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论文_陈星彤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说月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说月报,中篇小说,新文学,文学刊物,特色,新世纪,月报。

小说月报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9年总目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期刊2019年12期)

陈星彤[2](2019)在《1921-1931年《小说月报》的“家庭问题”书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月报》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期刊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1910年8月创刊,到1931年12月出至第22卷第12号终刊,前后历时22年,是当时唯一的一个旧派文学期刊通过“革新”转型成为新文学期刊的,并且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寿命最长的纯文学刊物,是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实践基地。改革后的《小说月报》(1921-1931)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刊物,他们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实践他们的新文学观。创造新文学的热情是与处在历史转折节点上的知识分子反叛传统,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意识分不开的,而“家庭问题”作为变革中国旧有社会制度的关键环节,更是成为了这一时期新文学家们书写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以1921-1931年(即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研究范围,通过文本细读进入到《小说月报》的历史现场,展现1921-1931年新文学创作中“家庭问题”书写的立体图景,力图呈现出在“创造新文学”的历史语境下,“家庭问题”书写从形式到内容的总体样貌,同时思考“新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中的变化发展形态。论文共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绪言。论文首先对“家庭问题”的概念及研究角度和方向进行界定,并概述民国时期家庭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概述对后期《小说月报》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一章,新文学作品中的“家庭问题”书写。首先,对研究“新文学”中的“家庭问题”作品在后期《小说月报》不同文体中的书写做一个总体划分梳理。“家庭问题”的书写主要体现在小说和散文中,而在小说中又可再细分为前期短篇小说与后期长篇小说对“家庭问题”的不同书写形态。第二节开始进入到对“家庭问题”外在形式的文本细读。先总体上划分“家庭问题”的书写类型。通过对后期《小说月报》的细读,“家庭问题”类文章大致可分为旧式家庭类、新式家庭类和家国关系类。然后详细叙述“家庭问题”的书写结构。在梳理了所有关于“家庭问题”的文章后,可以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共同元素:频繁为女性“发声”,作品中的人物时刻笼罩的命运感,还有孩子在新文学书写中常成为夫妻间的情感障碍。接着分析“家庭问题”的表达模式。在“家庭问题”的文学文本叙述中,表达模式有叁种:以心理自叙为核心呈现问题;叙述者对指定倾听者讲述问题;以具体矛盾事件为中心描写问题。第二章,“家庭问题”作品中的人性矛盾。这一章拟呈现“家庭问题”书写中包含的人性矛盾,并结合社会相关背景作出分析。第一节分析“家庭问题”中的人性书写。包括在自我表达中获得“自由”,夫妻间渴望没有隔膜的爱,还有在困境中显现人格特征。第二节就“家庭问题”中的矛盾冲突做出概括并分析。矛盾主要表现为:女性个体独立与“母性”的矛盾、进入婚姻与对婚姻这个形式的质疑、对新道德缺陷的遮蔽与暴露。可以看到,在新旧思想碰撞过程中,矛盾主要出现在男性与女性持各自正在变化发展的人生观、婚姻观而发生的思想上的冲突,以及由思想而产生的“行动”冲突。这既是人性矛盾,也是混杂在思想变迁、社会改革之中的现实矛盾。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家庭问题”书写中的矛盾解决方式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视为作者解决社会问题的想象性手段。解放方式可分为四类:成功突围、妥协退让、悬而不论和消解。最后对此问题做一个小结与思考:从这些文本中的矛盾解决方式看文学作品中“家庭”概念的多种意义内涵。第叁章,文学评论中的“家庭问题”书写。这一章主要从文学评论文本中叙述“家庭问题”的书写。创作批评、读后感以及通信栏目都对文学作品中有关“家庭问题”的文章做了议论批评。第一节整理创作批评栏目对“家庭问题”作品的评论。《小说月报》的编辑很重视读者的意见,因此改革后的《小说月报》都有相关的栏目设置让读者发出自己的声音。读者文坛对有关“家庭问题”的作品发表过意见。如对许地山的《命命鸟》《商人妇》都做了评论,读者多是从“社会”眼光来分析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问题”,并支持青年对旧思想旧道德的反叛。读后感栏目的读者更偏重“文学性”,他们对“家庭问题”的看法多与自身经验相对比,呈现出对作品中反映出的心灵伤痕的强烈认同。第二节从读后感栏看《小说月报》接受群体的新文学观。通信栏的读者比较关注的是文学的外在形式问题,比如对“新文学”的书写题材的关注,对“新文学”书写的大众化、社会化走向做出评论。读后感的作者关注“家庭问题”中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了如叶绍钧的《两样》《平常的故事》,朱自清的《笑的历史》等“家庭问题”作品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例如认为家庭中既有真的爱,也有真的隔膜,认为亲子关系是不自然的“牵绊”等等。第叁节阐述编辑对“家庭问题”的看法。沈雁冰作为《小说月报》的编辑,他对“家庭问题”题材的作品做出过评论与分析。第四章,思考“家庭问题”书写体现出的“新文学”问题。