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效物质基础论文_崔素华,梁枫,张瑞,黄维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效物质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药效,物质基础,药理学,中药,血清,网络,石菖蒲。

药效物质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崔素华,梁枫,张瑞,黄维琳[1](2020)在《基于中药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化学分析手段的进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已成为药物药效研究的重要内容。中药血清药理学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20年01期)

王舒[2](2019)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对近些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病临床效果确切,特色鲜明,然而却缺少相应的实验研究,关于其作用机制以及药效物质基础均未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据推测发现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成分还能够对糖尿病足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为此,此次专门提出了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病开发研究的新模式,即"中医临床用药经验-化学-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此方法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临床治疗确切的复方为研究对象,以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切入点,通过药效导向追踪这一方法,对复方、有效成分与部位、单味中药和糖尿病足病关系进行剖析,从而分析出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同时由细胞水平以及整体来对其作用机理做进一步的阐述解释。(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刘方,杨沙,陈启洪,段灿灿,晏仁义[3](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柿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柿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柿叶中的化学成分,成分录入Targetnet数据库进行潜在靶点钓取,再将靶点导入CTD数据库获得关联疾病,采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以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靶点-疾病网络,提取核心成分和靶点,构建"核心成分-核心靶点-信号通路"核心网络。结果共收集到柿叶中54个成分,可作用于43个靶点。多元及核心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白花蛇床子素(Droserone)等成分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物质基础,柿叶中的成分主要作用于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非受体1型(PTPN1)、花生四烯酸-15-脂加氧酶(ALOX15)、雌激素受体2(ESR2)、雌激素受体1(ESR1)、前列腺素G/H合成酶1(PTGS1)等关键靶点,进一步调节催乳素信号通路(Prolactin signaling pathwa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柿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规律,为深入开展柿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9年08期)

