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工作记忆论文_周梁,李彦佼,李润泽,辛晓雯,李寿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工作记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记忆,工作,空间,客体,效应,构型,定势。

空间工作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周梁,李彦佼,李润泽,辛晓雯,李寿欣[1](2019)在《线条朝向的空间构型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行为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通过整体检测的变化觉察范式,探讨线条朝向的空间构型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及机制。行为结果发现,水平排列线条朝向的视觉工作记忆成绩高于杂乱排列;水平排列线条朝向有框时的视觉工作记忆成绩低于无框条件;ERP结果发现,无框条件下水平排列的线条朝向诱发的对侧延迟活动的波幅小于有框条件。以上结果说明,水平排列的空间构型能够促进线条朝向的视觉工作记忆表征,这一促进作用的潜在机制可能是水平排列的空间构型能够降低信息表征的负荷。(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9年05期)

吴文春,陈嘉倩,刘昌[2](2019)在《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叁维图形的特征加工时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探测变化觉察范式,对叁维图形的特征在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的加工时程进行了探讨。实验一的材料是由不同颜色和形状组成的规则立体图形。实验二的材料是由不同颜色和图案组成的六棱柱。实验结果显示:(1)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绩效均随识记项目数的增加而显着下降;(2)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客体工作记忆绩效显着提高,空间工作记忆绩效无明显增加;且在叁种呈现时间条件下,空间工作记忆绩效均高于客体工作记忆;(3)叁维图形中颜色特征的检测绩效优于形状、图案和特征捆绑。这些结果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叁维图形的特征加工存在显着的时程效应,空间位置加工最早完成,其次是颜色加工,然后是形状与颜色-形状的捆绑,最后是图案与颜色-图案的捆绑。(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冯墨女,刘晓明[3](2019)在《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关系的调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关系的影响。采用3(情绪体验:中性、积极、消极)×2(行动控制风格:行动导向、状态导向)混合实验设计,进行延迟匹配记忆任务实验。研究发现,中性与积极情绪体验下,行动导向与状态导向空间工作记忆的反应时与正确率均无显着差异;消极情绪体验下,行动导向与状态导向空间工作记忆结果差异显着,行动导向的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高。结果表明,消极情绪体验下,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的关系起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9年04期)

