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太文:《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初探论文

祝太文:《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初探论文

摘要:《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提出了现实建设中面临的需要解决的系列矛盾问题,主要涉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对社会政治生活领域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实事求是;十大关系;基本思想

“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深入调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如何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归纳了建国以来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十大矛盾问题,为此后的国家各方面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形成了一系列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论十大关系》源自调查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要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了解实际,而了解实际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党工作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1]109只有通过适当的途径、方式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才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加工,以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就《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为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持。新中国建立之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了解实际依然离不开调查研究。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从调查研究入手。为准备八大报告,刘少奇从1955年底开始就分别听取了中央部分工业部门的汇报,毛泽东自1956年2月14日开始至4月24日期间,同政治局、国务院部分同志一道先后听取了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以及国家计委编制的关于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国防工业建设规模速度、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与有关人员进行了探讨,结合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的经验和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等基础上,思考了今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二、《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通过对新中国三年经济恢复期以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综合性地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就其总结和思考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进一步阐述,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作为指导方针体现在大会的报告及相关的文件之中。1965年12月27日,毛泽东的这篇会议报告印发全国县团以上领导干部学习。1976年12月26日,正式在《人民日报》第一版上公开发布。1986年8月,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99年6月,收入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文集》第七卷。[2]

《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④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⑦党和非党的关系,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⑨是非关系,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十大关系,即国家建设所面临的十大矛盾问题,主要涉及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方针政策、向外国学习的问题等方面的思考。提出这十大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3]23-44

三、《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

评价CCL2与抑郁症关系的横断面研究仅限于抑郁症BDI评分,但这些研究并无直接比较。在第一个研究中CCL2在医学上健康男性血清中检测,发现其与BDI≥10的人群呈正相关(P=0.01),或者BDI作为一连续变量,CCL2与BDI值仍呈正相关(P=0.025)[28]。但是其他研究是予以LPS后在健康女性全血中检测CCL2,无论BDI作为二分类变量还是连续变量两者均无相关性[16]。

在利益分配问题上,“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毛泽东认为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在工业领域,在讲究统一性的同时,也要照顾各生产单位、个人的独立性,以保证“发展得更活泼”,“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要适当调整,”并改进工人劳动条件和集体的福利。在农业领域,毛泽东认为苏联积累资金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太又极低”,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28-30我们应坚持轻税,缩小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粮食收购价逐步增长、适当补贴,在国家、合作社与农民个人之间规定一个适当的收入分配比例。国家、生产单位、生产者个人三方利益兼顾,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在管理问题方面,毛泽东认为“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苏联那样“把什么都统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中央的巩固。[3]31-33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国家,全国统一计划、统一纪律,中央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是必须的。但在这个前提下,承认地方的特殊性,允许正当的独立性,增加一点地方的机动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主动性。

在生产力布局上,针对历史原因造成的沿海与内地工业发展比例不合理在状况,毛泽东研究后认为“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而且“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这样做也有利于备战。在考虑到新的战争短期内不会爆发判断,他主张要充分利用沿海工业的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以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认为我们“还有敌人,我们还受敌人欺负和包围”,所以中国一定要加强国防建设,“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但同时也认为经济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加强国防建设“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而且“军政费用必须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3]25-28

(二)兼顾各方利益改革经济体制的思想

2.1 热水烫种消毒:先将蔬菜种子装入尼龙网袋中,再用30℃左右的温水浸种30分钟,促使种子上的病菌活化,这样容易杀死病菌。同时应不断搓洗,以洗掉种子上所带的抑制发芽的物质,而且也可使带茸毛(番茄)的种子湿透,以增加烫种效果。

毛泽东研究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时,直言“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同时,他也指出“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也就是要在重点投资重工业的建设的同时也要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以免出现像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那样片面发展重工业,而导致“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严重问题”,[3]24-25出现人民生活必须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从而动摇长远发展的基础。毛泽东关于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关系的论述,实际上阐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也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兼顾其他部门的发展,这是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模式。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必须经历的过程,而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是工业化的核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就曾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4]新中国工业化的必要性和重工业在工业化道路中的意义,以及斯大林的话和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重工业的现实,都要求新中国发展以重工业优先的工业体系,完成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三)积极向外国学习的思想

