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通道激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波,反射,通道,气流,轴流,超声速,声压。
通道激波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振,徐强仁,马英群,赵巍,赵庆军[1](2019)在《超声速压气机叶栅前缘通道激波损失的鼓包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减小超声速压气机叶栅变进气马赫数条件下的前缘通道激波损失及由激波诱导的边界层分离,提出了一种带有平直过渡区的新型鼓包结构,并采用数值方法详细分析了新型鼓包结构对激波与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机理以及鼓包几何尺寸与位置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鼓包在迎风侧凹面产生的压缩波系有效削弱了前缘通道激波的强度,鼓包过渡区产生的膨胀波系使边界层流体加速,明显抑制了局部流动分离,并使分离提前再附。当某一超声速压气机叶栅的前缘通道激波入射在鼓包的过渡区范围内,鼓包高度为0.35倍的边界层厚度且鼓包迎风侧与背风侧长度分别为过渡区长度4倍与5倍时,可以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此外,与无鼓包方案相比,新型鼓包结构可使超声压气机叶栅在设计工况下的总压损失减少4.6%,同时超声速压气机叶栅进气马赫数在1.65~1.8范围内仍能取得较好的气动减损效果。(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吴晋湘,刘敏,田亮,邱萍,刘宏宝[2](2018)在《受限通道中叁维激波与侧壁面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中叁维斜激波与壁面的相交情况,以冷态模拟为基础,对两种不同形状的斜劈结构产生的斜激波进行数值模拟。当斜劈展向与气流方向成45.0°时,激波和膨胀波结构呈现叁维特性,并且激波在两侧壁面处的反射现象不同。以激波面上游为视角,当激波与壁面相交成锐角时会产生马赫反射;而激波与壁面相交成钝角则会以迭加膨胀波的形式减弱激波,并且使激波面的法线方向与壁面的法线方向垂直。由于两侧壁面的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激波强度减弱,同时气体经过斜激波后偏转角度也减小。对于构型Ⅱ,有斜劈的区域产生叁维斜激波会延伸到无斜劈区域,此时下壁面与斜激波相交成钝角,同样会以迭加膨胀波的形式减弱斜激波。(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吴晋湘,刘敏,田亮,闫文涛,邱萍[3](2018)在《叁维特性的斜激波在受限通道中发展的仿真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中叁维斜激波对燃烧室内流动产生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斜劈结构来模拟开式凹腔剪切层凸起,采用不同形状的斜劈结构,分析其在超声速流场中产生的叁维斜激波以及激波与壁面的相互作用规律.斜劈展向与气流方向成45°角时,激波和膨胀波结构呈现叁维特性,当激波与Z=20,mm壁面相交成锐角时会产生马赫反射;而激波与Z=0,mm壁面相交成钝角则会以迭加膨胀波的形式减弱激波,并且使激波面的法线方向与壁面的法线方向垂直.对于Λ型斜劈结构,产生的两个斜激波相交后会在相交处形成马赫反射,马赫反射激波面的宽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最终达到侧壁面.(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刘敏[4](2017)在《受限通道内斜切激波发展规律及其对流动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作为新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巨大的难题。其中在燃烧室内部的斜激波现象是主要问题之一,了解斜切激波的发展情况以及对燃烧室燃料掺混情况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简化的开式凹腔为主要模型,基于二维斜激波理论进行叁维斜激波数值模拟。为屏蔽黏性附面层对流动的影响,本文模拟主要针对理想情况,即流体流动过程是没有粘性的,因此固体壁面边界条件和周期性边界条件相似,在燃烧室的切向方向没有速度。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得出以下结论:对于Λ形凹腔,在凹腔前缘产生的叁维斜激波呈现一个叁维扭曲的激波面,在两侧壁面与凹腔中间产生的激波形状并不相同且不规则,目前并未见到相关原因和机理方面的研究。