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黄花叶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菜花叶病毒,地黄,序列分析
地黄花叶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王德富,张西梅,杨锋,牛颜冰[1](2016)在《油菜花叶病毒山西地黄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技术和非序列依赖PCR扩增(sequence-independent amplification,SIA)方法对感病地黄进行分子鉴定,并测定油菜花叶病毒(Youcai mosaic virus,YoMV)山西地黄分离物(YoMV-SX)的基因组全序列。序列测定及分析发现侵染地黄的病毒为油菜花叶病毒(Youcai mosaic virus,YoMV)。获得YoMV-SX(Gen Bank登录号JX422022)全长为6 304 nt,5'UTR长度为68 nt,3'UTR长度为236 nt,含有4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全序列核苷酸一致性分析显示Yo M V-SX与Tobamovirus亚组Ⅲ中分离物的一致性为90.7%~96.0%,与同属亚组Ⅰ和Ⅱ的一致性仅为50.2%~63.3%。全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YoMV-SX与YoMV-Wh形成一个独立分支,亲缘关系最近。这是YoMV侵染地黄的首次报道。(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杜琳,向进乐,樊金玲,李欣,罗磊[2](2013)在《应用IC-RT-PCR法检测怀地黄中烟草花叶病毒(TMV)》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套快速、灵敏、高效的怀地黄TMV检测技术,为怀地黄TMV的脱毒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以实现怀地黄脱毒苗的产业化生产,改善病毒病引起的品种退化现象。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TMV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免疫捕捉RT-PCR(IC-RT-PCR)技术检测怀地黄中的TMV,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利用IC-RT-PCR技术扩增出了预期目的条带,其扩增产物与地黄TMV CP基因(登录号为AY555269)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5.29%,氨基酸同源性达96.7%。结论:建立了怀地黄TMV的IC-RT-PCR检测技术,集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于一体,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合于怀地黄TMV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3年13期)
杨玲,张振臣,张荣意[3](2009)在《地黄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能同时检测Re MV、TMV和ToMV的简并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地黄病毒样品进行了检测。共克隆了25个病毒样品的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24个病毒样品均是Re MV,其相近病毒TMV未检测到,ToMV仅在一个野生地黄样品上检出,说明Re MV在我国栽培地黄和野生地黄上普遍存在。(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侯红琴,张振臣,雷彩艳,陈冉,张德胜[4](2007)在《地黄花叶病毒(ReMV)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是地黄上发生的一种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可能的新病毒。笔者对ReMV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ReMV粒子形态为杆状,可以侵染茄科、番杏科、十字花科和藜科等4科10种植物,其中在茄科的心叶烟、黄花烟、蔓陀罗;番杏科的番杏;藜科的苋色藜和昆诺藜上表现为局部枯斑症状。在红花烟、普通烟、番茄和白菜等植物上表现为系统花叶症状。ReMV的钝化温度为90-95℃,稀释限点为10-5-10-6,20-22℃条件下的体外存活期在60d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7年09期)
雷彩燕[5](2006)在《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 ReMV)基因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是本实验室从地黄上分离鉴定到的一种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可能的新病毒。本项研究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ReMV基因组5’端和3’端序列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基因组全序列,对基因组结构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该病毒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对该病毒的寄主范围、钝化温度、稀释限点、粒子形态等特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RhCE-PCR方法获得了ReMV 5’端71个核苷酸和3’端20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区序列。最终确定了ReMV基因组全序列,结果表明:ReHV基因组全长6395个核苷酸(nt),5’端非编码区含有71个核苷酸(nt),3’端含有204个核苷酸(nt);共有四个开放阅读框架(ORF),分别编码126KD蛋白、183KD蛋白、运动蛋白(MP)和外壳蛋白(CP)。126KD蛋白ORF起始于72nt处,终止于3422nt处;183KD蛋白ORF与126KD蛋白ORF起始于基因组中的同一个位置(第72nt处)终止于4922nt处;运动蛋白(MP)ORF起始于4906nt处,终止于5709nt处;外壳蛋白(CP)起始于5712nt处,终止于6191nt。ReMV与TMV-U1株系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基因组全长序列相似性为83%,与Tobamovirus属其它病毒基因组全长序列相似性在45%-78%之间;126 kD蛋白基因与Tobamovirus属其它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44%-8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32%—93%之间;183 kDa蛋白基因与Tobamovirus属其它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48%-83%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43%—94%之间;MP基因与Tobamovirus属其它病毒肝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36%-80%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19%—85%之间:CP基因与Tobamovirus属其它病毒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41%-85%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34%—94%之间;5’端和3’端核苷酸序列与Tobamovirus属其它病毒5’端和3’端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在52%-92%和51%-94%之间。对ReMV基因组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ReMv的MP和CP ORF被两个核苷酸间隔开,因此ReMV属于Tobamovirus病毒亚组Ⅰ的成员,病毒装配位点位于MP基因的ORF内。 根据Gibbs等人提出的Tobamovirus属病毒的分类描述和鉴定依据,对ReMV的“4404-4450 motif”与Tobamovirus属其它病毒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ReMV的“4404-50motif”与Tobamovirus属的特异性保守位点完全一致,说明ReMV属于Tobamovirus病毒;但ReMV的“4404-50 motif”既不同于TMV和ToMv,也不同于其它30种已知的Tobamovirus病毒或分离物,说明ReMV可能是Tobamovirus属病毒的一个新种。 对ReMV的纯化方法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eMv粒子形态为杆状,可以(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6-06-30)