在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持开放的态度,明确主张向外国学习,他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即使社会主义,也“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的,所以向外国学习是必须的。毛泽东又指出:不仅现在我们“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的时候要向外国学习,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一定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不要把尾巴翘起来”。“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在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汉族地区基础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需要汉族的帮助,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优势互补。[3]33-34所以必须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以搞好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民族团结并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领导在高校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好不好,党组织的组织力强不强,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

(四)关于处理社会政治生活领域方针政策的思考

在学习外国的方法态度上,毛泽东认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即使“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用这样的态度”。社会科学方面,学习马列主义“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搞教条主义。自然科学方面,不清楚的可以大部分照搬,“但是也要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至于“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3]41-44这说明坚持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并不排斥学习外国有用的经验和引进先进的技术。

录音录像对调查人员的保护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取证工作录音录像后只要调查人员依法办案,就不必担心来自被调查人对取证行为合法性的质疑。在司法实践中曾经出现被取证人采取故意制造伤痕等方式诬陷取证人员,如果能对取证行为录音录像也可以防止被调查人受到诬陷。其二,录音录像也可以成为规范监察机关办案程序、约束调查人员取证行为的推动力,从这个层面上看,录音录像可以让调查人谨慎办案,减少犯错的可能性,从而起到保护调查人员的作用。

在对待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许多民主党派是在民族民主革命中形成的,在新中国“所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都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实际上就是程度不同的反对派”,他们反对不合理的我们要反驳,反对有理的我们要接受,这有利于团结和调动民主人士的积极性,“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比较有利。”所以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34-36

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反革命“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对力量”,会对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专政造成危害,所以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镇压反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使人民起来,镇压反革命是必须的。现在反革命少了,但还有,“今后,社会上的反革命还要继续镇压以外,必须把混在机关、学校、部队中的一切反革命分子继续清查出来,”对于查获的反革命,必须“按照不同的情况,给反革命分子不同的处理”。除少数“老百姓恨透了”的反革命必须镇压外,“对一切反革命分子,都应当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3]36-39反革命抓到手以后,可以让他们给人民办点事情,从而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在分清是非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对于革命来说,总是多一点人好”,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看他们自己改不改,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还要给其纠正错误后继续革命的机会,我们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这是团结全党的方针。[3]39-40

由以上内容可知,高中语文教师需及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还可将部分内容展开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际上,阅读教学的质量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故而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借助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及时的帮助。其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措施均是非常关键的。

总体上看,毛泽东很好地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的哲学思维,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路线,将重点论、两点论、全局观结合在一起。毛泽东辩证地看待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他认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建设中也存在着许多的矛盾问题,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但在解决矛盾时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矛盾的特殊性。中国搞社会主义,要在走自己的道路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论十大关系》所阐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原则,不仅对当时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孙佩.《论十大关系》的整理过程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3):119-124.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http://yingliu165.blog.sohu.com/24109735.html.

Primary Research on the Basic Ideas of“On the Ten Major Relationships ”

ZHU Taiwen
(China Coast Guard Academy,Ningbo 315801,China)

Abstract:"On the Ten Major Relationships"is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Party'sleadersrepresented by MaoZedongexploring theroad ofsocialistconstruction.It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It mainly involves thinking abou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ad to 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the ideas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learningfrom foreign countries,and thethoughtson theprinciplesand policiesin social,political and life fields,etc.It has great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Mao Zedong;Seek truth from facts;On the Ten Major Relationships;Basic ideas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J

文章编号:2095-2384(2019)03-0017-05

收稿日期:2019-03-16

作者简介:祝太文(1971-),男,江西玉山人,武警海警学院基础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和研究。

(责任编辑 储 欢)

标签:;  ;  ;  ;  ;  ;  ;  ;  ;  ;  ;  ;  ;  ;  

祝太文:《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