为了探究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将其他条件忽略,即忽略凹腔内气体流动作用以及凹腔边界层对斜激波的影响作用。研究后发现为满足壁面流动边界条件,当叁维激波面与壁面相交成钝角时激波强度减弱,并且使激波面的法线方向与壁面的法线方向垂直;而当激波面与壁面相交成锐角时会产生常规反射或马赫反射。接着对叁维斜激波中出现的马赫反射现象进行探究,发现马赫反射现象和气流偏转角有直接关系,对于马赫反射中出现的马赫杆,其影响因素比较多,模型的宽度以及斜劈的偏转角度均能影响马赫杆的产生情况以及马赫杆的长度。本文通过研究对受限通道内斜切激波发展规律及其对流动过程的影响,希望可以更好的指导设计燃烧室通道,使燃料之间通过斜激波作用进行有效掺混,进而提高燃烧效率。(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吴晋湘,孙健,杨硕,赵艳霞,刘联胜[5](2014)在《基于凸台的受限通道内斜切激波发展与气流偏转关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叁维基于一定凸台结构的超声速燃烧室受限通道内流场进行了冷态工况的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波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及与气流偏转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字形凸台前缘诱发的叁维斜切激波由中心对称面向两侧依次呈弯曲、平直、翻转的复杂对称形状;燃烧室内流场的0°截面和45°截面激波角度和气流偏转程度呈现规律基本相同,数值上45°情况略大;通道左右近壁面处斜切激波面在高度一半处向上弯折,致使上部水平方向两侧气流偏转程度大于通道中部,但差距不随燃烧室高度的增加而扩大。(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燃烧学专辑》期刊2014-05-02)
邱名[6](2014)在《高级压比轴流压气机转子通道内激波组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认识超音压气机的流动机理,降低超音压气机内的激波损失,削弱激波对附面层的干扰,本文进行了系统的超音叶栅流动机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超音叶型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系列高性能超音叶栅。以此叶型设计方法为基础,按照两类流面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台超音转子。最后搭建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平台,对转子叶片进行优化。超音叶栅的流动机理研究围绕唯一进气角、喉道与启动问题、前缘脱体激波和通道内激波结构展开。通过引入等熵马赫数,导出存在损失条件下的简单波关系,实现由进口段的总压恢复系数修正Levine唯一进气角计算方法。提出基于非对称双曲线的超音叶栅脱体激波模型,此模型可准确预测叶栅前缘的脱体激波形状和外伸段脱体激波损失。通过反射前缘脱体激波,可在通道内形成多激波组合增压。将二激波理论和叁激波理论用于超音叶栅流动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马赫数、大稠度时,超音叶栅的激波结构遵循Kurosaka的激波模型;在低稠度、小攻角流动时,超音叶栅激波结构遵循Denton的激波模型。除了此两类激波模型外,还存在七类超音叶栅激波模型。在这七类模型中,四类与马赫反射相关,两类与溢流状态相关,另一类来源于本文的叶型优化。针对超音叶栅喉道和启动问题研究表明:当轮缘速度大于自启动轮缘速度时,叶栅必定处于启动状态;当轮缘速度小于最小启动轮缘速度时,叶栅只能在溢流状态稳定工作;若轮缘速度在最小启动轮缘速度和自启动轮缘速度之间,叶栅的稳定工作状态与初始状态一致;并提出自启动轮缘速度的计算方法。以修正的Levine法和基于非对称双曲线的外伸激波损失计算为基础,提出新的超音叶型设计方法。此设计方法不仅可确保来流马赫数及唯一进气角等于给定值,还能计算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流动攻角。基于此叶型设计方法,本文设计了7个超音叶栅,并对其中的两个高马赫数超音叶栅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马赫数越高,最佳稠度越大;喉道位置靠后,总压损失系数降低;喉道位置靠前,失速裕度增大;平直吸力面后段和钝尾缘有利于抑制尾缘附面层分离。优化结果表明:在来流马赫数为2.0时,优化叶栅实现静压比3.91,总压比3.35,总压损失系数0.119(折合等熵效率0.904);在来流马赫数为2.2时,优化叶栅实现静压比4.75,总压比4.07,总压损失系数0.158(折合等熵效率0.883);叶型优化可合理的分配叶栅通道内的激波强度,抑制通道内膨胀,降低叶栅损失。结合上述叶型设计方法和流线曲率法通流设计,进行S1/S2两类流面内激波式超音转子设计。