“家庭问题”作为“新文学”书写的一个侧面,从文章前叁章的梳理分析中可以看出“新文学”书写在内外因素影响下的动态性发展变化过程。第一节从“家庭问题”书写看“新文学”发展的内外因素。《小说月报》作为商务印书馆旗下的刊物,它的办刊宗旨会对《小说月报》的文学走向有很大影响;其次,编辑的方针策略也是影响新文学走向的重要外部因素;最后,分析新文学的作者群、读者群各自的文学观以及他们在新文学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第二节集中思考《小说月报》的“新文学”书写努力。从对“家庭问题”的整体书写情况中可以看出,《小说月报》的“新文学”书写不断确认人的精神独立性、寻找人的存在意义。第叁节从“家庭问题”书写思考“新文学”发展中的两个问题。本文之所以从文学研究会的宗旨——“创造新文学”的角度来切入20世纪20年代《小说月报》的文学写作探究,就是想要尽可能的规避后期以西方概念的“现代性”来生成的中国“新文学”发展初期的文学形态,代之以返回“历史现场”的文本细读方式,力图呈现出“新文学”发展的原生样貌。因此,从对“家庭问题”的分析入手,可以思考文学功利性与纯粹性在新文学发展中作用。从《小说月报》的整体发展入手,可以思考新文学发展中“话语主导”对新文学发展的影响,以期从这些分析中能对“新文学”发展的原生样貌与发展形态有个整体性的把握与认识。(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韩亚婷[3](2019)在《叶圣陶与《小说月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人作家参与期刊杂志编辑的独特现象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这些文人作家通过报刊杂志建立了一个公共文化空间,来表达自我的文学认知,实现自我的文学理想,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因此,通过对文人作家参与期刊杂志编辑的史实的考察,有利于发现不同的文人作家在面对具体的时代环境时,如何将自己的文学观念传达出来,如何将一份期刊办成文坛的重镇。本文主要以叶圣陶主编《小说月报》的这段史实为研究对象,全文除绪论外主要分为叁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该部分主要是围绕现代报刊传媒与文人作家互动的意义来展开分析,从而引出叶圣陶以作家身份来主编《小说月报》的独特之处。然后是对叶圣陶与《小说月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个分类概述,从而探讨叶圣陶与《小说月报》研究的必要性。第一章主要论述叶圣陶与《小说月报》的缘起。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分析《小说月报》在不同的主编主持下的发展情况来引出叶圣陶与《小说月报》的缘起过程。然后具体探讨叶圣陶代编《小说月报》的历史背景和缘由。第二章主要论述叶圣陶主编《小说月报》的编辑特色。叶圣陶以作家的审美眼光来编辑期刊,从而使《小说月报》呈现出不同于前任主编的风格特色。本章主要从叶圣陶淡化理论,注重创作;兼收并蓄,大力提携新作者;调整栏目,改革图像与广告等叁个方面来具体研究这些不同之处。从中可以看到叶圣陶敏锐的审美眼光和兼容并包的精神,不仅改变了《小说月报》原有的作品风貌,而且也发现了一批以茅盾、丁玲、巴金、沈从文、戴望舒等为代表的新作者,从而深刻影响了30年代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第叁章主要论述叶圣陶对《小说月报》的稳步推进。主要分为两节进行论述,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将叶圣陶对《小说月报》的编辑放置于大革命失败和革命文学兴起的历史情境中来考察,从而发现叶圣陶对《小说月报》的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小说月报》的文学性和坚守了《小说月报》的独立性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坚持与改变使得《小说月报》能够在新文学陡转期依然保持着一份纯文学期刊的特色,并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向前发展。结语主要通过对以叶圣陶为代表的文人作家参与期刊杂志编辑的文化景象的论述,来总结文人作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对于期刊杂志和现代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媛[4](2019)在《《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月报》作为现代文学期刊,自1921年第12卷第1号起由沈雁冰主编之后,开始全面革新并逐渐成为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刊物之一。革新后的《小说月报》虽以小说创作为主,但同时还刊载了大量的散文、诗歌等内容,这些作品不论是在创作观念上还是美学追求上都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散文作为革新后《小说月报》的第二大文体,尤其在叶圣陶编辑时期更是成就突出。这些散文作品形成了《小说月报》独有的特色,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白话散文发生发展的历程。本文将以《小说月报》(1921-1931)的散文作品为切入点,探究这一时期所发表的散文作品的主题风格、艺术特征以及独特意义。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论文的绪论部分对《小说月报》目前的研究做简要概述,并阐明选题缘由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分别对沈雁冰、郑振铎和叶圣陶编辑时期《小说月报》散文作品的发表情况进行梳理,并总结这叁个时期所形成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第二章结合对具体文本进行的深入分析,对革新后期《小说月报》的散文作品进行整体上的观照。分别从创作主题和创作特色两个角度探究这一时期《小说月报》散文作品的思想艺术。第叁章是从现代散文和流派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时期《小说月报》散文作品的巨大意义,这一时期的创作不仅在现代散文发展初期作出了有力的探索与实践,它们所形成的散文风格与气质也被包括“白马湖派”在内的其他散文创作者所继承发扬。结语部分对全篇进行简要总结概述。(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7)