曹云侠[6](2006)在《地黄花叶病毒(ReMV)移动蛋白(MP)和外壳蛋白(CP)基因介导的抗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含地黄花叶病毒(ReMV)移动蛋白(MP)基因全长cDNA的质粒pTMPF为模板,利用PCR方法,对ReMV MP基因进行缺失改造,分别获得了5′端缺失600nt(1/4MP)、400nt(1/2MP)和200nt(3/4MP)的缺失型MP基因。通过中间载体pROK219,将上述叁种缺失型MP基因克隆到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BIN19上,构建了ReMV MP基因3种不同形式的植物表达载体pBMP202,pBMP406和pBMP603。利用直接冻融转化法将上述3种植物表达载体和本实验室已有的ReMV全长MP基因(pBMPF)、5′端缺失18nt MP基因(pBMPD)以及Re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CP)转入土壤农杆菌LBA4404中。然后,在土壤农杆菌LBA4404介导下转化烟草品种“云烟87”,获得了所有6种植物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株,并对其分别进行了初步的PCR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对R_0代转基因植株的初步抗病性分析发现,不同形式MP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对烟草花叶病毒蚕豆株系(TMV-B)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pBMPF和pBMPD转化烟草与对照相比,表现症状略有推迟,但后期的抗病性表现不太明显。pBMP202和pBinCP转化烟草表现了比较好的抗病性,抗病性表现主要为推迟发病和后期恢复健康。(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张振臣,张丽芳,乔奇,王永江,靳秀兰[7](2004)在《烟草花叶病毒(TMV)地黄分离物的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是我国中医药上最常用的药材,病毒病为害是地黄生产中的一大难题,病毒病可造成地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和种性退化,严重影响地黄生产和出口创汇。2000~2003年作者利用血清学、RT-PCR,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定等方法,对河南省地黄病毒病进行了初步鉴定,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侵染地黄的主要病毒。为了进一步研究TMV地黄分离物(TMV-RH)与其他分离物的差异,本文对TMV-RH全基因组cDNA(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4-06-30)
杨学习[8](2003)在《烟草花叶病毒地黄分离物移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对番茄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已发表的TMV M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感染TMV的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叶片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获得TMV地黄分离物MP基因的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 vector上,得到含有完整MP基因的重组质粒pTMP-D。序列分析表明:移动蛋白基因全长804bp,编码268个氨基酸。与TMV-U1株系的核苷酸序列和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8%和80%。因二者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低,推测该分离物可能为烟草花叶病毒的一个新株系,有关该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序列正在进一步研究。 利用PCR方法对获得的TMV地黄分离物MP基因进行缺失改造,在MP基因5′端缺失掉21bp的核苷酸。分别将全长的和5′端缺失的M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了全长和缺失型M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MP-F和pEMP-D。 以番茄常规品种中蔬6号为试材,对番茄的再生转化系统进行了研究。以番茄子叶为外植体,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mg/L+IAA0.2mg/L。在番茄的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kanamycin)的筛选压和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的抑菌浓度分别以10mg/L和400mg/L为宜。 将全长和5′端缺失的MP基因通过中间载体pROK219克隆到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BIN19上,构建了全长及缺失型M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MP-F和pBMP-D。上述植物表达载体在土壤农杆菌LBA4404介导下,转化番茄生产品种“中蔬6号”,目前已获得愈伤组织,进一步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3-06-01)
地黄花叶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灵敏、高效的怀地黄TMV检测技术,为怀地黄TMV的脱毒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以实现怀地黄脱毒苗的产业化生产,改善病毒病引起的品种退化现象。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TMV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免疫捕捉RT-PCR(IC-RT-PCR)技术检测怀地黄中的TMV,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利用IC-RT-PCR技术扩增出了预期目的条带,其扩增产物与地黄TMV CP基因(登录号为AY555269)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5.29%,氨基酸同源性达96.7%。结论:建立了怀地黄TMV的IC-RT-PCR检测技术,集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于一体,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合于怀地黄TMV的快速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黄花叶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王德富,张西梅,杨锋,牛颜冰.油菜花叶病毒山西地黄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16
[2].杜琳,向进乐,樊金玲,李欣,罗磊.应用IC-RT-PCR法检测怀地黄中烟草花叶病毒(TMV)[J].中国中药杂志.2013
[3].杨玲,张振臣,张荣意.地黄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J].河南农业科学.2009
[4].侯红琴,张振臣,雷彩艳,陈冉,张德胜.地黄花叶病毒(ReMV)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7
[5].雷彩燕.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mosaicvirus,ReMV)基因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
[6].曹云侠.地黄花叶病毒(ReMV)移动蛋白(MP)和外壳蛋白(CP)基因介导的抗病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
[7].张振臣,张丽芳,乔奇,王永江,靳秀兰.烟草花叶病毒(TMV)地黄分离物的分子鉴定[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8].杨学习.烟草花叶病毒地黄分离物移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对番茄的遗传转化[D].河南农业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