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遗传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遗传学,生态,过渡带,荒漠,重金属,色素,绿洲。
生态遗传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勋[1](2015)在《我国雉鸡表型多态性与分子生态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进化包括渐进式的或不连续的方式,而同一领域地理种群的趋同进化是否以基因的趋同变异为基础?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产物,种群的特性是通过表现型来表达的。本研究以广布种——雉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种群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表现型——环境——基因型"之间的互作关系为核心,研究雉鸡不同地理种群的表型变异、遗传分化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探讨(1)雉鸡表型变异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2)环境因子对雉鸡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3)雉鸡不同地理种群表型变异规律和遗传分化模式。第一部分:采取传统的形态研究方法,获得我国雉鸡17个亚种41个地理种群359号个体8个表型性状指标,其中雄性258个,雌性101个。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K-S test结果发现雄性8个表型性状中体长、尾长、嘴峰、嘴裂、跗跖、中爪等6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而雌性雉鸡的8个表型性状除体长和尾长不符合正态分布外,其余6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结合环境因子(包括3项地理因子和6项气候因子)与表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雄性表型受地理因子的限制性因素比雌性多,海拔和经度对雉鸡表型性状影响较大,随着海拔和经度的升高,雉鸡体型变大,符合贝格曼定律。跗跖随海拔升高而变短,随气温升高而变长,风速增大而变短的规律,符合阿伦定律。嘴峰、嘴裂、爪长的相关性变异符合取食压力和刨食的磨损强度。第二部分:采用DNA分子测序的方法,分别对我国雉鸡17个亚种41个地理种群401个样本的mtDNA Cyt-b、色素表达和调控相关基因MC1R和AGRP进行序列测定,获得Cyt-b基因序列859bp,45个多态位点,定义66个单倍型,;MC1R基因序列770bp,52个变异位点,定义43个单倍型;AGRP基因序列952bp,110个变异位点,定义161个单倍型。统计Cyt-b、MC1R、AGRP的遗传多样性,并与环境因子数据做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海拔与Cyt-b的核苷酸多样性(π)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与温度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说明高海拔雉鸡种群具有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温度越高核苷酸多样性越高。MC1R的核苷酸多样性与纬度呈极显着性负相关(P<0.05),说明纬度越高MC1R的核苷酸多样性较低。AGRP由黑色素细胞附近的真皮乳头细胞所分泌,具有阻止黑素皮质素在MC1R处的发生作用的特点,研究发现AGRP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核苷酸多样性与所有气候因子均有显着的相关性,其中与温度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与降雨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日照和风速表现出极显着的负相关,结合AGRP和MC1R的相关分析可知,纬度越高MCIR-π越低,降雨量越大和温度越高,AGRP-π越高,表现在雉鸡的羽色性状上就是纬度越高,黑色羽越淡;降雨量越高,温度越高,羽色越黑,完全符合葛洛格定律。第叁部分:表型性状数据聚类分析和以Cyt-b、MC1R、AGRP单倍型分别构建雉鸡的ML系统树的拓扑结构具有相似性,预示了我国雉鸡形成四个分支(新疆组、西南组、华中组和东北组)的系统发生关系,雉鸡整体遗传分化显着(FsT = 0.157,P<0.001)。但一些地理种群间基因流水平较高(Nm>1),基因交流频繁,种群遗传结构形成一种相对连续的渐进遗传分化模式。与雉鸡的表型变异连续性相吻合,揭示其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广布生活的遗传学基础。第四部分:结合表现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种群遗传结构探讨雉鸡的保护生物学模式。综上所述,雉鸡作为一种广布型鸟类,生态适应能力很高,具体表现在表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两个方面,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研究材料,同时雉鸡野生种群面临遗传结构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保护。(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3-01)
施雯[2](2012)在《植物DNA甲基化的器官特异性及其对生态遗传学采样策略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DNA甲基化是植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不仅在生物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和表型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生物体发育和器官分化时参与调控基因表达。因此,DNA甲基化组不同于基因组,可能存在显着的器官特异性。然而,口前对DNA甲基化模式的个体间变异和个体内器官间变异的相对重要性却知之甚少,不利于在生态表观遗传研究中制定合理的采样策略。本研究以莲子草属的两种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为材料,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硅胶干燥处理条件下的植物不同器官(叶VS茎)和不同发育时段(幼叶VS成熟叶)的基因组甲基化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实验所用的15个喜旱莲子草个体和5个刺花莲子草个体分别采自同一个自然种群。