邱凌雁[5](2019)在《《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921-1931)》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民国时期,西方浪漫主义文学(Romantic Literature)被译介至中国,其张扬个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对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彼时的中国,浪漫主义既是一个舶来自西方的专有名词,又是一个不断被构建的“中国化”的概念。本文以《小说月报》(1921-1931)为基础文献,使用文献学的方法归纳整理其对于浪漫主义作家和作品的译介与挪用,并在此基础上追溯此类作家和作品的西洋源流,探究《小说月报》同人的译介原则与文学理想,思考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实践的深层影响,进而揭示彼时中国文学追寻“浪漫主义”的生动历程。根据上述思路,论文第一章以厘清浪漫主义的概念为主要任务,一方面寻绎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一方面探讨中国对西方浪漫主义的译介,通过对西方浪漫主义表现形式的梳理与中文语境中浪漫主义概念的溯源,进一步厘清浪漫主义的内涵,为梳理《小说月报》的浪漫主义文本奠定理论基础。论文第二章是对《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的概观,一方面对译介文本进行纵向梳理,一方面对译介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归纳整理可以发现,1921-1925年《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作家作品数量较多,1926-1927年数量减半,1928-1931年数量继续减少,这与《小说月报》主编的更替、浪漫主义理论的积淀以及中国学界对于浪漫主义态度的转向都有很大关系。在译介内容方面,本文认为《小说月报》偏好推介拜伦、雪莱等具有明显反抗精神的作家,在译介作品时倾向于译介被损害国家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与英法的积极浪漫主义,倾向于选择主题利于精神解放的文本。论文第叁章是对《小说月报》中所译介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而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家作品溯源,通过对作家真实信息的探寻来打破文本陌生感,在了解作家生活经历和文学特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问《小说月报》译介该作家的原因。论文第四章以沈雁冰为例,简要分析了《小说月报》浪漫主义的译介对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通过分析倡导“为人生的文学”的现实主义作家沈雁冰的代表作《蚀》叁部曲、《子夜》,本文认为浪漫主义的译介与传播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深刻影响,使作家在创作时自觉选取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常用的题材,借用浪漫主义的特色主题并采用浪漫主义的写作技巧,使作品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论文结语部分试图通过分析、总结时人对浪漫主义的认识、态度、界定等探求二十年代中国浪漫主义的内涵,还原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建构过程。总体而言,浪漫主义在二十年代具有极重要的工具性价值,其启蒙、解放思想的现实性意义高于文学意义,中国的浪漫主义经选择性译介后以自由与革命的精神内核与中国社会变革的现实要求相契合,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精神解放的一大助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3)

