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水泥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意[1](2021)在《掺陶瓷颗粒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文中研究指明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水泥基材料,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石英砂是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其主要来源于石英矿的开采,石英砂价格较普通河沙昂贵的多,且石英矿的开采不利于当地的环境。普通河沙也可作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骨料使用,但性能相对于石英砂有所降低,而且目前全世界河沙已经出现短缺,河沙的过度挖掘也对当地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细骨料成为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中国每年有上百万吨废弃陶瓷产生,堆积成山难以处理,挤占土地也易污染土壤、水源。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使用废弃陶瓷砖颗粒取代石英砂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分别采用了扩展度试验、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堆积模型计算、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分析陶瓷颗粒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基本力学性能、堆积密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此外,也通过材料可持续性指标(Material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定量分析了掺陶瓷颗粒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环境影响和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陶瓷颗粒外形多棱角和吸水性会降低新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度性,增大其稠度,并增加其拌合时间。流动性随着陶瓷颗粒掺量增加而线性递减,也随着实际水胶比或实际含水量减小而线性递减。随着陶瓷颗粒掺量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堆积密度增加,微观结构更加密实,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水泥水化程度也逐渐提高,最终抗压强度和抗着强度也逐渐增大。折压比折线变化规律更接近抗折强度强度变化规律,表明相较于抗压强度,陶瓷颗粒对抗折强度的影响作用更大。掺陶瓷颗粒超高性能混凝土受弯曲作用时,经三个阶段破坏,破坏方式属于脆性破坏,陶瓷颗粒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断裂能影响并不显着,作用效果在±7%以内,只有在陶瓷颗粒掺量为100%时,小幅增加其断裂能;陶瓷颗粒的掺入改善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颗粒级配,但是陶瓷颗粒对混合物整体堆积密度无显着影响。相对而言,随着陶瓷颗粒掺量增加,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增加,堆积密度也增大。随着养护龄期加长,掺陶瓷颗粒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孔和裂缝数量减少,且孔径和裂缝宽度也减小。超高性能混凝土的ITZ(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简称ITZ)宽度随着陶瓷颗粒掺量增加而减小,与对照组相比,掺100%陶瓷颗粒超高性能混凝土在7天和28天时的ITZ宽度减小最大,分别为61.9%和85.4%。这是由于陶瓷颗粒掺量增加,细小的颗粒掺量增加,大颗粒相对减少,边壁效应减弱,细小颗粒能有效填充于ITZ之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孔半径随着陶瓷颗粒掺量增大而不断减小,陶瓷颗粒的填充作用可以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孔结构。掺陶瓷颗粒与石英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7天和28天孔隙率相差在10%以内,随着陶瓷颗粒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孔隙率减小,密实度增大,对应的抗压强度也增大。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孔主要是中孔和胶凝孔,陶瓷颗粒对孔的细化作用体现在中孔向胶凝孔的转化,28天时掺100%陶瓷颗粒细化作用最大约为17%;掺陶瓷颗粒超高性能混凝土对于环境无不利影响,对于节约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方面也无明显改善。但若能将掺陶瓷颗粒超高性能混凝土大规模推广,就江西而言,每年可减少4500万平方米的陶瓷砖废品掩埋,避免了陶瓷垃圾挤占土地,污染水源、土壤等问题。使用陶瓷颗粒取代石英砂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成本控制上很可观,在掺量为100%时,生产成本下降了13.42%,掺陶瓷颗粒超高性能混凝土大批量生产或者工业化后,造价可进一步降低。
冯亚松[2](2021)在《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文中认为工业污染场地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及安全再利用不仅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学科的难点,也是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固化稳定化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水泥具有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友好性差的弊端。因此研发可持续固化剂并开展固化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效果测评研究,对丰富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推进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806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7248、4147225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3AA06A206)和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No.2016031)为依托,以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高效修复和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结合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和绿色可持续修复需求,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针对镍锌污染土的钢渣基可持续固化剂,查明了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钢渣基固化剂对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浓度、酸碱度、电导率和基本土性等环境土工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能够提高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p H值,降低污染土浸出毒性与电导率;钢渣基固化剂加入后,污染土的液限、比表面积、有机质含量、黏粒组分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比重、最大干密度及砂粒组分含量增加。(2)揭示了污染土强度提升和重金属稳定的控制机理。通过对污染土的孔隙结构、酸缓冲能力、重金属化学形态、X射线衍射及对固化剂净浆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查明了固化土的微观特性和反应产物。结果表明:水合硅酸钙对土颗粒的胶结作用及钙矾石、氢氧化钙石和重金属沉淀的填充作用,减少污染土孔隙体积,促进固化土强度提升;氢氧化镍、镍铁双层状氢氧化物、锌酸钙和碱式氯化锌等产物、水合硅酸钙的物理包裹及钙矾石的离子交换作用促进重金属化学稳定性增加;碱性反应产物显着提升污染土的酸缓冲能力;污染土酸缓冲能力和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增加共同导致重金属浸出浓度降低。(3)研究了不同拌和含水率和压实状态下固化土的重金属浸出特性。通过毒性浸出和半动态浸出试验,查明了拌和含水率和固化土压实度(干密度)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拌和含水率(17%~26%)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高达50%;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值对应的拌和含水率与击实试验获得的固化土最优含水率接近;固化土压实度(75%~100%)的增加促进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影响源于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孔隙分布的差异。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粒径分布造成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变化。(4)研究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的演化规律。通过改进ASTM D4843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的质量损失、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响应过程,阐明了固化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24次内),固化土相对累积质量损失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均为18次;重金属浸出浓度变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为6次。固化土劣化的主要原因是固化土的孔隙分布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5)测评了扩散和渗透作用下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通过柱状扩散试验和柔性壁渗透试验,研究了一维扩散和渗透作用下重金属的运移特征,对比了污染土固化前后重金属的有效扩散系数、分配系数和渗透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加,与土样接触溶液中重金属浓度增加;随着渗透时间的增加,渗透液中重金属浓度降低。