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试验论文_徐剑,滕世政,王利春,蒙永云,程小爱

导读:本文包含了换热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换热器,特性,换热,数值,氦气,空腔,温度。

换热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剑,滕世政,王利春,蒙永云,程小爱[1](2019)在《换热器铝管液压胀管试验系统及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家电行业的发展,铝管铝翅片换热器产品向"小管径、内齿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铝管液压胀管是其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为了研究铝管在液压胀管后相关尺寸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本文研制了铝管液压胀管试验系统,并进行了液压胀管试验。结果表明:当液压胀管压力值增加至20MPa时,φ6.35mm×0.8mm圆铝管管径增大8.8%,壁厚减小7.5%。当液胀压力值增加至14MPa时,φ6.35mm内齿铝管管径和齿底宽分别增大8.5%和1.2%,齿高减小2.4%,壁厚保持不变。φ6.35mm圆铝管和内齿铝管液压胀管压力值的选取范围分别为17~18MPa和10~12MPa。该液压胀管试验系统能够满足铝管液压胀管的需要,可为铝管液压胀管试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1)

李淑勇,夏才初,朱建龙,程晓辉[2](2019)在《地连墙换热对其土压力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地铁车站以及围护结构中常用的地下连续墙作为研究对象,对砂土地基中地下连续墙的热响应进行离心机模型试验,探究在温度变化条件下周围土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在50g离心加速场内模拟地埋管换热升温,对模型中的温度和土压力进行了监测,得到了温度和土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由此分析得到了在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由于温度的变化对地下连续墙周围土体压力带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在升温状态下,土压力值有着明显增大的趋势,并且被动土压力的增量明显大于主动土压力的增量。在温差相近的情况下,土压力的增量沿深度方向呈增长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霏旸,李新龙,李家骐,刘明侯,徐庶民[3](2019)在《微细槽道隔热器流动及换热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采用经过特别设计的微细槽道在高温热源面和外界环境之间实现隔热,旨在实现冷热面大温差的同时,提升冷面的温度均匀性。试验首先探究了不同进出口方式(C型、Z型、Y型、I型、)对冷面温度均匀性及冷热面温差的影响,发现I型进出口时隔热效果最好。同时选择I型进出口条件下,在微细槽道散热器的槽道与密封盖中间增加空腔的隔热器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流阻及传热和隔热特性。与传统槽道对比发现,带空腔的微细槽道隔热器流阻降低,且冷热两侧温差变大,冷面温度更均匀。(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9年09期)

郑强[4](2019)在《奥氏体管板+双相钢换热管胀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换热器胀管通常要求管板材料的硬度应大于管子材料硬度30HB左右,但在某些特殊工况条件下,二者硬度状况可能相反。现管板材料为304S,换热管材料为00Cr22Ni5Mo3N的管板胀接接头,换热管材料硬度远大于管板材料硬度,与通常的胀接工艺要求不相符。经模拟试验,优化胀接工艺,经过水压试验,强度和密封性均满足要求,最终应用于产品设备的制造。(本文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设备》期刊2019年09期)

谭蔚,姜淞元,贾占斌,苏桐,张天保[5](2019)在《梯形波纹板式换热器换热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水为换热介质,采用某型号梯形波纹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流体流动状态、温度变化、压降和总换热系数对两种操作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时增加冷热流体流速的方式能够提升湍流度,并且可以将换热效率提高16. 35%,但是该操作方式升温效果较差,而且当冷热流体流速比值大于1时压降大、能耗也大。同时,通过等流速法计算获得换热准则方程和阻力准则方程,并计算获得梯形波纹板冷热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当2 000 <Re <12 000时,冷侧的对流换热系数高于热侧的对流换热系数;此外,与其他类型的换热器相比,梯形波纹板式换热器的摩擦阻力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9年08期)

刘彦,孔巧玲,黄伟光,李文辉[6](2019)在《螺旋管式熔盐-氦气换热器对流传热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台螺旋管式熔盐-氦气换热器进行试验研究,并利用威尔逊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螺旋管式换热器用于熔盐-氦气对流传热的传热准则关系式。将关系式与经验公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螺旋管式换热器在管程和壳程均能提高工质对流换热系数,同时为熔盐-氦气换热器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吴璐,曹双华,张鹏超,吕静[7](2019)在《基于正交试验的毛细管末端换热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以换热效能和单位面积换热量为目标函数的正交试验,对毛细管送风末端设备结构参数(管壁厚度、排数、管径外径等)进行了优化。针对换热效能最优结构组合的毛细管送风末端设备,通过水/空气换热的理论计算对毛细管的水流速度进行优化,并确定最佳水流速度为0. 20 m/s。结果显示,在冬季工况最佳水流速度的情况下,结构最优组合较最劣组合的换热量增加了97. 6%,为毛细管送风末端设备的设计与运行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08期)