总共筛选了10对引物,分别扩增得到936个、772个位点。经GENALEX6.1软件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果:(1)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DNA序列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AFLP分析显示,喜旱莲子草和刺花莲子草的遗传多态性位点分别为3.59%和4.80%,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012和0.02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017和0.031。表明本研究所采集的喜旱莲子草和刺花莲子草的遗传背景比较一致,MSAP的条带变异主要源于DNA甲基化模式的差异。其中,刺花莲子草的变异水平略高于喜旱莲子草,可能是因为前者由种子繁殖而后者以无性繁殖为主。(2)同一个体不同器官间的DNA甲基化存在显着差异,高于个体间变异。MSAP分析显示,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叶和茎)之间的DNA甲基化模式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器官间差异远高于个体间相同器官的差异。两个物种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植物DNA甲基化模式存在不可忽视的器官特异性。(3)同一个体不同发育阶段叶片间的DNA甲基化也存在显着差异。MSAP分析显示,同一个体的幼叶和成熟叶之间的DNA甲基化模式存在显着差异。在喜旱莲子草中,不同叶片间的差异甚至高于个体间差异;在刺花莲子草中,不同叶片间的差异与个体间变异大致相当。(4)刺花莲子草的同一对叶片中的大叶和小叶DNA甲基化差异不明显。刺花莲子草具有特殊的异形叶:同一茎节的一对叶片形状相似,但一大一小。MASP分析表明,刺花莲子草的同一茎节上的大叶和小叶之间在DNA甲基化模式上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这种叶片大小的表型变异可能只受少数基因位点控制,并不伴随着系统性的表观遗传差异。(5)“硅胶干燥处理”对植物材料DNA甲基化的水平影响很小。将喜旱莲子草的同一个新鲜叶片沿中脉一分为二,一半用硅胶干燥后提取DNA,另一半直接提取DNA,进行平行检测。筛选7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后,发现两种处理的甲基化模式几乎完全相同。表明硅胶干燥不会对植物DNA甲基化产生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阶段在DNA甲基化模式上均可能存在显着的差异。在今后的生态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植物DNA甲基化的器官和发育阶段特异性,尤其在采集野生植物种群时,其采样策略应该比常规的DNA序列分析更加有针对性,不能将不同器官的材料和同一器官不同发育阶段的材料混淆。同时,硅胶干燥是一种可接受的、安全的样品处理手段。(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2-05-01)
张傲,赵惠燕[3](2009)在《Zn~(2+)胁迫对麦长管蚜种群生态遗传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浓度Zn2+处理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态遗传学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研究种群暴发、综合防治、重金属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及重金属对昆虫种群遗传进化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Zn2+(0(对照),2.5,5.0,10.0mmol/L)浇灌小麦幼苗,在其叶片上饲养麦长管蚜及其后代,制作F1、F2、F3代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重金属Zn2+对麦长管蚜生态遗传学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Zn2+处理后,麦长管蚜的世代周期在低浓度(2.5mmol/L)时较对照延长,高浓度时(5.0~10.0mmol/L)则较对照显着缩短;种群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显着低于对照,且随Zn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Zn2+对麦长管蚜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抑制作用,10.0mmol/L Zn2+处理后,CAT活性显着低于对照和2.5mmol/L Zn2+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各代麦长管蚜之间存在显着差异;2.5mmol/L Zn2+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显着升高,而5.0和10.0mmol/L Zn2+处理蚜虫后,SOD活性较对照显着降低;除2.5mmol/L Zn2+处理的F1代外,F1、F2、F3的羧酸酯酶(CarE)活性均高于对照。Zn2+处理后,麦长管蚜体内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不同浓度Zn2+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着;F1、F2、F3代麦长管蚜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7.1,42.9,47.9μg/mg,且差异显着。【结论】Zn2+对麦长管蚜的毒害已遗传给后代并在后代中累积,高浓度Zn2+处理的毒害作用比低浓度Zn2+处理强。(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11期)