固化剂改变污染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的镍和锌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3.75%和3.60%;重金属镍和锌分配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169和175倍。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渗透系数较污染土降低约2个数量级。(6)评价了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作为道路路基填土的工程、环境和经济性能。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再利用的技术工艺,论证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水泥和生石灰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道路路基填土。固化土的回弹模量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回弹模量设计值,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地下水标准限值。钢渣基固化剂工程性能指标与水泥接近,优于生石灰;钢渣基固化剂环境和经济性能指标均优于水泥和生石灰。(7)研究了自然暴露场景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长期稳定性和污染物运移特征。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长期稳定性,预测了固化土中重金属向离场土的运移距离。结果表明:监测600天内,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持续降低、回弹模量持续增加。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距离小于5 cm;服役50年后,污染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18.9 cm,而固化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3.2 cm。
胡永江[3](2020)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发生水资源危机的可能性将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稀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混凝土作为建筑业最核心的材料,整个生产生命周期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降低混凝土生产用水量不仅对建设绿色建筑极为重要,也有助于维持建筑活动的可持续性。水足迹理论及其在混凝土行业的应用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基础,对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探索评估,为区域发展和建筑业节水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十分必要。本研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直接水和投入要素虚拟水的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实证方法对2018年中国西北地区4705家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样本量为355的分层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使用Tableau Desktop 2020软件对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进行核算和可视化分析,对混凝土生产原材料、能源、运输和工人餐饮食物等影响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影响模型水足迹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通过模型水分胁迫指数评估了混凝土生产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最后针对性的提出降低混凝土行业生产用水量的有效建议。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地区的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单位水足迹为2159 L/m3,与伊朗等国外相关研究基本相当,略微偏低。主要原因为我国的混凝土生产工艺水平相对成熟,直接用水量稳定;(2)骨料和水泥是混凝土生产虚拟水足迹的主要来源,降低水足迹应该考虑提高生产工艺、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骨料的回收再利用;水泥要考虑减少用来洗涤原材料和冲洗设备的用水量,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回收再利用率;(3)人员餐饮和能源水足迹是影响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敏感因素之一,混凝土生产人员餐饮水足迹以0.352的敏感性高居影响因子首位。降低人员餐饮水足迹应主要通过技术投入提高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和提高人员通勤率来实现,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用天然气替代焦煤也可以大幅降低能源带来的虚拟水足迹;(4)中国西北地区的水分胁迫指数属于重度压力状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而混凝土及水泥工业的发展加剧了这一情况。因此,可采取建立准入许可制度和公共建筑绿色采购的措施,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与入行准则,通过公共项目引导民间工程采购再生混凝土,推动骨料再回收利用和再生混凝土来达到降低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减轻水分胁迫指数的目的。或者,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压缩水泥行业不必要的落后产能,也是水资源节约利用的重要手段。
范磊[4](2020)在《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广泛重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效,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宏观和中观领域。但是,目前可持续研究进展并不平衡,在工程建设项目等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现有的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不能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可持续发展在工程领域的实践情况亟待加强。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PB)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社会关注度和影响都比较大,很多地标性公共建筑还是建筑行业中的标杆项目。深入研究和科学地评价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对进一步合理利用公共资源,改善和提升公共建筑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提出公共建筑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对其可持续性三个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索和分析,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评价的分析框架。在评价模型方面,论文通过计算公共建筑三维度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构建可持续加权空间来评价公共建筑项目的综合可持续性。论文分别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ife Cycle Costing,LCC)评价经济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评价环境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社会评价理论(Soc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SLCA)评价社会可持续性,并对这些维度进行量化。论文最后对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进行了建模,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模型,并提出了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以LCC理论为基础,考虑建设、运营和拆除的全生命期公共建筑成本,建立基于LCC的公共建筑费用效果分析模型,即以LCC为基础评价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提出全生命期成本计算内容和公式,构建包含公共建筑初始化成本及未来成本的代际折现下的全生命期成本分析模型,确定对满足相同使用效果下的公共建筑全生命期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量化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2)以LCA理论的终点法为基础,考虑公共建筑建材生产、建设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回收全生命期内的公共建筑资源能源消耗,通过目的与范围确定,全生命期阶段清单分析,并经分类和特征化、标准化、权重计算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结果解释等LCA分析过程,构建了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3)以SLCA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公共建筑相关的工人、使用者、当地社区、社会、价值链参与者五类利益相关者的30个社会影响子类别、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比较矩阵法等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4)统筹考虑公共建筑全生命期内的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三维可持续性要素,确定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理想状态与目标状态,确定三维可持续性指标的标准化及权重确定方法,构建可持续性度量的加权空间,建立基于全生命期的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动态规划理论为基础,构建公共建筑可持续性提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提出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马振雷[5](2020)在《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天津双青新家园为例》文中提出传统粗放的建筑施工现场中,土方工程量大、湿作业多,很多施工环节依靠手工完成,施工效率低的同时还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扬尘、噪声等污染。