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东平湖水COD环境容量计算及水质控制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徐好[1](2019)在《南四湖水质时空分布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和调蓄的重要湖泊,一直以来湖泊水质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南四湖的水质恶化。本文以DO、COD、TN、TP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近十年来的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南四湖水质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并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根据南四湖四个湖区的水质变化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南四湖的水质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南四湖年内的水质指标对比,2014年和2016年南四湖非汛期的COD浓度均值略高于汛期,是汛期的1.12和1.18倍;非汛期TN浓度均值是汛期的1.23倍和1.26倍,非汛期的TP含量也大于汛期,同时DO在汛期的浓度总体大于非汛期。通过南四湖2014年和2016年汛期与非汛期的DO、COD、TN和TP的浓度对比,显示南四湖汛期水质优于非汛期。(2)南四湖的四个湖区中,南阳湖水质污染最重,微山湖水质相对较好,整体呈现由北向南水质变好的趋势。南四湖湖区周边COD、TN、TP浓度污染浓度高于湖心区,这与水质优劣的分布特征相一致,湖心水质好于湖区周边。从垂直方向上,各水质指标浓度基本随深度增加而下降,表明南四湖表层水质劣于深层。(3)利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和模糊评价等方法对2006-2016年的南四湖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四个湖区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为3.796、3.446、3.350和3.128,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总体比2006年优化1-2个水质指标,水质有所改善。南阳湖和独山湖水质标识指数高于昭阳湖和微山湖,微山湖水质相对更好。该论文的研究可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以来的南四湖水环境管理及水质改善提供指导,对于湖泊生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白辉[2](2019)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中国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为此而开展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又未能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建立输入响应关系。虽然国际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国情和基础的不同,一些技术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还难以适用,亟需提出适合我国水质目标管理核心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为此,本文针对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等关键技术难点开展了方法创新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实践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多重水质目标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多重水质节点控制的处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划分水环境容量计算单元。考虑混合区水质达标和多重水质控制断面达标要求,在水环境容量解析计算模型基础上引入混合区范围计算方法和水质节点控制方法,建立了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同时实现混合区控制和多重水质节点控制。(2)提出了水环境承载力是由水体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质量共同决定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在水环境容量承载率和水质承载率计算方法相互修正基础上,依据内梅罗指数方法,构建了多类型污染指标的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结合水环境管理预警需求,参考国际通行安全标准界限,将水环境承载力划分为超载、临界承载和可承载三个等级。(3)提出以三级水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以此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初始分配主要考虑区域整体污染物减排技术潜力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次级分配主要考虑分配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同时通过引入基尼系数法对区域污染物总量最终分配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4)根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构建了一套包括基于负荷历时曲线(LDC)的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流域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方法、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等5个关键方法的,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基本涵盖了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各个环节。(5)通过将所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应用研究,确定了河南省的总量控制目标,将总量控制目标在各地区之间进行了分配,并将各地区污染物总量分配到工业、城镇生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等点源,污染物总量分配结果比此前实施的总量控制更符合区域的特征,体现了各地区的差异性,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具有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现实针对性,能很好的揭示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有力服务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质量双控目标,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使用,能为中国基于水质改善目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实施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对中国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任颖[3](2016)在《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特征与环境驱动因子》文中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深远的意义,调水的水质问题是东线工程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作为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泊和输水通道,在调水过程中,其水质状况、浮游藻类群落分布和蓝藻水华发生的风险是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目前,针对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湖泊水质和藻类分布状况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多数研究的研究周期较短,采样次数较少,没有同时对4个调蓄湖泊开展藻类群落研究及差异性分析,对各调蓄湖泊有害蓝藻分布和水华发生风险的研究也较少。本研究针对通水前(2011年3月~2013年5月)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湖泊水质状况和浮游藻类群落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分别布设11、5、5、3个采样点,对东线各调蓄湖泊水质指标、浮游藻类群落构成、藻密度变化、优势藻种等进行研究,揭示了浮游藻类群落季节演替规律;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ilarity percentage, SIMPER)等方法探明了东线调蓄湖泊间浮游藻类群落相似性及造成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特征种属;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明确了影响东线调蓄湖泊浮游藻类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辨识了东线调蓄湖泊的有害蓝藻种类及其分布特点,提出了蓝藻水华分级预警预案,评价了蓝藻水华发生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东线调蓄湖泊水环境保护和水华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对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湖泊通水前浮游藻类种群特征的研究,也可为评价大型调水工程的实施对湖泊水生态的影响提供重要本底数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东线各调蓄湖泊水体理化指标中,水温没有显着差异,溶解氧、透明度、pH、水深存在显着差异;营养盐浓度存在显着差异;叶绿素α浓度差异不显着。