李长威[6](2019)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新世纪的《小说月报》“开放叙事”专栏为切入口,以期对媒介融合视域下新世纪文学的叙事态势和文学发展进行研究。《小说月报》作为传统文学选刊,如何通过独特的编选策略和介入方式对当下文学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电子媒介强势进军文学传媒领域的今天,又该如何坚守本性和响应时代的需要。带着类似的疑虑,笔者潜入文本,意图为新世纪文学选刊的未来发展带来启发。本文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探讨《小说月报》“开放叙事”专栏的创办与编选,从“媒介融合”及“开放叙事”概念入手,通过对《小说月报》“开放叙事”专栏的编辑理念、作家群体、作品选编等方面来探究媒介融合视域下新世纪《小说月报》的承袭与改革。第二部分结合“开放叙事”专栏的选载作品,从叙事探索、艺术追求、审美建构几个方面对“开放叙事”专栏的文本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第叁部分开放之思,着重从叙事探索、作家创作、作品选编、审美期待四个角度探讨“开放叙事”专栏具有独特价值的原因。第四部分用辩证的眼光客观分析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小说月报》“开放叙事”专栏的价值、意义以及局限性,还原真实的选刊样态。总的来说,媒介融合视域下《小说月报》“开放叙事”专栏的创新发展,让大众看到了文学样式发展的新可能,开拓了读者阅读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文学发展的步伐。虽然它依然存有诸多争议和局限,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学需要更加开放的空间,我们应该批判的看待。(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7](2019)在《《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9年第2期要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期刊2019年03期)

[8](2019)在《《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9年第1期要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期刊2019年02期)

谢其章[9](2018)在《近现代期刊史的叁种《小说月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上半叶取名“小说月报”的文学杂志有叁种,这叁种《小说月报》的出版地都是上海,分别是上海竞立社出版的《小说月报》、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上海联华广告公司出版的《小说月报》。这叁种《小说月报》共同组成了一部“小说变奏曲”,于中国期刊杂志史(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8-11-21)

[10](2018)在《《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8年第10期鲁奖获奖小说专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期刊2018年11期)

