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体系论文-何煜

基体系论文-何煜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e_2Co_(17)基合金体系,微波吸收性能,磁性能,电磁参数

基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何煜[1](2019)在《Ce_2Co_(17)基体系合金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波吸收材料作为当前解决电磁污染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研究中更是追求高吸收强度、低匹配厚度、宽吸收频带。因此,在本文中利用真空电弧熔炼、行星式球磨等方法制备片状Ce-Co合金体系吸波微粉,研究轻稀土、重稀土及磁性元素Ni的添加对合金电磁参数、磁性能、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片状La_xCe_(2-x)Co_(17)(x=0,0.2,0.3,0.4,0.5)合金微粉的最小反射损耗值能达到-42.29dB,而对应的La的添加量为0.4,匹配厚度仅为1.8 mm,另有效频宽也达到2.24 GHz,在C波段可以获得相当优异的电磁波吸收强度和有效频宽。在厚度为1.2~2.4 mm范围时,La_(0.4)Ce_(1.6)Co_(17)合金粉末的最小反射损耗值均小于-18 dB(吸收率为98.41%),厚度为1.2 mm时有效频宽达到最大值3.52 GHz。Nd_xCe_(2-x)Co_(17)(x=0,0.2,0.3,0.4)合金微粉球磨后的颗粒平均尺寸随着Nd的增加而增大。Nd_(0.2)Ce_(1.8)Co_(17)合金在6.88 GHz处最小反射损耗值为-42.84 dB,而对应的匹配厚度为2.0 mm,在C波段Nd_(0.2)Ce_(1.8)Co_(17)合金具有较好的吸波应用潜力。在1.2~3.0 mm范围内,随着厚度的减小,Nd_(0.2)Ce_(1.8)Co_(17)合金的有效带宽扩大了约5.8倍。另外,Nd_(0.4)Ce_(1.6)Co_(17)合金在3.76 GHz处最小反射损耗为-24.58 dB,在S波段Nd_(0.4)Ce_(1.6)Co_(17)合金具有较好应用前景。Dy_xCe_(2-x)Co_(17)(x=0,0.1,0.2,0.4)合金粉末随着Dy元素逐渐增多,样品平均颗粒大小均呈减小的趋势。Dy_(0.2)Ce_(1.8)Co_(17)合金粉末最小反射损耗值在厚度、频率分别为1.8mm、8 GHz时可以达到-39.16 dB,并且RL<-10 dB的频带宽度能达2.64 GHz。Dy_(0.2)Ce_(1.8)Co_(17)合金粉末匹配厚度为1.6 mm时,有效频宽达到最大为3.04 GHz,最小反射损耗值高达-40.28 dB。当d=2.8 mm时,Dy_(0.2)Ce_(1.8)Co_(17)粉末在4.88 GHz处最小反射损耗值也可以达到-12.62 dB(吸收率为94.53%)。Ho_xCe_(2-x)Co_(17)(x=0,0.2,0.6,1.0)合金微粉最小反射峰对应的频率在Ho含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向低频偏移。Ho_(0.6)Ce_(1.4)Co_(17)合金粉末最小反射损耗值在6.48 GHz时可达-42.99 dB,而且有效频宽为1.6 GHz,即在C波段的吸收强度可达很高,有效频宽也相对较好。通过对不同厚度下Ho_(0.6)Ce_(1.4)Co_(17)合金粉末的微波吸收性能进行分析后发现在3.6 GHz处最小反射损耗值约-12.74 dB(吸收率可达94.68%),该合金微粉也可以考虑应用于S波段。Ce_2Co_(17-x)Ni_x(x=0,0.4,0.8,1.2,1.6)粉末的相成分主要为Ce_2Co_(17)相,而且合金粉末的平均颗粒大小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Ce_2Co_(17-x)7-x Ni_x(x=0,0.4,0.8,1.2,1.6)合金粉末的饱和磁化强度从24.1 emu/g降到了19.7 emu/g。匹配厚度同为1.8 mm,Ni添加量达0.4时,Ce_2Co_(16.6)Ni_(0.4)合金粉末最小反射损耗值在8.32 GHz时可达-30.57 dB,有效频宽达约2.56 GHz。通过不同厚度对比亦发现在X波段Ce_2Co_(16.6)Ni_(0.4)合金粉末最小反射损耗值可达-44.29 dB,匹配厚度仅为1.6 mm。但是当厚度范围在2.0~2.6 mm内,C波段Ce_2Co_(15.4)Ni_(1.6)合金粉末相比于Ce_2Co_(16.6)Ni_(0.4)合金粉末具有更优的电磁波吸收强度。在吸波涂层厚度为2.2 mm时,Ce_2Co_(15.4)Ni_(1.6)合金在5.44 GHz处最小反射损耗能达-31.91 dB。质量比为50:50时,Ce_2Co_(16.6)Ni_(0.4)/羰基铁粉复合材料在1.8 mm时的吸收强度相对于Ce_2Co_(16.6)Ni_(0.4)增强,最小反射损耗值提至-38.06 dB,有效频宽从2.56 GHz增至3.68 GHz。当厚度为1.6 mm时,有效频宽可以拓宽至4.64 GHz,而且最小反射损耗值约-30.33 dB。(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7)