同时,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减少对建筑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加快建筑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装配式建造方式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施工建造水平的同时还具有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的特点。但装配式建筑的环境、社会等效益并没有被充分被社会所认识,增量成本高导致开发商不愿意开发,消费者也未能充分认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讨论中,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并且未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考虑,例如只关注了物化阶段装配式建筑带来的增量成本,却忽略了装配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良好的建筑性能带来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在社会维度,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大多属于定性研究,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因此,需要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综合定量的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其生命周期性能。本文应用了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LCSA)的理论方法,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特点,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范围边界,提出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清单量化方法。建立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生命周期成本、生命周期社会影响评价模型,并将此三个模型进行整合为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然后将其标准化为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数,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权重。应用上述评价模型,本文选取了分别使用装配式与现浇式建造方式建造的两个平面相同、面积相同、层数相同的高层混凝土住宅建筑。对其生命周期可持续性所包含的三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得到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式建筑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进行量化对比结果。结果显示,装配式建筑60.81的LCSA指数得分优于现浇式建筑49.75的LCSA指数得分。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明显好于现浇式建筑。
钟绍卓[6](2019)在《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人口膨胀、城市化加速和气候变化,水体污染和水环境破坏问题日渐严峻,水资源危机在全球蔓延。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尤其是应对以流域为地域单元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对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谋划绿富双赢的有效途径备受各界关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各地开展了诸多实践探索。但现阶段的流域生态补偿多停留在水质考核层面,忽略了流域整体生态系统对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缺乏系统观和灵活性。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生态功能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紧迫且生态补偿机制薄弱的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洱海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学视角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首先,运用能值理论重新定位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认知不同水体的自然资源属性和社会经济效用;其次,借助能值理论评估洱海流域可持续发展趋势,从子系统与母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中识别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然后,集成能值理论、InVEST模型和GIS技术摸清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历史探究和现状分析,提出以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的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洱海流域当下的水质抢救行动相辅相成,促进洱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洱海流域天然水体、工程水体和污染水体的能值货币价值分别为0.65元/m3、4.27元/m3和2.85元/m3。由此得出洱海流域自来水价值为4.92元/m3,污水处理价格为2.85元/m3。这普遍高于洱海流域现行的水资源费起征收费标准。(2)2000-2015年间,洱海流域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负荷也急速增大。为克服传统的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ESI无法有效运用于小尺度区域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考虑水资源贡献的流域能值可持续指标ESIW,评估结果表明洱海流域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其原因归结于工业子系统的水泥行业和车辆装配制造行业、农业子系统的化肥施用、工业和农业子系统的能源消耗导致的流域不可更新资源过度使用,以及水资源的过量和低效利用。(3)本研究将洱海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三类9种,即供给服务中的供水服务、提供食物服务和提供原材料服务,调节服务中的固碳服务、气候调节服务、水源涵养服务、水质净化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以及文化服务中的娱乐服务。2000-2015年间,洱海流域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增多。这主要源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的高速增幅大于调节服务的下降幅度。洱海流域的自然地理因素、土地利用与覆盖情况和社会经济变化导致了调节服务的衰退,预警生态系统的破坏。(4)洱海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应以流域所在地各级政府为主,同时将流域内的水泥企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高耗水企业及居民、游客纳入补偿主体范畴;补偿客体主要为拟定并监管执行补偿政策的当地政府、配合政府调控采取生态保护行为的企业、农户和居民,以及因生态治理而利益受损的集体或个体。根据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本研究建议以2000年为基准,对后续增加的调节服务进行补偿,核算的补偿标准为61.84亿元,并给出了不同土地类型的补偿标准。鉴于当地尚未有相关详细的生态补偿标准,本研究可为当地生态补偿标准的具体拟定提供参考。此外,研究建议洱海流域的生态补偿方式应以政府补偿为主导,辅以市场补偿的调节作用,通过经济补偿、政策补偿、产业补偿等多种方式实现生态补偿的目的。(5)为实现洱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建议从优化生态系统的空间布局、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严格把控污染治理3方面恢复并维护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同时,还需从流域经济转型、技术革新和社会建设等方面一起努力,早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能值转换率的地域差异问题和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全面性问题等等,这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完善。总的说来,本研究丰富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探索,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马新月[7](2019)在《重庆市工业场地污染特性及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重庆市长期以来开展的工业污染场地修复行动中,存在轻调查、重工程、资源利用效率低,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模式需要得以改善与提升。国内外研究表明,可持续修复模式从场地调查、修复目标、修复技术、修复决策、修复行动全过程控制等方面对工业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未来的发展方向。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模式需要通过可持续性评价进行判断,在不同场地条件、政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下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可持续修复模式的评价与识别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庆市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模式的评价与识别需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在于:(1)探究重庆市工业污染场地的土壤特性及污染特征;(2)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下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的内涵;(3)构建一套与国内政策相吻合,与重庆市目前经济状况,修复技术水平等相适应的可持续修复模式评价体系。