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动荷载论文_郭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车辆动荷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荷载,车辆,路面,沥青路面,水泥,挡土墙,剪力。

车辆动荷载论文文献综述

郭萍[1](2019)在《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内部孔隙水压力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动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并结合多孔介质理论建立了饱水沥青路面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沥青路面不同深度范围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行车速度和不同胎压条件下路面内部孔隙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复循环的动水压力的冲刷作用和泵吸作用是导致石料-沥青界面发生损伤破坏的主要诱因;轮载底部的上面层表面和双轮轮隙中心下的中面层范围内分别出现孔隙水最大值,且轮隙处的路面材料更易发生破坏;路面在饱水状态下,重载、高速会加速沥青路面细观结构的衰变,缩短道路服务寿命.(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小兰,张献民[2](2019)在《车辆动荷载下沥青路面的路基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现有的路基动态回弹模量试验中没有充分考虑超载车辆、行车速度、现有路面结构及车轮迭加效应对路基应力的影响,该文结合以上因素,选取3.0m为路基应力计算深度,分析动静荷载下路基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路基应力在动荷载下的值高于静荷载;随路面结构参数增加,路基总竖向应力和总侧向应力规律相似;随车辆荷载增加,路基总竖向应力显着增加,路基总侧向应力缓慢增加;随行车速度增加,路基总侧向应力增加幅度大于总竖向应力;最终给出了动荷载下路基应力的取值范围,为基于道路寿命的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3期)

吴艾祺[3](2019)在《车辆动荷载作用下公路挡土墙的力学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西北、西南等山区交通建设工程越来越频繁,采用挡土墙支挡结构稳固公路路基边坡是最常用的工程防护方法。公路路面上作用的车辆荷载由车辆自重和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荷载组成,目前公路挡土墙的设计方法是将车辆荷载简化为静力荷载,这完全忽略了车辆动荷载对挡土墙结构的影响。不同以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车速越来越快,重型车辆也越来越多,车辆动荷载对挡土墙支挡结构是否有影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为此,本文依托实际工程案例,研究车辆动荷载作用下公路挡土墙的响应规律,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了挡土墙理论、车辆荷载理论和数值模拟理论,具体分析了常用车辆荷载模型特点及适用性,并且分析了规范中两种车辆荷载换算方法的异同之处。(2)利用四分之一车身结构两自由度振动模型求解出车辆振动效应表达公式,分析认为车辆动荷载与路面不平整性和车速有直接关系,本文选用了半波正弦车辆荷载模型作为动荷载加载方式并且对车辆荷载常规等效换算方法做了一点改进。(3)结合工程实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叁维模型加载车辆荷载,详细分析了无车辆荷载、车辆静荷载以及车辆动荷载作用下公路挡土墙结构的响应规律,认为车辆动荷载部分对挡土墙结构有一定影响。(4)针对工程实例,分别采用规范中车辆荷载换算方法和改进方法计算了车辆荷载等效代换的土层厚度,并利用理正岩土软件结合计算参数对挡土墙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改进的方法其评价结果更为精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8)

