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作用模型论文-李琦,王明年,李自强,于丽,严涛

火灾作用模型论文-李琦,王明年,李自强,于丽,严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火灾作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路隧道,斜井,火灾试验,数值计算

火灾作用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琦,王明年,李自强,于丽,严涛[1](2019)在《铁路主隧道与斜井风流耦合作用下的火灾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铁路隧道中主隧道与斜井风流在火灾模式下的相互影响,分别对不同主隧道风速、斜井风速以及火灾规模等组合情景下的铁路隧道火灾进行燃烧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火灾规模越大,隧道拱顶处最高温度越高,与火灾规模15 MW相比,火灾规模20 MW的最高温度升高130℃;与主隧道内通风2.5 m/s相比,不通风时拱顶最高温度升高140℃,且后者主隧道内火灾烟气更易侵入斜井;斜井向主隧道送风风速越大,含斜井主隧道段内的拱顶温度越低;与不送风相比,斜井送风风速为3 m/s时火源拱顶最高温度约降低80℃,不含斜井主隧道段内拱顶温度变化不明显;斜井送风风速越大,烟气进入斜井内的长度越短,与不送风相比,斜井内送风风速为1 m/s时斜井内烟气长度减少74 m;保证主隧道火灾烟气不侵入斜井的临界风速为2 m/s。(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高义奇,余红霞,施刚[2](2018)在《火灾下平齐端板节点考虑剪力作用的组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已有的平齐端板节点的组件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剪力与拉、弯作用的耦合效应,并用叁维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对组件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该组件模型,可以方便地得到节点在同时承受拉、剪、弯综合荷载作用时的性能。结果表明,增大剪力会导致节点失效温度的降低,但温度低于550℃时剪力对节点变形的影响不大;端板越厚、节点承受的弯矩及拉力越小时,剪力的影响更为显着,端板为8mm时剪力对节点性能的影响可忽略;悬链拉力会显着影响节点的性能,因此火灾时应考虑节点可能受到的附加拉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19期)

刘絮霏[3](2018)在《火灾烟气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作用和评估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业火灾中,烟气腐蚀作为非热损伤会给远场区域带来重大损失,原因在于物质燃烧可产生腐蚀性烟气,且烟气具有扩散性和短时快速腐蚀效应,高湿度的环境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腐蚀作用。对烟气环境中金属腐蚀的全面认识可为烟气损伤判断提供参考,并为灾后及时施救提供指导。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基于以往试验方案的经验和优势,针对烟气对金属的腐蚀性测试建立了一套新的实验系统。整个系统不仅保留了 DIN测试法的优点(良好的重复性、不同材料试验的差异性,腐蚀响应与已知的材料化学成分的一致性),还利用了直接测量的方式研究了金属腐蚀。选用叁种常用金属——6061铝合金、304不锈钢和1010碳钢进行烟气腐蚀试验,在环境温度为15°C-45°C,相对湿度为65%-95%的情况下,将金属样品放置于在由4g、7g、10g和14.5gPVC燃烧产生的烟气氛围(环境容积100L)中。通过失重法测量腐蚀动力学,综合提炼了结合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PVC质量的金属腐蚀质量损失评估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金属表面形貌,运用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6061铝合金在PVC烟气下产生的腐蚀动力学符合线性规律。在96小时的腐蚀时间内,6061铝合金的腐蚀质量损失随着PVC质量和环境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随相对湿度的增加呈指数增长趋势。随着腐蚀时间的延续,烟气中的点蚀特征越来越明显,在金属表面形成小凹坑和具有微裂纹的不规则的白色块状腐蚀产物。6061铝合金在PVC烟气下的主要腐蚀产物为氢氧化铝Al(OH)3、氯化铝AlC13和可溶性氯氧化铝Al(OH)2Cl。304不锈钢在PVC烟气中的腐蚀动力学符合幂函数规律,在钝化效应下腐蚀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在96小时的腐蚀时间内,304不锈钢的腐蚀质量损失随PVC质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并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在96小时之前,质量损失随环境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在96小时的时候,随环境温度的增加呈指数增长。随着腐蚀时间的延续,304不锈钢在烟气中的点蚀特征愈发明显。在金属表面出现的非晶态层状结构是最常见的形态,并伴随有少量的凹坑和锈蚀突起物。在PVC烟气氛围下,形成的磁铁矿和水合氧化铁逐渐覆盖表面,减缓了 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主要的腐蚀产物是磁铁矿Fe3O4和水合氧化铁FeOOH,还有少量的叁氯化铬CrC13和氯化亚铁FeCl2。1010碳钢在PVC烟气中的腐蚀动力学符合幂函数规律。在96小时的腐蚀时间内,1010碳钢样品的腐蚀质量损失随PVC质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并且与温度的二次方程成指数关系。在72小时之前,质量损失随相对湿度的增加呈指数增长,72小时后随相对湿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随着湿度的增加,表面上的橙色点蚀变成橙色块状和棕色粉末腐蚀产物;PVC质量和温度的上升都会导致金属基底和粉末腐蚀产物的颜色从棕色变为黑色。高温同时也会导致金属表面形成易分离的上层腐蚀层。在PVC产生的烟气氛围下,腐蚀生成的磁铁矿和水合氧化铁逐渐覆盖碳钢的表面,形成黑色补丁、虫巢、鸟巢和带刺的薄片状形貌。1010碳钢在PVC烟气氛围中的主要腐蚀产物是磁铁矿Fe3O4和水合氧化铁FeOOH,还有少量的氯化亚铁FeCl2。基于上述测量结果分析了常见金属在PVC烟气下的腐蚀机理。根据碳钢出现不同表面形态和腐蚀产物所对应的质量损失阈值,建立了腐蚀程度评估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对一个工业厂房在火灾后现场环境中烟气对金属的腐蚀效应进行了实地调查。在火灾发生后第4天进行的调查中,测量了局部区域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设备表面离子污染物的浓度,并收集了金属样品。通过光学显微镜和3D激光显微镜,SEM/EDS和XRD对金属样品进行测量和分析,比较了不同烟气污染浓度下的腐蚀程度。对比结果发现根据评估PVC烟气中碳钢腐蚀程度的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工业火灾现场勘查的测量结果相吻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3-23)