设计结果显示:此转子的流量为22.3 kg/s,压比为3.03,等熵效率为0.892,失速裕度为15.6%。此转子经优化后,流量不变,压比增大了0.12,效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失速裕度增大至26.0%。设计结果分析表明:超音转子的S2流面内存在两类扰动,一是流道扰动,使流线与壁面一同弯曲,且只向下游传播;二是损失扰动,起始于机匣处叶片后缘,并向上游传播。在进行流道设计时,机匣和轮毂的收缩角度不应过大,否则将造成流动堵塞。叶根后掠可增强叶根处的耐反压能力,提升超音转子的失速裕度;叶根负弯、叶尖正弯可增大径向压力梯度、提高叶尖处静压,最终提高转子总压比和效率。(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4-03-01)
王春,张德良,姜宗林[7](2006)在《多障碍物通道中激波诱导气相爆轰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直通道中激波经过多块矩形障碍物时诱导H_2/O_2混合气体起爆的物理机制.研究表明:在前导激波强度不足以诱导波后气体直接起爆的条件下,经过激波压缩的可燃气体也可能在远离激波的障碍物之间的凹槽部位起爆;障碍物表面产生的压缩波、膨胀波和气流滑移面对可燃气体的起爆、爆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添加不同稀释比的氮气可以影响爆轰波后流场的温度分布;增加障碍物的间距可以改变可燃气起爆位置.(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周立端,龚文海,杨志国,靳恒章[8](1998)在《激波在通道口部绕射反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下工程研究和设计中,地面运动的高速空气冲击波进入通道后的波动问题是非常重要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弄清激波进入通道后的传播规律,我们利用新近研制的光学激波管和其他激波管设备,对侧向激波进入通道后的各种模型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观察了激波进入通道后的波动图像,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本文介绍了试验方法和设备,描述了地面激波进入通道后在口部的绕射、反射波动图像和波后多旋涡运动规律,定量给出了通道口部绕射区压力变化曲线。(本文来源于《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期刊1998年01期)
通道激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中叁维斜激波与壁面的相交情况,以冷态模拟为基础,对两种不同形状的斜劈结构产生的斜激波进行数值模拟。当斜劈展向与气流方向成45.0°时,激波和膨胀波结构呈现叁维特性,并且激波在两侧壁面处的反射现象不同。以激波面上游为视角,当激波与壁面相交成锐角时会产生马赫反射;而激波与壁面相交成钝角则会以迭加膨胀波的形式减弱激波,并且使激波面的法线方向与壁面的法线方向垂直。由于两侧壁面的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激波强度减弱,同时气体经过斜激波后偏转角度也减小。对于构型Ⅱ,有斜劈的区域产生叁维斜激波会延伸到无斜劈区域,此时下壁面与斜激波相交成钝角,同样会以迭加膨胀波的形式减弱斜激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道激波论文参考文献
[1].刘永振,徐强仁,马英群,赵巍,赵庆军.超声速压气机叶栅前缘通道激波损失的鼓包控制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9
[2].吴晋湘,刘敏,田亮,邱萍,刘宏宝.受限通道中叁维激波与侧壁面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8
[3].吴晋湘,刘敏,田亮,闫文涛,邱萍.叁维特性的斜激波在受限通道中发展的仿真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8
[4].刘敏.受限通道内斜切激波发展规律及其对流动过程的影响[D].河北工业大学.2017
[5].吴晋湘,孙健,杨硕,赵艳霞,刘联胜.基于凸台的受限通道内斜切激波发展与气流偏转关系的探讨[C].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燃烧学专辑.2014
[6].邱名.高级压比轴流压气机转子通道内激波组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7].王春,张德良,姜宗林.多障碍物通道中激波诱导气相爆轰的数值研究[J].力学学报.2006
[8].周立端,龚文海,杨志国,靳恒章.激波在通道口部绕射反射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