张傲[4](2009)在《重金属对麦长管蚜生态遗传学参数,保护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及遗传进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污染对昆虫种群的遗传进化施加着强大的选择压。分析重金属胁迫条件对麦长管蚜的影响,为研究重金属产生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及麦长管蚜的解毒抗性机制提供依据;为蚜虫生态遗传与进化及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用不同浓度重金属浇灌小麦幼苗,在其叶片上饲养麦长管蚜及其后代,研究Zn~(2+)、Cu~(2+)和Pb~(2+)对麦长管蚜及其后代生态遗传学参数、抗氧化酶活力、蛋白质含量以及DNA遗传变异的影响,结果显示:1.重金属离子对麦长管蚜及其后代生态遗传学参数影响显着。不同浓度Zn~(2+)处理对蚜虫及后代平均世代周期T有显着影响,规律是低浓度下T延长,高浓度下T缩短,且第叁代明显短于亲代;各代麦长管蚜的净增殖率R_0、内秉增长力R_m和周限增长率λ均随Zn~(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均显着低于对照;各参数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着,但在不同世代间差异不显着。Cu~(2+)处理后,世代间T差异显着,F_3较对照显着延长;各处理后代的R_0、R_m和λ和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F_3代R_m和λ在所有处理中最低。Pb~(2+)处理后,世代间麦长管蚜T、R_0和λ差异显著;R_0和λ显著低于对照,且不同浓度对R_0的影响差异显着;R_m均低于对照。Cu~(2+)和Pb~(2+)处理后,T值F_1<F_3,R_0、R_m和λ值F_1> F_3,且两代之间的差异极显着。2.重金属离子Zn~(2+)对麦长管蚜及其后代抗氧化酶活力有显着影响。Zn~(2+)抑制各代蚜虫CAT活性,且抑制程度与Zn~(2+)浓度显着正相关;10.0mmol/L Zn~(2+)处理后CAT活性显着低于对照和2.5和5.0mmol/L Zn~(2+)处理;POD活性在处理各代蚜虫间存在显着差异,F_3>F_2>F_1;不同浓度Zn~(2+)处理后,SOD活性表现为低浓度处理酶活升高,高浓度处理酶活降低;除2.5mmol/L处理的F_1稍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的F_1、F_2、F_3代麦长管蚜的CarE活性均高于对照,F_1、F_2代麦长管蚜的CarE活性与Zn~(2+)浓度显着正相关。3.重金属离子Cu~(2+)对麦长管蚜及其后代抗氧化酶活力有显着影响。除0.05mmol/L处理的F_3外,其他各处理对蚜虫CAT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浓度明显正相关。不同浓度Cu~(2+)对POD活性影响差异显着,且F_3>F_2>F_1;不同浓度对蚜虫SOD活性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低浓度处理的SOD活性较对照显着升高;高浓度处理酶活显着低于对照;CarE活性显着高于对照,且不同浓度、不同世代间均存在显着差异。4.重金属离子Pb~(2+)对麦长管蚜及其后代抗氧化酶活力有显着影响。Pb~(2+)处理后麦长管蚜CAT和POD活性显着低于对照,且各浓度处理后F_1<F_3;SOD活性较对照显着降低,且浓度越高, SOD活性越低;不同浓度Pb~(2+)对麦长管蚜SOD活性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CarE活性显着高于对照,在不同世代之间差异显着,F_3>F_2>F_1。5.重金属离子处理后,麦长管蚜及其后代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 Zn~(2+)和Cu~(2+)处理后,不同浓度间蛋白质含量差异显着,但Pb~(2+)处理差异不显着。Zn~(2+)处理后,各世代间蛋白质含量差异显着F_3>F_2>F_1;高浓度10.0 mmol/L处理后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低浓度处理。Cu~(2+)处理后,极端浓度0.05和0.10mmol/LCu~(2+)处理后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中浓度0.20和0.40mmol/LCu~(2+)处理。6.重金属Zn~(2+)对麦长管蚜CarE基因的影响显着。Zn~(2+)处理后,麦长管蚜CarE基因片段(450—500bp)亮度明显强于对照,表明CarE基因大量表达。反转录产物出现1条长度为250bp左右的明显特异带,很可能是重金属Zn~(2+)胁迫诱导而产生的新基因。综上所述,重金属对麦长管蚜的显着影响表现在世代历期、繁殖能力、保护酶活性、蛋白质代谢和昆虫保护酶系的基因变异等各个方面。麦长管蚜受影响的程度与重金属浓度相关,且高浓度对麦长管蚜的影响显着强于低浓度。第一代和第叁代蚜虫在多个参数之间差异显着。同时,麦长管蚜重金属毒害后,体内保护酶体系和蛋白质代谢系统对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生理功能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表现出对重金属毒害的缓慢适应。(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林元烧,李少菁[5](2006)在《生态遗传学及其在海洋生物学学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生态遗传学的学科概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在海洋生物学二级学科中的应用,旨在为读者进一步了解该学科的概念、内涵、研究范畴,也为海洋生物学学科建设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S2期)
刘遒发[6](2006)在《中国石鸡属鸟类生态遗传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石鸡属有两种,石鸡(A.chukar)和大石鸡(A.magna),后者为我国特有种.石鸡属鸟类广泛分布子我国淮河和秦山以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分布区包括几个气候带和气候区,分布海拔高度从接近海平面到4600米,是研究生态遗传的好材料.(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10-01)
钱增强,赵桂仿[7](2006)在《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红砂种群生态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又名琵琶柴,柽柳科(Tamaricaceae)红砂属(琵琶柴属,Reaumuria L.)超旱生半灌木,是我国温带荒漠地区广泛分布的建群种和优势种, 具有极强的耐早、耐盐特征。(本文来源于《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九届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8-01)