邵麟捷[4](2017)在《火灾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接触热阻非线性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钢管混凝土柱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广泛应用,以及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火灾带来的巨大损失和危害,其在火灾作用下的温度及位移响应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钢管混凝土柱由于钢管与混凝土之间接触不紧密,在火灾作用下将产生接触热阻,接触热阻的存在将影响钢管混凝土柱在火灾下的温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因此研究钢管混凝土柱接触热阻非线性变化影响因素,建立接触热阻非线性模型,对于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火灾高温作用下的准确温度响应和位移响应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管混凝土柱接触热阻非线性模型进行研究:(1)考虑了初始间隙、界面温度、以及钢管与混凝土黑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了高温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接触热阻非线性理论模型,并通过钢管混凝土柱实际高温荷载试验测得曲线进行验证,验证了该理论的真实合理性。(2)选择合适的有限元模型,确定材料的热工参数及边界条件后引入钢管混凝土柱接触热阻非线性模型对火灾高温作用下的钢管混凝土柱进行热分析,得到钢管混凝土柱温度场分布,与钢管混凝土柱实际高温荷载试验进行验证,得到了火灾高温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的准确的温度场分布。(3)在热分析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钢材、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对其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得到钢管混凝土柱在火灾高温作用下的应力场及应变场响应。(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15)

傅传国,孔维一,宋师雷,王玉镯[5](2015)在《火灾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托梁转换结构模型变形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榀4层底部大空间钢筋混凝土梁托柱转换结构模型施加标准升温及竖向荷载的共同作用,进行了8种受火工况下转换结构模型的变形计算,分析了模型中托梁和相邻边柱的位移与标准升温时间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受火工况下,随着标准升温时间的增加,转换结构模型均产生了常温竖向荷载变形基础上的附加变形。转换结构模型底部托梁的挠度值在升温前期的60 min内增长较快,之后逐渐减缓。沿托梁跨度方向的挠度曲线形状受受火房间布置位置的影响,在非对称受火房间布置工况下,模型对称轴受火房间一侧的托梁挠度偏大。火灾作用下转换结构模型两侧边柱在受火楼层横梁位置处向外凸出的变形明显大于其他楼层。对于仅在模型对称轴的一侧布置受火房间的工况,两侧边柱的侧移从上到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表现出在不对称受火房间布置情形下,转换结构中会产生剧烈的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李忠友,刘元雪,刘树林,谭仪忠,葛增超[6](2012)在《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理论分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灾作用下衬砌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会引起隧道结构的损伤,变形量的增大,危害隧道运营安全。基于几何和材料非线性理论,综合考虑火灾作用下衬砌结构中温度的非线性分布,材料力学性能的高温劣化及热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提出用于描述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行为的理论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半圆形隧道在火灾作用下截面转角及径向变形的解析解,分析火灾持续时间对衬砌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可为隧道结构防火设计及灾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1-16)