王明怡,赵黎,易显林[4](2019)在《超重/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比较:食物线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10岁超重/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在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及刷新表现上的差异,并探究食物线索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2(材料类型:食物图片、空白图片)×2(体重状态;超重/肥胖、正常体重)两因素混合设计,测量60名儿童在改编的点矩阵任务和活动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肥胖儿童在食物工作记忆广度任务中的表现更差,在一般工作记忆广度任务中二者表现无显着差异;超重/肥胖儿童在一般刷新任务中的表现更差,在食物刷新任务中二者表现无显着差异。结论:超重/肥胖儿童较正常体重儿童对食物刺激的工作记忆广度更小,对一般刺激的工作刷新能力更弱。(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程颖[5](2019)在《空间和客体工作记忆对散打运动员返回抑制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返回抑制效应是指个体在视觉搜索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内对已注意过的客体或位置再次反应时,表现出反应滞后的现象,这是一种人类视觉搜索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而生成的机制。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上,改变工作记忆材料的内容,探究叁种工作记忆对注意觉察任务所产生的返回抑制效应的影响及人群差异。研究一分别探究叁种工作记忆任务呈现在线索前和后阶段对返回抑制的影响。采用混合实验设计,3(工作记忆类型:空间工作记忆材料、客体工作记忆材料、空间绑定客体工作记忆材料)×2(是否记忆:记忆、不记忆)×2(线索有效性:线索有效、线索无效)×2(人群分组:普通大学生、散打运动员)。除人群分组为组间自变量外,其他均为组内自变量,因变量为觉察任务的反应时和返回抑制量。研究一a工作记忆任务呈现在线索前,参与者大学生30人,散打运动员26人。反应时上,是否记忆×人群分组交互作用显着,在记忆条件下,散打运动员的觉察任务反应时显着快于普通大学生;在不记忆条件下,两类人群无显着差异。返回抑制量上,是否记忆主效应显着,记忆工作记忆材料条件下的觉察任务返回抑制量显着小于不记忆的条件。研究一b工作记忆任务呈现在线索后,参与者大学生24人,散打运动员22人。返回抑制量上,是否记忆×人群分组交互作用显着,普通大学生是否记忆工作记忆材料的觉察任务返回抑制量无显着差异;而散打运动员记忆条件下的觉察任务返回抑制量显着大于不记忆的条件。研究二通过操控线索有效性的概率,形成高、低不同的注意定势水平,以便接近于竞技场景中可能出现的注意偏向或定势情况,而后探究叁种工作记忆任务对返回抑制效应的影响。采用混合实验设计,3(工作记忆类型:空间工作记忆材料、客体工作记忆材料、空间绑定客体工作记忆材料)×2(是否记忆:记忆、不记忆)×2(注意定势:低定势、高定势)×2(线索有效性:线索有效、线索无效)×2(人群分组:普通大学生、散打运动员)。研究二a工作记忆任务呈现在线索前,参与者大学生27人,散打运动员24人。返回抑制量上,是否记忆×注意定势交互作用显着,在低定势条件下,记忆条件的返回抑制量显着低于不记忆的条件;在高定势条件下,记忆条件的返回抑制量显着高于不记忆的条件。研究二b工作记忆任务呈现在线索后,参与者大学生24人,散打运动员23人。返回抑制量上,是否记忆×注意定势交互作用显着,在低定势条件下,记忆条件的返回抑制量与不记忆条件的返回抑制量无显着差异;在高定势条件下,记忆条件的返回抑制量显着高于不记忆的条件。结论:整体上对工作记忆任务在线索前、后阶段的记忆都会削减返回抑制量,即叁种工作记忆任务对线索-靶子范式中外源线索的编码和存储均会产生影响。当工作记忆任务呈现在外源线索前时,低定势中,记忆负载会对先前注意过的位置反应变慢的抑制现象进行削弱;高定势中,记忆负载会对先前注意过的位置反应变快的易化现象进行削弱。当工作记忆任务呈现在线索前且无注意定势的调节时,较比普通大学生,散打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觉察反应能力,更擅长将资源分配于注意觉察任务之中。当工作记忆任务呈现在线索后且无注意定势的调节时,较比普通大学生,散打运动员更容易受到线索和靶子刺激间工作记忆的影响,一定条件下返回抑制量反而会增强。(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帆[6](2019)在《工作记忆执行控制对数字空间联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研究表明了空间认知和数字认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虽然数字空间联结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工作记忆执行控制对数字空间表征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操作两类任务中的工作记忆执行控制,比较SNARC效应与序列位置效应在WM中的激活方式和表征方式的差异,揭示了执行控制对数字空间表征方式的影响。两个实验均采用双任务,分别为记忆任务和判断任务。要求被试记忆五个不同数字组成的序列,序列分为正序和倒序。在实验一判断阶段采用Go-Nogo范式,要求被试只对记忆序列内的数字做数量比较和奇偶判断;实验二取消Go-Nogo范式改为对所有出现的数字都进行数量比较和奇偶判断。结果发现,实验一倒序中的数量比较和奇偶判断任务并未发现SNARC效应,正序试次中SNARC效应出现,以及正序和倒序的所有任务均发现了序列位置效应。实验二中结果发现,倒序中的数量比较任务和奇偶判断任务并未发现序列位置效应,正序试次中序列位置效应出现,以及正序和倒序的所有任务均发现了SNARC效应,且在奇偶判断任务中倒序试次的序列内和序列外的SNARC效应差异显着。根据结果得出结论,数字空间联结具有灵活性,并受长时程记忆和工作记忆执行控制的影响,工作记忆抑制控制水平越高SNARC效应的影响越大。WM执行控制水平高则表现出序列位置效应,执行控制水平较低则表现出长时程记忆SNARC效应。数量比较任务与奇偶判断任务中激活不同的工作记忆编码方式,工作记忆的编码方式对数字空间联结有影响。数量比较任务激活数字的视空间工作记忆编码方式,可以直接激活长时程记忆的SNARC效应。(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瑶[7](2019)在《空间工作记忆的大脑结构基础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空间模板也称为视觉工作记忆是一个能量有限的系统,负责暂时性存储、保持、处理视觉和空间信息。视觉信息包括空间和客体两方面,进而出现空间工作记忆(spatial working memory,SWM)和客体工作记忆(object working memory,OWM)的划分。所谓客体是指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物体,如建筑物、几何图形、面孔等。客体都是由颜色、形状、纹理、方位等不同维度特征的视觉信息组合而成。空间工作记忆是对空间信息,比如物体所在的位置和顺序暂时性的保存,并不涉及到物体的具体属性。研究者通过许多实验范式考察工作记忆。N-Back范式是在工作记忆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范式。随着大脑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空间工作记忆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空间工作记忆往往与视觉背侧通路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后顶叶皮层(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PPC)等脑区活动的强弱有关。以往研究大多是通过任务态的方法来考察空间工作记忆的相关的脑区。Konstantinou等人使用延迟反应范式探究了空间工作记忆的结构基础,通过多体素形态学的分析发现空间工作记忆能力与额中回和双侧顶叶的灰质密度(grey matter density,GMD)密切相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其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受损主要与前额叶区域内的灰质体积(grey matter volume,GMV)减少有关。但针对空间工作记忆大脑结构研究依然较少且不深入。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形态学分析来探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后顶叶皮层等背侧通路的关键脑区的结构基础对空间工作记忆作用呢?很多的研究指出空间工作记忆中存在性别差异。相关的任务态的研究表明在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男女之间大脑激活区域存在差异,很少有研究从结构的角度去探究空间工作记忆中性别差异相关的特异性脑区。为此,本研究基于形态学分析考察了与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相关密切的灰质皮层,并结合静息态功能连接方法以及多体素模式识别的机器学习方法来考察关键脑区对空间工作记忆的作用。进一步采用ANOVA分析探究空间工作记忆中性别差异相关的特异性脑机制。其次,很多的研究指出情绪状态对空间工作记忆产生影响。焦虑是以内心混乱的不愉快状态为特征的一种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情绪状态。关于焦虑对工作记忆的影响,Eysenck和Calvo提出的加工效能理论(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ory,PET)认为焦虑会对中央执行系统和语音环路产生影响,但并不会对视觉空间模板产生影响。相关的一些研究结果支持了该理论。Hadwin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低状态焦虑组的个体在中央执行系统和语音环路相关任务上的操作成绩(正确率)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在加工效能(反应时)上存在显着差异。且高低焦虑组被试在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操作成绩和加工效能上都没有显着差异。然而也有很多的研究结果指出焦虑会降低个体在空间工作记忆上的表现。Lavric等的研究指出由威胁诱发的焦虑,当焦虑水平越高时被试在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上的表现将会变得更差。鉴于此,本研究也将对空间工作记忆是否会受到焦虑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探讨。实验1利用基于形态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静息态功能连接以及多体素模式识别方法主要考察了空间工作记忆的结构基础。并将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采用ANOVA分析探究空间工作记忆中性别差异相关的特异性脑区。实验1的结果表明:额中回(BA46,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颞中回(middle temporal gyrus,MTG)的灰质密度与个体的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相关,其中右侧额中回与左侧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SFG)、右侧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空间工作记忆能力显着正相关。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发现把上述关键脑区作为一种区分个体空间工作记忆能力高低的生理学标记是可行的。即右侧额中回的灰质密度能预测个体的高空间工作记忆能力。在空间工作记忆中,男性相比于女性其右侧梭状回(fusiform gyrus)和左侧额中回具有更大的灰质密度;女性相比于男性其右侧额中回和左侧颞中回等脑区具有更大的灰质密度。这些结果表明:空间工作记忆的背后存在大脑结构基础的差异,其中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是重要的空间工作记忆脑区;男女在空间工作记忆中存在相对特异性结构机制。实验2主要考察不同焦虑水平对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依据被试在《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上得分的高低进行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了焦虑对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焦虑水平的个体在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上的表现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具体来讲就是在空间工作记忆的操作成绩(正确率)、加工效率(反应时)上高低焦虑组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右侧额中回的灰质密度能显着区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较高的人群;且其与额上回、辅助运动区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相关,表明额中回、额上回和辅助运动区在空间工作记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空间工作记忆中男性的右侧梭状回和左侧额中回中具有更大的灰质密度,女性的右侧额中回和左侧颞中回等脑区具有更大的灰质密度。表明男女在空间工作记忆中存在相对特异性结构基础。二、焦虑不影响个体在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上的操作成绩(正确率)和加工效能(反应时),当然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高焦虑被试并不具有很高的焦虑得分,因此并未得到高低焦虑组被试间显着的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5)

