[D]. 王晟.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7]铝离子电池建模及SOC估算的研究[D]. 陈丕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硅微陀螺仪高精度驱动技术研究与实现[D]. 朱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用于医疗电子的24位Sigma-delta调制器的研究与设计[D]. 胡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EMT远程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D]. 刘田白鸽.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