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综合铁道工程承包有限公司甘肃省7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人们投资的资金利用率和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越来越重视,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也成为整个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重点和前提,据相关数据显示,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费用虽然占到整个建设工程总造价的1%左右,但是其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影响却高达75%。基于此,本文就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确定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提高资金利用率,控制工程造价有所借鉴。
关键词: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项目工程的不同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与影响也不同。据有关数据表明,设计阶段的造价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占很大的比例。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将工程造价控制精力放在具体的项目施工中,忽视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强化社会对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工程造价控制在设计过程阶段中的必要性
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造价的简称,是项目建设成本包括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到该项目竣工交付使用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建设费用的总和。当一个建设项目确定后工程设计就会成为核心工作,工程设计不能仅仅只是对工程设施进行设计,还要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对工程进行设计,因此好的工程往往是经济与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得知,虽然设计费用只占工程造价的不到1%,但对整个项目工程的影响程度却达到了75%,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十分必要。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失控的因素
2.1工程设计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观念相分离
由于设计走向市场化,设计费实行向业主收取的设计收费制后,设计要尽可能服从业主的要求,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往往重视技术,忽视经济。部分设计人员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并不差,但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创新意识不强,忽视经济方面的比较。
2.2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够
许多方案设计只有几张效果图和平、立面图,连最基本的尺寸也没有,投资估算估计不足。施工图设计的深度不够,建筑设计不够细化,给结构设计确定荷载的大小带来困难,再加上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结构设计不规范、不标准。
2.3设计概算的深度不够、质量不高
概算的编制大都是大范围的框框,如土建只完成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楼地面工程等各分部工程的扩大单价的计算,概算不够细化,致使工程造价的材料消耗量、人工消耗量无法核定,也无法分析材料、人工的价差,与施工图预算相比,差距甚大。设计粗糙、概算简单化是设计概算流于形式的主要根源。概算人员与设计脱节,又与施工脱节,工程量算错,定额套错,费率计取错误,又不按实际询价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概算的准确性。
2.4设计费的收取方式存在很多弊端
设计费的多少主要依赖于工程建设的规模和高度,这会使得设计单位盲目扩大工程规模以获取高额的设计费,甚至有的设计人员为了追求高额设计费随意的增加梁柱的截面积,增加混凝土等级以及提高配筋的数量,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很多不科学的现象出现。
2.5规章制度存在缺陷
现今的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管理的规章制度无法满足经济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协作。这使得在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管理的积极性非常低。
采用传统的勘查、设计以及施工方式。这些环节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由于人为因素,会使得这些环节相互脱节,严重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管理。
概算人员不属于综合人才,对设计以及施工程序的了解较少。针对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不存在差别,但不同之处在于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思想落后保守,创新意识较差。我国的概算人员很多都只是依据图纸套经验或者计算模式进行预算编制,然而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认识较差,这使得概算人员无法通过概算向设计人员提供可靠的建议。
3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3.1建立良好的设计管理体制
首先要明确造价控制的责任主体。明确造价控制责任主体有助于强化设计单位的责任意识,从而促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造假控制。其次设计单位也要建立与设计项目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由综合素质全面的人员担任项目管理者,并对设计内容的质量、进度以及造价控制等内容负责。最后设计单位要尽可能的掌握建设工程的信息,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去指导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
3.2引入招投标机制、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工作
目前我国对设计单位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以及委托设计,但是在如何选择具体的设计选择方式时要结合项目工程的具体要求。但是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积极通过市场的竞争作用,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和方案:一是建设项目企业在选择设计单位时一定要选择具有优秀资质的设计招标代理机构,并且要对建设项目的功能与投资额度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二是建设单位要聘请相关专家,对参与招标的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最优化、设计造价的最合理。
3.3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总概算和施工图设计,在确保各个建筑环节功能的前提下,对每个建筑施工环节的投资额控制设计,以此保证总投资额不增加。限额设计对于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加强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必须要制定与限额设计相应的管理制度,将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纳入到设计质量体系中。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利用价值分析原理促使限额设计的实施。
3.4改革现有的设计收费制度,制定相应的奖罚条例
在现有的设计收费制度下,业主和建设单位在造价控制上是对立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对现有的设计收费制度进行改革,实行限额设计和制定相应的奖罚条例。在设计招标过程中,根据投资估算和现行的设计收费制度,确定一个包干的设计费用。制定相应的奖罚条例,把投资估算作为标准,在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的同时,鼓励设计人员利用价值工程相关理论进行创新设计,对那些由于创新设计而节约的费用,可以按一定比例的节约费用对设计单位进行奖励;而那些应设计单位的原因导致的投资费用增加的投资,也应按一定比例的增加费用对设计单位进行扣除。在支付设计费用的过程中,应按一定比例对设计费用进行预留,到项目竣工验收结束后一次支付剩余设计费用。这样能够督促设计单位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同时能够更好的检验设计质量。
3.5优化结构设计,提高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
结构优化设计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结构优化过程中正确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关系,在满足建筑结构安全和适用性的同时,使建筑物到达美观、经济的目标。结构成本控制应贯穿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从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工程总平面图的布置,到最后结构构件的设计,都应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从中选取技术方案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并对选择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能够更加经济合理。在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应用价值工程的思路和方法选择结构方案、进行正确的结构计算、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正确的理解规范等。
3.6推行设计索赔等制度,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推行设计索赔等制度,能够真正提高人们对设计阶段的重视,使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更好的有效开展,于此同时也可以督促设计单位建立完善的设计管理制度,提高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造价意识。此外,设计图纸变更的越早,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小,反之,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对工程设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制度,尽可能避免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现象,从而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应尽量将其控制在设计阶段,先对变更进行核算,然后再变更,进行层层审批,使投资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结束语
建设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是整个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前提,也是关键。因此,在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时,不仅要提高认识,还要树立动态的造价管理理念,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在经济性和技术性相互协调下,有效地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而提高建设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东.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煤炭科技,2007,02:91-92.
[2]梁少红.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7:110-111.
[3]刘向明.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296-298.
[4]韩一宁,袁永博.价值工程在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5:38-43.
[5]宫克,殷彤.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J].天津经济,2011,0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