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新风设备的新风风管及具有该新风风管的新风设备。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新风风管拆装不够便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上的风管接口,新风风管包括主机端接头、卡接构件和螺纹风管,主机端接头一端与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与螺纹风管连接,卡接构件卡接于主机端接头与螺纹风管的连接处,将主机端接头与螺纹风管卡接。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新风风管仅需要卡接构件即可将风管接头和螺纹风管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新风设备的新风风管,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风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管包括主机端接头、卡接构件和螺纹风管,所述主机端接头的一端能够与所述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纹风管连接,所述卡接构件卡接于所述主机端接头与所述螺纹风管的连接处,将所述主机端接头与所述螺纹风管卡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新风设备的新风风管,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风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管包括主机端接头、卡接构件和螺纹风管,所述主机端接头的一端能够与所述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纹风管连接,所述卡接构件卡接于所述主机端接头与所述螺纹风管的连接处,将所述主机端接头与所述螺纹风管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构件为弹性卡箍,所述弹性卡箍内侧面上设置有筋条,相应地所述主机端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筋条相对应的卡槽,所述螺纹风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筋条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筋条能够穿过所述卡槽并嵌入所述外螺纹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套接构件,所述套接构件能够将多条所述螺纹风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所述螺纹风管,所述卡接构件能够套设于所述套接构件的两端,以将所述螺纹风管与所述套接构件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风帽,所述风帽与所述螺纹风管远离所述主机端接头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远离所述螺纹风管的端面设置有第一进风格栅;并且\/或者所述风帽的外侧面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密封面,所述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风帽连接头,所述风帽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螺纹风管螺接,另一端上设置有卡扣\/卡孔,相应地所述风帽上设置有卡孔\/卡扣,所述风帽与所述风帽连接头相互插合后通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卡扣配合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不锈钢初滤网,所述风帽内部设置有限位环台,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风帽,所述不锈钢初滤网卡置于所述限位环台与所述风帽连接头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橡胶护圈,所述风帽连接头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槽,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风帽,所述橡胶护圈卡置于所述限位环槽与所述风帽之间。
9.一种用于新风设备的新风风管,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风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管包括:主机端接头、卡接构件、套接构件、螺纹风管、风帽连接头、风帽、不锈钢初滤网、橡胶护圈和通孔挡圈,
所述主机端接头的一端能够与所述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套接构件和所述卡接构件与所述螺纹风管连接;
所述套接构件能够将多条所述螺纹风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所述螺纹风管,所述卡接构件能够套设于所述套接构件的两端,以将所述螺纹风管与所述套接构件卡接;
所述风帽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螺纹风管远离所述主机端接头的一端螺接,另一端与所述风帽连接,所述风帽上设置有卡孔\/卡扣,相应地所述风帽连接头上设置有卡扣\/卡孔,所述风帽与所述风帽连接头相互插合后通过卡孔与卡扣进行卡接;
所述风帽远离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面设置有第一进风格栅,并且\/或者所述风帽的外侧面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密封面,所述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格栅;
所述风帽内部设置有限位环台,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风帽,所述不锈钢初滤网卡置于所述限位环台与所述风帽连接头之间;
所述风帽连接头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槽,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风帽,所述橡胶护圈卡置于所述限位环槽与所述风帽之间;
所述通孔挡圈能够套设于所述螺纹风管上。