钱增强[8](2006)在《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红砂种群生态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又名琵琶柴,柽柳科(Tamaricaceae)红砂属(琵琶柴属,Reaumuria L.)超旱生半灌木,是我国温带荒漠地区广泛分布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具有极强的耐早、耐盐特征。然而,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红砂草地已严重退化和沙化,迫切需要恢复和重建。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本文对分布于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的红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11条ISSR引物对红砂7个亚种群的132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6个位点,且均呈多态性,即多态位点比率为100%,显示出分布于过渡带的红砂种群内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根据AMOVA分析、Shannon信息指数分析及Nei's基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亚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量的比重分别为15.87%、16.28%和14.58%,即83.72%~85.4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亚种群内。亚种群间存在较强的基因流(N_m=2.9290),与广布植物种的平均值(N_m=3.03)相当,已足以抵制遗传漂变引起的亚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相关性分析表明,红砂7个亚种群的ISSR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因子(主要为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而Mantel检验显示,亚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r=0.637,P<0.01),表明地理距离是影响红砂种群遗传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本文还对基于ISSR和RAPD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例如,Mantel检验表明,基于ISSR和RAPD的Nei's遗传距离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r=0.351,P=0.079);此外,就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而言,RAPD揭示出比ISSR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这些差异很可能是由于RAPD和ISSR所反映的基因组区域的进化模式的不同引起的。其中,ISSR标记很可能呈选择中性或近中性,因而不受或仅轻微受外界选择压力的作用;而RAPD标记(至少一部分)明显受到外界选择压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6-06-01)
王锦,党承林[9](2006)在《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生态遗传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多星韭文生态遗传学文献的研究,从多星韭种群染色体分化、种群生态型、种群物候特征、种群形态特征、种群生理特征、种群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已有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结论,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06年02期)
孙永玉[10](2005)在《紫胶虫优良寄主植物钝叶黄檀生态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深入云南紫胶主产区,对紫胶虫优良寄主植物钝叶黄檀(Dalbergia obtusifolia Prain)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自然地理分布进行了广泛调查,并采用生态学方法对所收集保存的六个地理种源之间和种源内的遗传学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以为钝叶黄檀异地保存林的鉴定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钝叶黄檀不同种源间在果荚长、宽、颜色、种子千粒重等指标上差异显着或极显着。研究发现,钝叶黄檀果荚内种子数目与种源地年平均温度成正相关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果荚内种子数目有增加趋势;种子千粒重、果荚宽与种源地年平均温度成负相关关系,随着温度降低,种子千粒重有上升的趋势。2、不同种源钝叶黄檀种子发芽率及苗高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地理种源变异。种子发芽率、苗高与采集区海拔高度成正相关关系,种子发芽率和苗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有明显增加趋势;苗高与种源地年平均温度成负相关关系;发芽率、苗高与种子千粒重成正相关关系,随着种子千粒重的增加,发芽率和苗高也随之增加。3、不同地理种源的钝叶黄檀在单株有效枝条分枝数、有效枝条长度、有效枝条枝径、单位面积叶重、功能叶片长度、功能叶片宽度、株高生长等7 个形态学数量性状上表现出明显的地理种源变异。不同种源间形态学数量性状聚类系统发育树图表明,镇源种源和云县种源钝叶黄檀在形态学特征上比较接近,其次为双江种源,龙陵种源与其它叁个种源形态学数量性状差异较大。形态学聚类的远近与种源地间距离的远近密切相关,地理距离接近,形态学数量性状聚类距离也接近。4、对不同种源钝叶黄檀RAPD 分析结果表明,PCR 扩增后多态位点有129 个,多态位点比率为81.13%,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0.1343,种源间平均遗传距离0.1433,分化系数Gst=0.3955,表明钝叶黄檀异地保存林中不同种源间具有较大遗传变异。RAPD 数据聚类的系统发育树图表明,镇沅种源和双江种源亲缘关系接近,其次为云县种源,龙陵种源和其它叁个种源亲缘关系较远5、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树图与基于RAPD 分析的分子性状系统发育树图略有差异,形态学数量指标聚类的亲缘关系远近依次为镇沅种源、云县种源、双江种源和龙陵种源。镇沅和云县地理位置接近,从自然、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分析这两地比较相似,所以形态学性状较为接近;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形态学分化也(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05-08-03)
