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 Turcz.),属于菊科(Asteraceae)紫菀属(Aster L.),是一个复杂的多倍体复合体。虽然它的分类学处理非常困难,但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物种起源和演化的理想类群。本研究在进行大量的野外观察和材料采集的基础上,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主要基于nrDNA和cpDNA)等手段,对三脉紫菀进行分类学研究。本研究旨在明确华东地区山顶生境岛中三脉紫菀的分类学地位及其垂直分布范围;研究其起源和扩散以及与西部高海拔地区毛枝变种(西山2X居群)的关系;探讨其生境破碎化分布格局形成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因素,为其分子生态学、种群遗传学和生境破碎化等研究打下基础。本文综合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开展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认为华东地区山顶少毛的天柱山2X居群、九华山2X居群、三清山2X居群、西天目山的2X居群和4X居群应属于毛枝变种(Aster ageratoides var.lasiocladus(Hayata)Hand.-Mazz.)。华东地区山顶生境岛内少毛的毛枝变种类群,它们的分布范围为:天柱山海拔1189 m-1421 m、九华山海拔727 m-1306 m、三清山海拔648 m-1595 m和西天目山海拔1160 m-1500 m,其中同源四倍体的少毛毛枝类群只见于山顶1500 m左右。黄山山顶和三清山山顶的4X居群,都是杂交起源的异源四倍体,不是就地起源,属于宽伞变种(Aster ageratoides var.laticorymbus(Vant.)Hand.-Mazz.)。黄山4X宽伞的垂直分布范围是1462 m-1818m,三清山4X宽伞的垂直分布范围是934 m-1529 m。华东地区的2X和4X居群只孤立存在于山顶的生境岛中,是由于山体土壤稀薄的特殊生境和山脚多倍体类群的挤压造成的,形成了生境破碎化的分布格局。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廖俊杰
导师: 黎维平
关键词: 三脉紫菀,生境岛,分类学,细胞学,分子系统学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 Q948
总页数: 71
文件大小: 3583K
下载量: 18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毛三脉紫菀萜类成分的提取及抑菌活性[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0(02)
- [2].雌全同株植物三脉紫菀花期偏雄的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J]. 生物多样性 2012(03)
- [3].三脉紫菀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抗补体和抗炎活性的研究[J]. 中草药 2019(09)
- [4].三脉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1(09)
- [5].三脉紫菀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21)
- [6].石漠化生境中两种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策略[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7].三脉紫菀总黄酮含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6)
- [8].贵州万山汞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对汞与甲基汞的吸收与累积[J]. 生态学杂志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