10.一种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风管。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新风设备的新风风管及具有该新风风管的新风设备。
背景技术
新风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新风管路将空气从室外引入新风机内,再经过处理后,排入室内,完成室内的空气流通。
由于人工成本日益升高,在操作人员对新风机进行安装时,安装速度越快,越节省成本,现有技术中的新风风管的安装与拆卸仍然存在着不够简便的问题,因此,如何使新风风管安装与拆卸更为便捷,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应的,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新风管路来解决现有的新风风管拆装不够便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新风风管拆装不够便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风设备的新风风管,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风管接口,所述用于新风设备的新风风管包括主机端接头、卡接构件和螺纹风管,所述主机端接头的一端能够与所述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纹风管连接,所述卡接构件卡接于所述主机端接头与所述螺纹风管的连接处,将所述主机端接头与所述螺纹风管卡接。
在上述新风风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接构件为弹性卡箍,所述弹性卡箍内侧面上设置有筋条,相应地所述主机端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筋条相对应的卡槽,所述螺纹风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筋条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筋条能够穿过所述卡槽并嵌入所述外螺纹内。
在上述新风风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套接构件,所述套接构件能够将多条所述螺纹风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所述螺纹风管,所述卡接构件能够套设于所述套接构件的两端,以将所述螺纹风管与所述套接构件卡接。
在上述新风风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风帽,所述风帽与所述螺纹风管远离所述主机端接头的一端连接。
在上述新风风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帽远离所述螺纹风管的端面设置有第一进风格栅;并且\/或者所述风帽的外侧面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密封面,所述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格栅。
在上述新风风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风帽连接头,所述风帽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螺纹风管螺接,另一端上设置有卡扣\/卡孔,相应地所述风帽上设置有卡孔\/卡扣,所述风帽与所述风帽连接头相互插合后通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卡扣配合卡接。
在上述新风风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不锈钢初滤网,所述风帽内部设置有限位环台,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风帽,所述不锈钢初滤网卡置于所述限位环台与所述风帽连接头之间。
在上述新风风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新风风管还包括橡胶护圈,所述风帽连接头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槽,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风帽,所述橡胶护圈卡置于所述限位环槽与所述风帽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新风设备的新风风管,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风管接口,所述新风风管包括:主机端接头、卡接构件、套接构件、螺纹风管、风帽连接头、风帽、不锈钢初滤网、橡胶护圈和通孔挡圈,
所述主机端接头的一端能够与所述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套接构件和所述卡接构件与所述螺纹风管连接;
所述套接构件能够将多条所述螺纹风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所述螺纹风管,所述卡接构件能够套设于所述套接构件的两端,以将所述螺纹风管与所述套接构件卡接;
所述风帽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螺纹风管远离所述主机端接头的一端螺接,另一端与所述风帽连接,所述风帽上设置有卡孔\/卡扣,相应地所述风帽连接头上设置有卡扣\/卡孔,所述风帽与所述风帽连接头相互插合后通过卡孔与卡扣进行卡接;
所述风帽远离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面设置有第一进风格栅,并且\/或者所述风帽的外侧面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为密封面,所述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格栅;
所述风帽内部设置有限位环台,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风帽,所述不锈钢初滤网卡置于所述限位环台与所述风帽连接头之间;
所述风帽连接头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槽,所述风帽连接头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风帽,所述橡胶护圈卡置于所述限位环槽与所述风帽之间;
所述通孔挡圈能够套设于所述螺纹风管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设备,所述新风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风管。