孙吉书,李猛,田红斌[4](2019)在《重载车辆在不平整路面的动荷载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加准确的研究重载车辆在不平整路面上的振动响应情况,通过对四轴重载车辆建立七自由度(1+1+5)路面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两个双自由度和一个叁自由度的车载振动模型简化分解,借助MATLAB数学计算软件编写程序实现车辆动荷载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车辆在不平整路面上的振动响应,四轴重载车辆的拖车后轮产生的动荷载最大,挂车前轮、后轮动荷载相差较小,变化趋势相对平缓;车辆动荷载随着路面不平整度波长的增加出现两个峰值,当波长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最大动荷载趋近车辆振动系统的自重,此时可认为路面趋于平整;路面振幅对于动荷载的影响较大,最大动荷载与振幅呈现正相关;超载问题是影响道路使用寿命的主要"杀手",为了避免道路的进一步损坏,增长其使用寿命,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控制车辆的超载现象。(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王磊[5](2018)在《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应变动态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路交通强度的增加,传统静载荷设计路面的方法不能完全反映道路运输实际情况。文中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建立路面有限元模型,并改变传统施加静态载荷的研究方法,采用模拟施加半正弦波动载荷,分析不同深度的面层和基层在动载荷下的应变动态响应情况,研究采用不同载荷大小的情况下,面层和基层动态响应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尹锋,周航,刘汉龙,楚剑[6](2019)在《车辆载重与动荷载对X形桩桩-网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比例模型试验,采用半正弦波模拟移动车辆荷载,通过开展不同车辆载重和动荷载作用下X形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模型试验,分析桩身动应力、土拱效应、动土压力、垫层应力传递系数、格栅动应变等的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车辆载重和动荷载对X形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动荷载对X形桩桩身动应力的影响深度约为2 m;车辆载重和动荷载的增加会导致桩间土承受更多的动应力,并且会降低路肩处土工格栅的作用;但是,路基中心的垫层应力传递系数几乎保持不变;土工格栅的动应变比超过0.048时,格栅累积变形会随着车辆载重和动荷载的增加迅速增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建文[7](2018)在《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重载车辆的动荷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不平路面会产生振动,导致车轮对路面产生附加动荷载,这种动荷载是不断变化的荷载,不等同于静载,会加速路面的破坏,而路面不平整度变大又会使车轮对路面产生的动荷载增加,这种耦合作用会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产生很大影响。然而,随着高速公路交通网的逐渐致密化、重载车辆的逐渐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速度也越来越严重,产生了错台、凹坑等破坏类型,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远远低于设计寿命。另外,当动荷载过大时,会影响车辆行车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因此将车辆与路面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分析车辆动荷载对路面的影响已成为目前车辆动力学和道路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车辆和路面这种耦合关系,以福田欧马可S5双轴重载车辆为研究对象,对双轴重载车辆在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动荷载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概括如下:(1)在结合考虑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破损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原因及危害,确定了错台和凹坑病害为影响重载车辆动荷载的主要因素。(2)根据路面不平度概念,分析了影响车辆振动的原因以及不平路面与车辆动荷载的关系,确定了四自由度理论振动模型,推导出由不同路面激励所产生的动荷载表达式,提出了以车辆动荷载系数作为动荷载的评价指标。(3)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重载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针对错台和凹坑病害建立了相应的路面模型,通过编制仿真驱动文件实现车-路耦合仿真。(4)分析了不同错台高度、不同凹坑深度、不同速度、不同载重工况下的车辆动荷载变化曲线,得出结论如下:错台病害对车辆动荷载影响显着,在相同错台高度下前轮的动荷载比后轮大;凹坑病害相对错台病害对车辆动荷载影响作用较小,凹坑病害易使车轮跳离地面,影响行车安全性;车速越高,车辆在破损路面上的动荷载越大,当路面破损十分严重时,影响车辆动荷载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路面不平度,车速成为一个次要因素,而在较为平整路面上,车速对车辆动荷载影响很大;载重对车辆动荷载有明显影响,载重越大,车辆动荷载越大,但车辆动荷载系数越小。(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4-25)

周华[8](2018)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重载车辆的动荷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其刚度大、荷载扩散能力强、抗弯拉及抗磨耗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公路中。然而,随着道路上重载车辆的比重逐年加大,且重载车辆的载重量及单轴荷载也不断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早期损坏和后期破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重载车辆行驶动荷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的影响较车辆静荷载不同,破坏作用更大,但以往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与荷载研究多是基于车辆静荷载进行,这并不能完全阐明重载车辆的实际行驶荷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和作用规律。因此,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重载车辆动荷载的研究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在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形式及重载车辆动荷载对水泥路面的破坏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重载车辆-水泥路面耦合系统进行荷载受力分析,探讨了不同种类动荷载的作用形式,并确定了本文动荷载评价指标,基于某款典型叁轴重载车辆建立其整车动力学振动系统模型,推导出轮胎动荷载、动荷载系数和动荷载方差表达式,选取了Fiala轮胎模型作为重载车辆动荷载分析的轮胎动力学理论模型,利用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Car创建了叁轴重载车辆模型和水泥混凝土3D等效容积路面模型,通过动荷载仿真得出了重载车辆通过单水泥路面接缝时的轮胎动荷载变化曲线,据此解释了轮胎与路面板间的动态作用力对二者的影响,并分析了叁轴重载车在不同车速、不同载质量和不同轮胎压力下的动荷载变化曲线,将仿真结果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并以图表形式给出,针对动荷载曲线图和数据图表,利用冲击荷载最大值mF和动荷载系数DLC对动荷载进行评价,得出了行驶车速、载重量和轮胎压力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重载车辆动荷载的影响规律。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实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重载车辆动荷载的初步分析,建立了重载车辆整车模型和水泥混凝土路面3D等效容积模型,确定了接缝冲击荷载最大值和动荷载系数的评价指标,分析了重载车辆经过水泥路面接缝时以及在不同行使车速、载重量和胎压工况下动荷载的变化规律,为后续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动荷载研究或路面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4-25)