根据修正的卡森营养状态指数法(TSIM)评价标准,洪泽湖和南四湖属于轻度富营养状态,骆马湖和东平湖属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东线调蓄湖泊共检出浮游藻类8门127属310种(包括变种),包括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隐藻门、黄藻门、甲藻门和金藻门,其中绿藻门检出种类数最多,占检出藻类总种数的44.2%,其次为硅藻门(22.9%)、裸藻门(13.2%)和蓝藻门(12.3%),其他门类相对较少。东线各调蓄湖泊检出藻类总种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南四湖>骆马湖>东平湖>洪泽湖。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总藻密度变化范围及月均值分别为247.0~3403.0×104个/L(1142.4x104个/L)、116.7-2233.1×104个/L(830.2x104个/L)、83.0-2997.5×104个/L(1139.1×104个/L)、56.3-3613.9-104个/L(997.1×104个/L)。浮游藻类密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绿藻门四季占总藻密度比例均较高;硅藻门春季占比较高;隐藻门春、秋季占比较高;蓝藻门夏、秋季占比较高。洪泽湖、骆马湖和南四湖浮游藻类群落季节演替模式较为相似,而东平湖春季优势门类为硅藻门,夏秋季节优势门类为蓝藻门,与其他湖泊存在差异。东线各调蓄湖泊常见的优势藻种包括隐藻门的尖尾蓝隐藻,绿藻门的小球藻、纤维藻,硅藻门的小环藻、钝脆杆藻、尖针杆藻,蓝藻门的湖泊伪鱼腥藻、惠氏微囊藻、依沙束丝藻等。根据藻类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东线各调蓄湖泊水体整体处于微污染-轻度污染状态,藻类群落组成稳定性较高。东线各调蓄湖泊藻类群落结构差异显着,藻类群落样本间相似程度在40%-90%之间,东平湖不同月份样本间离散程度更高,洪泽湖不同月份样本相似性程度最高。南四湖和骆马湖之间藻类样本的相似性程度相对较高,洪泽湖和东平湖之间藻类样本的相似性程度相对较低。蓝藻门的伪鱼腥藻属是造成东线调蓄湖泊间藻类群落差异的最主要特征种属,在各湖泊间贡献率均为最高,其他常见湖泊间藻类群落差异特征种属包括:小环藻属、小球藻属、蓝隐藻属、衣藻属、针杆藻属、锥囊藻属、束丝藻属、微囊藻属等。东线各调蓄湖泊地理纬度的差异可能是各湖泊藻类群落差异的主要原因。洪泽湖影响浮游藻类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是水温、溶解态磷、高锰酸盐指数;骆马湖影响浮游藻类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是水温、亚硝态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南四湖影响浮游藻类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是水温、总氮、溶解氧、pH;东平湖影响浮游藻类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是水温、总氮、需氧量、总磷。由于水温的季节变化,各调蓄湖泊夏秋季节藻细胞密度明显大于水温较低的冬春季节,优势种群也发生着有规律的演替。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变化同样会对浮游藻类群落的变化产生影响。另外,水文和水体动力学条件的变化也会显着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的生长和季节演替,洪泽湖和骆马湖夏季浮游藻类群落的动态变化,一定程度上受到水位变化的影响。东线各调蓄湖泊检出蓝藻种属数差异不大,夏秋季节检出蓝藻种数明显多于冬春季节,蓝藻种群藻密度变化呈现出相似的季节性规律。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蓝藻密度变化范围及月均值分别为2.1-914.9×104个/L(均值127.1×104个/L)、0.8-1091.5×104个/L(均值274.5×104个/L)、1.0-1494.0×104个/L(均值238.1×104个/L)、0.2-2093.5×104个/L(均值448.0×104个/L)。洪泽湖蓝藻优势种主要是惠氏微囊藻,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蓝藻优势种主要是湖泊伪鱼腥藻,依沙束丝藻只在东平湖成为蓝藻优势种。东线调蓄湖泊主要的产毒蓝藻种类为:惠氏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卷曲鱼腥藻、依沙束丝藻,其中洪泽湖和骆马湖惠氏微囊藻所占比重最大;南四湖卷曲鱼腥藻和微囊藻所占比重较大;东平湖依沙束丝藻所占比重最大。基于制定的蓝藻水华分级预警预案,夏秋季节洪泽湖处于中级风险预警水平,部分监测点会达到高级风险预警水平;骆马湖和南四湖大部分月份处于低级风险预警水平;东平湖水华蓝藻种类处于低级风险预警水平,但产毒蓝藻种类一依沙束丝藻可能像水华束丝藻一样具有形成水华的能力,因此应对其加强监测和进一步的研究。
田昌[4](2015)在《洪泽湖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变化的水环境驱动因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洪泽湖是全国第四大淡水湖,现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大的调蓄湖泊和重要过水通道,其水质对南水北调东线的水质优劣有着重要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调水的水质问题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否顺利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调蓄湖泊发生水华的可能性是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浮游植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掌握浮游植物的种群分布特征和演替规律,可以更好地改善水质和预防蓝藻水华的发生。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于2013年5月底、山东段于2013年6月底完成了第一次试通水。本研究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前,对洪泽湖的水质状况、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分布特征进行跟踪研究,明确洪泽湖影响浮游植物、蓝藻种群分布的环境因子,结合水文、气象条件,研究洪泽湖典型蓝藻形成水华的可能性,可为洪泽湖的水环境保护及蓝藻水华预防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另外,本研究为通水后长江水的引入导致洪泽湖浮游植物种群特征变化提供重要的本底数据,为正确评价工程的实施对湖泊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综述了浮游植物、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的关系和洪泽湖浮游植物的研究进展,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论文对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2011年3月~2013年5月,洪泽湖水体浮游植物种群总体构成如下:共检出8门101属201种(包括变种),包括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隐藻门、黄藻门、甲藻门和金藻门。其中绿藻门所占比例最高为45.8%,其次为硅藻门(21.4%)和蓝藻门(13.9%),其他种类相对较少。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明显,演替模式为:绿藻-硅藻-隐藻(春季)一绿藻-蓝藻-硅藻(夏季)—绿藻-隐藻-蓝藻(秋季)—绿藻-硅藻-隐藻(冬季)。洪泽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冬季低于其他季节,在春季细胞密度有明显的上升过程。各区域藻类细胞密度在172.2×104-3633.3×104个/L之间。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各区域差异明显,成子湖(N区)区域水体流动性差,藻细胞密度最高(均值为1209.7×104个/L)。湖东区(E区)包括过水通道及蒋坝闸湾,水体流动性好,藻细胞密度最低(均值为981.7x104个/L)。绿藻检出种类和细胞密度都占有优势,冬春季占总藻细胞密度比例高于夏秋季。研究期间优势明显的种类有: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d),另外,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较为常见,在多数月份占优势;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仅在夏季个别月份保持优势。根据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Reynolds浮游植物功能组(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理论,洪泽湖共鉴别出18个浮游植物功能组。由于洪泽湖湖水较浑浊,这些可以忍受低光照强度的功能组占优势,包括:功能组D(Cyclotella spp.和Synedra acus),T (Planctonema lauterbornii), P (Fragilaria crotonensis), XI (Chlorella vulgaris和C. pyrenoidosa), C (Cyclotella meneghiniana和C. ocellata)和Y (Cryptomonas erosa)。在具有低的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冬春季,功能组C,D和X1在整个湖区中占优势。在低水位和低透明度的夏季,功能组T在湖北区占绝对优势,功能组P在湖西区占优势。在低溶解性氮的秋季,功能组M在2012年湖北区占优势。修正的卡森营养状态指数法(TSIM)用于评价洪泽湖营养状态,结果表明洪泽湖水体总体属于轻度-中度富营养状态;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等统计方法分析洪泽湖影响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变化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水温和水深是影响浮游植物变化的主要因素。