钱珏,徐煜[2](2018)在《后戏剧时代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适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后戏剧时代各种纷至沓来的表演训练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曾经无需怀疑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冲击。但是这些训练方式依然让人联想起斯氏体系的某些训练,例如"解放天性"练习、感觉练习等。事实上,1980年代开始的话剧变革运动中,斯氏体系已经开始动摇。人们习惯把布莱希特的戏剧流派与斯氏体系进行比较,然而斯氏体系是完整的表演训练体系,而布莱希特对表演的要求仅仅停留在概念中,缺乏完整的原理和实施方法,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当代许多后戏剧训练方法,都声称受到斯氏体系的影响,原因是其发现斯氏体系不仅在追求逼真和生活感,而且还具有解放并唤起演员天性的思想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18年06期)

马营[3](2018)在《演员的诞生——浅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生”与“熟”的辩证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体系并称世界叁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法斯基对于表演的创作原理和训练方法称之为"体验派",要求演员成为角色,与角色合为一体,去进入角色的内部达到"无我之境"。它要求演员不是模仿形象,而是"成为形象",生活在形象之中,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去真正的完成体验,不是为了完成机械程式化的动作、神态、表情、台词,而是站在角色的位置上,遵循生活的逻辑经验和规律,在剧作的规定情境中真诚的去感觉,去思考,进行生活和人生体验。郑板桥有《画竹诗》说:"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阐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及其规律。艺术之间创作过程是相通的,放在表演艺术上,那就是演员首先在研读剧本理解角色、思考角色、研究角色的基础之上进入角色,然后忘记剧本,去进行生活和人生的体验,完成解放"天性"的表演,成为角色,最终使角色和演员合二为一,完成创作角色。(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8年09期)