小说月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说月报》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期刊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1910年8月创刊,到1931年12月出至第22卷第12号终刊,前后历时22年,是当时唯一的一个旧派文学期刊通过“革新”转型成为新文学期刊的,并且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寿命最长的纯文学刊物,是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实践基地。改革后的《小说月报》(1921-1931)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刊物,他们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实践他们的新文学观。创造新文学的热情是与处在历史转折节点上的知识分子反叛传统,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意识分不开的,而“家庭问题”作为变革中国旧有社会制度的关键环节,更是成为了这一时期新文学家们书写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以1921-1931年(即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研究范围,通过文本细读进入到《小说月报》的历史现场,展现1921-1931年新文学创作中“家庭问题”书写的立体图景,力图呈现出在“创造新文学”的历史语境下,“家庭问题”书写从形式到内容的总体样貌,同时思考“新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中的变化发展形态。论文共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绪言。论文首先对“家庭问题”的概念及研究角度和方向进行界定,并概述民国时期家庭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概述对后期《小说月报》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一章,新文学作品中的“家庭问题”书写。首先,对研究“新文学”中的“家庭问题”作品在后期《小说月报》不同文体中的书写做一个总体划分梳理。“家庭问题”的书写主要体现在小说和散文中,而在小说中又可再细分为前期短篇小说与后期长篇小说对“家庭问题”的不同书写形态。第二节开始进入到对“家庭问题”外在形式的文本细读。先总体上划分“家庭问题”的书写类型。通过对后期《小说月报》的细读,“家庭问题”类文章大致可分为旧式家庭类、新式家庭类和家国关系类。然后详细叙述“家庭问题”的书写结构。在梳理了所有关于“家庭问题”的文章后,可以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共同元素:频繁为女性“发声”,作品中的人物时刻笼罩的命运感,还有孩子在新文学书写中常成为夫妻间的情感障碍。接着分析“家庭问题”的表达模式。在“家庭问题”的文学文本叙述中,表达模式有叁种:以心理自叙为核心呈现问题;叙述者对指定倾听者讲述问题;以具体矛盾事件为中心描写问题。第二章,“家庭问题”作品中的人性矛盾。这一章拟呈现“家庭问题”书写中包含的人性矛盾,并结合社会相关背景作出分析。第一节分析“家庭问题”中的人性书写。包括在自我表达中获得“自由”,夫妻间渴望没有隔膜的爱,还有在困境中显现人格特征。第二节就“家庭问题”中的矛盾冲突做出概括并分析。矛盾主要表现为:女性个体独立与“母性”的矛盾、进入婚姻与对婚姻这个形式的质疑、对新道德缺陷的遮蔽与暴露。可以看到,在新旧思想碰撞过程中,矛盾主要出现在男性与女性持各自正在变化发展的人生观、婚姻观而发生的思想上的冲突,以及由思想而产生的“行动”冲突。这既是人性矛盾,也是混杂在思想变迁、社会改革之中的现实矛盾。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家庭问题”书写中的矛盾解决方式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视为作者解决社会问题的想象性手段。解放方式可分为四类:成功突围、妥协退让、悬而不论和消解。最后对此问题做一个小结与思考:从这些文本中的矛盾解决方式看文学作品中“家庭”概念的多种意义内涵。第叁章,文学评论中的“家庭问题”书写。这一章主要从文学评论文本中叙述“家庭问题”的书写。创作批评、读后感以及通信栏目都对文学作品中有关“家庭问题”的文章做了议论批评。第一节整理创作批评栏目对“家庭问题”作品的评论。《小说月报》的编辑很重视读者的意见,因此改革后的《小说月报》都有相关的栏目设置让读者发出自己的声音。读者文坛对有关“家庭问题”的作品发表过意见。如对许地山的《命命鸟》《商人妇》都做了评论,读者多是从“社会”眼光来分析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问题”,并支持青年对旧思想旧道德的反叛。读后感栏目的读者更偏重“文学性”,他们对“家庭问题”的看法多与自身经验相对比,呈现出对作品中反映出的心灵伤痕的强烈认同。第二节从读后感栏看《小说月报》接受群体的新文学观。通信栏的读者比较关注的是文学的外在形式问题,比如对“新文学”的书写题材的关注,对“新文学”书写的大众化、社会化走向做出评论。读后感的作者关注“家庭问题”中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了如叶绍钧的《两样》《平常的故事》,朱自清的《笑的历史》等“家庭问题”作品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例如认为家庭中既有真的爱,也有真的隔膜,认为亲子关系是不自然的“牵绊”等等。第叁节阐述编辑对“家庭问题”的看法。沈雁冰作为《小说月报》的编辑,他对“家庭问题”题材的作品做出过评论与分析。第四章,思考“家庭问题”书写体现出的“新文学”问题。“家庭问题”作为“新文学”书写的一个侧面,从文章前叁章的梳理分析中可以看出“新文学”书写在内外因素影响下的动态性发展变化过程。第一节从“家庭问题”书写看“新文学”发展的内外因素。《小说月报》作为商务印书馆旗下的刊物,它的办刊宗旨会对《小说月报》的文学走向有很大影响;其次,编辑的方针策略也是影响新文学走向的重要外部因素;最后,分析新文学的作者群、读者群各自的文学观以及他们在新文学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第二节集中思考《小说月报》的“新文学”书写努力。从对“家庭问题”的整体书写情况中可以看出,《小说月报》的“新文学”书写不断确认人的精神独立性、寻找人的存在意义。第叁节从“家庭问题”书写思考“新文学”发展中的两个问题。本文之所以从文学研究会的宗旨——“创造新文学”的角度来切入20世纪20年代《小说月报》的文学写作探究,就是想要尽可能的规避后期以西方概念的“现代性”来生成的中国“新文学”发展初期的文学形态,代之以返回“历史现场”的文本细读方式,力图呈现出“新文学”发展的原生样貌。因此,从对“家庭问题”的分析入手,可以思考文学功利性与纯粹性在新文学发展中作用。从《小说月报》的整体发展入手,可以思考新文学发展中“话语主导”对新文学发展的影响,以期从这些分析中能对“新文学”发展的原生样貌与发展形态有个整体性的把握与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说月报论文参考文献

[1]..《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9年总目录[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9

[2].陈星彤.1921-1931年《小说月报》的“家庭问题”书写研究[D].广西大学.2019

[3].韩亚婷.叶圣陶与《小说月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4].刘媛.《小说月报》(1921-1931)散文作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5].邱凌雁.《小说月报》译介“浪漫主义”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921-1931)[D].山东大学.2019

[6].李长威.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9

[7]..《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9年第2期要目[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9

[8]..《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9年第1期要目[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9

[9].谢其章.近现代期刊史的叁种《小说月报》[N].中华读书报.2018

[10]..《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8年第10期鲁奖获奖小说专号[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8

论文知识图

《小说月报》、《东方杂志》、...:《音乐教育》1934年第9期;《小钱君匋《小说月报》杉浦非水(1...钱君匋《小说月报》雷峰塔塔砖内经卷③①俞平伯,《记西湖...《小说月报》、《西风》期刊刊...

标签:;  ;  ;  ;  ;  ;  ;  

小说月报论文_陈星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