通过对重庆市典型案例进行可持续性评价,识别重庆市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模式,为重庆市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改善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铅、铜、铬、锌等重金属和石油烃是重庆市工业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因子,重金属-石油烃复合污染是重庆市高风险场地的主要复合污染类型;铅、铜、铬、锌、镍、苯、苯并(a)芘、石油烃等典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工、钢铁、电镀、冶炼等国家及重庆市重点行业、汽车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其他主要行业;铜、铬、锌、镍四种重金属,苯和苯并(a)芘、铬和TPHs的行业来源之间有一定相关性。(2)重庆市污染场地采样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典型污染场地土壤样品pH范围在4.910.0之间,主要呈碱性;容重在1.631.85g/cm3,平均值为1.75 g/cm3,土石比在10%25%之间,含水率在15%30%之间,有机质含量在68137g/kg之间,土壤性质主要为壤土与砂质壤土。(3)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社会、经济三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可持续概念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进一步细化了“可持续性”的考量因素:包括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全面推进污染防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等。污染场地修复理论提出了常见的污染场地修复模式。一些关于可持续修复模式的通用结论包括: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倾向于采取原位处理而非异位处理方式,倾向于采取联合修复技术而非单一修复技术等。(4)本研究制定了一套包含人体健康、环境质量、能源与资源节约、经济投入、经济效益、社会满意度、舒适度等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2种评价方法,根据利益相关者意见形成6套指标权重,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共同构成了重庆市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模式评价体系。(5)重庆市污染场地修复模式评价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场地异位修复模式相比原位修复模式、场外修复模式更具可持续性,通过减少运输距离,提高修复后土壤的回收利用率、增加水回收利用率等方式可进一步提高重庆市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的可持续性。
向妮[8](2019)在《基于能值的水泥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水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之一,建筑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水泥。在过去10年中,中国的水泥产量从2005年的10.7亿吨增长到2015年的23.6亿吨,年增长率为8.23%。2014年,中国的水泥产量占全球水泥产量的60%。自1985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从能源消费的角度来看,它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水泥部门消耗了全球工业总能源使用量的10-15%。由于水泥工业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这将加速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同时,水泥生产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如水泥生产排放占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和工业燃料使用量的7%。因此,水泥行业的环境可持续性备受关注。在多种工业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中,能值分析由于考虑了环境的贡献、各种输入的质量差异,因此它对工业系统绩效的评价更加全面。结合水泥生产系统的特点,首先通过稀释法,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法和生态累积exergy消费(ECEC)法对环境排放影响进行能值量化,然后将环境排放的影响整合进经典的能值分析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值的综合评价方法及相关指标来评价水泥生产的综合绩效。作为案例,论文利用提出的方法和指标对两个水泥生产企业(案例1:没有余热发电系统;案例2:实施了余热发电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能值流分析可知,案例1中当地的可更新输入(R),当地的不可更新输入(N),购买的可更新输入(FR),购买的不可更新输入(FN)分别占总能值输入的0.03%,56.34%,25.82%,和17.81%。输入占比最大的是石灰石。在案例2中当地的可更新输入(R),当地的不可更新输入(N),购买的可更新输入(FR),购买的不可更新输入(FN)分别占总能值输入的0.01%,42.19%,36.84%,和20.96%。输入占比最大的是石灰石。(2)从污染物排放影响来看,案例1污染物排放影响的总能值是1.07E+19sej/yr,能值损失和生态服务分别占了97.44%和2.56%。其中,37.30%的能值损失来自NOx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案例2污染物排放影响的总能值是3.10E+19sej/yr,能值损失和生态服务分别占了99.06%和0.94%。其中,35.34%的能值损失来自NOx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基于12.00E+24 seJ/a这一能值基准,案例1的单位能值是2.84E+15 sej/t,案例2的单位能值是2.90E+15 sej/t。这说明,案例2的生产效率稍低于案例1。(4)案例1和案例2的能值交换比分别是9.60和7.46,这说明其他购买者从这两家企业购买水泥时,会获得利益,由于水泥产品价格过低,这种情况可能会加速相关原材料(特别是石灰石)和化石能源的枯竭。(5)案例1改进的能值产出率,改进的环境负载率和改进的能值可持续指数分别是9.39,2.87和3.27,案例2对应的三个能值指标分别是11.03,1.71和6.44。从能值指标值可知,与案例1相比,案例2有较高的经济利益或竞争能力,较低的环境压力和较高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后,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环境可持续性,论文提出了如下建议:(1)进一步提高废弃物替代矿物原料或化石能源的比例;(2)推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3)适当提高水泥产品的价格;(4)加快水泥行业技术创新。
李洋[9](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海螺水泥绿色财务分析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于2015年由政府正式提出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倡议,该倡议的实施利于我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振兴中西部地区,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实现复兴崛起。然而在2015年,水泥需求出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首次下滑局面,虽然我国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市场有面向好的趋势发展,但水泥市场仍旧疲软。介于2008年至2012年水泥行业的迅猛增长,该行业呈现产能严重过剩态势。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使得水泥行业去产能比较缓慢,产能过剩矛盾仍旧突出。介于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各国都将进行基础建设因此不可忽视我国水泥行业在这次战略下的发展机遇。然而海外有怀疑的声音认为我国像水泥这类“两高”企业借助“一带一路”进行剩余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是污染转移。水泥企业在行业产能过剩大背景下,国家对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发展机遇三者并行状态下,面临企业自身如何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与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相比,哈佛大学佩普、希利和伯纳德(2000)提出的哈佛分析框架由战略、会计、财务和前景分析四部分组成,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始于战略、终于报表”。从战略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将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相结合。因此,哈佛分析框架一经问世,成为企业财务分析的经典工具之一。本文采用财务分析新视角哈佛分析框架,选取水泥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海螺水泥公司为例,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结合会计与财务分析,且在财务分析维度中加入了环保投入与成效分析,对海螺水泥的前景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总结企业发展的经验,最后得出在水泥产能过剩,国家对企业环保要求提高,“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三者并存的局面下,海螺水泥靠坚持供给侧改革和“T”型发展战略,寻求盈利增长点降低生产成本,紧随“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海外市场发展,重视节能减排技术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来为我国其他“两高”产业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企业走向海外发展的同时注重自身绿色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王京京[10](2019)在《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全寿命可持续设计》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公路桥梁已超过80万座,总长度已达到5000万米。在复杂交通环境及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桥梁结构性能将逐渐退化、破损、钢筋锈蚀、耐久性降低,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运营。因此,有必要在桥梁设计中引入全寿命设计方法,即在设计阶段就考虑结构建成后养护、检测、维修加固等。