杨塔娜,郝凤彩[4](2018)在《展现“鲜明而深刻的最高任务”——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看李雪健影视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已有百年历史(以下简称"斯氏体系"),自创立以来就具有独特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戏剧演员创作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梅耶荷德、铃木忠志等现代表演理论的传播,许多影视演员认为,"斯氏体系"有关创造性格化人物的理论早已过时,演员应该是本色出演,观众欣赏的是他们自身的性格魅力,无需创造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这种观点,导致了影视作品经常出现同质化表演,人物性格化的塑造已不再受到演员的重视。李雪健是我国着名的表演艺术家,在影视剧和舞台上塑造过许多性格独特而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出色的演技和秉承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体现了以观众为本的艺术精神。研究李雪健塑造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影视形象,分析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斯氏体系"的运用以及他的表演艺术魅力,进而挖掘他不断创新的艺术精神对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艺术精品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于佳[5](2017)在《新型Eu112铁基体系及相关结构超导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铁基超导体的发现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温超导研究热潮。铁基超导材料主要包括铁的磷族化合物和铁的硫属化合物。其中,磷族化合物中的铁砷基超导母体材料在低温下通常处于反铁磁有序态。一旦通过载流子掺杂或者施加压力压制了这种反铁磁序,就可以诱发超导电性。反铁磁序和超导态之间往往表现出相互竞争的关系。并且,在超导转变温度随掺杂量增加逐渐达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反铁磁序将被完全破坏。但是,在2013年底发现的Ca112型铁基超导体(Ca,La)FeAs_2中观察到了反铁磁序始终伴随超导态的新奇现象。Ca112型铁基超导体具有高温超导材料中不常见的单斜结构。Ca112型铁基超导体的结构可以简单理解成将CaFe_2As_2结构中的一个FeAs层替换成―之‖字形As链组成的独立的As平面。通过La、Sb的共掺杂,体系的超导转变温度可以达到47 K。核磁共振研究发现,在Ca_(1-x)La_xFeAs_2(x≥0.15)中,Fe~(2+)离子的反铁磁序始终伴随着超导电性的出现,甚至在过掺杂区域超导被压制后,Fe~(2+)离子的反铁磁序反而出现了增强。这一结果给出了与其他铁基超导体系的掺杂完全不同的超导相图。令人遗憾的是,所有Ca112型铁基材料都是稀土掺杂的,始终没有人能合成出母体的CaFeAs_2,因此(Ca,RE)FeAs_2的掺杂相图只能完成一半,在低掺杂区域以及母体中的情况一直都是未知的。缺少母体材料的问题也给体系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制约。本文通过将Ca替换成Eu,首次得到了Eu112型铁基超导母体材料EuFeAs_2。通过大量尝试,最终采用CsCl做助熔剂,成功生长出了纯相的EuFeAs_2单晶样品。选取100μm级的单晶片做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精修得到了空间群为Imm2的正交晶体结构。相对于空间群为P2_1/m的(Ca,La)FeAs_2的结构,Eu FeAs_2的结构发生了畸变,但独立的As平面依旧是由―之‖字形As链平铺而成。选取高质量的单晶进行物性测量,分析电输运、磁性以及比热的测量结果,我们认为EuFeAs_2在低温下存在叁个相变,分别是106 K的结构相变、93 K的Fe的反铁磁相变,和45 K的Eu的反铁磁相变。我们利用2 GPa级别的静水压装置对EuFeAs_2单晶样品进行了压力下电输运研究。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加,结构相变与Fe的反铁磁相变温度逐渐下降,Eu的反铁磁相变温度轻微上升。2.11 GPa范围内没有观察到超导电性。为了在Eu112体系中诱发超导电性并研究超导转变的根源,我们对母体材料EuFeAs_2进行了掺杂研究。我们首先对Eu位进行稀土La的掺杂研究。掺杂之后Fe~(2+)离子的反铁磁序、Eu~(2+)离子的反铁磁序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并且出现超导电性。越过最佳掺杂点之后,两个反铁磁序都不能被完全压制,形成一个反铁磁相完全覆盖超导相的共存区域。为了研究超导层掺杂对Fe~(2+)离子的反铁磁序和超导的影响,我们对EuFeAs_2进行了Co掺杂研究。掺杂量达到0.03时,Fe~(2+)离子的反铁磁序被大幅压制,同时得到了13 K的超导转变;掺杂量达到0.1时,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了28 K。Eu位的La掺杂无法完全破坏Fe~(2+)离子的反铁磁序,并且得到的超导转变温度较低;而Fe位的Co掺杂能够迅速压制Fe~(2+)离子的反铁磁序,并且得到较高的超导转变温度。两种截然不同的掺杂效果从侧面说明Eu112体系Fe~(2+)离子的反铁磁序对超导的抑制作用,这一点与常见的铁基超导体系超导态和反铁磁序之间的竞争关系一致。我们还对相关结构的铁基超导材料Ca_(10)Pt_nAs_8(Fe_2As_2)_5(n=3,4)进行了Ca位的稀土Sm掺杂研究。在n=3的体系中,不掺杂样品超导转变温度为13K,掺杂20%的Sm之后,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了22 K。在n=4的体系中,不掺杂样品超导转变温度为22 K,掺杂20%的Sm之后,超导转变温度下降到了12 K。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具有层间范德瓦尔斯作用的层状材料的插层研究。以Sr_2CuO_2Cl_2为例,介绍一种采用有机溶剂浸泡的方法实现碱金属插层的方法。对于Sr_2CuO_2Cl_2,双Cl层之间存在范德瓦尔斯作用,碱金属插层使得晶格发生膨胀,并且碱金属插入后为超导层提供电子,成功诱发了Tc~5 K的超导转变。综上所述,我们合成了新的铁基超导母体材料EuFeAs_2,突破了Ca112体系母体缺失对体系超导研究的限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La和Co的掺杂研究了体系基本性质随掺杂的演变,发现在Eu位掺杂La无法完全压制体系Fe的反铁磁序,而在Fe位掺杂Co则可以迅速破坏Fe的反铁磁序,并且诱发转变温度高于前者的超导电性。此外,我们还对Ca_(10)Pt_nAs_8(Fe_2As_2)_5(n=3,4)进行了Ca位的稀土Sm掺杂研究,发现对于n=3的体系,Sm的掺杂可以提高超导转变温度;对于n=4的体系,Sm的掺杂对超导产生了压制的作用。我们还对具有层间范德瓦尔斯作用的Sr_2CuO_2Cl_2进行了碱金属插层研究,得到了Tc~5 K的碱金属插层超导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期刊2017-11-01)

