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艾略特,亚当,时事,乔治,叙述者,只争朝夕,修辞。
全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莹莹[1](2014)在《《亚当·比德》中全知叙述者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艾略特是维多利亚时期享誉文坛的杰出作家,熏陶于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的文学主流,乔治·艾略特开始成为现实主义的捍卫者,她认为作家的首要职责就是要真实地展示平凡的人与事,强化它们的价值,使人们对自己习以为常的人和事产生同情。早在她担任《威斯敏斯特评论》杂志编辑时,她就阐述了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之后这一理念开始贯彻于她的小说创作之中,尤其是她的早期创作。作为奠定其在文坛地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比德》,它的现实主义特色是毫无争议的,它的现实主义特色不仅体现在作品的选材上,作者选择拥有上帝般视角的全知叙述者作为其叙述模式也帮助作品更好的体现这一特色,本文以《亚当·比德》为研究对象,试图结合小说文本分析阐述全知叙述者在小说中存在的独特的身份特征在辅助作者贯彻其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方面所起到的功不可没的作用。论文共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亚当·比德》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对该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进行说明。第二章一方面探讨了乔治·艾略特现实主义创作观的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另一方面概述了叙述者的种类及其功能,并指出《亚当·比德》中的全知叙述者的叙述模式对体现乔治·艾略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优势所在。第叁章探讨了全知叙述者作为一个客观描摹者,不受时空和视角的限制,向读者展示了小说人物所处的外在的物理背景以及渗透其中的内在心理背景,其中物理背景包括自然背景以及人为创设的背景;心理背景包括小说人物所处社会的价值取向及道德氛围,它们共同再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中部乡村的生活面貌和习俗。第四章探讨了全知叙述者作为一个智者在连接现实世界与小说虚幻世界中的桥梁作用。他的解释性评论和议论性评论帮助读者成功把握了小说的人物和情节,拉近了读者与小说深潜意义世界的距离;他的话语权威以及百科全书般的智者身份也深刻全面地揭示了真实的人性特点并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第五章为论文的结论部分,论文得出结论,全知叙述者在辅助乔治·艾略特在《亚当·比德》中实现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4-01)
赵允祺[2](2013)在《“不出解放区,全知天下事”——大众日报战争年代时事报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日报是我国连续出版历史最长的党报,1939年1月1日创刊至今七十余年从未间断出版。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和敌占区的大城市如北平、天津、济南、青岛、徐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大众日报都拥有许多热心读者。到解放战争胜利时,大众日报不仅在山东和华东地区,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广泛影响。大众日报这种影响力的产生,与其始终重视并不断创新国内国际时事报道和评论(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3年22期)
郭静[3](2008)在《E·M·福斯特:生活与艺术中“连接”思想的实践者》一文中研究指出《霍华德庄园》是爱·摩·福斯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深刻体现了福氏对人世间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建构于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交流、真挚友情基础之上的和谐世界的渴望与期盼。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从象征主义、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等多个角度对其主题和叙事话语进行了细致、独到地分析与阐释。在借鉴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主题和形式两个方面探讨全知叙事者对于福氏在小说中实践其“连接”思想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详细分析了全知叙事者在文本中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及其对深化主题和建构形式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一方面,他以画家的身份为读者绘制出一幅当时社会的全景,在这个充满隔阂与分歧的社会里,正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使这种隔阂与分歧得以消除,最终实现思想和情感的“连接”。另一方面,全知叙事者以音乐剧导演的身份实施叁个层面的“连接”,即:文本内各部分之间、不同读者与人物、和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连接”。文章旨在说明:福氏的“连接”思想不仅仅存在于社会及文化层面同时存在于美学这个层面,而正是由于巧妙地使用了全知叙事者,小说才能够充分、全面地体现福氏所追求的“连接”思想。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了该小说的研究现状,并阐明本文主旨。第一章分析了影响福斯特“连接”思想形成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以及在世纪之交,不同理论家和小说创作者对“视角”这一概念的不同主张,指出福氏反对主流观点而提倡全知叙事者的使用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第二章集中讨论全知叙事者的印象派画家身份。在宏观取景和微观刻画上,该叙事者采用不同的叙事手段(如对比、描写与评论相结合、话语上的现实主义同理想主义的转化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小说中的人与人之间充满隔阂但最终实现了融合的工业社会。第叁章集中阐释全知叙事者的音乐剧导演身份。在这一部分,作者对该小说所具备的音乐剧的叁个特征如:整体性、对话性、戏剧场景加以阐释从而展示了作者如何实现艺术和美学层面的“连接”。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全知叙事者对福氏实践“连接”思想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8-05-01)
何洁霞[4](2007)在《《只争朝夕》全知叙述模式的修辞性叙事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辞性叙事学在关注经典叙事学研究叙事作品内部结构和各要素问关系的同时,尤其强调了读者在叙事中的参与作用。修辞性叙事学将修辞效果与叙事结构相联系,认为文本体现了一种在读者互动下的叙事进程,并注重结合语境来阐释具体作品中叙事的主题意义。本文主要依据上述修辞性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索尔·贝娄颇具特色的小说《只争朝夕》的叙事结构和策略技巧进行分析,阐释文本中的叙事特点,并探讨叙事进程中读者的参与等相关问题。本文在对文本和理论进行综述之后,首先分析了《只争朝夕》中叙事所涉及的最基本问题,即该叙事由“谁说”和“谁看”这两个方面。从总体上讲,《只争朝夕》的叙事属于第叁人称全知叙述,但叙事的声音却呈现了多元化的特征,尤其是主人公的叙事声音强烈,与全知叙述者相竞争,构成了叙述过程中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说的聚焦也经常适时转换,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展示出故事中不同的人物和事件,揭示了叙事进程中不稳定性因素的重要来源。同时,叙事进程的发展又依靠时间为媒介,因而本文还针对《只争朝夕》中特殊的时间处理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次序、持续、频率等方面的特殊安排,小说中主人公所有的经历均被限定在具体一天活动的时间框架下进行叙述,这使得文本的时间轴线呈模糊化,又结合其他叙事因素为整个小说的叙事动态进程提供了条件。再者,根据修辞性叙事学强调文本和读者关系并认为读者参与是构成进程主要动力的观点,本文进而探讨了不同层次读者参与的效果,论述了《只争朝夕》叙事中的不稳定性和张力的相互作用,并联系文本的主题,认为全知叙述模式也反映了叙事是一种读者参与的进程。从修辞性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只争朝夕》中的叙事,为理解该作品提供了另一种角度,强调了文本叙事形式的意义。同时通过分析,本文展示了《只争朝夕》的全知叙述模式并非一般认为的普通单一,在读者参与的作用下,这种叙述方式也可适时调节,从而体现出一种动态、互动的叙事进程;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对修辞性叙事学在全知叙述模式下的运作做了一点补充探讨。(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全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众日报是我国连续出版历史最长的党报,1939年1月1日创刊至今七十余年从未间断出版。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和敌占区的大城市如北平、天津、济南、青岛、徐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大众日报都拥有许多热心读者。到解放战争胜利时,大众日报不仅在山东和华东地区,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广泛影响。大众日报这种影响力的产生,与其始终重视并不断创新国内国际时事报道和评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董莹莹.《亚当·比德》中全知叙述者分析[D].重庆大学.2014
[2].赵允祺.“不出解放区,全知天下事”——大众日报战争年代时事报道分析[J].青年记者.2013
[3].郭静.E·M·福斯特:生活与艺术中“连接”思想的实践者[D].北京语言大学.2008
[4].何洁霞.《只争朝夕》全知叙述模式的修辞性叙事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