本领域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上的风管接口,新风风管包括主机端接头、卡接构件和螺纹风管,主机端接头的一端与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与螺纹风管连接,卡接构件卡接于主机端接头与螺纹风管的连接处,将主机端接头与螺纹风管卡接。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风管仅需要卡接构件即可将风管接头和螺纹风管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均很方便,从而使操作人员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新风风管的安装,节省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新风设备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新风设备的新风风管及具有该新风风管的新风设备。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机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套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通孔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风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风帽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不锈钢初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橡胶护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不锈钢初滤网与橡胶护圈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u>
1、新风风管;11、主机端接头;111、卡槽;12、卡接构件;121、筋条;13、螺纹风管;131、外螺纹;14、风帽连接头;141、卡扣;142、限位环槽;15、风帽;151、第一进风格栅;152、第二进风格栅;153、卡孔;154、限位环台;16、不锈钢初滤网;17、橡胶护圈;18、套接构件;19、通孔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以风帽连接头上设置有卡扣,风帽上设置有卡孔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可以是风帽上设置有卡扣,风帽连接头上设置有卡孔,或者风帽连接头与风帽通过螺纹连接,只要能够将风帽连接头与风帽连接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风管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主机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卡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为解决现有的新风风管拆装不够便利的问题,新风设备(图中未示出)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和设置于壳体内的风管接口(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风管1包括主机端接头11、卡接构件12和螺纹风管13,主机端接头11的一端与风管接口连接,另一端与螺纹风管13连接,卡接构件12卡接于主机端接头11与螺纹风管13的连接处,卡接构件12为弹性卡箍,弹性卡箍上设置有筋条121,相应地主机端接头11上设置有与筋条121相对应的卡槽111,螺纹风管13上设置有与筋条121相对应的外螺纹131,筋条121能够穿过卡槽111,嵌入外螺纹131内,将主机端接头11与螺纹风管13卡接。其中,螺纹风管13为外螺纹ABS软管,即ABS材料的具有外螺纹131的软管。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筋条121、卡槽111和外螺纹131的设置,使弹性卡箍能够直接将螺纹风管13与主机端接头11连接,拆卸也极为方便,且不易开脱,牢固可靠,不易漏风,提升了新风风管1的拆装便利性。螺纹风管13选择外螺纹ABS软管,使软管与配件可以装配好进行包装,也可以拆散进行包装,从而根据新风设备的整机包装进行适应性调整,与硬管相比,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包装空间及成本,且不会对机器产生损伤性的磕碰。
下面参照图1、图4和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风管1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5为套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新风风管1还包括套接构件18,套接构件18可以通过弹性卡箍将多段螺纹风管13进行连接(图中未示出),将两个螺纹风管13分别插入套接构件18的两端,然后通过弹性卡箍上的筋条121穿过套接构件18上设置的卡槽111,卡入螺纹风管13的外螺纹131内即可完成卡接。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在常规技术手段中,截短或加长管路极其不便,甚至需要通过焊接等手段,使安装极其复杂,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套接构件18,可以任意调整螺纹风管13的长度,然后通过弹性卡箍和套接构件18直接连接,节省了安装时间,也使得新风风管1拆装更便利,安装没有局限性,任何厚度的墙体均可安装。
如图1、图2、图4以及图6-图11所示,其中,图6为通孔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风帽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风帽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不锈钢初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橡胶护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不锈钢初滤网与橡胶护圈的装配位置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新风风管1还包括风帽15、风帽连接头14、不锈钢初滤网16、橡胶护圈17和通孔挡圈19。