魏瑶瑶,陶庆良,李邦怿,吴坷,谢海林[6](2017)在《90W-Ni-Fe合金的水基体系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工业级钨粉、镍粉和铁粉为原料,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90W-Ni-Fe合金。研究了分散剂含量和固相体积分数对金属浆料黏度的影响,并对素坯的抗弯强度以及脱脂、烧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0W-Ni-Fe金属浆料的黏度随着分散剂添加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随着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高。坯体抗弯强度随着单体交联剂比例的增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固相体积分数为45%时坯体的抗弯强度最高。素坯脱脂后在1 445℃烧结1.5 h,获得了密度为16.93 g/cm~3的烧结体,其致密度高达98.72%。(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17年04期)

杨塔娜[7](2017)在《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看李雪健影视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影视表演艺术发展的百年进程中,由稚嫩到繁盛,为观众提供丰富生动审美愉悦的同时,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积淀和艺术意蕴。其中,表演艺术理论的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不断融合吸收着多彩纷呈的现代表演理论。已有百岁高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以下简称"斯氏体系")自创立以来所具有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演员创作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随着俄国的梅耶荷德、波兰的格罗托夫斯基、美国的理查德谢克纳以及日本的铃木忠志等现代表演理论的广泛传播,许多影视演员认为,"斯氏体系"关于创造性格化人物的理论早已过时。演员在境头前应该是本色出演,观众欣赏的是他们自身的性格魅力,无需创造性格化的人物。源于这样的创作观点,导致了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如出一辙的表演,人物性格化的塑造已经不再受到演员的重视了。我国着名的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银幕和荧屏上塑造过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出色的演技和秉承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体现了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所特有的艺术精神。本文通过研究李雪健塑造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影视形象,试分析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斯氏体系"的运用以及他的表演艺术魅力,进而挖掘他的艺术精神。本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是对"斯氏体系"的概述,试分析"斯氏体系"的创作原则以及对我国话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对李雪健影视表演艺术发展历程的分析。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艺术创作的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飞跃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他所创作的作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总结出他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第叁部分是从李雪健塑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形象出发,探索他在表演创作过程中对"斯氏体系"的运用。第四部分是对李雪健艺术精神的挖掘。主要对他所持有的艺术创作态度、创新精神、突破精神以及敬业精神进行剖析,从而对我国演员的表演艺术创作提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6-30)

余振新,许如源,陶鹃[8](2017)在《聚羧酸减水剂在石膏基体系中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对纯石膏和石膏自流平砂浆分散性和强度的影响。采用醚类大单体合成了适用于石膏基体系的聚羧酸减水剂PC-3,并与2种市售石膏基专用减水剂PC-1、PC-2进行比较。结构分析表明,3种减水剂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叁者分子质量大小排序为PC-2>PC-1>PC-3,其中以PC-1的分子质量分布最宽,而PC-3的最窄。在纯石膏中,PC-1减水率最低,而PC-3在掺量为0.2%和0.3%时减水率分别达到19.9%和24.8%,分散性接近PC-2。在石膏自流平砂浆中,掺PC-3的自流平砂浆初始和30 min流动度均大于掺PC-1,略差于掺PC-2,而叁者对砂浆强度影响差别不大。(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7年06期)

