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包括变压箱体,变压箱体顶部设有顶盖,变压箱体底部设有基座,基座上设有变压器,所述的变压箱体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侧壁凸起部,侧壁凸起部内设有风扇,侧壁凸起部上与风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部分上设有进气孔,与设有侧壁凸起部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基座上还设有变压器油循环箱,变压器油循环箱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与变压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其能够解决变压箱内热量排散问题,对变压箱内温度进行监控,并达到变压箱内温度的自动调节控制,且相对于单一的风扇散热来说,能够大大提升变压箱内空间的散热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包括变压箱体(1),变压箱体(1)顶部设有顶盖(2),变压箱体(1)底部设有基座(8),基座(8)上设有变压器(22),其特征是:所述的变压箱体(1)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侧壁凸起部(3),侧壁凸起部(3)内设有风扇(4),侧壁凸起部(3)上与风扇(4)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部分上设有进气孔(5),与设有侧壁凸起部(3)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9);所述的基座(8)上还设有变压器油循环箱(11),变压器油循环箱(11)通过进油管(12)和出油管(14)与变压器(22)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包括变压箱体(1), 变压箱体(1)顶部设有顶盖(2),变压箱体(1)底部设有基座(8),基座(8)上设有变压器(22),其特征是:所述的变压箱体(1)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侧壁凸起部(3),侧壁凸起部(3)内设有风扇(4),侧壁凸起部(3)上与风扇(4)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部分上设有进气孔(5),与设有侧壁凸起部(3)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9);
所述的基座(8)上还设有变压器油循环箱(11),变压器油循环箱(11)通过进油管(12)和出油管(14)与变压器(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孔(9)采用倾斜孔,出气孔(9)由变压箱体(1)内部向变压箱体(1)外部倾斜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凸起部(3)的顶部设有控制器(6),变压箱体(1)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器(6),控制器(6)还与风扇(4)的驱动部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12)上设有进油泵(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油循环箱(11)上还设有变压器油输出管(17)和变压器油输入管(18),变压器油输出管(17)和变压器油输入管(18)均延伸至变压箱体(1)外,变压箱体(1)外设有蓄水池(15),蓄水池(15)内设有盘管(20),盘管(20)两端分别与变压器油输出管(17)和变压器油输入管(18)延伸至变压箱体(1)外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池(15)顶部设有池盖(16),池盖(16)上设有蓄水孔(16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油输入管(18)上还设有变压器油泵(1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池(15)一侧设有溢流管(21),溢流管(21)的高度高于盘管(20)最高点所在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8)顶面采用由中部向两侧倾斜的斜面,变压箱体(1)上与基座(8)较低的两侧对应的两个侧壁下沿设有透水孔(1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油泵(19)、进油泵(13)均与控制器(6)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
背景技术
变压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它把上一级配电设备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及在电路短路、过载和漏电时进行断电保护。
一般而言,为了保证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变压箱内部需要保持通风,使电路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散去;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散热手段是在变压箱侧壁上设置透气孔,配合风扇达到降温的效果,但是在夏季,由于空气本身温度较高,风扇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需要另外设计一种适应于高温环境下的变压器散热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其能够解决变压箱内热量排散问题,对变压箱内温度进行监控,并达到变压箱内温度的自动调节控制,且相对于单一的风扇散热来说,能够大大提升变压箱内空间的散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包括变压箱体, 变压箱体顶部设有顶盖,变压箱体底部设有基座,基座上设有变压器,所述的变压箱体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侧壁凸起部,侧壁凸起部内设有风扇,侧壁凸起部上与风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部分上设有进气孔,与设有侧壁凸起部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