传统的桥梁全生命周期分析和设计中主要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和经济指标。但桥梁在修建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修建在生态环境薄弱地域或水域的桥梁,更容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桥梁的可持续性,有必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现有方法中的安全、耐久等性能指标拓展到包含环境、经济、社会以及结构性能等各方面的可持续性指标。作为桥梁在施工建造过程中最主要的工程材料,混凝土在其生产过程中(尤其是水泥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造成极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显示大约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就要向大气排放0.73-0.99吨二氧化碳。粉煤灰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辅助胶凝材料,用粉煤灰替换部分水泥,不仅够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还能减少水泥及其熟料的用量,降低混凝土及其结构在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基本理论,以粉煤灰混凝土及桥梁的上部结构——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作为研究对象,从原材料选取、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各个阶段,考虑粉煤灰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和强度发展特性、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等因素,对粉煤灰混凝土及其构件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和成本进行定量化分析,构建粉煤灰混凝土结构全生命周期综合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和设计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确立了粉煤灰混凝土强度、龄期和掺量等参数的影响特性,构建了以混凝土强度为主要表征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对粉煤灰混凝土在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并对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2)基于一般大气环境下的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时变可靠度模型,考虑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的碳排放和成本评价问题,建立了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生命周期内碳排放和成本增量分析模型。(3)针对以往对碳排放和成本的时间效应研究不足的问题,从碳排放的持续效应、货币的时间价值和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碳排放折现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碳排放和成本的时间效应模型。(4)考虑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成本和可靠度等因素的变化,采用动态规划理论,提出了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全生命周期维修优化策。(5)考虑性能、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综合影响,建立了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并对可持续评价模型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权重因子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混凝土结构可持续设计的概念和思路。
二、中国水泥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水泥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掺陶瓷颗粒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废弃陶瓷的研究现状 |
1.2.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陶瓷颗粒 |
2.1.2 石英砂 |
2.1.3 水泥 |
2.1.4 硅灰 |
2.1.5 减水剂 |
2.1.6 钢纤维 |
2.1.7 水 |
2.2 配合比 |
2.3 制备方法 |
2.4 试验方法 |
2.4.1 扩展度试验 |
2.4.2 抗压强度试验 |
2.4.3 抗折强度试验 |
2.4.4 SEM试验 |
2.4.5 MIP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动性与基本力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扩展度 |
3.3 抗压强度 |
3.4 抗折强度 |
3.5 折压比 |
3.6 断裂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堆积密度与微观结构 |
4.1 引言 |
4.2 基础理论 |
4.3 堆积密度 |
4.4 SEM |
4.5 MIP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本与可持续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成本与可持续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读研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我国污染场地现状及修复需求 |
1.2.2 固化稳定化技术技术特征及应用现状 |
1.2.3 固化剂应用现状 |
1.2.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2.5 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钢渣在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钢渣的物理化学特性 |
1.3.2 钢渣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3 钢渣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4 钢渣激发研究现状 |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钢渣基固化剂处理镍锌污染土的机理研究 |
2.1 概述 |
2.2 可持续型固化剂研发 |
2.2.1 研发思路 |
2.2.2 激发剂筛选 |
2.2.3 电石渣和磷石膏的化学属性 |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案 |
2.3.3 试样制备 |
2.3.4 测试方法 |
2.4 固化剂组分优化试验结果 |
2.4.1 转炉钢渣、电石渣和磷石膏固化土的强度和重金属稳定率 |
2.4.2 固化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5 BCP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 |
2.5.1 固化土的基本土性参数 |
2.5.2 固化土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
2.6 BCP固化土的强度特性 |
2.6.1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2.6.2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酸碱度/电导率的关系 |
2.7 BCP固化土的浸出毒性 |
2.7.1 硫酸硝酸法重金属浸出浓度 |
2.7.2 固化土浸出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
2.7.3 重金属浸出浓度与浸出液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
2.7.4 浸提液p H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
2.7.5 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
2.8 BCP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变化机理 |
2.8.1 固化土的酸缓冲能力 |
2.8.2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
2.8.3 固化土的孔隙特征 |
2.8.4 BCP固化剂与重金属镍和锌反应机理 |
2.8.5 BCP掺量和龄期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机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拌和含水率和压实度对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测试方法 |
3.3 污染土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3.2 重金属浸出浓度 |
3.3.3 固化土酸碱度 |
3.3.4 固化土含水率 |
3.3.5 固化土干密度和比重 |
3.3.6 固化土颗粒分布 |
3.3.7 重金属化学形态 |
3.3.8 固化土孔径分布 |
3.3.9 固化土微观形态 |
3.3.10 固化剂掺量和污染土拌和含水率进行优化 |
3.4 压实度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4.2 重金属浸出浓度 |
3.4.3 固化土酸碱度 |
3.4.4 固化土界限含水率 |
3.4.5 固化土粒径分布 |
3.4.6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
3.4.7 固化土粒径减小后金属浸出浓度 |
3.4.8 固化土半动态浸出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重金属浸出行为演化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测试方法 |
4.3 传统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
4.3.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
4.3.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
4.3.3 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全量空间分布 |
4.3.4 试样破坏情况 |
4.3.5 ASTM D4843 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
4.4 改进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
4.4.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
4.4.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