黎鹏[4](2019)在《康艾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中药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对有效控制注射液产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以及对中药注射剂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康艾注射液是利用人参提取物、黄芪提取物与苦参素配伍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具有益气扶正、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为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人参和源自黄芪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并通过体外实验考察了这些成分的抗肿瘤活性,探讨了这些成分与康艾注射液功能主治的相关性。本文首先分别提取了康艾注射液中两味处方药材,得到了人参提取物和黄芪提取物,再分别对各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果从人参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1种常见人参皂苷,它们分别为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b_1、Rc、Rb_2、Rd、Ra_1、Ra_2和Ra_3;10种稀有人参皂苷,它们分别为人参皂苷20(S)-Rh_1、20(R)-Rh_1、Rg_6、F_4、Rk_3、Rh_4、20(S)-Rg_3、20(R)-Rg_3、Rk_1和Rg_5。从黄芪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种黄酮类化合物和8种皂苷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3R)-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R)-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异黄烷苷)、(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紫檀烷苷)、芒柄花黄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环黄芪醇、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异黄芪皂苷I、异黄芪皂苷II和异黄芪皂苷IV。这些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为后续康艾注射液化学成分的鉴别、含量测定以及抗肿瘤药效物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探明康艾注射液中是否存在上述各种化学成分,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定性分析,确认了康艾注射液中19种人参皂苷,5种黄芪黄酮、2种黄芪皂苷的存在。接下来,本文建立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康艾注射液中能够利用HPLC定量的20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本文采用低共熔溶剂双水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人参的8种常见人参皂苷(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b_1、Rc、Rb_2、Rd)的含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优实验条件,即氯化胆碱/1,4-丁二醇(摩尔比1:1)为萃取剂,用量为0.5 g;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用量为3.5g;超声时间为2 min,离心时间为5 min(8000 r/min)。在此条件下,8种常见人参皂苷的检测限范围在0.34~1.45μg/m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范围在1.3%~5.2%,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2.7%~110.2%,其RSD值范围为1.2%~3.9%。此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以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b_1、Rc、Rb_2、Rd的含量分别为87.89~93.51μg/mL、68.38~69.43μg/mL、25.02~34.87μg/mL、4.86~5.21μg/mL、9.48~10.63μg/mL、14.57~15.68μg/mL、3.22~3.52μg/mL和7.91~8.56μg/mL。本文采用气体辅助-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人参的8种稀有人参皂苷(人参皂苷20(S)-Rh_1、20(R)-Rh_1、Rg_6、F_4、Rk_3、Rh_4、20(R)-Rg_3、Rk_1)的含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优实验条件,即选择氯化胆碱/苯酚(摩尔比1:3)为萃取剂,用量为400μL;选择四氢呋喃为乳化剂,用量为500μL;无机盐质量浓度为1.5%;pH为6.0;Fe_3O_4用量为150 mg;气体流量为0.8 L/min,通入时间为5 min。在此条件下,8种稀有人参皂苷的检测限范围在10.2~137.8 ng/m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范围在0.8%~3.6%,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1.3%~106.7%,其RSD范围为1.5%~4.5%。此方法富集效率高,适于测定康艾注射液中稀有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中8种稀有人参皂苷20(S)-Rh_1、20(R)-Rh_1、Rg_6、F_4、Rk_3、Rh_4、20(R)-Rg_3和Rk_1的含量分别为11.25~12.21μg/mL、4.59~7.78μg/mL、0.85~1.76μg/mL、2.00~3.23μg/mL、0.73~1.42μg/mL、0.90~1.97μg/mL、3.94~7.28μg/mL和0.81~0.97μg/mL。本文采用磁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测定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黄芪药材的2种黄酮类化合物(异黄烷苷、紫檀烷苷)和1种皂苷类化合物(黄芪皂苷III)的含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优实验条件,即固相萃取剂为羟基化磁性碳纳米管,用量为200 mg;无机盐质量浓度为3.5%;pH为6.0;洗脱剂为甲醇,洗涤次数为3次,每次1.5 mL。在此条件下,叁种目标物的检测限范围在0.16~0.60μg/m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范围在1.9%~4.5%,加样回收率在91.1%~96.2%,其RSD值范围为2.8%~3.8%。该方法能有效地富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黄芪的叁种化合物,并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等特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中异黄烷苷含量为18.85±0.37μg/mL,紫檀烷苷含量为7.07±0.18μg/mL,黄芪皂苷III含量为10.73±0.32μg/mL。本文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蒸发光检测器对康艾注射液中无需进行前处理就能直接测定的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58.53±1.37μg/mL。临床上康艾注射液主要用于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为探明康艾注射液上述各种化学成分与抗肿瘤作用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按照康艾注射液中的含量比例,利用苦参素、源自人参的人参皂苷类化合物、源自黄芪的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配制成了多种组合物,并采用MTT法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源自黄芪的黄酮单体组成的组合物和源自人参的稀有人参皂苷单体组成的组合物对HepG2和MCF-7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黄芪黄酮组合物作用于HepG2与MCF-7肿瘤细胞48 h的IC_(50)值分别为70.59μg/mL和13.71μg/mL)。单体化合物中异黄烷苷和紫檀烷苷对于HepG2和MCF-7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源自人参的稀有人参皂苷的组合物、源自黄芪的黄酮化合物的组合物是康艾注射液主要的抗肿瘤药效物质。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康艾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探明了康艾注射液中人参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黄芪皂苷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通过MTT法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初步证明了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稀有人参皂苷类化合物是康艾注射液中主要的抗肿瘤药效物质。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康艾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提高康艾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保证用药安全以及康艾注射液的二次开发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高焕[5](2019)在《基于体内消化、吸收过程探讨桂枝汤的药效物质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桂枝汤源于汉代医家张仲景所着《伤寒论》,使其开篇第一方,主要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和甘草五味饮片组成,具有发表解肌、调和营卫的功效。中药口服后的药效物质基础源于入血成分中,故本研究基于体内消化、吸收过程以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桂枝汤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1利用HPLC-MS/MS建立桂枝汤、大鼠给药桂枝汤后血清样品以及大鼠肠道内容物中桂枝汤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2探讨大鼠口服及静注给药桂枝汤后主要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Fabs)。比较原型成分和代谢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过程的差异;3建立大鼠离体肠道非翻转模型,模拟胃肠道功能,探讨胃肠道不同部位对桂枝汤主要成分的吸收和转化作用;4大鼠皮下注射20%酵母后诱导其发热,灌胃给药桂枝汤后对其肛温进行测定,考察不同剂量桂枝汤的解热作用;5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将桂枝汤分为原型成分和入血成分,分别预测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发热和胃肠道炎症),建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获取成分和疾病共同相关的靶点。利用IPA软件对成分与疾病共同相关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筛选桂枝汤治疗以上两种疾病的核心成分与靶点,从而探讨桂枝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异病同治的机制。结果:1利用HPLC-MS/MS建立了桂枝汤10个成分的含量分析方法以及大鼠给药桂枝汤后血清中14个成分(含5个代谢物)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利用HPLCMS/MS建立了大鼠胃肠道内容物中12个成分的测定方法。上述方法特异性高,灵敏度好。2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桂枝汤经口服给药后各成分的AUC0-∞和Cmax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显示出一级动力学特征。肉桂酸和6-姜酚脂溶性强,以原型的形式被直接吸收进入体内,具有较高的Fabs。而对于水溶性较强的苷类成分,如甘草苷、甘草酸等,其代谢物可被充分的吸收进入体内,具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和暴露量;大鼠静注给药桂枝汤后血中原型成分的血药浓度值明显高于代谢物的值;桂枝汤口服给药后大多数原型成分受到肠道菌群及酶的作用,使其在体内主要以代谢物的形式被吸收和利用。3离体肠道非翻转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桂枝汤主要成分在小肠上端(十二指肠)和结肠部位吸收率和透过率较好,提示其是桂枝汤成分的主要吸收部位。各成分在盲肠中的转化率较高,提示其是药物发生代谢的主要场所。4药效评价结果表明大鼠注射酵母后体温持续升高。随着给药剂量增加,大鼠升温变缓。高、中剂量组具有显着的解热作用,P<0.05。5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桂枝汤中与发热疾病相关的成分有10个,分别来自5味饮片的入血成分(多为代谢物),而与胃肠炎症疾病相关的成分有17个,全部源于生姜中的原型成分。提示,桂枝汤中原型成分和体内代谢成分发挥的药效作用不同。通路结果表明,桂枝汤原型成分和入血成分是作用于相同通路上的不同疾病相关靶点而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结论:中药口服后经肠道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是药物发挥药效作用的关键步骤,所以中药“真正”的药效成分应该存在于被吸收进入血液的成分中,包括方剂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口服后桂枝汤成分受到肠道消化的影响,使其进入体内的物质形式发生改变,多以代谢物的形式被机体吸收和利用,提示该过程可能影响桂枝汤的药效作用。因此,研究药物原型及代谢物在体内的生物过程有助于寻找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金青浩,侯晋军,张建青,周晶,吴婉莹[6](2019)在《中药泽泻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与现存质量问题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泽泻是一味常用中药,但市场流通的泽泻依然有较大质量差异。为了更好的认知泽泻质量差异性,本文在系统综述泽泻药效物质基础、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深入思考和探讨泽泻药材质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对应的解决策略。结合课题组提出的中药整体质量控制理念,期望能够在泽泻生产各环节形成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系列指纹图谱,从而更有效控制泽泻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9年05期)

