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生本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生本教育

四川乐山沐川县凤村学校宋刚邮编:614501

所谓生本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处处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生本教育呢?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笔者通过一两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情境的创设,最好在课的导入部分,从学生的角度看,一个引人注目的实验、笑话、故事,一段有趣的电影、音乐等,都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这些情景的创设,就好比一把无形的钥匙,对启发和开阔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引进门”的作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多以开门见山引入,屡见不鲜,枯燥无味。个别学生对课堂久久不能入景,对老师提出的讲解熟视无睹。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追求新奇是每个孩子特有的天性。因而,一堂出色的小学数学课,没有创设情境的步骤一定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反之,则可以让学生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例如:四年级下册数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例题以跳远成绩为依据,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可以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做比赛裁判,排出选手名次。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从而乐意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

二、精彩纷呈,活动引领。

生本课堂,重在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活动量。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干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活动就是载体。无论是让学生猜一猜、折一折也好,还是让学生涂一涂、划一划、刻一刻、剪一剪也好,都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之全神贯注地听,全力以赴地投入。过去的教学模式,一堂课下来,只有老师问—学生答,要么就是做作业、批作业、改作业,如此反复,学生是彼于奔命,徒劳无功,课堂效益极差。教师口干舌燥地讲,累了就火冒三丈。如果有了活动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师生轻松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笑声,玩得开心。

三、“自主——合作——探究”,相互渗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模式。在生本教育课堂中,这三种模式应该恰如其分地融会贯通,有机统一,相互渗透。一是自主学习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教师,整个一堂课,都由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却没有给学生“自留地”,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权利。学生只会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二是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必要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每节课都需要合作,简单的内容,合作学习的意义不大,对于难点、关键、热点问题,可以试试合作学习。三是关于探究学习。特别是一些寻找规律的题目,要让学生通过实验,从一组一组的数据中,找出规律,拿出结论与答案。三种模式灵活运用,相互渗透。例如:在计算时,如果要用笔算是非常复杂的事,现在合作探究学习在这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可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先从一组一组的数据中计算出然后找出规律得出此题的结论。

四、“交流——汇报——评价”,适时点拨。

没有交流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活不起来。只有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师生互动,大家畅所欲言。同时,要注重汇报的实效。汇报是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当学生的劳动展示于全班同学面前时,他们的想法才不至于胎死腹中。学生是善于分享自己的成果的。教师适时点拨与评价,注重扬长避短,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增加信心与力量。

五、“拓展——升华——延伸”,举一反三。

生本课堂的目的,除了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活动量外,还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由于小组学习的理论基本上属于较低层次的内容,无法展示数学的魅力与奥秘,所以,拓展、升华、延伸这个环节弥补了小组学习的不足。每堂课都设计一些层次不同的题目,供不同学生练习、检测、挑战。

总之,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生本教育,举措很多,方式很多,只要我们坚守“以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就一定能让每一堂课开出美丽的教育之花。

标签:;  ;  ;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生本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