杨志欣[9](2017)在《带有残余应力的膜/基体系力学性质同步测试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薄膜以及薄膜/基层结构不仅被广泛的应用在许多技术领域当中,例如在机械、土木、生物工程等领域,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存在,如墙壁的粉刷层与墙壁、胶带纸与其粘附体和屋顶防水层与屋顶等均可视为薄膜/基层结构。对于薄膜结构的可靠度、耐久性以及稳定性的分析研究,需要对薄膜的力学性质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对薄膜的泊松比、残余应力、杨氏弹性模量以及膜/基界面的粘附强度等力学性质的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有的测试理论通常不考虑薄膜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且往往需要预先已知薄膜的弹性模量(或者泊松比),进而确定出其他参量。这种分开实验是有误差的,即利用以往的实验数据(例如泊松比)对本次实验是有误差的,这一误差会带来本次实验测量的杨氏弹性模量、残余应力,以及膜/基界面粘附强度的误差。因而,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提出了“同步测试”这一概念,并给出了不带有残余应力的膜/基体系力学性质的同步测试方法。但是,众所周知,膜/基体系的制作环境、加工方法以及制造程序等均可能使薄膜带有一定的残余应力。因此,本课题致力于带有残余应力的膜/基体系力学性质的同步测试理论研究,即将薄膜的残余应力考虑进去,并通过分析同一次实验数据,同时获得薄膜的泊松比、杨氏弹性模量、残余应力以及膜/基界面的粘附强度。论文主要由以下七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并详细的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主要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本课题研究所需了解的弹性力学中薄板问题的一些基本理论。第叁章主要介绍了薄膜及膜/基体系力学性质的现有测试方法。第四章分别给出了轴载作用下带有初始应力的周边夹紧的圆形薄膜及中心带硬芯的环形薄膜轴对称变形问题方程建立以及求解的过程,并给出了具体的数值算例。第五章基于第四章给出的薄膜问题的完整解析解,提出了两种带有残余应力的膜/基体系力学性质的同步测试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可以通过分析同一次实验数据,同时获得薄膜的泊松比、杨氏弹性模量、残余应力以及膜/基界面的粘附强度。第六章分析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并将本文的测试方法与现有的测试方法进行对比。第七章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且对接下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本文考虑了残余应力的影响,并首次给出了可以同时确定薄膜弹性模量、残余应力、泊松比以及膜/基界面的粘附强度的同步测试方法,所给出的测量方法能够满足独立薄膜对杨氏弹性模量、泊松比、残余应力的同步测试需要,这是本文工作的主要创新之处。本文的研究对同步测试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以及进一步研发同步测试成套装置和技术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宋光春,李玉星,王武昌[10](2017)在《油基体系中水合物分解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制的带视窗高压反应釜,以柴油、水、天然气为实验介质,先在含水率30%(w)的油基体系中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然后分别在不同加热温度、降压速率及抑制剂甲醇质量分数的作用下将其分解,分析水合物在3种不同分解过程中的宏观形态变化,并对分解速率和分解效率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油基体系中水合物的分解过程具有强剪切区分解较快、液相中水合物颗粒呈"缩核分解"等共性。3种分解过程中水合物形态变化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水合物从壁面脱离的方式不同、液相中气泡产生的速率和数量不同以及分解过程中壁面是否有气体运移通道、体系中是否有冰相产生等。分解速率随加热温度、降压速率和抑制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在实验工况下,分解速率范围为6.40×10~(-4)~2.09×10~(-1)mol/min。(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7年03期)

基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后戏剧时代各种纷至沓来的表演训练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曾经无需怀疑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受到了冲击。但是这些训练方式依然让人联想起斯氏体系的某些训练,例如"解放天性"练习、感觉练习等。事实上,1980年代开始的话剧变革运动中,斯氏体系已经开始动摇。人们习惯把布莱希特的戏剧流派与斯氏体系进行比较,然而斯氏体系是完整的表演训练体系,而布莱希特对表演的要求仅仅停留在概念中,缺乏完整的原理和实施方法,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当代许多后戏剧训练方法,都声称受到斯氏体系的影响,原因是其发现斯氏体系不仅在追求逼真和生活感,而且还具有解放并唤起演员天性的思想和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何煜.Ce_2Co_(17)基体系合金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

[2].钱珏,徐煜.后戏剧时代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适用性[J].戏剧艺术.2018

[3].马营.演员的诞生——浅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生”与“熟”的辩证关系[J].艺术评鉴.2018

[4].杨塔娜,郝凤彩.展现“鲜明而深刻的最高任务”——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看李雪健影视形象塑造[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

[5].于佳.新型Eu112铁基体系及相关结构超导探索[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

[6].魏瑶瑶,陶庆良,李邦怿,吴坷,谢海林.90W-Ni-Fe合金的水基体系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及性能[J].上海金属.2017

[7].杨塔娜.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看李雪健影视形象塑造[D].内蒙古大学.2017

[8].余振新,许如源,陶鹃.聚羧酸减水剂在石膏基体系中的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7

[9].杨志欣.带有残余应力的膜/基体系力学性质同步测试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17

[10].宋光春,李玉星,王武昌.油基体系中水合物分解过程的研究[J].石油化工.2017

标签:;  ;  ;  ;  

基体系论文-何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