4.4.3 土样空间均质性 |
4.4.4 试样破坏情况 |
4.4.5 土样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和全量 |
4.4.6 土样pH值 |
4.4.7 土样干密度和粒径分布 |
4.4.8 重金属化学形态 |
4.4.9 土样孔隙分布 |
4.5 土样环境土工参数变化对应的干湿循环次数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化土重金属扩散和渗流运移参数测评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样制备 |
5.2.4 试验方法 |
5.3 扩散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试验前后土样土性指标 |
5.3.2 试验前后土样孔隙水中金属浓度 |
5.3.3 上层溶液金属浓度 |
5.3.4 有效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计算 |
5.3.5 有效扩散系数的讨论 |
5.4 渗透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渗透系数 |
5.4.2 渗出液pH值 |
5.4.3 渗出液镍和锌浓度 |
5.4.4 渗出液钙浓度 |
5.4.5 USEPA 1314和USEPA 1316 试验结果比较 |
5.4.6 基于柔性壁渗透试验结果求算重金属运移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现场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试验场地 |
6.2.1 污染场地概况 |
6.2.2 污染土 |
6.2.3 下卧土 |
6.2.4 固化剂 |
6.3 固化稳定化修复 |
6.3.1 试验方案 |
6.3.2 施工工艺 |
6.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 |
6.4.1 取样点位 |
6.4.2 测试方法 |
6.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气温及固化土温度 |
6.5.2 干密度和含水率 |
6.5.3 贯入阻力 |
6.5.4 回弹模量 |
6.5.5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5.6 固化土浸出毒性、酸碱度和电导率 |
6.5.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
6.5.8 下卧层土重金属全量 |
6.5.9 BCP与传统固化剂性能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固化污染土填筑路基的耐久性与重金属运移特征研究 |
7.1 概述 |
7.2 试验场地概况 |
7.2.1 污染场地概况 |
7.2.2 污染土 |
7.2.3 离场土 |
7.2.4 固化剂 |
7.3 固化稳定化修复及监测 |
7.3.1 试验方案 |
7.3.2 固化稳定化施工工艺 |
7.3.3 原位测试及取样点位 |
7.3.4 测试方法 |
7.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7.4.1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
7.4.2 干密度 |
7.4.3 贯入阻力 |
7.4.4 回弹模量 |
7.4.5 重金属浸出浓度 |
7.4.6 固化土p H值和EC值 |
7.4.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 |
7.4.8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运移特征 |
7.4.9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体扩散运移距离预测 |
7.4.10 多场作用下固化土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生命周期评价 |
2.1.2 虚拟水 |
2.1.3 水足迹 |
2.2 研究现状 |
2.2.1 水足迹研究现状 |
2.2.2 混凝土水足迹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3.2 水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小结 |
3 构建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 |
3.1 研究区域选择与调研方案制定 |
3.2 数据来源与选取 |
3.2.1 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数据选取 |
3.2.2 混凝土生产的其它水耗数据 |
3.3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1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的研究边界 |
3.3.2 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模型构建 |
3.4 混凝土生产水足迹的敏感性分析 |
3.5 基于水分胁迫指数的混凝土行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 |
3.6 小结 |
4 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实证研究 |
4.1 样本企业调研结果 |
4.2 混凝土、水泥及骨料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1 样本企业各参数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2 西北地区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3 混凝土、水泥、骨料生产直接/虚拟水足迹 |
4.3 生命周期水足迹各参数贡献 |
4.4 小结 |
5 降低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对策建议 |
5.1 不同参数对混凝土行业生产水足迹的贡献 |
5.1.1 不同参数对混凝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1.2 不同参数对水泥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1.3 不同参数对骨料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2 生产规模对水资源的影响 |
5.3 混凝土生产主要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降低水足迹策略 |
5.4 混凝土行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及降低水足迹策略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样本混凝土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B 各样本水泥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C 各样本骨料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D 各样本沙场调研数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评价与生命周期成本 |
1.2.2 环境评价与生命周期评价 |
1.2.3 社会评价与生命周期社会评价 |
1.2.4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综合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和框架 |
2.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1 公共建筑类别与可持续性内涵 |
2.1.2 经济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3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4 社会可持续性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1.5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内容及理论基础 |
2.2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总体框架 |
2.2.1 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
2.2.2 评价的标准与步骤 |
2.2.3 分析要素与分析结构 |
2.2.4 分析框架与研究边界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LCC的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3.1 公共建筑经济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
3.2 公共建筑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
3.2.1 全生命期成本分类 |
3.2.2 全生命期成本计算 |
3.3 考虑代际折现下的成本分析 |
3.3.1 代际折现率的确定 |
3.3.2 代际折现下的成本 |
3.4 实例分析 |
3.4.1 工程概况 |
3.4.2 全生命期成本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LCA的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4.1 公共建筑环境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基础 |
4.1.1 分析框架 |
4.1.2 模型基础 |
4.2 公共建筑环境影响的终点破坏分析模型 |
4.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4.2.2 清单分析 |
4.2.3 环境影响评价 |
4.2.4 结果解释 |
4.3 实例分析 |
4.3.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4.3.2 清单数据 |
4.3.3 环境影响评价 |
4.3.4 结果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SLCA的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5.1 公共建筑社会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与内容 |
5.1.1 分析框架 |
5.1.2 分析内容 |
5.2 公共建筑SLCA的分析过程 |
5.2.1 目的与范围确定 |
5.2.2 清单分析 |
5.2.3 社会影响评价 |
5.2.4 结果解释 |
5.3 实例分析 |
5.3.1 调查权重 |
5.3.2 分析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与提升策略 |
6.1 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模型 |
6.1.1 模型假设 |
6.1.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6.2 公共建筑综合可持续性提升模型 |
6.2.1 基本假设与基本方程 |
6.2.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6.3 实例分析 |
6.3.1 理想状态的确定 |
6.3.2 可持续性综合评价过程 |
6.3.3 综合可持续性提升过程 |
6.4 提升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建议 |