甘鸿,刘登堂,许佩玮,卓恺明,李旋[8](2019)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视空间工作记忆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病性障碍(MIP)和精神分裂症(SCZ)患者视空间工作记忆(WM)缺陷,以及WM缺损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例MIP患者,27例SCZ患者及26例健康对照。应用基于视空间材料编制的n-back任务评估被试的WM,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结果叁组n-back数据进行重复测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组间变量(组别)组内变量(记忆负荷)的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标准化转换控制注意力影响后,对照组、MIP组及SCZ组的工作记忆成绩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MIP组与SCZ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IP患者的视空间WM缺陷与其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无相关性。结论 MIP患者对视空间刺激信息的工作记忆能力优于SCZ患者。(本文来源于《精神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李华庆,迟立忠[9](2019)在《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对篮球运动员防守预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记忆在复杂认知加工中的作用已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关于视-空间工作记忆及其子成分与现实场景下复杂认知加工的关系还较少探讨。采用篮球防守预判任务,通过2个试验对视-空间工作记忆与预判的关系进行探讨。试验一考察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对不同难度防守预判任务的影响,发现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小的参与者,预判反应速度快;试验二考察视-空间工作记忆2个子成分(客体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对运动预判的影响,发现客体工作记忆容量小的参与者,预判反应速度快,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大的的参与者,预判正确率更高。预判任务难度越大,预判正确率越低,但未发现任务难度在工作记忆对预判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初步揭示出视-空间工作记忆及其子成分对运动预判的影响,对篮球技战术训练具有实践启示。(本文来源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薛雨[10](2019)在《前额叶皮质中价值对工作记忆及空间信息编码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抉择(economic choice)是一种涉及高级认知功能的大脑活动。经济抉择行为可以定义为当个人仅基于主观偏好做出的选择行为。研究表明,大脑通过为每个选项赋值,然后比较它们来做出抉择。大脑中的抉择结果通常要落实到可被观察的行动上。外侧前额叶皮质(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LPFC)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参与抉择结果向行动计划转化(good-to-action transformation)的脑区。研究发现,抉择结果向行动计划转化的过程中,LPFC中不仅包含直接参与转化的抉择结果信号和行动计划相关的信号,还有被选商品的价值信号。在本文所基于的实验任务中,选项的出现和行动目标的出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开,其目的是将抉择过程与抉择结果的报告(执行过程)分离,以探讨抽象的抉择结果向具体的行动计划转化的神经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价值信号在抉择结果向行动计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而言,我们着重探讨维持在工作记忆中的价值信息如何调控抉择结果的工作记忆以及抉择结果向行动转化过程中的空间信息的编码。我们发现,在抉择结果在工作记忆中维持期间,价值对抉择结果编码的精确性进行调制,被选项价值越高,抉择结果编码的精确性越高;在转化过程中,价值对行动计划相关信息的编码进行调制,被选项价值越高,编码空间信息和行动计划的神经元的空间选择性越高。并且,价值对行动计划的调制效应在LPFCd中比LPFCv更显着。我们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前额叶皮质中价值调控抉择结果工作记忆以及抉择结果向行动转化过程的神经机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0)