李忠友,刘元雪,刘树林,谭仪忠,葛增超[7](2012)在《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理论分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灾作用下衬砌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会引起隧道结构的损伤,变形量的增大,危害隧道运营安全。基于几何和材料非线性理论,综合考虑火灾作用下衬砌结构中温度的非线性分布,材料力学性能的高温劣化及热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提出用于描述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行为的理论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半圆形隧道在火灾作用下截面转角及径向变形的解析解,分析火灾持续时间对衬砌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可为隧道结构防火设计及灾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2年S2期)

黄志义,吴珂[8](2008)在《考虑燃烧作用的隧道火灾叁维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预设概率密度函数模型考虑燃烧的过程,构建了一种描述隧道火灾过程中燃油燃烧、烟气流动和传热的叁维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台缙高速公路苍岭特长隧道在释热率为50MW、风速分别为0~2 m/s条件下的火灾过程,并通过室内模型燃烧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与相同条件下热源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无论通风条件如何,燃烧释放的大量烟气均会在火源上方形成一高速烟流区,而热源模型由于忽略了燃烧过程,在风速1 m/s的条件下将无法刻画出该区域。高速烟流区抑制了纵向风流与高温烟流的混合,控制着火源近区的流场结构,是造成烟气回流和分层运动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阴忆烽,童朝阳,黄启斌,林福生[9](2005)在《TGAS模型计算4种火灾场景内烟气对人的失能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使用数学模型对火灾烟气中主要毒性气体对人的失能作用的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评价4种火灾场景中,火场各区域对人的失能作用,求算出半数失能时间。方法烟气毒性作用的数学模型为TGAS模型,它以肺组织内的血-气平衡为基础,考虑各种因素导致的换气量变化,(本文来源于《毒理学杂志》期刊2005年S1期)

阴忆烽,童朝阳,黄启斌,林福生[10](2005)在《TGAS模型计算4种火灾场景内烟气对人的失能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使用数学模型对火灾烟气中主要毒性气体对人的失能作用的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评价4种火灾场景中,火场各区域对人的失能作用,求算出半数失能时间。方法烟气毒性作用的数学模型为TGAS模型, 它以肺组织内的血-气平衡为基础,考虑各种因素导致的换气量变化,推导出对时间的微分方程来计算体重标准化的内部剂量,并进一步计算不同时间的失能概(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09-01)

火灾作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已有的平齐端板节点的组件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剪力与拉、弯作用的耦合效应,并用叁维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对组件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该组件模型,可以方便地得到节点在同时承受拉、剪、弯综合荷载作用时的性能。结果表明,增大剪力会导致节点失效温度的降低,但温度低于550℃时剪力对节点变形的影响不大;端板越厚、节点承受的弯矩及拉力越小时,剪力的影响更为显着,端板为8mm时剪力对节点性能的影响可忽略;悬链拉力会显着影响节点的性能,因此火灾时应考虑节点可能受到的附加拉力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火灾作用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琦,王明年,李自强,于丽,严涛.铁路主隧道与斜井风流耦合作用下的火灾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9

[2].高义奇,余红霞,施刚.火灾下平齐端板节点考虑剪力作用的组件模型研究[J].建筑结构.2018

[3].刘絮霏.火灾烟气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作用和评估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4].邵麟捷.火灾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接触热阻非线性模型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

[5].傅传国,孔维一,宋师雷,王玉镯.火灾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托梁转换结构模型变形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5

[6].李忠友,刘元雪,刘树林,谭仪忠,葛增超.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理论分析模型[C].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7].李忠友,刘元雪,刘树林,谭仪忠,葛增超.火灾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理论分析模型[J].岩土力学.2012

[8].黄志义,吴珂.考虑燃烧作用的隧道火灾叁维数学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2008

[9].阴忆烽,童朝阳,黄启斌,林福生.TGAS模型计算4种火灾场景内烟气对人的失能作用[J].毒理学杂志.2005

[10].阴忆烽,童朝阳,黄启斌,林福生.TGAS模型计算4种火灾场景内烟气对人的失能作用[C].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5

标签:;  ;  ;  ;  

火灾作用模型论文-李琦,王明年,李自强,于丽,严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