6.4.1 健全提高公共建筑寿命的管理机制 |
6.4.2 优化公共建筑设计施工方案 |
6.4.3 做好公共建筑运营维护管理 |
6.4.4 加强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和性能提升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及创新点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公共建筑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天津双青新家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动态 |
1.2.1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1.2.2 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 |
2.1 装配式建筑 |
2.1.1 装配式建筑历史与发展 |
2.1.2 装配式建筑相关概念 |
2.1.3 装配式建筑特点 |
2.2 LCA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2.2.1 LCA生命周期评价概念与发展 |
2.2.2 LCA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 |
2.2.3 LCA生命周期评价工具 |
2.3 LCC生命周期成本 |
2.3.1 LCC生命周期成本概念与发展 |
2.3.2 LCC生命周期成本技术框架 |
2.4 S-LCA社会生命周期评价 |
2.4.1 S-LCA社会生命周期评价概念与发展 |
2.4.2 S-LCA社会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 |
2.5 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2.5.1 LCSA生命周期评价概念与发展 |
2.5.2 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技术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的LCSA评价模型 |
3.1 装配式建筑的LCA评价模型 |
3.1.1 目标和范围定义 |
3.1.2 清单分析 |
3.1.3 影响评价 |
3.1.4 结果解释 |
3.2 装配式建筑的LCC模型 |
3.3 装配式建筑的S-LCA评价模型 |
3.3.1 目标和范围定义 |
3.3.2 清单分析 |
3.3.3 影响评价 |
3.3.4 结果解释 |
3.4 装配式建筑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3.4.1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2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数 |
3.4.3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权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青新家园案例分析 |
4.1 案例概述 |
4.2 装配式8#楼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4.2.1 LCA环境影响评价 |
4.2.2 LCC生命周期成本 |
4.2.3 S-LCA生命周期社会影响评价 |
4.3 现浇式9#楼LCSA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 |
4.3.1 LCA环境影响评价 |
4.3.2 LCC生命周期成本 |
4.3.3 S-LCA生命周期社会影响评价 |
4.4 LCSA对比分析 |
4.4.1 LCA对比分析 |
4.4.2 LCC对比分析 |
4.4.3 S-LCA对比分析 |
4.4.4 LCSA对比分析 |
4.4.5 启示和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致谢 |
(6)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危机 |
1.1.2 流域生态补偿进程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水资源价值 |
2.1.1 水资源概念和属性 |
2.1.2 水资源价值内涵及研究进展 |
2.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基础理论 |
2.2.3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2.3 能值理论 |
2.3.1 基本理论 |
2.3.2 研究进展 |
2.4 InVEST方法 |
2.4.1 方法介绍 |
2.4.2 研究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洱海流域概况及水资源价值核算 |
3.1 洱海流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1.3 生态环境状况 |
3.1.4 生态补偿现状 |
3.2 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核算 |
3.2.1 水体分类 |
3.2.2 水资源价值核算 |
3.2.3 分析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洱海流域可持续性评估 |
4.1 子系统划分 |
4.2 流域可持续性评估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流域可持续性评估 |
4.3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子系统分析 |
4.3.2 水资源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5.1 生态系统服务类别 |
5.1.1 供水服务 |
5.1.2 提供食物服务 |
5.1.3 提供原材料服务 |
5.1.4 固碳服务 |
5.1.5 气候调节服务 |
5.1.6 水源涵养服务 |
5.1.7 水质净化服务 |
5.1.8 土壤保持服务 |
5.1.9 娱乐服务 |
5.2 生态系统服务核算 |
5.2.1 时间变化趋势 |
5.2.2 空间变化趋势 |
5.3 影响因素分析 |
5.3.1 自然地理 |
5.3.2 土地利用与覆盖 |
5.3.3 社会经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
6.1 补偿原则 |
6.2 补偿目标 |
6.3 补偿主客体 |
6.3.1 补偿主体 |
6.3.2 补偿客体 |
6.4 补偿标准 |
6.4.1 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货币价值 |
6.4.2 调节服务 |
6.5 补偿方式 |
6.5.1 经济补偿 |
6.5.2 政策补偿 |
6.5.3 产业补偿 |
6.5.4 技术和智力补偿 |
6.6 经费来源 |
6.6.1 财政转移支付 |
6.6.2 生态补偿专项资金 |
6.6.3 税收与收费 |
6.6.4 其他来源 |
6.7 激励与处罚机制 |
6.8 监测与评估 |
6.9 保障机制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7.1 坚持生态先行 |
7.1.1 优化空间布局重塑生态系统 |
7.1.2 开展生态补偿促力生态建设 |
7.1.3 严控治污攻坚坚持生态保护 |
7.2 加速经济转型 |
7.2.1 发展生态农业遏制面源污染 |
7.2.2 调整产业结构倒逼经济转型 |
7.2.3 推进生态旅游扭转消费景点 |
7.3 重视技术革新 |
7.4 强化社会建设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与不足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重庆市工业场地污染特性及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场地污染现状 |
1.1.2 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模式 |
1.1.3 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模式评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重庆市工业场地污染特性与行业来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分析方法 |
2.2.3 土壤样品采集 |
2.2.4 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重庆市污染场地土壤酸碱特性 |
2.3.2 重庆市工业场地污染特征与行业来源 |
2.3.3 实际土壤样品土壤特性及污染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模式 |
3.1 引言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的启示 |
3.3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3.3.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3.3.2 生态文明视野下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内涵 |
3.4 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评价体系构建 |
4.1 引言 |
4.2 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评价的目标 |
4.3 重庆市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3.1 指标筛选 |
4.3.2 指标赋权 |
4.4 重庆市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评价体系 |
4.4.1 指标体系 |
4.4.2 指标权重 |
4.5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污染场地修复模式评价案例分析 |
5.1 引言 |
5.2 场地概况 |
5.3 可行修复方案 |
5.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4.1 数据收集 |
5.4.2 数据处理 |
5.4.3 不确定性分析 |
5.5 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模式评价结果 |
5.5.1 可持续性评价得分 |
5.5.2 敏感性分析 |
5.5.3 不确定性分析 |
5.6 可持续性评价结果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重庆市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重庆市污染场地修复评价案例指标评价方法及赋值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基于能值的水泥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工业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介绍 |
1.2.2 国内外能值研究状况 |
1.2.3 能值分析的最新进展 |
1.3 关于水泥生产系统的能值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水泥行业生产现状 |
2.1.2 案例1 |
2.1.3 案例2 |
2.2 研究方法 |
2.2.1 能值分析方法 |
2.2.2 水泥生产系统能值分析 |
2.2.3 污染排放影响的能值计量 |
2.2.4 评价水泥生产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 |
2.3 数据来源 |