所述的基座上还设有变压器油循环箱,变压器油循环箱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与变压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出气孔采用倾斜孔,出气孔由变压箱体内部向变压箱体外部倾斜向下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侧壁凸起部的顶部设有控制器,变压箱体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控制器还与风扇的驱动部分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油管上设有进油泵。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变压器油循环箱上还设有变压器油输出管和变压器油输入管,变压器油输出管和变压器油输入管均延伸至变压箱体外,变压箱体外设有蓄水池,蓄水池内设有盘管,盘管两端分别与变压器油输出管和变压器油输入管延伸至变压箱体外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水池顶部设有池盖,池盖上设有蓄水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变压器油输入管上还设有变压器油泵。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水池一侧设有溢流管,溢流管的高度高于盘管最高点所在高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基座顶面采用由中部向两侧倾斜的斜面,变压箱体上与基座较低的两侧对应的两个侧壁下沿设有透水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变压器油泵、进油泵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变压器油,能够实现更快速的变压器内部温度输出,从而从内部降低变压器的整体温度,避免变压器温度过高的情况;
(2)变压器油的冷却通过与蓄水池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能够进一步提升变压器油的散热效率,而蓄水池内的水采用收集的雨水,节约了冷却水的消耗;
(3)依靠控制器,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变压箱内温度调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变压箱体1,顶盖2,侧壁凸起部3,风扇4,进气孔5,控制器6,温度传感器7,基座8,出气孔9,透水孔10,变压器油循环箱11,进油管12,进油泵13,出油管14,蓄水池15,池盖16,蓄水孔161,变压器油输出管17,变压器油输入管18,变压器油泵19,盘管20,溢流管21,变压器2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一种带有温度监控功能的变压箱,包括变压箱体1, 变压箱体1顶部设有顶盖2,变压箱体1底部设有基座8,基座8上设有变压器22,所述的变压箱体1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侧壁凸起部3,侧壁凸起部3内设有风扇4,侧壁凸起部3上与风扇4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的部分上设有进气孔5,与设有侧壁凸起部3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9;
所述的基座8上还设有变压器油循环箱11,变压器油循环箱11通过进油管12和出油管14与变压器22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出气孔9采用倾斜孔,出气孔9由变压箱体1内部向变压箱体1外部倾斜向下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侧壁凸起部3的顶部设有控制器6,变压箱体1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与控制器6,控制器6还与风扇4的驱动部分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油管12上设有进油泵13。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变压器油循环箱11上还设有变压器油输出管17和变压器油输入管18,变压器油输出管17和变压器油输入管18均延伸至变压箱体1外,变压箱体1外设有蓄水池15,蓄水池15内设有盘管20,盘管20两端分别与变压器油输出管17和变压器油输入管18延伸至变压箱体1外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水池15顶部设有池盖16,池盖16上设有蓄水孔161。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变压器油输入管18上还设有变压器油泵19。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蓄水池15一侧设有溢流管21,溢流管21的高度高于盘管20最高点所在高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基座8顶面采用由中部向两侧倾斜的斜面,变压箱体1上与基座8较低的两侧对应的两个侧壁下沿设有透水孔1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变压器油泵19、进油泵13均与控制器6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控制器6采用PLC控制器,可预先设置临界温度值,在温度达到临界温度值时,控制风扇4、进油泵13以及变压器油泵19的启闭。
本新型所提供的变压箱温控散热原理如下:
当温度达到控制器6所预设的温度值时,控制器6控制风扇4开启,对变压箱体1内进行散热,若处于夏季的高温环境状态下,在一段时间的风扇4散热状态下,无法达到良好散热效果,此时控制器6控制进油泵13启动,变压器油循环箱11内的变压器油在变压器22以及变压器油循环箱11之间循环,达到从变压器22内部实现散热的目的;
完成散热作业之后,控制器6控制变压器油泵19启动,变压器油循环箱11内的高温变压器油实现循环,在盘管20内与蓄水池15内的雨水进行热交换,提升变压器油的降温速度。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6466.1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200453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H02B 1/46
专利分类号:H02B1/46;H02B1/56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宜昌昌耀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宜昌昌耀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431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经济开发区
发明人:王世军;许民;彭建华;周宇;江华
第一发明人:王世军
当前权利人:宜昌昌耀电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姜荣华
代理机构:42226
代理机构编号: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变压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