生态遗传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DNA甲基化是植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不仅在生物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和表型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生物体发育和器官分化时参与调控基因表达。因此,DNA甲基化组不同于基因组,可能存在显着的器官特异性。然而,口前对DNA甲基化模式的个体间变异和个体内器官间变异的相对重要性却知之甚少,不利于在生态表观遗传研究中制定合理的采样策略。本研究以莲子草属的两种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为材料,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硅胶干燥处理条件下的植物不同器官(叶VS茎)和不同发育时段(幼叶VS成熟叶)的基因组甲基化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实验所用的15个喜旱莲子草个体和5个刺花莲子草个体分别采自同一个自然种群。总共筛选了10对引物,分别扩增得到936个、772个位点。经GENALEX6.1软件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果:(1)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DNA序列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AFLP分析显示,喜旱莲子草和刺花莲子草的遗传多态性位点分别为3.59%和4.80%,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012和0.02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017和0.031。表明本研究所采集的喜旱莲子草和刺花莲子草的遗传背景比较一致,MSAP的条带变异主要源于DNA甲基化模式的差异。其中,刺花莲子草的变异水平略高于喜旱莲子草,可能是因为前者由种子繁殖而后者以无性繁殖为主。(2)同一个体不同器官间的DNA甲基化存在显着差异,高于个体间变异。MSAP分析显示,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叶和茎)之间的DNA甲基化模式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器官间差异远高于个体间相同器官的差异。两个物种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植物DNA甲基化模式存在不可忽视的器官特异性。(3)同一个体不同发育阶段叶片间的DNA甲基化也存在显着差异。MSAP分析显示,同一个体的幼叶和成熟叶之间的DNA甲基化模式存在显着差异。在喜旱莲子草中,不同叶片间的差异甚至高于个体间差异;在刺花莲子草中,不同叶片间的差异与个体间变异大致相当。(4)刺花莲子草的同一对叶片中的大叶和小叶DNA甲基化差异不明显。刺花莲子草具有特殊的异形叶:同一茎节的一对叶片形状相似,但一大一小。MASP分析表明,刺花莲子草的同一茎节上的大叶和小叶之间在DNA甲基化模式上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这种叶片大小的表型变异可能只受少数基因位点控制,并不伴随着系统性的表观遗传差异。(5)“硅胶干燥处理”对植物材料DNA甲基化的水平影响很小。将喜旱莲子草的同一个新鲜叶片沿中脉一分为二,一半用硅胶干燥后提取DNA,另一半直接提取DNA,进行平行检测。筛选7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后,发现两种处理的甲基化模式几乎完全相同。表明硅胶干燥不会对植物DNA甲基化产生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阶段在DNA甲基化模式上均可能存在显着的差异。在今后的生态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植物DNA甲基化的器官和发育阶段特异性,尤其在采集野生植物种群时,其采样策略应该比常规的DNA序列分析更加有针对性,不能将不同器官的材料和同一器官不同发育阶段的材料混淆。同时,硅胶干燥是一种可接受的、安全的样品处理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遗传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勋.我国雉鸡表型多态性与分子生态遗传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
[2].施雯.植物DNA甲基化的器官特异性及其对生态遗传学采样策略的启示[D].云南大学.2012
[3].张傲,赵惠燕.Zn~(2+)胁迫对麦长管蚜种群生态遗传学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张傲.重金属对麦长管蚜生态遗传学参数,保护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及遗传进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5].林元烧,李少菁.生态遗传学及其在海洋生物学学科中的应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6].刘遒发.中国石鸡属鸟类生态遗传学[C].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6
[7].钱增强,赵桂仿.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红砂种群生态遗传学研究[C].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九届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6
[8].钱增强.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红砂种群生态遗传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6
[9].王锦,党承林.多星韭(AlliumwallichiiKunth)生态遗传学研究进展[J].林业调查规划.2006
[10].孙永玉.紫胶虫优良寄主植物钝叶黄檀生态遗传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