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德LSC同步控制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升[1](2021)在《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在讨论若干岩体力学概念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回顾与分析了全世界岩体力学发展中科学与应用2个方面的重要成就及不足,其中,在岩石力学试验机与试验方法方面,介绍了围压三轴试验机、刚性试验机、真三轴试验机、流变试验机、动力试验机、高温高压试验机、多场耦合作用试验机、CT-岩石试验机、现场原位岩体试验及试验标准等;本构规律方面介绍了岩石全程应力-应变曲线、围压三轴与真三轴力学特性、时效与尺寸效应特性、动力特性、渗流特性、多场耦合特性、结构面力学特性、岩体变形破坏的声光电磁热效应等;岩体力学理论方面介绍了岩体力学介质分类、块裂介质岩体力学、强度准则、本构规律、断裂与损伤力学、多场耦合模型与裂缝分布模型;数值计算方面介绍了数值方法与软件、位移反分析与智能分析方法。清晰地论述了工程岩体力学与灾害岩体力学分类、概念及其应用领域划分,分析、梳理了大坝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石油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工程技术变迁与发展的工程岩体力学的重要成就,分析、梳理了滑坡、瓦斯突出、岩爆与地震等自然与工程灾害发生及发展的岩体力学原理,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预测防治技术的灾害岩体力学重要成就。详细分析、讨论了8个岩体力学未解之百年问题,包括岩体力学介质分类理论、缺陷层次对岩体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和各向异性岩体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 3个岩体力学理论问题,岩体尺度效应、时间效应、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灾变-混沌-逾渗统一理论、完整岩石试件与岩体系统失稳破坏的时间-位置与能量三要素预测预报5个非线性岩体力学问题。
李明鑫[2](2021)在《热耦合煤制天然气-甲醇联产工艺同步综合》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煤制天然气项目因为存在过程能耗高、天然气价格下跌严重且供需波动大等问题,其盈利能力被大幅度削弱,单一的产品结构已经成为制约煤化工健康发展的瓶颈。可见,优化工艺流程、升级生产结构、提升综合能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煤化工产业链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煤基多联产过程可通过煤化工下游工艺路径的耦合,实现终端产品多样化、高值化、节能化生产,是解决上述难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以煤制天然气与煤制甲醇联产工艺为背景,围绕反应热力学模型通用性差、余热回收不足、过程综合与能量网络关联性弱等问题,开展基于机理-代理模型的耦合热集成的煤制天然气-甲醇联产工艺同步优化设计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严格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并联/串联煤制天然气-甲醇联产工艺优化设计方法。该工艺引入了三级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充分回收变换单元、甲烷化单元和甲醇合成单元余热,采用提高待脱酸合成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极大地降低了低温甲醇洗单元能耗,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工艺性能影响。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产过程相比,并联联产工艺的产品成本降低9.06%,?效率提升2.36%,因此该工艺是提高经济效益和能源效率的较好方案。(2)基于并联路线提出了一种耦合热集成的多联产工艺混合模拟优化方法。建立了能够处理等温相变和非等温相变的拓展Duran-Grossmann模型用于换热网络综合,采用遗传算法对并联路线关键反应单元和三级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集成优化。与分步法相比,该方法的总?效率提高了2.22%,产功量提高了44.05%。此外探讨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工艺过程对热集成有较强的影响。(3)为解决上述方法未实现过程和换热网络同步综合且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代理模型的过程与换热网络同步综合方法。建立神经网络代理模型代替复杂机理模型,在保持模型准确性的同时简化模型求解难度。引入基于拓展转运模型的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优化不确定换热网络,以年度总费用最大为目标实现了过程和换热网络同步综合。最后,以气化单元和甲醇合成单元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肖科[3](2021)在《伸缩臂叉车臂架数字化样机的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都在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下,工程机械的地位愈发重要,而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机械臂架,在完成高难度作业任务、提高作业效率、及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液压系统驱动的臂架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油缸抖动、运转迟缓、管道堵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工程上主要采用现场试验的办法来解决,此方法花费多、耗时长且极大地依赖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而数字化样机技术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方法,其通过计算机构建产品的仿真模型,能预测产品的工作性能,以及提高产品的设计、加工、测试、调试、及优化速度。本文以伸缩臂叉车臂架为研究对象,以搭建伸缩臂叉车臂架系统数字化样机,并据此对其臂架液压系统进行优化为研究目标,开展了以下研究:1.