空间工作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单探测变化觉察范式,对叁维图形的特征在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的加工时程进行了探讨。实验一的材料是由不同颜色和形状组成的规则立体图形。实验二的材料是由不同颜色和图案组成的六棱柱。实验结果显示:(1)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绩效均随识记项目数的增加而显着下降;(2)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客体工作记忆绩效显着提高,空间工作记忆绩效无明显增加;且在叁种呈现时间条件下,空间工作记忆绩效均高于客体工作记忆;(3)叁维图形中颜色特征的检测绩效优于形状、图案和特征捆绑。这些结果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叁维图形的特征加工存在显着的时程效应,空间位置加工最早完成,其次是颜色加工,然后是形状与颜色-形状的捆绑,最后是图案与颜色-图案的捆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工作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1].周梁,李彦佼,李润泽,辛晓雯,李寿欣.线条朝向的空间构型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9

[2].吴文春,陈嘉倩,刘昌.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叁维图形的特征加工时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

[3].冯墨女,刘晓明.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关系的调节效应[J].心理学探新.2019

[4].王明怡,赵黎,易显林.超重/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比较:食物线索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

[5].程颖.空间和客体工作记忆对散打运动员返回抑制效应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9

[6].杨帆.工作记忆执行控制对数字空间联结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9

[7].张瑶.空间工作记忆的大脑结构基础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19

[8].甘鸿,刘登堂,许佩玮,卓恺明,李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视空间工作记忆比较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9

[9].李华庆,迟立忠.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对篮球运动员防守预判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

[10].薛雨.前额叶皮质中价值对工作记忆及空间信息编码的调控[D].华东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男女空间工作记忆相对特异性的...: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结果.右侧额...:多体素形态学分析(VBM)结果.右侧...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容量测试流程图α2A/D1-HCN空间工作记忆调控模...4-丨2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四组被...

标签:;  ;  ;  ;  ;  ;  ;  

空间工作记忆论文_周梁,李彦佼,李润泽,辛晓雯,李寿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