降雨和人工调控改变的水位,影响了水体中可利用光和营养盐浓度,对洪泽湖浮游植物演替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论文研究了洪泽湖蓝藻种群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基于水华产生的机理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影响因素分析了洪泽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可能性。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洪泽湖共鉴定出蓝藻16属28种。各区域蓝藻细胞密度变化范围0~1254.3×104个/L,平均藻细胞密度分别为166.4×104(N区)、118.1×104(W区)、80.8x104(E区)个/L。各区域蓝藻细胞密度在夏秋季节高,冬春季节低,且2012年蓝藻年均细胞密度比2011年偏低。微囊藻属(Microcystis)为主要优势蓝藻种属,其细胞密度的月份变化趋势与蓝藻细胞密度变化一致。微囊藻属细胞密度成子湖区N区(108.4x104个/L)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微囊藻属的惠氏微囊藻在夏季节成为洪泽湖水体的优势种群,在各区域均检出,优势度范围0.11-0.31。洪泽湖共检出可产生毒素的蓝藻藻属9属,分别为微囊藻属,席藻属(Phormidium),柱胞藻属(Cylindrospermum),鱼腥藻属(Anabaena),伪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隐球藻属(Aphanocapsa),尖头藻属(Raphidiopsis),颤藻属(Oscillatoria)和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洪泽湖夏秋季节主要产毒蓝藻为在水体中占优势的惠氏微囊藻,其所占蓝藻细胞比例、检出频率和藻细胞密度均最大,2011年7月在西顺河监测点达最高值1293.9×104个几;微囊藻属的不定微囊藻(M. incerta)检出次数较多,但藻细胞密度低,最大值为58.0×104个/L;其他有毒蓝藻所占比例和检出频率均很低。分析结果表明,温度、CODMn、水位、总磷和N:P是影响洪泽湖蓝藻生长的主要因子。其中温度是影响洪泽湖蓝藻密度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研究期间蓝藻的密度趋势随CODMn的变化一致,表明这些蓝藻属易受到水体总体水质好坏的影响;降雨和人工调控改变了洪泽湖水位,影响了水体中可利用光和营养盐浓度,从而改变了蓝藻种群的构成;磷仍然是限制洪泽湖蓝藻生长的重要营养盐。洪泽湖总磷水平为V类,总氮水平为劣V类,夏秋季节微囊藻属为优势种群,在特定的气象水文条件下,如水体流动性降低、降水量持续偏少、温度长时间偏高或者风力作用利于蓝藻聚集时,水流速度缓慢局部区域存在水华发生的可能性,尤其是成子湖区域和河闸区域。由于洪泽湖过水通道的特点,湖泊换水频率较高,湖水的交换系数约为11,目前暂不具备水华大面积暴发的条件,在水质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洪泽湖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的可能性较低。
周亮[5](2015)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10年来,淮河流域城镇人口激增,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致使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大增,水环境污染压力空前。同时,长期的污染积累,持续的污染增量,粗放型增长方式,非理性的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唯“GDP论”的考核模式,加剧了流域居民的生存环境恶化,流域癌症村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成本与健康成本激增,“人-水”矛盾愈发尖锐。针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未来中国将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为目标,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大背景下,未来的15年(2015-2030年),淮河流域依然需要承担超过75亿吨粮食增产任务,承接大批来自长三角的污染转移产业,这无疑徒增了流域水污染防治难度与变数。因此,当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遭遇“掠夺式”发展的现实,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准确的解析污染来源,切实可行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是流域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上述认识,论文以大尺度的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人-水”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这条主线,在充分考虑流域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特征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借助复杂理论与极限增长理论,以“3S”地理空间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3维”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评价模型,系统的从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水污染压力、水污染防控预警能力三个方面,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以期为构建大尺度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鉴此,论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叠置分析法、空间探索性分析模型以及重力模型等方法。首次系统的对淮河流域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资源、水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机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2000-2010年淮河流域“三化”发展迅速,“三化”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持续增大。其中,城镇化与农业化对水环境胁迫程度明显上升,工业化则呈微弱的下降趋势。2000-2010年流域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年均分别上升1.34%与1.51%,十年间流域超过22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超过4498.45 km2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流域污染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明显,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93%,年均增长约1%。流域粮食产量增加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速度提升,化肥使用量年均增长14.6%,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超过点源上升为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2000-2012年流域供水量、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均呈显着的上升趋势,流域86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趋好,但V类以上水质比重仍然较高,重度污染区域面积呈现较明显缩减趋势,但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依然集中分布在流域中游的沙颍河、洪河、涡河等子流域和流域省界附近(跨省断面污染严重)。耦合协调分析表明,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耦合协调度水平均偏低,流域35个地市耦合度与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292与0.140。流域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着,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在对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水环境敏感性(WES),压力(WEPC)与防治能力(WPPC)的“三维”水资源环境支撑力模型。分别从流域自然基底、水质-水量,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监测预警等10个方面对流域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流域173个县市(市区)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整体水平偏低,流域173个县市中有87个支撑力偏低,占流域总面积的57.12%。支撑力空间格局整体呈现淮河干流以南地区高于干流以北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沂沭泗河流域地区≥中游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同时,以郑州-开封为支撑力低值中心,呈现由低到高的圈层梯度扩散分布规律,即以郑州-开封经济区为核心的地区,支撑能力最低,邻近地区次之,距离中心越远支撑能力则越高。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整体较高,流域104个县市水环境敏感性中等偏高,占流域总面积的52.44%。敏感性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淮河干流以南,中游大部分地区敏感性总体较高。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整体偏高,173个县市(市区)中89个污染压力偏高,占流域面积的55.75%,其中农业面源与城镇生活污水对流域污染胁迫程度最高,污染压力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整体高于西部,市辖区高于一般县区的特征。