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诚信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研究
赵扬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广汉 618307)
摘要: 诚信问题作为当代高校的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整体诚信水平,成为重要的教育任务。《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其中对于诚信的论述颇多,对后世诚信价值观的构造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文通过对《论语》中诚信观的解读、分析,探索其对于大学生诚信修养的有益启示,期望能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论语;诚信观;大学生
1 《论语》中“诚”与“信”
1.1 “诚”
《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信,诚也”,二者可为互训。但在《论语》中“诚”与“信”并非作为一个合成词使用,而是作为单独词义分别存在。“诚”出现2 次,“诚不以富,亦只以异”(颜渊)、“诚哉是言也”(子路);在其中“诚”的意思多为“诚然”“实在是”“正确”等,虽然内含有“真实”的意思,但未有“诚信”的道德含义。
1.2 “信”
“信”在《论语》中出现38 次,从第一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到最后一篇“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尧曰),作为伦理概念的“信”,几乎是贯彻整个《论语》。“信”在《论语》中绝大部分是作为伦理概念“诚信”使用(38 次中,仅有2 次例外),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为个人道德修养要求,为“真实无妄”“表里如一”“不自欺”等含义;二是作为人际交往准则,为“遵守诺言”“言行一致”“不欺人”等含义。
1.3 “诚”与“信”
《论语》中“诚”与“信”在论语中区别较大,一是“诚”尚未作为“诚信”的含义,而是由“信”作为词义表达,“诚”作为“诚信”含义是在其后的《孟子》等儒家经典中逐渐确立;二是就“诚信”的内涵属性而言,“诚”更多包含为个体属性,强调个人内心和个体自身道德修养,而“信”更侧重社会属性,强调人际和社会伦理关系。
因此,该文所探讨的诚信观,主要是《论语》中“信”这一概念。
2 《论语》中诚信观的主要内容
在《论语》中,对于诚信观的描述较多,总体而言,可归纳为三个层次:一是个人诚信,二是人际交往诚信,三是政治伦理。因为该文主题所限,对于前两者进行详细讨论,政治伦理则作简要说明。
2.1 个人诚信: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基础
从人生境界而言,《论语》 中依据道德修养将个体分为三个境界,分别为圣人、君子和小人。“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孔子认为圣人在当世不可见,因为“天下无道久矣”,但君子可以通过自身学习和践行来实现。要成为君子,必须追求和践行“仁”,成为“仁人”,而“信”就是“仁”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志。
部分雷达系统要求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接收副瓣电平较低,此时天线阵面的加权锥削深度随之提高,由图3可知,T/R组件在大衰减状态下噪声系数恶化非常严重,同样以8单元毫米波段一维有源相控阵为例,表1给出在不同副瓣电平设计下系统的等效噪声系数。
2.2 人际伦理: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首先,诚信是交友的重要准则。孔子认为在交友上,应该坚持“忠信”,“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同样的话在“学而篇”和“子罕篇”中出现过两次,这在《论语》中极少见,可见孔子对于人际交往中“忠信”的重视,坚持与人交往应该忠贞诚信,不要和“不如己者”也就是“不忠不信”的人交往。
《论语》中对于诚信的阐述,对于当前的大学生而言,启示之一就是要正确的认识诚信,尤其正确的认识“义”与“信”的关系。什么是“义”呢?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主要是指“符合道义的、正直合理的、应该做的”,是指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遵循道义,符合正当合理的要求。《论语》中认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要求“信”要遵循“义”的要求,只有符合道义、正当应为的“信”才值得坚持。否则,即便“言必行、行必果”也不过是“硁硁然小人哉”,孟子因此将此观点延伸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诚信” 是君子个人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重要体现,不仅表现在个人内心良好的愿望和真实的善意以及对于个体内在的提升,即“内圣”;同时还践行于个体之外、社会交往之中,成为“外王”的社会道德规范。
其次,诚信是人际互信的基础。在子张问仁时,孔子提出要坚持“恭、宽、信、敏、惠”,其中提到“信则人任焉”(阳货),即只有在人际交往中,自身坚持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信任后,“使人”才成为可能。而自身不坚持诚信,言行不一致,那么人之间的互信就是空谈,人与人之间就将陷入信任危机,无论是“州里”还是“蛮貊之地”,想要获得他人的信任都不能实现。
如今,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三农”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及市场化等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及农村之外转移,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转变,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出现了“隐性革命”[7]。农村社会老龄化和空巢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土地流转现象在逐渐增多。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不仅仅关系着“谁来种地”的问题[8],而且也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重构与重建问题。目前,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主要的理论视角大体可概括为三种:一是阶层论视角,二是乡村治理视角,三是“资本下乡论”视角。
最后,诚信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的保证。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子路问孔子之志,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将朋友的信任作为自己的志向之一,同老者、少者并列,作为对理想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期望。后来,孔子的“朋友之信”被孟子发展为人际关系的“五伦之一”,又被董仲舒继承发展为“五常”的重要内容,成为人际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如果人际关系缺乏诚信,人人相疑,那么傅玄所言“君臣相疑于朝,父子相疑于家,夫妇相疑于室。大小混然而怀奸谋,上下纷然而竟相欺,人伦于是亡矣”的局面也就顺理成章了。