张雯霞[7](2019)在《还贝止咳方止咳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还贝止咳方为山西省中医院临床经验方,对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着。为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谱效相关性分析及血清药物化学对还贝止咳方止咳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为该方的新药研发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1.基于谱效关联技术对还贝止咳方止咳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以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和以小鼠肺灌洗液中的IL-4、IFN-γ、IL-5及IgE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还贝止咳方水提物、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的止咳作用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还贝止咳方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将不同极性部位的图谱进行对比,以水提物图谱为参照,得到各部位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和相应的峰面积;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将药效学实验数据与共有峰面积进行关联;基于单味药及对照品的HPLC图谱对关联度较高的色谱峰进行归属和指认。2.基于血清药物化学技术对还贝止咳方止咳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建立还贝止咳方体外供试品溶液在正、负离子模式模式下的总离子流图,利用准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等信息,对比数据库及现有文献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推测和鉴定;在相同条件下建立还贝止咳方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的总离子流图,将二者的差异图谱与体外供试品溶液的总离子流图进行对比研究,对还贝止咳方入血成分进行推测和表征。结果1.谱效相关性研究(1)不同极性部位止咳活性研究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肺灌洗液中的IL-4、IFN-γ、IL-5及IgE的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水提物、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对于小鼠咳嗽次数、肺灌洗液中的IL-4、IFN-γ、IL-5及IgE的含量均有下调趋势,且均可以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提示还贝止咳方水提物、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对于小鼠咳嗽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的建立通过对供试品制备条件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还贝止咳方水提物的HPLC特征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证明该方法稳定可行。在相同条件下建立其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以水提物图谱为参照,经色谱工作站处理,得到各部位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和相应的峰面积,其中,水提物共有46个共有峰,乙酸乙酯层有45个共有峰,正丁醇层有43个共有峰,水层有3个共有峰。(3)不同极性部位止咳作用的谱效相关性分析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表明,有7个色谱峰的含量与咳嗽潜伏期呈显着正相关性,分别为12、13、29、32、33、35、39号峰,其中32号峰具有极显着性意义;有4个色谱峰的含量与咳嗽次数呈显着负相关性,分别为12、13、32、33号峰,其中13、32号峰具有极显着性意义,表明这7个峰对于还贝止咳方止咳作用发挥的贡献较大。此外,还有15个色谱峰与药效学实验结果相关性也较强,分别为1、5、6、8、9、10、18、19、20、21、23、36、38、40、41号峰,但不具有显着性意义,说明这些成分对该方的止咳作用也具有一定的贡献。(4)基于单味药及对照品指认分析活性成分通过与方中各单味药的HPLC图谱进行对比,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并通过对照品进一步指认,证明方中5、9、12、14、17、24、25、26、27、33、44、46号峰分别为新绿原酸、苦杏仁苷、绿原酸、咖啡酸、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迷迭香酸、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其中新绿原酸、苦杏仁苷、绿原酸和黄芩苷为谱效相关性研究中与该方止咳作用相关性较高的峰,且绿原酸和黄芩苷具有显着相关性。2.血清药物化学研究(1)体外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通过数据库比对及文献查阅,还贝止咳方体外供试品溶液共分离出化合物68种,推测和鉴定出64种,包括黄酮类化合物38个,有机酸类化合物10个,萜类化合物6个,含氮化合物10个,其中10个化学成分经对照品确证。(2)入血成分分析通过对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图谱进行比对,生成的差异图谱中共显示入血成分28种,通过与还贝止咳方体外供试品总离子流图进行比较,其中9种为原型成分,19种为代谢产物。结合现有文献报道,共推测及指认出24中成分,其中大部分为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原型及代谢产物。结论采用谱效相关性研究及血清药物化学两种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阐明还贝止咳方止咳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为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为该方新药研发、质量控制等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10)