流域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173个县市(市区)中,88个县市(市区)防治能力中等偏低。防治能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地区。形成敏感性、压力、防治能力与支撑能力空间差异显着的原因与流域综合评价体系的30项指标息息相关,但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区位、自然基础、区域发展水平、水资源效率和水环境管理水平。最后,依据流域“三维”支撑力模型中水环境敏感性、污染压力与防治能力的评价结果,对流域进行基于支撑力的水资源环境分区。并依据分区类型对流域进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分区研究表明,流域8种分区类型中高敏感-低压-低防治类型(H-L-L型)在流域分布最广,约占流域面积的1/4,其次是高敏感-高压-高防治类型(H-H-H型)、低敏感-高压-高防控类型(L-H-H型)与低敏感-低压-低防控类型(L-L-L型),四个类型共占流域面积的73.67%,是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主要类型。针对不同分区类型特征,提出切合流域实际的综合空间发展策略,即优化流域国土与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流域城乡统筹融合,调整流域工农业产业结构,适度承接转移产业等。淮河流域下游以及干流以南地区虽然污染的胁迫约束程度也较高,但其水环境敏感性较小,污染防治能力较高,在严格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前提下,适宜布局基础产业;流域中游和沂沭泗河流域水环境压力大,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流域上游,饮用水源地,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以及流域生态极度脆弱区,建议严格的限制或保护性开发,确保良好生态环境功能和清洁水源供给。
类宏程[6](2014)在《东平湖水流水质数值模拟及水质监测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水北调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解决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淮海流域)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它关系到我国黄淮海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其中,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梯级泵站提水的最后一级调蓄湖泊,其水质安全至关重要,其水质要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山东省自2000年推行“治、用、保”并举的小流域综合治污策略等各项污染控制措施以来,东平湖水质得到了较大改善。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借助于SMS(Surface Werter Modeling System)地表水有限元模型及软件系统,根据东平湖的地形、植被覆盖和调水流向等特征对东平湖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了二维水流水质模型,选取了影响湖泊水环境的主要水质指标CODCr、TP、TN做为模拟对象,对不同模拟情景下各水质指标模拟结果做了详细分析和研究;第二部分是对2013年1月份和10月份东平湖的两次水质监测数据做了河口以及湖区的水质比较分析,并选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东平湖富营养化做了分析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SMS软件建立的东平湖水流水质模型,其水力学和水质边界条件可保证模拟结果的稳定性、收敛性和合理性,在东平湖水流水质的模拟预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2)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计算简单,结果直观,评价合理;对东平湖富营养化进行评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3)大汶河入湖溶质类污染物(CODCr、TP、TN)浓度对湖区溶质类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大于入湖流量对湖区溶质类污染物浓度的影响。(4)结合对出湖口水质要求(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计)与湖区污染混合区面积所占比例要求(按5%计),从对各水质指标的模拟结果可知:当大汶河入湖流量低于1m3/s、其CODCr、TP、TN浓度分别低于36.39mg/L、0.181mg/L、2.85mg/L时,水质达标;当大汶河入湖流量低于2m3/s、其CODCr、TP、TN浓度分别低于23.33mg/L、0.105mg/L、1.75mg/L时,水质达标;当大汶河入湖流量低于5m3/s、其CODCr、TP、TN浓度分别低于20mg/L、0.06mg/L、1.07mg/L时,水质达标;当大汶河入湖流量低于10m3/s、其CODCr、TP、TN浓度分别低于20mg/L、0.055mg/L、1mg/L时,水质达标。(5)2013年10月份与1月份相比,东平湖由中营养化向轻度富营养化转移,轻度富营养所占比例由1月份的38.5%上升到86.7%,无中度富营养化和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路明[7](2014)在《东平湖湖滨带水盐梯度下的植被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20112012年东平湖湖水、湖滨带植被及土壤特性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东平湖湖水的可溶性盐分与营养盐的时空分布规律,阐明了湖滨带土壤可溶性盐分与养分的运移规律以及区域内植被组成与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湖滨带湿地水盐变化与植被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表水特征:从时间上来看,由春夏秋季,东平湖表水中不同可溶性盐离子浓度变化不一致,但总体是逐渐增加的;而电导率、盐度、矿化度等指标随季节变化而减小。湖水呈弱碱性,pH在8.378.98范围内波动。湖水可溶性阳离子组分随季节变化不大,阴离子组分略微发生变化,由SO42->Cl->HCO3-转变为SO42->HCO3->Cl-。湖水养分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湖水氮循环呈现出春、秋平稳转化,夏季剧烈转化的现象。从空间上来说,从入湖口至出湖口,可溶性盐离子及总氮、总磷含量大体呈减小趋势;稻屯洼处盐分含量明显高于湖区。(2)湖滨带土壤特征:土壤全氮在入湖口及出湖口处含量较小,在湖滨东部、东南部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全磷整体含量极低,但入湖口处含量略高于其他地区;土壤全钾在入湖口处含量较低,出湖口处较高。土壤盐分呈现出湖滨东南部区域<入湖口<出湖口的规律。整体来讲,入湖口处,土壤盐分与养分总体含量较低,湖滨东部、东南部养分较高,出湖口处土壤盐分较高。此外,稻屯洼处土壤的盐分与养分也呈较高水平。湖滨带土壤全磷和有机质垂直分布规律较为显着,为土层越深,含量越少;距湖较近处有机质含量大于较远处。(3)植被特征与水盐关系:春夏秋三季东平湖湿地植被盖度均呈现较高水平,植被组成多样。湖滨带湿地植被物种多样性要高于稻屯洼湿地,但均匀度略低于稻屯洼,这与区域性水盐分布特征有关系。在环境因子影响下,东平湖调查区域内植被可分为四类群。Ⅰ为寡盐-少水类群,Ⅱ为少盐-中生类群,Ⅲ为适盐-中生类群,Ⅳ为适盐-需水类群。
范金林[8](2014)在《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以南四湖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流域治污是世界性难题。为治理流域污染,发达国家经历了数百年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流域污染问题都是在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逐步解决的。发展中地区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偏重,经济实力不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经济社会背景决定了发展中地区不可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流域治污经验。如何既解决流域污染问题,又保证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发展中地区必须破解的难题。2003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流域污染治理历经十余年实践,在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实现了流域水环境质量连续十一年持续改善,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地区流域治污的新路子。本论文通过对比研究发达国家流域治污经验与南四湖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践,构建了适用于发展中地区的“治用保”(Treatment、Recycle、Restoration,简记为TRR)流域治污新模式,为发展中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基本解决流域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TRR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TRR模式通过“污染治理”(T)促使污染物排放达到水环境基本接纳的水平,通过“循环利用”(R)最大化减少废水排放,通过“生态保护”(R)提升水环境承载力。该模式通过将TRR模式三部分有机衔接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流域治污体系,有助于化解发展中地区的流域治污压力,使发展中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基本解决流域污染问题成为可能。2.