风帽连接头14的一端与螺纹风管13进行螺纹连接,另一端与风帽15进行插合后,通过设置于其上的卡扣141与设置于风帽15上的卡孔153配合,从而与风帽15进行连接;在风帽15与风帽连接头14之间设置有不锈钢初滤网16,通过风帽15上的限位环台154与风帽连接头14相抵接,使不锈钢初滤网16不会出现窜动;在风帽15与风帽连接头14之间设置有橡胶护圈17,橡胶护圈17嵌入风帽连接头14上的限位环槽142内,通过限位环槽142与风帽15相抵接,来固定橡胶护圈17;风帽15远离螺纹风管13的端面还设置有第一进风格栅151,风帽15的外侧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为密封面,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格栅152;在螺纹风管13上还套设有通孔挡圈19。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增设风帽15,并在风帽15上设置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能够阻挡部分大型杂物进入新风设备,例如柳絮、树叶等,两个格栅的设计也使风量更大,在风帽15的上部设置成密封面,密封面可以将雨水遮挡在风帽15的外部,使得风帽15不会因为下雨而积水,解决了由于恶劣天气可能造成的雨水倒灌的问题。增设风帽连接头14,使风帽15更便于拆卸,并且通过将不锈钢初滤网16设置在限位环台154与风帽连接头14的相互抵接处,对不锈钢初滤网16和橡胶护圈17进行固定。增设不锈钢初滤网16能够进一步地阻挡较大的杂物进入新风设备内,使新风设备内部杂物更少,从而使用寿命更长。设置橡胶护圈17,能够用于固定室外的风帽15,在安装过程中,橡胶护圈17从室内通往室外后再向室内轻轻拉动,即可使橡胶护圈17紧贴室外的墙面,从而使风帽连接头14不再晃动,也就使得风帽15固定更牢固,并且,橡胶护圈17封堵住了通向室外的过孔,使室内室外隔绝,也遮挡了孔洞,更显美观,由于安装人员不再需要在室外进行封堵,还使得安装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通孔挡圈19设置于室内,同样封堵住了通向室外的过孔,使室内室外隔绝,也使得用户不会从室内看到过孔,使整体的安装墙壁更完整,美观。
特别地,主机端接头11与风管接口的连接端设置成四个L型通道,相应地在风管接口上设置四个柱状凸起(图中未示出),能够使主机端接头11通过在插接后直接旋拧的方式与风管接口连接,便捷可靠,同样加强了新风风管1拆装便利的优点。通过采用ABS材料的螺纹风管13,还解决了由于室内外冷热风交换带来的凝露现象,安装过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而拐弯,解决了硬管无法拐弯,实际安装不便的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筋条121、卡槽111和外螺纹131的设置,使拆卸变得方便,不易开脱,提升了新风风管1的拆装便利性。选择外螺纹ABS软管,更易包装,也更易安装,节约成本。增加套接构件18,使调整螺纹风管13更便捷。增设风帽15,能够阻挡部分大型杂物进入新风设备。增设风帽连接头14,使风帽15更便于拆卸,并且能够通过风帽15与风帽连接头14的相互抵接,对不锈钢初滤网16和橡胶护圈17进行固定。增设不锈钢初滤网16能够使新风设备内部杂物更少,从而使用寿命更长。设置橡胶护圈17,能够使安装人员不再需要在室外进行封堵,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工作安全性。通孔挡圈19设置于室内,封堵住了通向室外的过孔,也使安装墙壁更完整,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卡接构件12还可以是带有拧紧螺钉的常规卡箍,将主机端接头11和螺纹风管13的外径设置成相同,然后分别插入卡箍内,再通过拧紧螺钉把卡箍拧紧,从而实现主机端接头11与螺纹风管13的便捷可拆卸连接,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螺纹风管13对应筋条121的连接处可以设置卡槽111,同样能够通过弹性卡箍将主机端接头11与螺纹风管13连接,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风帽15还可以仅有一个第一进风格栅151,或者仅有一个第二进风格栅152,只要能够实现进风即可,并不是必须要两个进风格栅同时存在,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风帽连接头14与风帽15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上述提及的风帽15上设置有卡孔153,风帽连接头14上设置有卡扣141,例如,风帽15上设置有卡扣141,风帽连接头14上设置有卡孔153,或者风帽连接头14与风帽15通过螺纹连接,均可以实现风帽连接头14与风帽15的连接,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螺纹风管13还可以是具有外螺纹131的不锈钢管等,这种设计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风帽15还可以与螺纹风管13直接连接,这种设计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卡箍上还可以不是筋条121,通过在弹性卡箍上设置螺纹通孔替代筋条121,相应地在螺纹通孔处拧入螺钉,插入卡槽111并嵌入外螺纹131内,同样能够实现卡接的作用,拆装也很便利,此时,卡槽111还可以是与螺钉匹配的通孔,同样外螺纹131还可以是与螺钉相匹配的螺钉孔,这样能够更牢固的锁死,这些设计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设备,该新风设备具有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新风风管1。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实用新型是以新风设备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风管1显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设备,例如空调新风一体机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967.0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743827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F16L21/08
专利分类号:F16L21/08;F16L33/32;F24F13/02
范畴分类:27G;
申请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发明人:郭嘉兴;王宁
第一发明人:郭嘉兴
当前权利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宋宝库;王世超
代理机构:1148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