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伊春供电公司黑龙江伊春153000
摘要: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但没有人重视,文章针对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对策
电力企业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以人为本,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创新管理、深化改革,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文化环境,培养出一批真正为企业所用的高素质人才,使之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与含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作。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组织目标的成员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它是指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人才流动机制与分配激励机制不完善,尽管目前已经有相当规模与数量的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但人才真正流动起来还是非常困难。
(二)分配制度不合理,绩效考核不规范,造成员事业心,进取心。
(三)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1)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重要性。(2)大部分电力企业确实对员工进行了培训,但其培训不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3)对培训与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一些领导者、管理者认为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的花费和风险太大。
(四)创新意识不够。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模式,管理僵化。“铁饭碗"、“铁工资”思想严重,使相当多的管理干部没有变革的压力,其管理思想保守。不少人缺乏更新知识的观念,被动应付眼前的工作,更谈不上对企业发展进行创新性思维。
(五)企业岗位设置出现弊端,人员配置时仍然采用旧式的人员定岗定编制度,人力资源岗位分布不均衡,一线员工队伍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受文化教育水平的影响,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不能适应企现代化高科技发展形式;
(六)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影响了员工素质的提升。目前我国多数电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它们并不是真理性得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提高职工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七)现状的流动性
电力集于劳动和技术的配置型企业,它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多,但有待提高素质。由于体制改革,流动、临时现象普遍。资源管理机制存在“只升不降”,“任人唯亲”的现象,形成人才流动性大的事实。
(八)由于现行管理机制的束缚,现有的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出现断层.后备人才短缺。特别是懂生产、会经营、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建设电力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一)制定合理规划
电力企业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要相适应,就必须制定合理规划。当前,解决关键是现阶段人员过多、效率低、配置不合理等局面。
(二)信息化
主要包括三个层面:①数据电子化管理:保存各类人力资源信息,以便存档随时查询。②流程的电子化管理:已经规范化的企业流程,使岗位员工的工作涉及更加高效、规范。③治理的电子化管理:采用计算机仿真等模型,进行战略分析和优化控制,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三)完善选用与考评职能
“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用人理念,选用和留住人才,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的氛围,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中发现人才,选用人才,用绩效考评、动态管理,使人才在竞争中施展才华,留住人才。同时开发和激活员工积极性。
(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电力体制改革的契机是电力企业自身改革优势,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弹性,实行优化组合,裁减人员,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培养、吸收和发现人才,造就一支创新性、持续性的人才队伍,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五)应加大对培训的投资,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拟定开发培训的管理计划。①根据培训内容,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岗位职务培训计划;②优秀员工培训和有能力开发的人员有机结合,组织创新培训,促进交流和探讨;③培训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计划,针对性强。④培训后,确保培训的可行性、可选性。
结束语
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电力企业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的任务相当艰巨。电力企业不仅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还要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作为指导和落实。努力创造出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邓霞,关于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2月
[2]张幸福,思考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中华民居,2013年4月
[3]李洪尧,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27)总第12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