构建了分阶段逐步加严的流域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针对发展中地区突出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在不能简单取缔和保护落后的前提下,转而通过分阶段逐步加严的环境标准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通过从行业性标准向流域性标准逐步过渡,即行业性标准→过渡性标准→流域性标准,最终从实质上取消了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流域性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通过环境保护倒逼高污染行业主动“转方式、调结构”,为发展中地区的结构性污染治理找到了一条可操作性较强的路径。3.针对发展中地区区域再生水排放标准与区域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矛盾,以再生水生产、再生水需求、人工湿地接纳能力、调蓄容量、水文条件等为边界条件,建立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的统筹构建方法。提出了边界条件统筹平衡模型,为区域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通过进一步削减污染负荷,在降低流域污染治理压力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压力,提升了流域环境生态功能。4.提出了TRR模式中规模化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通过研发规模化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微量充氧潜流人工湿地等技术,在进一步降低污染负荷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对南四湖流域TRR模式的总量削减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流域内“污染治理”(T)、“循环利用”(R)、“生态保护”(R)三个环节对于COD的削减比例分别为22%、31%、47%,氨氮削减比例分别为10%、28%、62%。5.以某小型流域为载体,对TRR模式进行了验证。地埋式生物处理系统出水通过潜流人工湿地和表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进一步降解,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地表水Ⅲ类水质稳定达标,通过区域内再生水回用实现了水污染物“零排放”。对该小型流域TRR模式的总量削减过程进行了评估。流域内“污染治理”(T)、“循环利用”(R)、“生态保护”(R)三个环节对于总氮的削减比例分别为52%、41%和7%。该研究积累了大量可靠数据,有利于TRR模式进一步推广应用。
徐鑫[9](2014)在《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防保障体系及生态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重大水环境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并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南四湖流域内工业结构性污染较为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涉水风险源识别以及南四湖流域的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仍不完善,面临严峻的水环境安全问题,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供水安全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开展南四湖流域水安全的预防研究及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构建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对于保障南四湖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南水北调供水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预防体系主要选取南四湖入湖河流(以洙赵新河为例)与湖面为研究对象,在对南四湖流域水环境现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流域内主要涉水风险物质,分别从入湖河流点源风险源、河道风险源、湖面及湖滨带风险源进行研究,建立了“入湖风险点源的预防体系→入湖河流的预防体系→南四湖湖面及湖滨带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全方位、全过程的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为了保证流域内各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作为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的一部分,进一步完善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入湖风险点源的预防体系构建。以洙赵新河流域为例,分别对工业风险源和污水厂风险源进行了现状调查与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保障措施,从而构建入湖风险点源的预防体系。基于流域内企业风险源的现状调研,重点针对洙赵新河流域内企业风险源的特点,建立了企业风险源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综合指数法,计算了流域内59家重点涉水风险企业的风险系数,划分了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风险级别为Ⅲ级的企业有17家,风险级别为Ⅱ级的企业有33家,风险级别为Ⅰ级的企业有9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①流域内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流域排放标准;②根据流域内行的不同行业,推行不同的清洁生产工艺;③重点加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④加强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力度;⑤根据企业的风险等级的不同,在企业内部建立分级预防体系。基于流域内污水厂风险源的现状调研,对污水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①加大新扩建及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工程的力度;②建设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③建设污水深度处理工程;④建设污水厂的中水回用工程⑤重视对污水厂产生污泥的处置。(2)入湖河流的预防体系构建。以洙赵新河流域为例,提出了采用生态浮床污染控制技术,通过建设滞留塘工程、人工湿地工程、截蓄导用工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等一系列层层递进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通过流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水质监管、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等一系列的管理保障措施,分别从技术和管理的层面确保入湖河流的水环境安全,从而构建入湖河流的预防体系.(3)南四湖湖面及湖滨带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构建。对南四湖湖泊及湖滨带风险源调查与评价,分别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以及航道污染源等方面入手,针对各类风险点源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构建南四湖湖面及湖滨带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4)基于一维河流模型,确定了一维稳态河流的污染物浓度衰减公式。采用基于COD通量的污水治理成本模型,通过对各地区的入、出境断面的水质监测情况以及水质达标情况进行分析,把污水处理的成本作为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指标,研究建立了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模型。根据洙赵新河流域的实际情况,计算了菏泽地区、济宁地区以及南四湖湖区之间的生态补偿关系,并进一步建立了洙赵新河流域的生态补偿体系,完善了洙赵新河流域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
郭鹏,任静[10](2014)在《基于TMDL模式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治污成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治污历程,对东线一期工程治污成效进行了述评。分析东线一期工程污染特征和治理难点,比较我国总量控制理念与美国流域水污染控制TMDL模式的差异,指出在东线一期工程治污规划实施中,以控制单元为基础,在保留安全余量的前提下,逐步构建和完善了点、线、面与内、外源及全方位、多层面的"全防全控"污染防控体系,总体上与TMDL模式相契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际的治污道路,取得了明显治污成效。2012年东线一期工程沿线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达到规划控制目标要求,并自2012年11月起黄河以南段水质首次全部达到规划目标后,逐步趋于稳定,为2013年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东平湖水COD环境容量计算及水质控制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东平湖水COD环境容量计算及水质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南四湖水质时空分布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监测点布设 |
2.1 南四湖概况 |
2.2 水质监测及方法 |
第三章 近十年来南四湖水质变化分析 |
3.1 南四湖水质监测结果 |
3.2 水质指标年际变化 |
3.3 水质指标年内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特征 |
