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科论文_陈炳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虎耳草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虎耳草,豆科,土家族,华西,庐山,甘肃省,菊科。

虎耳草科论文文献综述

陈炳华[1](2019)在《肾萼金腰(虎耳草科,示蒴果开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9年07期)

张继红,熊钢,郑育桃,林洪[2](2018)在《江西虎耳草科新记录种——肾萼金腰》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分布于江西省境内的1个虎耳草科植物新记录种——肾萼金腰(Chrysosplenium delavayi Franchet)。(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8年08期)

王家才,于倩楠,胡君[3](2018)在《四川省梅花草属(虎耳草科)一新记录种——甘肃梅花草》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四川省虎耳草科梅花草属新记录种甘肃梅花草,该植物分布于邛崃山脉南端的洪雅县。这一新发现,丰富了四川省的生物多样性资料,也为华西雨屏带与秦巴山地的植物区系关联提供了新资料。(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卢曦,杜宇默,张友民[4](2017)在《吉林省虎耳草科植物资源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开发利用虎耳草科植物资源,通过对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出吉林省虎耳草科植物共计12属、33种、9变种,对吉林省11种虎耳草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药用及观赏价值进行归纳总结,为虎耳草科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0期)

常修奇[5](2017)在《东北虎耳草科植物微形态及解剖特征的系统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形态学观察法及GMA半薄切片法深入研究了位于东北虎耳草科11属的27种及3变种的叶(叶片及叶柄)、果实及种子。观察了气孔类型,毛状体类型、器官的外部形态及解剖结构。结果显示虎耳草科分为2个类群,既虎耳草科(包括广义虎耳草亚科和绣球亚科)及茶藨子科,后者原为虎耳草科的茶藨亚科,这里将其提升为科。虎耳草广义虎耳草亚科(梅花草亚科、扯根菜亚科及虎耳草亚科):虎耳草亚科毛状体类型为多细胞非腺毛、单列多细胞腺毛及多列多细胞腺毛。叶柄横切面为叁角形、近心形或近圆形,维管束数量为1、3、5个,呈V形排列。果实具2心皮,内果皮为一层或多层构成,细胞不木化或轻微木化(落新妇属外)。种子卵圆形,种皮近光滑,有小突起或具肋。梅花草亚科植物叶无毛状体。果实具4心皮,内果皮由一层木化程度高的细胞组成。种子卵圆形,种皮具突起。扯根菜亚科植物叶无毛状体,叶柄横切面近叁角形,具一个维管束。果实具5-6心皮,内果皮为一层高度木化细胞。虎耳草的绣球亚科:毛状体为单细胞毛或多细胞星状毛。叶柄横切面近心形,维管束数量为1、3、5个,呈V形排列。果实具3或4心皮。内果皮多层高度木化的细胞。种子纺锤形,种皮具网格状纹饰。茶藨子科:叶毛状体为单细胞非腺毛。叶柄横切面近心形,3个维管束,具纤维,叶柄中间具髓腔,细胞内有丹宁。果实2心皮,内果皮一层。种子卵圆形,外层细胞长柱状。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东北虎耳草科植物叶、果实及种子的微形态及解剖结构,完善了虎耳草科的形态学,为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显示了植物微形态及解剖特征对虎耳草科系统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虎耳草科系统学奠定了形态学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郭娜,郭生挺,谢明,李恒,郑燕枝[6](2016)在《福建省金腰属(虎耳草科)一新分布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的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金腰属Chrysosplenium一新分布种——绵毛金腰。该种具有不育枝,基生叶长1.3~4.5 cm,宽1.2~2.9 cm,基部通常宽楔形,稀稍心形,花较疏,绿色,上述特征可区别于同属其他植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中药》期刊2016年07期)

任继文,任俞新,张国梁[7](2015)在《《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学名订正(叁)——虎耳草科、蔷薇科、豆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订正了《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虎耳草科、蔷薇科和豆科植物25种7变种2亚种的学名。(本文来源于《甘肃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姜帅,张佳,王颖莉,赵冬冬,李振华[8](2015)在《黄酮醇类化合物在虎耳草科中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酮醇类化合物为虎耳草科药用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对虎耳草科中已发现的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分布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阐明了该科化学成分与植物亲缘关系间存在的联系。期望为虎耳草科分类提供化学依据,并为合理、有效地开发该科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中药》期刊2015年07期)