陈杰[9](2016)在《不平整沥青路面车辆动荷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平整路面车辆动荷载,分析不平整度参数对车辆动荷载影响,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正弦波形曲线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模拟,编制了MATLAB程序对路面进行分段,建立了3m、6m、9m、12m四种波长的路面波形函数,采用二轴车振动模型计算了车辆动荷载。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动荷载及动荷载系数随着路面幅值及波长的增大而增大,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6年17期)

任荣旭[10](2016)在《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通建设时,斜交箱梁桥可以使得线路趋于更加优化,能够更好地适应线路的变化,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得到了广泛地采用。在对斜交箱梁桥研究的时候,以前大多是施加静力荷载来进行研究,但是在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斜交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的研究还不是十分充分,因此本文建立了动力荷载作用下斜交箱梁桥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参数变化时斜交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应用ANSYS建立了简支斜交箱形梁桥和连续斜交箱形梁桥的叁维实体单元模型。首先对车-桥模型进行了介绍,车辆选用6参数2自由度的1/4车辆模型,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箱梁桥选用SOLID65和LINK8单元进行模拟,通过和已知文献车-桥耦合模型对比验证了本文动力分析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析了斜交桥梁的不利截面位置,对其在动荷载作用下随参数改变时的剪力滞效应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这些参数主要有:行车速度、斜度、行车位置、宽跨比、翼缘板宽度、横隔板数目、预应力水平、轴重以及跨长比等,得到如下结论:跨中截面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斜交箱梁桥的最不利截面,随着参数的变化,经过计算认为行车速度、宽跨比、行车位置会对其剪力滞效应产生更为明显影响;各跨跨中截面是预应力混凝土叁跨连续斜交箱梁桥的最不利截面,通过对比认为行车速度、宽跨比、行车位置、翼缘板宽度的不同会对各跨跨中截面剪力滞系数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文章结尾对如何降低剪力滞效应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期刊2016-06-01)

车辆动荷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鉴于现有的路基动态回弹模量试验中没有充分考虑超载车辆、行车速度、现有路面结构及车轮迭加效应对路基应力的影响,该文结合以上因素,选取3.0m为路基应力计算深度,分析动静荷载下路基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路基应力在动荷载下的值高于静荷载;随路面结构参数增加,路基总竖向应力和总侧向应力规律相似;随车辆荷载增加,路基总竖向应力显着增加,路基总侧向应力缓慢增加;随行车速度增加,路基总侧向应力增加幅度大于总竖向应力;最终给出了动荷载下路基应力的取值范围,为基于道路寿命的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辆动荷载论文参考文献

[1].郭萍.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内部孔隙水压力数值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

[2].刘小兰,张献民.车辆动荷载下沥青路面的路基应力研究[J].中外公路.2019

[3].吴艾祺.车辆动荷载作用下公路挡土墙的力学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9

[4].孙吉书,李猛,田红斌.重载车辆在不平整路面的动荷载响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王磊.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应变动态响应分析[J].交通科技.2018

[6].尹锋,周航,刘汉龙,楚剑.车辆载重与动荷载对X形桩桩-网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9

[7].王建文.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重载车辆的动荷载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8

[8].周华.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重载车辆的动荷载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8

[9].陈杰.不平整沥青路面车辆动荷载研究[J].交通世界.2016

[10].任荣旭.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不同载重下凹坑深度为50mm车辆动不同载重下凹坑深度为20mm车辆动不同载重下凹坑深度为60mm车辆动不同车速下错台高度为5mm车辆动荷不同车速下车辆动荷载的分布不同载重下错台高度为10mm车辆动

标签:;  ;  ;  ;  ;  ;  ;  

车辆动荷载论文_郭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