4.1 水质指标水平分布特征 |
4.2 垂直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四湖水质综合评价 |
5.1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 |
5.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结果 |
5.3 模糊评价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四湖水质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水量对水质时空分布的影响 |
6.2 入湖河流对水质时空分布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
1.2.2 水环境容量 |
1.2.3 水环境承载力 |
1.2.4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 |
1.3 存在不足 |
1.4 科学问题 |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2.1 水环境容量内涵 |
2.2 水质控制目标 |
2.3 水文条件确定 |
2.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容量计算方法 |
2.4.1 水质节点控制 |
2.4.2 容量计算单元划分 |
2.4.3 混合区水质控制 |
2.4.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2.5 水环境容量计算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3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3.1 水环境承载力内涵 |
3.2 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
3.3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3.4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3.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等级划分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
4.1 区域容量总量目标确定 |
4.2 总量分配的基本原则 |
4.3 总量分配影响因素 |
4.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总量分配方法 |
4.4.1 区域总量分配技术框架 |
4.4.2 基于污染减排潜力的初始分配模型 |
4.4.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次级分配模型 |
4.4.4 基于基尼系数的总量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研究 |
5.1 方法体系构建 |
5.2 基于LDC的分时域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 |
5.2.1 流量历时曲线构建 |
5.2.2 负荷历时曲线构建 |
5.2.3 水质超标问题诊断 |
5.3 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构建方法 |
5.3.1 流域水环境模型的分类 |
5.3.2 模型筛选原则 |
5.3.3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3.4 模型筛选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6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2 水环境问题诊断 |
6.2.1 污染源状况 |
6.2.2 水环境质量状况 |
6.3 污染源与水质响应关系模型 |
6.3.1 模型选择 |
6.3.2 模型验证 |
6.4 水环境容量计算 |
6.4.1 水环境容量计算分区 |
6.4.2 水环境容量设计条件计算 |
6.4.3 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
6.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6.6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 |
6.6.1 容量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
6.6.2 污染物初始分配 |
6.6.3 污染物次级分配 |
6.6.4 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
6.7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建议 |
6.7.1 超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
6.7.2 临界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
6.7.3 可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特征与环境驱动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浮游藻类概述 |
1.2 影响浮游藻类的环境因子 |
1.2.1 光照 |
1.2.2 水温 |
1.2.3 营养盐 |
1.2.4 水文和水动力学条件 |
1.2.5 生物捕食 |
1.3 湖泊富营养化与水华 |
1.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
1.5 东线调蓄湖泊浮游藻类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东线调蓄湖泊概况与水质特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采样方法 |
2.2.3 水样处理及测定 |
2.2.4 营养化状态评价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水质特征 |
2.3.2 营养化状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线调蓄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采样方法 |
3.2.2 水样处理及藻类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藻类群落构成 |
3.3.2 藻类密度变化 |
3.3.3 优势藻种 |
3.3.4 多样性和均匀度 |
3.3.5 藻类群落相似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线调蓄湖泊浮游藻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物种数据 |
4.2.2 环境数据 |
4.2.3 相关性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洪泽湖浮游藻类群落环境驱动因子 |
4.3.2 骆马湖浮游藻类群落环境驱动因子 |
4.3.3 南四湖浮游藻类群落环境驱动因子 |
4.3.4 东平湖浮游藻类群落环境驱动因子 |
4.3.5 浮游藻类群落环境驱动因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线调蓄湖泊蓝藻种群分布及水华风险评价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蓝藻种群构成 |
5.3.2 蓝藻种群藻密度变化 |
5.3.3 蓝藻优势种 |
5.3.4 产毒蓝藻分布 |
5.3.5 水华风险评价与分级预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洪泽湖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变化的水环境驱动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浮游植物概述 |
1.1.1 浮游植物 |
1.1.2 影响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变化的环境因子 |
1.2 洪泽湖浮游植物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洪泽湖浮游植物特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区域 |
2.1.2 监测位点、采样频率 |
2.1.3 水样处理及测定 |
2.1.4 分析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浮游植物种群构成 |
2.2.2 浮游植物密度变化 |
2.2.3 浮游植物功能组分析 |
2.2.4 浮游植物多样性、均匀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环境驱动因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监测位点、采样频率 |
3.1.3 水样处理及测定 |
3.1.4 营养化状态评价方法 |
3.1.5 多元统计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水质特征分析 |
3.2.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3.2.3 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环境因子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洪泽湖蓝藻种群变化及其影响其变化的环境因子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2.1 蓝藻种群结构特征 |
4.2.2 蓝藻种群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2.3 洪泽湖蓝藻水华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附件 |
(5)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水”矛盾空前突出 |
1.1.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
1.1.3 流域水污染久治不愈的现实 |
