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差扫描量热法论文-唐远征,陈丰,陈志刚

示差扫描量热法论文-唐远征,陈丰,陈志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示差扫描量热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CeO2,炭化,水热温度

示差扫描量热法论文文献综述

唐远征,陈丰,陈志刚[1](2018)在《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水热温度和浓度对CeO_2结晶效果和模板炭化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TG-DSC)联用技术对不同的水热温度,以及不同浓度CeO_2前驱体反应物的竹叶模板进行N2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同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比较了水热温度以及CeO_2前驱体反应物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规律,确定得到炭化效果和保持生物形貌产物的水热温度和浓度。结果表明:前驱体复合物热解过程包括叁个阶段:溶剂蒸发阶段、有机质分解阶段和有机质炭化阶段。CeO_2的负载降低了生物模板炭化的温度,浓度为0.1mol/L,水热温度为120℃的模板负载CeO_2煅烧后,可以得到较好保持生物形貌的产物,且CeO_2结晶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赵成吉[2](2017)在《示差扫描量热法在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中,示差扫描量热仪仅用来测定高分子试样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围绕该技术在高分子物理研究中的应用,融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设计了多套可供本科生选做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的设置,对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激发科研创新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7年16期)

李超,王晓红,王晓辉,刘磊[3](2013)在《应用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法研究新疆煤的热分解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联用技术对新疆煤的热分解过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煤样温度在350℃~650℃失重明显,在447.0℃时失重速率为1.3%·min-1,在约950℃转化成焦炭。热解气体的红外质谱分析表明:煤样在热解过程中主要气体产物为CO2、CH4、H2O及CO。此外,煤样中尚含有很低量的硫,在300℃~400℃以上基本热解完全并以SO2形式释出。(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3年11期)

邹国享,张鑫,李炳健,赵彩霞,李锦春[4](2012)在《聚乳酸/矿物填料复合材料的示差扫描量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乳酸(PLA)/矿物填料复合材料.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研究了含有碳酸钙(CaCO3)、蒙脱土(MMT)和凹凸棒土(AT)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在不同热历程中的结晶和熔融行为.研究发现,MMT和AT对PLA的慢速降温结晶无明显影响,而碳酸钙在慢速降温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PLA结晶;在2.5 K/min的降温速率下,结晶热焓随碳酸钙含量增加而增加;填料种类和含量会对复合材料升温过程的冷结晶和熔融产生较大影响,低含量矿物填料主要对PLA的冷结晶起成核作用,其中MMT成核效果最好.较高含量下不同填料会对PLA晶体形态产生影响,从而得到多样的DSC曲线变化.(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蒙根[5](2009)在《调制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ABS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调制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了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及其共混物基体树脂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并研究了ABS树脂的升温过程与基础升温速率(β)、调制振幅(A_T)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ABS2树脂及其共混物的总热流和可逆热流部分在100℃左右均有两个T_g,这可能是由于丙烯腈与苯乙烯相共混时相对分子质量有差异造成的,在不可逆热流曲线上也均有两个基本对应的吸热峰,且低温吸热峰的焓值较大;随β的增大,ABS1树脂的总热流和可逆热流部分的T_g基本呈升高趋势,不可逆热流部分的吸热峰的焓值逐渐减小;随A_T的增大,ABS1树脂总热流部分的T_g基本不变,但可逆热流部分的T_g降低,不可逆热流部分的吸热峰的焓值增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09年12期)

席俊杰,吴中,张纯亮[6](2008)在《Mo-Si-C叁元体系复合材料的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Mo-Si-C叁元体系复合材料加热时的反应过程及反应速率、相的形成规律等问题。结果表明,利用Mo、Si和C混合粉末可以制备出SiC/MoSi2两相复合材料;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过渡相的生成量减少;Mo、Si、C混合粉末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从低到高依次形成的过渡相为Mo2C-Mo3Si-Mo5Si3-MoSi2-SiC。(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08年09期)

陈青,魏伯荣,包德君,尹德忠[7](2007)在《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防老剂D纯度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测定防老剂D纯度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通过对公式中各变量的分析,计算了各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本文来源于《分析仪器》期刊2007年03期)

鲍艳,杨宗邃,马建中[8](2006)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乙烯基类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剂的鞣制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皮粉及化学修饰皮粉,分别与乙烯基类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剂、乙烯基类聚合物作用,并对鞣制前后的各种皮粉进行DSC测试。分析DSC谱图得知,鞣制后皮粉的收缩温度、协同单元、发生收缩反应时的反应级数以及活化能,均大于未鞣制皮粉,说明纳米复合鞣剂及乙烯基类聚合物具有一定的鞣制作用,且纳米复合鞣剂的鞣制作用大于乙烯基类聚合物,胶原中的氨基是与鞣剂结合的主要基团。(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06年19期)

邬瑞光,陈琳,尉志武[9](2006)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Stigmasterol/DPPC二元体系的相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膜中有序结构的形成规律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人们从植物细胞质膜中提取出了洗涤剂不溶膜(detergent-resistant membrane fractions,DRMs),这意味着植物细胞质膜中很可能也存在着脂筏(rafts)功能微区。但有关植物固醇对磷脂有序聚集体热相行为影响的研究却很少, 更未见相图报道。本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豆固醇(stigmasterol,一种主要的植物固醇)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有序聚集体在过量的缓冲溶液中热相行为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其它实验方法(X光衍射和冰冻蚀刻电镜等)构建了这一假二元体系的相图。(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8-01)

李树材,陈维涛[10](2005)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水性聚氨酯的微相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考察了软段组成、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及不同NCO/OH比值对产物微相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醚型水性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程度高于聚酯型水性聚氨酯。提高DMPA用量,软段玻璃化温度移向低温区,说明体系的微相分离程度加大。随着NCO/OH比值的增大,软段玻璃化温度也移向低温,软硬段的微相分离程度增大。(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示差扫描量热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中,示差扫描量热仪仅用来测定高分子试样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围绕该技术在高分子物理研究中的应用,融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设计了多套可供本科生选做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的设置,对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激发科研创新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示差扫描量热法论文参考文献

[1].唐远征,陈丰,陈志刚.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水热温度和浓度对CeO_2结晶效果和模板炭化效率的影响[J].分析科学学报.2018

[2].赵成吉.示差扫描量热法在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例[J].广东化工.2017

[3].李超,王晓红,王晓辉,刘磊.应用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法研究新疆煤的热分解过程[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3

[4].邹国享,张鑫,李炳健,赵彩霞,李锦春.聚乳酸/矿物填料复合材料的示差扫描量热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2

[5].蒙根.调制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ABS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J].石油化工.2009

[6].席俊杰,吴中,张纯亮.Mo-Si-C叁元体系复合材料的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8

[7].陈青,魏伯荣,包德君,尹德忠.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防老剂D纯度的不确定度评定[J].分析仪器.2007

[8].鲍艳,杨宗邃,马建中.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乙烯基类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剂的鞣制机理[J].中国皮革.2006

[9].邬瑞光,陈琳,尉志武.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Stigmasterol/DPPC二元体系的相行为[C].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6

[10].李树材,陈维涛.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水性聚氨酯的微相分离[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5

标签:;  ;  ;  ;  

示差扫描量热法论文-唐远征,陈丰,陈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