2.4 统计和制图工具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能值流分析 |
3.2 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
3.3 能值指标分析 |
3.4 敏感性分析 |
3.5 讨论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论文特色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一带一路”倡议下海螺水泥绿色财务分析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财务分析方法的研究 |
1.2.2 关于哈佛分析框架在企业中的运用及效果研究 |
1.2.3 关于绿色财务分析的兴起及内容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贡献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会计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2 “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 |
2.2.1 “一带一路”发展共享经济理念 |
2.2.2 “一带一路”发展绿色经济理念 |
2.3 传统财务分析概述 |
2.3.1 传统财务分析基本方法 |
2.3.2 传统财务分析局限性 |
2.4 哈佛分析框架概述 |
2.4.1 哈佛分析框架内容 |
2.4.2 哈佛分析框架优势 |
2.4.3 哈佛分析框架在水泥企业应用的理论分析 |
第3章 海螺水泥企业概况 |
3.1 企业背景及组织结构 |
3.1.1 企业背景 |
3.1.2 组织结构 |
3.2 企业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 |
3.2.1 企业主营业务 |
3.2.2 企业经营状况 |
3.3 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3.3.1 水泥行业呈现产能过剩态势 |
3.3.2 固定资产增量明显放缓 |
3.3.3 “一带一路”倡议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出去 |
3.3.4 国家环保标准不断提升 |
第4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螺水泥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 |
4.1 战略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基于PEST分析法 |
4.1.2 水泥行业分析基于波特五力模型 |
4.1.3 企业战略分析基于SWOT分析法 |
4.1.4 战略分析小结 |
4.2 会计分析 |
4.2.1 辨别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科目 |
4.2.2 分析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科目 |
4.2.3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在建工程科目分析 |
4.2.4 绿色财务分析下管理费用科目分析 |
4.2.5 会计分析小结 |
第5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螺水泥财务分析与前景分析 |
5.1 财务分析 |
5.1.1 偿债能力分析 |
5.1.2 营运能力分析 |
5.1.3 盈利能力分析 |
5.1.4 发展能力分析 |
5.1.5 环保投入与成效分析 |
5.1.6 财务分析小结 |
5.2 前景分析 |
5.2.1 水泥行业前景分析 |
5.2.2 海螺水泥前景预测 |
5.2.3 前景分析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
6.1.2 经济效益持续向好,确保行业龙头地位 |
6.1.3 环保投入逐年增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6.2 启示 |
6.2.1 坚持供给侧改革,借鉴“T”型发展战略 |
6.2.2 降低运营成本,寻求盈利新增长 |
6.2.3 紧随“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化发展 |
6.2.4 投入节能减排技术,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 |
6.3 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海螺水泥2013-2017年重大在建工程情况 |
附录2 海螺水泥海外子公司情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布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全寿命可持续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结构)生命周期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可持续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3 粉煤灰作为水泥替代品的研究现状 |
1.2.4 环境影响时间效应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2 基于强度的粉煤灰混凝土碳排放模型 |
2.1 粉煤灰混凝土碳排放模型 |
2.1.1 粉煤灰混凝土碳排放计算方法 |
2.1.2 粉煤灰碳排放清单 |
2.2 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 |
2.2.1 粉煤灰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模型 |
2.2.2 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和长期抗压强度模型 |
2.2.3 考虑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折减 |
2.3 基于MIC的碳排放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2.3.1 基于MIC的粉煤灰混凝土碳排放参数重要性排序 |
2.3.2 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碳排放的关系 |
2.3.3 粉煤灰掺量和碳排放的关系 |
2.3.4 粉煤灰混凝土龄期和碳排放的关系 |
2.3.5 其他因素和碳排放的关系 |
2.4 基于概率的粉煤灰混凝土碳排放统计分析 |
2.4.1 粉煤灰混凝土碳排放分布类型 |
2.4.2 粉煤灰混凝土碳排放特征值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设计使用寿命的粉煤灰RC梁碳排放和成本 |
3.1 基于时变可靠度的粉煤灰RC梁耐久性模型 |
3.1.1 粉煤灰RC梁碳化腐蚀模型 |
3.1.2 粉煤灰RC梁钢筋锈蚀模型 |
3.1.3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模型 |
3.1.4 粉煤灰RC梁时变抗力模型 |
3.1.5 粉煤灰RC梁时变可靠度模型 |
3.2 粉煤灰RC梁使用寿命分析 |
3.2.1 基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RC梁初始可靠度 |
3.2.2 基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RC梁初始可靠度 |
3.2.3 粉煤灰RC梁使用寿命预测 |
3.3 粉煤灰RC梁最大使用寿命预测 |
3.3.1 考虑粉煤灰掺量的RC梁抗压强度设计值 |
3.3.2 粉煤灰RC梁最大配筋率修正 |
3.3.3 粉煤灰RC梁最大使用寿命预测 |
3.4 基于使用寿命的粉煤灰RC梁碳排放和成本分析 |
3.4.1 粉煤灰RC梁的碳排放和成本模型 |
3.4.2 基于使用寿命的粉煤灰RC梁碳排放增量分析 |
3.4.3 基于使用寿命的粉煤灰RC梁成本增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时间效应的粉煤灰RC梁维修策略优化 |
4.1 基于可靠度的粉煤灰RC梁生命周期维修加固 |
4.1.1 常见RC梁维护方法 |
4.1.2 RC梁维修措施效果模型 |
4.1.3 预防性维护策略对RC梁可靠度指标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
4.1.4 实质性维护策略对RC梁可靠度指标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
4.2 RC梁单次维修加固的碳排放和成本 |
4.3 碳排放和成本的时间价值 |
4.3.1 碳排放的持续效应 |
4.3.2 货币的时间价值 |
4.3.3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碳排放折现 |
4.4 粉煤灰RC梁全生命周期维修策略优化 |
4.4.1 RC梁生命周期动态维修优化模型 |
4.4.2 不考虑时间效应的RC梁维修策略优化 |
4.4.3 考虑时间效应的RC梁维修策略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粉煤灰RC梁综合可持续设计 |
5.1 粉煤灰RC梁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5.1.1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影响评价 |
5.1.2 单目标优化模型 |
5.2 粉煤灰RC梁可持续极限状态 |
5.2.1 粉煤灰RC梁可持续极限状态设计 |
5.2.2 案例分析 |
5.3 基于不确定性的环境、经济、社会权重因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强度数据库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中国水泥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掺陶瓷颗粒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D]. 黄文意.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D]. 冯亚松. 东南大学, 2021(02)
- [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D]. 胡永江.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4]公共建筑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范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以天津双青新家园为例[D]. 马振雷. 天津大学, 2020
- [6]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钟绍卓.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重庆市工业场地污染特性及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模式研究[D]. 马新月. 重庆大学, 2019(01)
- [8]基于能值的水泥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研究[D]. 向妮.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9]“一带一路”倡议下海螺水泥绿色财务分析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D]. 李洋.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10]粉煤灰钢筋混凝土梁全寿命可持续设计[D]. 王京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