1.1.4 流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长期博弈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方法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3 技术路线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理论方法支撑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流域行政区划与水功能区划 |
2.1.3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2 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 |
2.2.1 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 |
2.2.2 研究的基本概念 |
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
2.3.2 研究方法 |
2.3.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时空耦合特征分析 |
3.1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3.1.1 流域城镇化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3.1.2 流域工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3 流域农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2 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时空分布特征 |
3.2.1 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3.2.2 流域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3.3 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空间耦合分析 |
3.3.1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构建 |
3.3.2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流域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力评价 |
4.1 支撑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流程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
4.1.2 支撑能力“三维”评价模型构建 |
4.1.3 评价权重厘定 |
4.1.4 评价单元选取 |
4.1.5 综合评价方法 |
4.2 流域水环敏感性分区评价 |
4.2.1 流域水环境本底基础 |
4.2.2 流域水环境容量 |
4.2.3 流域水资源量-水质 |
4.2.4 流域水敏感性环境评价 |
4.3 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分区评价 |
4.3.1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胁迫影响 |
4.3.2 快速工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
4.3.3 农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
4.3.4 主要污染物排放压力 |
4.3.5 流域水环境压力分区评价 |
4.4 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 |
4.4.1 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 |
4.4.2 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
4.4.3 流域水污染投入管理能力 |
4.4.4 流域水环境防治能力分区评价 |
4.5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分区评价 |
4.5.1 流域水资源支撑能力整体分析 |
4.5.2 上中下游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水环境分区与空间规划引导 |
5.1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区 |
5.2 基于支撑力分区的城镇布局与产业引导 |
5.2.1 城镇空间布局优化 |
5.2.2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引导 |
5.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5.3 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
5.3.1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环境管理制度 |
5.3.2 探索适合淮河流域环境经济政策 |
5.3.3 强化流域经济发展与控污协同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章小结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本研究不足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6)东平湖水流水质数值模拟及水质监测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概况 |
1.1.2 东平湖概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湖泊水质模型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3 常用湖泊水质模型软件及其应用 |
1.4 湖泊水质模型的选取 |
第2章 东平湖水流水质模型系统研究 |
2.1 东平湖水动力模型的建立 |
2.1.1 边界概化 |
2.1.2 构建网格 |
2.1.3 模型质量检查 |
2.1.4 材质设定 |
2.1.5 边界条件设定 |
2.1.6 模型控制 |
2.1.7 模型检查 |
2.1.8 模型运行 |
2.2 东平湖水质模型的建立 |
2.2.1 边界条件设定 |
2.2.2 模型控制及运行 |
2.3 模型后处理开发应用 |
2.3.1 计算结果浏览 |
2.3.2 调色板的应用 |
2.3.3 创建特征断面及其相关曲线 |
2.3.4 生成动态图谱 |
2.4 参数灵敏性分析及选取 |
2.4.1 参数灵敏性分析 |
2.4.2 模型参数选取 |
第3章 东平湖输水流场模拟结果分析研究 |
3.1 湖区流场分布分析 |
3.2 湖区输水流速分析 |
3.3 湖区水面线分析 |
第4章 东平湖水质模拟结果分析研究 |
4.1 CODCr模拟结果分析与风险评估 |
4.1.1 模拟情景设定 |
4.1.2 浓度场分析 |
4.1.3 湖区模拟结果分析 |
4.1.4 出湖口模拟结果分析 |
4.2 TP 模拟结果分析与风险评估 |
4.2.1 模拟情景设定 |
4.2.2 浓度场分析 |
4.2.3 湖区模拟结果分析 |
4.2.4 出湖口模拟结果分析 |
4.3 TN 模拟结果分析与风险评估 |
4.3.1 模拟情景设定 |
4.3.2 浓度场分析 |
4.3.3 湖区模拟结果分析 |
4.3.4 出湖口模拟结果分析 |
第5章 东平湖水质监测分析研究 |
5.1 水质空间监测计划 |
5.1.1 水质监测点位置 |
5.1.2 水质监测内容 |
5.1.3 水质监测方法 |
5.2 水质比较分析评价 |
5.2.1 入湖河口水质比较分析评价 |
5.2.2 湖区水质比较分析评价 |
5.3 富营养化分析评价 |
5.3.1 东平湖富营养化评价方法选择 |
5.3.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
5.3.3 东平湖富营养化评价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1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 研究生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7)东平湖湖滨带水盐梯度下的植被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项目支持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点布设与采样 |
2.3 研究方法 |
2.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湖泊水理化性质 |
3.1 湖泊水可溶性盐分特征 |
3.2 湖泊水氮磷元素特征 |
第四章 土壤理化性质 |
4.1 土壤可溶性盐分特征 |
4.2 土壤养分特征 |
第五章 湖滨带植被的数量特征动态 |
5.1 植物物种组成与变化 |
5.2 植被盖度时空变化 |
5.3 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 |
第六章 植被与水盐因子的关系 |
6.1 植被样地与物种对应分析 |
6.2 土壤可溶性盐分对植被的影响 |
6.3 土壤养分条件对植被的影响 |
6.4 植被与水盐因子的耦合关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以南四湖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发达国家的流域污染治理进展 |
1.2.1 发达国家流域治污经验 |
1.2.2 TMDL模式简介 |
1.3 发展中地区解决流域污染问题面临的挑战 |
1.3.1 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新增压力大 |
1.3.2 污染物排放强度高 |
1.4 南四湖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案例 |
1.4.1 流域背景 |
1.4.2 流域治污过程与成效 |
1.4.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和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构建研究 |
3.1 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策略 |
3.2 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TRR) |
3.2.1 TRR模式的概念模型 |
3.2.2 TRR模式的内涵 |
3.2.3 TRR模式与TMDL模式的比较 |
3.2.4 TRR模式的应用步骤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RR模式的流域性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 |
4.1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思路研究 |