2.3 政治伦理:对治国理政的重要作用
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诚信,坚持诚信要符合“义”,就当代而言,要使诚信符合社会规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机械将“言必行、行必果”作为诚信的体现,而要看诺言和行为本身是否正确,是否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例如答应同学帮忙抄袭、配合同学进行学术作假、帮助朋友隐瞒事实真相等等,这些诺言和行为看似符合“朋友有信”,但违背“义”,显然实不可取的。
从个人发展而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像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一样,在社会中必然是寸步难行的,也就无法实现个体自我的良好发展。同时,在学生子张问行中,孔子再次强调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卫灵公)。认为一个人忠贞诚信、言行一致,即便是陌生的蛮貊之地依然可以畅行无阻,否则,即便是在熟悉的州里也难成大事。
第一代“盐垛斗虎”艺人:张凌云(1858-1908)年轻时在外要饭,在乞讨途中,学习借鉴玩老虎的技艺,并进行大胆创新,成为“盐垛斗虎”的创始人。
3 《论语》中诚信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3.1 义在诚先:正确认识诚信的含义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质量提升过程中,需要规范项目立项报批程序和审核流程。规范项目立项报批时,结算审计人员要遵循国家关于结算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认真检查结算审计决策,明确资金、设备、人员等到位情况。同时,明确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对审核流程进行规范期间,需要认真核对接到的结算审计任务,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修正工程量,通过审核的方式明确工程量有无错漏,无错漏直接出版,有错漏即返回到修正工程量重新审核。
诚信作为政治伦理,主要是针对当时执政者治国理政而言的。核心思想是执政者要树立诚信意识,上行下效,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达到民众归心、政治清明,为实现“仁政”奠定基础。在《论语》中,对于诚信作为政治伦理的讲解并不少见,以“子贡问政”最为突出,“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将“民信”放在“兵”和“食”之前,认为在施政中,“民信”是重中之重,将作为政治伦理的“诚信”提到了极高位置。
3.2 唯信得人:重视诚信的重要性
在正确认识诚信后,《论语》 对于当前大学生诚信的启示之二便是重视诚信。诚信对于个人而言,不仅是自我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的体现,同时对于个人自我发展有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想要取得自我发展和自身事业成功就必须重视诚信,就如同《论语》所言,当诚信成为一个人的名片,自己就会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自欺欺人,自己的发展也就在积累中稳步前进;同时诚信之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因为自身的诚信,这种信任和支持会更加持有而有力,得道多助,自身的事业也就容易成功。
诚信对于社会而言同样无比重要,人际交往的诚信,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友爱、促进良好社会秩序和社会氛围的形成;各行业的诚信,可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真实、安全。反之,缺少诚信后,人际交往缺乏信任,冷漠和怀疑将成为社会冰冷的特征;各行业缺乏诚信,欺诈和假冒伪劣也将充斥整个市场。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生存在社会中,势必也将受到确信缺失的伤害。因此,在正确认识诚信后,必须重视诚信。
3.3 能致其身:于具体实际中践行诚信
在充分认识到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后,《论语》启示之三便是践行。孔子极其厌恶夸夸其谈者而不身体力行的人,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更提出“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等观点,认为“信”必须在行动上体现。
因此,践行诚信要处理好“言”与“行”的问题。按照《论语》的观点,践行诚信要“言行一致”。首先,要坚持所言必须务实,即讲真话,不要夸夸其谈,以免不能实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其次,所言一定要躬行实现,达到所言和所行一致。当代大学生同样应坚持“言行一致”的诚信观,明白“驷不及舌”的道理,坚持不轻易许诺、不说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言语、更不说尚未做到事前;而一旦做出的承诺(符合“义”)一定要在行动中进行实现;在实现诺言的过程,也得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达到许诺时的真实效果。
虽然本文只是从黄老师的教学语言特点来分析,但黄老师的课堂全程渗透着黄老师“本色语文,共生教学”的教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本色语文”教学理念最核心的主张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在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 唐贤秋,张登巧.《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齐鲁学刊,2003(2):46-48.
[2] 朱保安.刍议孔子的诚信思想[J].殷都学刊,2008,29(4):144-148.
[3] 梁堂华.从《论语》看孔子的诚信思想[J].船山学刊,2009(4):75-78.
[4] 周可卫.《论语》诚信道德及其当代启示[J].襄樊学院学报,2009,30(3):70-73.
[5] 涂可国.儒家诚信伦理及其价值观意蕴[J].齐鲁学刊,2014(3):19-25.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1(b)-0035-02
作者简介: 赵扬(199-),男,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签:论语论文; 诚信观论文; 大学生论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