对伸缩臂叉车臂架液压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及总结。2.从理论上对臂架液压系统的负载敏感泵、比例多路阀、平衡阀等各关键组成元件进行了原理分析,并建立其数学模型,为臂架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3.建立臂架液压系统各组成元件的AMESim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度,最后根据臂架液压系统的原理图搭建了臂架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4.介绍并分析了伸缩臂叉车的整车结构及功能,先利用软件Pro/E搭建了其三维模型,接着借助于软件ADAMS搭建其动力学模型,并验证及确保其仿真模型有高的准确度。最后将臂架液压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和ADAMS机械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完成了臂架数字化样机的搭建。5.根据实车试验和仿真结果的对比,对臂架的数字化样机进行了完善,确保其准确性。利用该数字化样机对臂架液压系统进行仿真优化,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实车验证,达到利用数字化样机有效地指导实际臂架系统优化的工程目标。以伸缩臂叉车臂架为研究对象,开展仿真及试验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工程机械臂架的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液压元件及系统的建模试验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采用数字化样机结合实际试验的方式来研究工程机械臂架液压系统,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徐乐[4](2021)在《履带起重机行走系统节能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履带起重机近些年随着国内基建飞速发展而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其下车行走系统的功率匹配节能控制的研究一直较为缓慢,由于履带起重机多使用的是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并且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取决于行走系统所需功率,在行走工况下能耗巨大,而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能量都因转化为不同形式的其他能量而浪费,系统功率匹配不当便是导致能量浪费的原因之一,所以研究履带起重机下车行走系统的功率匹配和制定相应的节能控制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某企业180 t履带起重机节能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出发,重点分析了所用发动机和液压泵的节能控制原理和能量传递损失的原因,着重从系统功率良好匹配方向对节能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根据柴油发动机与变量泵的匹配原理,将模糊控制引入起重机原控制系统,制定自适应模糊PID行走节能控制策略。基于对履带起重机下车行走系统各元件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履带起重机的柴油发动机测试数据对发动机各特性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并通过误差分析确定多项式最佳幂次,绘制出合理的发动机各特性曲线,得到发动机动态数学模型。同样对履带起重机采用的恒功率变量泵的联合控制原理(正流量控制和极限负荷控制)、变量调节机构原理进行分析,得到泵调节机构各部分的数学模型并推出电磁比例减压阀输入电流与排量的传递函数关系。对行走履带所受载荷进行受力分析,并考虑路面状况以及各阻力因素,建立行走负载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根据上述研究工作得到的数学模型分别利用Simulink和AMESim建立行走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模糊PID控制进行研究和设计,并在Simulink中实现模糊PID控制器仿真模型与发动机、变量泵、行走负载仿真模型的结合,建立整个行走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模糊PID节能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最后以履带起重机空载直行工况为仿真工况:以最佳功率模式工作下对比参数自适应模糊PID节能控制系统和普通PID控制系统的转速调节情况,对比结果为加入模糊控制的节能控制系统比原控制系统的调节时间短、超调小,证明节能控制策略可行且合理。根据Simulink得到的仿真数据导入利用AMESim建立的行走系统仿真模型中,分析仿真所得的变量泵系统压力p1和排量q的变化趋势验证两个行走系统模型近似等效,并根据发动机输出功率Pe与变量泵的吸收功率Pp变化仿真曲线得出发动机与变量的匹配效率在90.26%,验证系统匹配良好。
谢守琥[5](2021)在《基于随机数据流的隐蔽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和量子计算机的出现,让传统的保密通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通过信息隐藏技术,保护信息的安全传输,是近年来信息安全领域的一大热点。本研究以此为背景,根据信息隐藏学科中隐写术、隐蔽信道两大主要分支技术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数据流的隐蔽通信系统。该系统搭建了一条能够持续发送无效数据流的隐蔽信道,并通过将明文信息隐写于数据流的形式,有效的增加了信息隐藏系统的隐藏容量,提升了隐蔽通信的安全性和实时性,增加了攻击者窃取、破解隐蔽信息的时间成本和算力成本。在研究开发过程中,本文重点研究了隐蔽通信、密码算法和TCP数据流的理论知识,确立了模块化设计思想,以随机数据流的产生、文件的加解密、密文的嵌入发送为工作重点,完成了随机数据流的产生、收发端通信、AES加解密、Logistic映射系统混沌加解密和文件收发等核心模块的功能设计;同时设计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实现了文件的加密传输和状态显示功能、并且可以对数据流带宽进行调整,便于用户在不同的硬件环境下进行数据流管理和控制。