丁玉婷[8](2019)在《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初步分子作用机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玄胡索散由延胡索、补骨脂、当归、牛膝四味药组成,是临床治疗骨关节炎的经典复方,该方以延胡索为君药,臣以补骨脂补益肝肾,佐以当归补血活血,最后以牛膝引药下行,作用于病灶部位。玄胡索散组方经典,疗效确切,但是目前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依然不明确。本文以玄胡索散化学物质组学的研究为基础,将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相结合,拟研究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玄胡索散及其代表性单味药材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别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即UPLC-Q-TOF-MSE技术)是研究中药及复方化学成分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E技术结合数据处理软件MassLynx和UNIFI,对玄胡索散复方及其代表性单味药材补骨脂和延胡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实验鉴定出了补骨脂中化合物44个,延胡索中化合物32个,玄胡索散中化合物115个,为进一步的体内成分研究奠定了基础。二玄胡索散灌胃大鼠后的体内成分研究在充分研究了玄胡索散化学物质组学后,本研究以血清药物化学为理论基础,对玄胡索散灌胃大鼠后,其血浆、尿液和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和代谢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首先利用UPLC-Q-TOF-MSE技术针对玄胡索散中4个代表性单体化合物补骨脂素、延胡索乙素、阿魏酸及蜕皮甾酮的体内药源性成分进行研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代谢途径。然后利用UPLC-Q-TOF-MSE技术检测玄胡索散灌胃后的正常大鼠血样、尿样和粪便,鉴定出了玄胡索散在大鼠体内的药源性成分。从大鼠血样中鉴定出的药源性成分共50个,其中原型成分9个,代谢成分41个;从大鼠尿样中鉴定出的药源性成分共92个,其中原型成分23个,代谢成分69个;从大鼠粪便中鉴定出的药源性成分共77个,其中原型成分33个,代谢成44个。该实验确定了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为后续研究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叁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初探本研究在前期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网络药理学策略对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以玄胡索散的9个入血原型成分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药化学成分靶点的预测,以及对骨关节炎疾病靶点的分析,确定了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69个潜在作用靶点。在此基础上,利用String平台分析其化合物与疾病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出了 10个关键靶点,并使数据可视化。然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9个化合物和10个关键靶点进行活性验证,发现所有Docking Score值均大于4.25,表示该9个入血原型成分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活性成分。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GO生物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GO生物分析发现该9个成分与骨关节炎相关的生物途径有1344个,分子功能有128个,细胞成分有65个,KEGG通路分析发现涉及的相关通路和相关代谢有35个。实验最后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了“玄胡索散-中药-成分-靶点-通路-骨关节炎”的网络,体现了玄胡索散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特点。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化学物质组学、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叁大理论,对玄胡索散的复方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基础、分子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筛选出了9个化学成分(+)-Corydaline、Tetrahydropalmatine、Leonticine、Psoralen、Angelicin、Bakuchiol、Senkyunolide K、Angeloylsenkyunolide F和Ecdysterone作为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发现了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最重要的5条信号转导通路和1条代谢通路,包括TNF信号转导通路、IL-17信号转导通路、MAPK信号转导通路、RLX信号转导通路、TLR信号转导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郭美彤,赵佳奇,韩诚,田雅娟,李钦青[9](2019)在《石菖蒲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菖蒲为常用芳香开窍中药,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醌类、生物碱类、叁萜皂苷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及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镇静、抗抑郁、抗痴呆、保护心肌细胞、健胃、抗氧化、镇咳平喘、抑菌抗炎、抗疲劳等多种药理作用,常作为主要组成药物出现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古代经典名方中,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也具有良好的药理学活性。现对近年来石菖蒲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9年02期)