4.1.1 国内外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基础 |
4.1.2 发展中地区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总体编制思路 |
4.1.3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原则 |
4.1.4 发展中地区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 |
4.2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推进策略研究 |
4.2.1 行业排放标准建设阶段 |
4.2.2 行业标准向流域标准的过渡阶段 |
4.2.3 流域综合排放标准建设阶段 |
4.3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方法研究 |
4.3.1 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基础条件分析 |
4.3.2 模型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4.3.3 控制区划分与模式水质衔接研究 |
4.3.4 TRR模式流域性标准编制方法应用 |
4.3.5 TRR模式与TMDL模式环境增容与总量减排能力对比 |
4.4 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RR模式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研究 |
5.1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边界条件识别 |
5.2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边界条件统筹理论方法 |
5.2.1 区域内再生水生产分析 |
5.2.2 区域内再生水需求分析 |
5.2.3 区域内再生水调蓄容量分析 |
5.2.4 区域内水文条件分析 |
5.2.5 区域内下游人工湿地对再生水接纳能力分析 |
5.2.6 边界条件统筹分析 |
5.3 TRR模式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边界条件统筹理论方法应用 |
5.4 南四湖流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效果评估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TRR模式的流域环境承载力提升方法研究 |
6.1 TRR模式中的规模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
6.2 规模化人工湿地的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削减计算模型 |
6.3 南四湖流域湿地调研及目标污染物削减量计算 |
6.4 南四湖流域TRR模式总量控制效果评估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TRR模式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实证研究 |
7.1 研究概况 |
7.2 TRR流域治污模式设计 |
7.3 TRR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实施效果评估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防保障体系及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章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构建分析 |
2.1 南四湖及洙赵新河流域基本概况 |
2.1.1 南四湖流域概况 |
2.1.2 南四湖流域水质现状及变化 |
2.1.3 洙赵新河流域概况 |
2.1.4 南四湖流域主要存在的水环境安全问题 |
2.2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预防的总体思路 |
2.2.1 “治用保”治污思路 |
2.2.2 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思路 |
2.2.3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容量提升思路 |
2.3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构建 |
第3章 入湖风险点源的预防体系构建—以洙赵新河流域为例 |
3.1 工业风险点源调查评价及预防体系构建 |
3.1.1 工业风险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
3.1.2 洙赵新河流域企业风险源预防体系的建立 |
3.2 城镇污水厂风险点源调查评价及预防体系构建 |
3.2.1 城镇污水处理厂风险源调查与评价 |
3.2.2 洙赵新河流域污水厂风险源预防体系的建立 |
3.3 小结 |
第4章 入湖河流的预防体系—以洙赵新河流域为例 |
4.1 洙赵新河流域河道水环境安全预防的总体思路 |
4.2 滞留塘工程 |
4.2.1 滞留塘的特点 |
4.2.2 洙赵新河流域滞留塘工程的建设 |
4.3 生态浮床工程 |
4.3.1 生态浮床的构造及去污机理 |
4.3.2 洙赵新河流域生态浮床技术的应用 |
4.4 人工湿地净化工程 |
4.4.1 流域内人工湿地现状 |
4.4.2 人工湿地对COD和氨氮的实际去除效果分析 |
4.4.3 洙赵新河流域人工湿地净化工程 |
4.5 截蓄导用工程及生态修复工程 |
4.5.1 再生水调蓄库塘和调蓄河道工程 |
4.5.2 河滨植物生态修复带工程及疏浚清淤工程 |
4.6 入湖河流水环境安全预防的管理措施 |
4.6.1 调整洙赵新河流域内的产业结构 |
4.6.2 构建全流域的水质监控体系 |
4.6.3 建立全流域的水环境监测评价制度 |
4.6.4 加强舆论宣传与监督 |
4.6.5 建立媒体与社会公众的参与机制 |
4.7 小结 |
第5章 南四湖湖面及湖滨带水环境安全预防体系构建 |
5.1 南四湖湖泊及湖滨带风险源现状分析 |
5.1.1 种植业现状分析 |
5.1.2 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 |
5.1.3 水产养殖业现状分析 |
5.1.4 旅游业现状分析 |
5.2 南四湖湖面及湖滨带风险源的预防措施 |
5.2.1 农业面污染预防措施 |
5.2.2 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措施 |
5.2.3 水产养殖污染预防措施 |
5.2.4 旅游业污染预防措施 |
5.2.5 输水干线航道污染预防措施 |
5.3 小结 |
第6章 生态补偿研究 |
6.1 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
6.2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模型的构建 |
6.2.1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的建立 |
6.2.2 建立基于COD通量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型 |
6.2.3 生态补偿标准的调整 |
6.3 洙赵新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实例 |
6.3.1 洙赵新河干流的简化 |
6.3.2 洙赵新河干流相关数据 |
6.3.3 洙赵新河干流生态补偿的计算 |
6.4 建立洙赵新河流域生态补偿体系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10)基于TMDL模式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治污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污染特征 |
1. 1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呈复合型和压缩型特点 |
1. 2治污的强度和时限要求决定了治污难度 |
2总量控制理念与TMDL模式 |
2. 1总量控制理念 |
2. 2 TMDL模式 |
3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及实施 |
4治污成效分析 |
4. 1安全余量 |
4. 2点源治理 |
4. 2. 1工业点源治理 |
4. 2. 2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
4. 2. 3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变化 |
4. 3非点源治理 |
4. 3. 1面源污染防控 |
4. 3. 2线源污染防控 |
4. 4环境背景值提升 |
4. 5水质目标分析 |
5结语 |
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东平湖水COD环境容量计算及水质控制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四湖水质时空分布及评价研究[D]. 徐好. 济南大学, 2019(01)
- [2]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 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3]南水北调东线调蓄湖泊浮游藻类群落特征与环境驱动因子[D]. 任颖. 山东大学, 2016(10)
- [4]洪泽湖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变化的水环境驱动因子分析[D]. 田昌. 山东大学, 2015(01)
- [5]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D]. 周亮. 南京大学, 2015
- [6]东平湖水流水质数值模拟及水质监测分析研究[D]. 类宏程. 青岛理工大学, 2014(12)
- [7]东平湖湖滨带水盐梯度下的植被特征研究[D]. 路明. 聊城大学, 2014(01)
- [8]发展中地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以南四湖流域为例[D]. 范金林. 山东大学, 2014(10)
- [9]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防保障体系及生态补偿研究[D]. 徐鑫. 山东建筑大学, 2014(03)
- [10]基于TMDL模式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治污成效分析[J]. 郭鹏,任静. 水资源保护, 2014(01)
标签:南四湖论文; 水环境论文; 洪泽湖论文;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