邓家彬[9](2015)在《虎耳草科的分子系统发育、时间分化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子叶植物虎耳草目(Saxifragales)下的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APG Ⅲ)包括大约33属,640余种。该科中半数以上的物种是单型属,且存在大量同一物种间的间断分布状态。由于虎耳草科各属之间、属内种之间的形态较为相似,及其在演化过程中形态上的趋同性和物种分布的非连续,致使虎耳草科的系统发育研究长期处于困惑之中,一直没有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虎耳草科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高山山地,北美西部是虎耳草科各属和种的主要或典型的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部分物种孤立分布于南美洲大陆。该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从14到220不等,大量存在同一物种的多倍体。虎耳草科植物也是多倍体起源、多倍体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生物地理研究以及物种的进化和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本文选取56个基因和共计223份虎耳草科样本,多基因和多样本相结合的策略对虎耳草科植物的系统学首次进行较为全面、完整、客观的研究。本研究样本纳入量和DNA数据量均是目前为止在研究虎耳草科植物系统方面最为详细和完整的。结合相关化石标本记录进行年代标定和地理分布数据进一步对虎耳草科各主要植物类群(Group)之间的系统关系、分歧时间以及历史地理分布加以分析和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虎耳草科植物被分为Heucheroids和狭义Saxifraga s.s.(或Saxifragoids)两大支,该两支也被称为Saxifragoideae和Heucheroideae亚科。其中Heucheroids包括8个类群和变豆叶草(Saniculiphyllum guangxiense),支持变豆叶草归于Heucheroideae亚科,其系统位置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Saxifragoids中,狭义虎耳草类群包括虎耳草属(Saxifraga)和Saxifragella bicuspidata Hook. f.,不包括小花虎耳草属(Micranthes),小花虎耳草属与涧边草类群(Peltoboykinia)聚集为姊妹类群。(2)在系统发育树中,南美火地岛的特有单型属物种Saxifragella bicuspidata内嵌于广布北半球的虎耳草属中,且在虎耳草属的系统树中,该物种是该亚科中分化较早的一支。结合前人的分析结果、标本查阅和本研究结果,接受其原始的命名Saxifraga bicuspidata Hook.f.。(3)通过外类群化石标定结果推测出,大约在38.37百万年前(MYA, 95%HPD=30.99.46.11 MYA)即始新世中晚期,虎耳草科植物开始出现迅速分化和多样性。而到了大约在30.04百万年前(95%HPD=23.87.37.15 MYA)和大约30.85百万年前(95%HPD=23.47-39.33 MYA), Heucheroids和Saxifragoids两大亚科内开始出现分化。(4)利用S-DIVA对虎耳草科植物的祖先地理分布重建表明虎耳草科物种经历了几次主要的辐射传播:一次辐射传播发生在东亚,其他几次均发生在北美西部,并且在北美西部出现了几次独立的扩散传播。长距离传播和地理隔离在虎耳草科物种的起源和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科物种通过白令陆桥在东亚和北美西部之间交互迁徙和传播,且这种相互“交流”的现象一直持续到了中新世晚期。(5)本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尽量多的序列加上较为完备的物种介入,研究虎耳草科植物系统发育切实可行且相对可靠。该策略有助于虎耳草科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澄清了虎耳草科植物中各个类群之间的系统关系,同时对其它科、目等难于把握类群的系统发育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万定荣,胡吉清,龙娓芳,李路扬,丁奇[10](2014)在《鄂西土家族常用植物药(豆科和虎耳草科)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调查整理鄂西土家族常用的隶属于豆科和虎耳草科的植物药种类和民族医疗应用,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和资料整理分析,获得的研究结果表明:鄂西土家族常用的此两科18种植物药中,豆科植物药有13种,虎耳草科植物药5种,其中14种植物药的某些药用经验在国内药学专着未见记载.此调研结果为上述植物药的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珍贵的实地应用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虎耳草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了分布于江西省境内的1个虎耳草科植物新记录种——肾萼金腰(Chrysosplenium delavayi Franchet)。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虎耳草科论文参考文献

[1].陈炳华.肾萼金腰(虎耳草科,示蒴果开裂)[J].生物学教学.2019

[2].张继红,熊钢,郑育桃,林洪.江西虎耳草科新记录种——肾萼金腰[J].种子.2018

[3].王家才,于倩楠,胡君.四川省梅花草属(虎耳草科)一新记录种——甘肃梅花草[J].四川林业科技.2018

[4].卢曦,杜宇默,张友民.吉林省虎耳草科植物资源调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

[5].常修奇.东北虎耳草科植物微形态及解剖特征的系统学意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6].郭娜,郭生挺,谢明,李恒,郑燕枝.福建省金腰属(虎耳草科)一新分布种[J].中国现代中药.2016

[7].任继文,任俞新,张国梁.《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学名订正(叁)——虎耳草科、蔷薇科、豆科[J].甘肃林业科技.2015

[8].姜帅,张佳,王颖莉,赵冬冬,李振华.黄酮醇类化合物在虎耳草科中的分布[J].中国现代中药.2015

[9].邓家彬.虎耳草科的分子系统发育、时间分化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10].万定荣,胡吉清,龙娓芳,李路扬,丁奇.鄂西土家族常用植物药(豆科和虎耳草科)的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论文知识图

版Ⅰ 河南虎耳草科新记录:1.长白...虎耳草科虎耳草科11种植物DNA凝胶电泳检...羽叶鬼灯擎宜布置岩石园。八仙花

标签:;  ;  ;  ;  ;  ;  ;  

虎耳草科论文_陈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