杜珂,高晓霞,王锋,王佩义,秦雪梅[10](2019)在《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熟地黄质-效评价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综述熟地黄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研究,阐释熟地黄的药效物质基础,从整体的角度探究不同炮制程度熟地黄的全面质-效评价,以期揭示熟地黄炮制的科学内涵,为熟地黄的质-效评价和炮制终点的确定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06期)

药效物质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过对近些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病临床效果确切,特色鲜明,然而却缺少相应的实验研究,关于其作用机制以及药效物质基础均未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据推测发现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成分还能够对糖尿病足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为此,此次专门提出了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病开发研究的新模式,即"中医临床用药经验-化学-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此方法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临床治疗确切的复方为研究对象,以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切入点,通过药效导向追踪这一方法,对复方、有效成分与部位、单味中药和糖尿病足病关系进行剖析,从而分析出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同时由细胞水平以及整体来对其作用机理做进一步的阐述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效物质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崔素华,梁枫,张瑞,黄维琳.基于中药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20

[2].王舒.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探讨[J].山东化工.2019

[3].刘方,杨沙,陈启洪,段灿灿,晏仁义.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柿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

[4].黎鹏.康艾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高焕.基于体内消化、吸收过程探讨桂枝汤的药效物质基础[D].陕西中医药大学.2019

[6].金青浩,侯晋军,张建青,周晶,吴婉莹.中药泽泻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与现存质量问题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

[7].张雯霞.还贝止咳方止咳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

[8].丁玉婷.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初步分子作用机制探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9].郭美彤,赵佳奇,韩诚,田雅娟,李钦青.石菖蒲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

[10].杜珂,高晓霞,王锋,王佩义,秦雪梅.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熟地黄质-效评价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9

论文知识图

桂枝-生姜药对SFE-CO2萃取物GC-MS总离...肺组织HE染色切片(400×)中药视神经保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龙血竭及其药效物质基础对DRG细...选择离子色谱总离子色谱

标签:;  ;  ;  ;  ;  ;  ;  

药效物质基础论文_崔素华,梁枫,张瑞,黄维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