王瑞,王璐,杨卫华[8](2019)在《涡轮叶片全表面换热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冷叶片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对气冷叶片设计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气冷叶片表面对流换热特性,设计了典型气膜冷却叶片,采用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气冷涡轮叶片表面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获得了叶片表面温度场及叶栅通道内部流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叶片表面的换热受叶栅流道结构的影响较大。在叶片前缘滞止点以及主流加速剧烈的位置换热较强,加入气膜孔可以局部增强叶片表面的对流换热,但却没有改变叶片全表面换热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航空发动机》期刊2019年04期)

魏德亮,付景顺,徐耀祖[9](2019)在《基于电蓄热装置对翅片管换热器的试验与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翅片管换热器在电蓄热装置中的应用,利用Fluent软件对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换热装置内流场的温度、速度和压力分布;将仿真结果与实验得到的数据对比,验证仿真模拟的可行性。此外,还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翅片高度、翅片间距对换热特性参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4期)

杨卫波,徐瑞,杨晶晶,陈世坤[10](2019)在《相变材料回填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相变对PCM回填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特性的影响,建立了PCM回填地埋管换热器相变传热数学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相变过程及PCM物性参数对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扩散与恢复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CM回填可有效缓解钻孔外土壤温度变化幅度,提高土壤温度恢复率,减小土壤热影响半径;PCM导热系数越高,温度上升/下降幅度越大,热影响范围也越大,恢复也变慢。从缓解土壤温度变化幅度的角度,夏冬季应分别采用相变温度低与高、且相变潜热大的PCM,但就提高土壤温度恢复率而言,夏冬季均应采用相变温度低、且相变潜热小的PCM。试验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用来模拟PCM回填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过程,其预测最大相对误差在10%以内。(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7期)

换热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地铁车站以及围护结构中常用的地下连续墙作为研究对象,对砂土地基中地下连续墙的热响应进行离心机模型试验,探究在温度变化条件下周围土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在50g离心加速场内模拟地埋管换热升温,对模型中的温度和土压力进行了监测,得到了温度和土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由此分析得到了在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由于温度的变化对地下连续墙周围土体压力带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在升温状态下,土压力值有着明显增大的趋势,并且被动土压力的增量明显大于主动土压力的增量。在温差相近的情况下,土压力的增量沿深度方向呈增长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换热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徐剑,滕世政,王利春,蒙永云,程小爱.换热器铝管液压胀管试验系统及工艺[C].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2].李淑勇,夏才初,朱建龙,程晓辉.地连墙换热对其土压力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

[3].孙霏旸,李新龙,李家骐,刘明侯,徐庶民.微细槽道隔热器流动及换热特性试验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9

[4].郑强.奥氏体管板+双相钢换热管胀接试验研究[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9

[5].谭蔚,姜淞元,贾占斌,苏桐,张天保.梯形波纹板式换热器换热性能试验研究[J].压力容器.2019

[6].刘彦,孔巧玲,黄伟光,李文辉.螺旋管式熔盐-氦气换热器对流传热试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

[7].吴璐,曹双华,张鹏超,吕静.基于正交试验的毛细管末端换热性能优化研究[J].建筑节能.2019

[8].王瑞,王璐,杨卫华.涡轮叶片全表面换热特性试验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9

[9].魏德亮,付景顺,徐耀祖.基于电蓄热装置对翅片管换热器的试验与仿真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10].杨卫波,徐瑞,杨晶晶,陈世坤.相变材料回填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J].流体机械.2019

论文知识图

结冰风洞示意图换热试验系统示意图换热器实验台简图瞬态换热试验装置降膜蒸发和满液式蒸发换热试验...脉动流体强化换热的试验研究

标签:;  ;  ;  ;  ;  ;  ;  

换热试验论文_徐剑,滕世政,王利春,蒙永云,程小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