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包括框体与门体,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框体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框体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支撑架之间的转辊对接相连,所述转辊与支撑架上端嵌接的轴承套接相连,该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减速电机运行由此带动转辊的正反方向转动,实现对滚筒上钢索的收放,由此拉动门体沿开口里侧的滑槽以及导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门体的开合,快捷灵活,大大节约人工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包括框体(1)与门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11),所述框体(1)的底端开设有凹槽(12),所述框体(1)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上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设有减速电机(10),所述减速电机(10)通过联轴器与支撑架(5)之间的转辊(8)对接相连,所述转辊(8)与支撑架(5)上端嵌接的轴承(9)套接相连,所述转辊(8)的左右两侧套接有滚筒(7),所述滚筒(7)的上固定有钢索(6),所述钢索(6)与底端的连接座(4)中的穿接孔穿接固定,所述连接座(4)的底端与门体(2)焊接固定,所述门体(2)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块(17),所连块(17)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与开口(11)边侧开设的滑槽(15)滑动相连,所述连块(17)的外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轮(18),所述滚轮(18)与开口(11)里侧的导轨(14)活动相连。
设计方案
1.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包括框体(1)与门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11),所述框体(1)的底端开设有凹槽(12),所述框体(1)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上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设有减速电机(10),所述减速电机(10)通过联轴器与支撑架(5)之间的转辊(8)对接相连,所述转辊(8)与支撑架(5)上端嵌接的轴承(9)套接相连,所述转辊(8)的左右两侧套接有滚筒(7),所述滚筒(7)的上固定有钢索(6),所述钢索(6)与底端的连接座(4)中的穿接孔穿接固定,所述连接座(4)的底端与门体(2)焊接固定,所述门体(2)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块(17),所连块(17)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与开口(11)边侧开设的滑槽(15)滑动相连,所述连块(17)的外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轮(18),所述滚轮(18)与开口(11)里侧的导轨(14)活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宽度大于开口(11)的宽度,所述框体(1)整体呈“凹”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的前后两侧焊接有边条(16),所述边条(16)的底端焊接有连柱(3),所述连柱(3)的长度高于门体(2)的高度且当门体(2)闭合时连柱(3)位于凹槽(12)边侧的槽孔(1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7)、钢索(6)以及连接座(4)均设有两侧且滚筒(7)、钢索(6)以及连接座(4)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的高度低于框体(1)的高度,所述支撑架(5)的宽度与框体(1)的宽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柱(3)以及凹槽(12)边侧的槽孔(13)均设有四个。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加热炉的种类很多,按照所用电源不同,锻造加热炉可分为火焰加热炉和电加热炉两大类。火焰加热炉根据所用燃料不同,分为油炉、气炉和燃煤炉,而气炉有天然气锻造加热炉和煤气加热炉两类;按照加热室的结构不同,分为室式炉(单室、双室炉)半连续和连续炉;按照炉底结构和机械化形式分为台车炉和转底炉(又称环形炉),锻造加热炉广泛用于锻造加热[用于棒料、圆钢,方钢,钢板的透热,补温,兰淬下料在线加热,局部加热,金属材料在线锻造(如齿轮、半轴连杆、轴承等精锻)、挤压、热轧、剪切前的加热、喷涂加热、热装配以及金属材料整体的调质、退火、回火等。],但是目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在进行开合的操作中,常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控制操作,劳动强度大同时存在安全风险,存在相应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包括框体与门体,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框体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框体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支撑架之间的转辊对接相连,所述转辊与支撑架上端嵌接的轴承套接相连,所述转辊的左右两侧套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上固定有钢索,所述钢索与底端的连接座中的穿接孔穿接固定,所述连接座的底端与门体焊接固定,所述门体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块,所连块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开口边侧开设的滑槽滑动相连,所述连块的外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开口里侧的导轨活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所述框体整体呈“凹”字形。
优选的,所述门体的前后两侧焊接有边条,所述边条的底端焊接有连柱,所述连柱的长度高于门体的高度且当门体闭合时连柱位于凹槽边侧的槽孔中。
优选的,所述滚筒、钢索以及连接座均设有两侧且滚筒、钢索以及连接座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门体的高度低于框体的高度,所述支撑架的宽度与框体的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连柱以及凹槽边侧的槽孔均设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减速电机运行由此带动转辊的正反方向转动,实现对滚筒上钢索的收放,由此拉动门体沿开口里侧的滑槽以及导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门体的开合,快捷灵活,大大节约人工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框体底侧的凹槽设计以及连柱与槽孔的配合,使得门体与框体贴合的更加紧密,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导轨与滚轮配合,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使得门体在移动闭合过程中更加的省力,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2-门体、3-连柱、4-连接座、5-支撑架、6-钢索、7-滚筒、8-转辊、9-轴承、10-减速电机、11-开口、12-凹槽、13-槽孔、14-导轨、15-滑槽、16-边条、17-连块、18-滚轮、1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蓄热式锻造炉炉门开合装置,包括框体1与门体2,所述框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开口11,所述框体1的底端开设有凹槽12,所述框体1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上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设有减速电机10,所述减速电机10通过联轴器与支撑架5之间的转辊8对接相连,所述转辊8与支撑架5上端嵌接的轴承9套接相连,所述转辊8的左右两侧套接有滚筒7,所述滚筒7的上固定有钢索6,所述钢索6与底端的连接座4中的穿接孔穿接固定,所述连接座4的底端与门体2焊接固定,所述门体2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块17,所连块17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与开口11边侧开设的滑槽15滑动相连,所述连块17的外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轮18,所述滚轮18与开口11里侧的导轨14活动相连。
具体的,所述凹槽12的宽度大于开口11的宽度,所述框体1整体呈“凹”字形。
具体的,所述门体2的前后两侧焊接有边条16,所述边条16的底端焊接有连柱3,所述连柱3的长度高于门体2的高度且当门体2闭合时连柱3位于凹槽12边侧的槽孔13中。
具体的,所述滚筒7、钢索6以及连接座4均设有两侧且滚筒7、钢索6以及连接座4对称分布。
具体的,所述门体2的高度低于框体1的高度,所述支撑架5的宽度与框体1的宽度一致。
具体的,所述连柱3以及凹槽12边侧的槽孔13均设有四个。
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减速电机10与锻造炉数控系统相连,通过驱动减速电机10运行由此带动转辊8的正反方向转动,实现对滚筒7上钢索6的收放,由此拉动门体2沿开口11里侧的滑槽15以及导轨14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门体2的开合,快捷灵活,同时框体1底侧的凹槽12设计以及连柱3与槽孔13的配合,使得门体2与框体1贴合的更加紧密,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导轨14与滚轮18配合,滑块19与滑槽15的配合使得门体2在移动闭合过程中更加的省力,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减速电机10的具体型号需要依据该设置的具体规格进行计算,相应的计算方式属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减速电机10的的供电方式、控制方式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5040.5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77210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21J 17/00
专利分类号:B21J17/00;F27D1/18
范畴分类:26D;
申请人:无锡神意环件法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神意环件法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张舍路7-6号
发明人:王忠俊;吴炯辉;周敏蔚;薛雷;包殿忠
第一发明人:王忠俊
当前权利人:无锡神意环件法兰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减速电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