通过对应用程序的测试和数据分析,证明通信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隐蔽通信,数据流带宽可调,软件性能理想,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陈旺,罗艳蕾,胡耀能,石立明,迟宝堃[6](2021)在《混合负载敏感控制系统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负载敏感液压控制系统在多执行器复合工况下,液压泵容易出现流量饱和工况,使得系统的负载敏感特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混合型压力补偿液压控制系统,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和AMESim仿真模型,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负载敏感压力补偿系统定差阀前置支路具有大流量优先特性,且液压泵出现流量饱和时,在满足流量优先的条件下,剩余流量能够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实现抗流量饱和。研究结果为负载敏感压力补偿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王威[7](2021)在《3T电动叉车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物流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工厂、港口、机场、超市、快递仓库等地方需要进行大量的货物搬运,而叉车作为搬运物品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市场需求势必增加。传统的内燃机叉车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人们对绿色环保越来越重视,电动叉车以其在排放、噪声、能量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必将取代内燃机叉车。但是目前的单电机单减速器电动叉车存在动力性差,有效工作时间短,驱动系统的布置使得整车相对笨重等弊端,使其难以完全取代内燃机叉车。而当前,双动力源甚至多动力源驱动系统构型成为热点,并且在提高电动叉车综合性能方面效果显着。针对此情况,本文旨在对电动叉车驱动系统新构型及其控制策略进行设计研究。首先,从经济性、动力性、布置难易程度、成本、以及电动叉车工况特殊性等方面对目前存在的多种驱动系统构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了电机与减速器组合式独立驱动方案,用两个小功率电机代替原来的大功率电机,采用分布式布置,使得整个电动叉车的车身重量大大减轻。同时对双电机独立驱动系统电动叉车进行参数匹配,并且应用了基于能效的遗传算法对独立驱动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然后基于电动叉车满载爬坡工况,对其建立了五自由度数学模型,基于电动叉车的工况特点,设计了具有自适应性的起步踏板闭环控制策略,针对加速踏板,设计了普通模式,经济模式,动力模式三种电动叉车工作模式,并计算了永磁同步电机转矩MAP,以及针对电动叉车转向时设计了两轮驱动下的目标转速法差速策略。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电动叉车驱动系统主要元件的仿真模型以及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单电机驱动系统电动叉车进行了对比,验证表明新驱动系统电动叉车的动力性与能量利用率效果更佳。
邵冰[8](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顾娇妮[9](2020)在《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英国,教育督导被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视为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因为它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改进的动力源头,也是衡量国家教育先进性的主要标杆。本研究聚焦于英国教育标准局(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为了论述方便,下文中简称为Ofsted)的学校督导制度,并建立起学校督导制度的分析框架,对学校督导制度的发展轨迹、形态特征、功能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本研究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教育督导、学校督导和学校改进。对三个概念的界定和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解释,是本研究首先要阐释的基本问题。本研究的理论线索有两条,一条线索是宏观的理论思潮,另一条线索是微观的理论基础。宏观的理论思潮主要是指对督导实施的主体——Ofsted的组建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和社会的背景思潮,其中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教育监管改革浪潮是推动英国督导制度变革的最核心的两大因素。另一条微观的理论基础是影响Ofsted学校督导政策制定和体系建设的背景理念,以CIPP模式评价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核心,作用于督导的流程设计、指标框架和现场实施等环节,成为学校督导制度的灵魂。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Ofsted的指向改进的学校督导制度,围绕这一内容研究者设计了两条研究主线:一是对Ofsted的研究,它是制定政策和实施督导的主体;二是对英国学校督导制度的研究,它的目标设定、内容发展和实施策略都会影响到学校改进的过程和结果。对Ofsted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它的发展历程和当代形态。Ofsted的当代形态包含了宏观职能与愿景、组织任务、内部构架和各类督学的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保证一个非内阁组织有效运作的主要元件。研究者通过对Ofsted职能与愿景的解读,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了Ofsted存在的价值。研究者从系统论的角度阐释了Ofsted为学校改进服务的运作机制。督学的质量是保证督导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Ofsted十分注重对督学的遴选和培训。研究者对这六类督学的任职资格、职责内容、在职培训等方面做了较全面地分析,尤其是督学在新时期不断变换的角色定位,正是决定了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能顺利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征。研究者对Ofsted学校督导系统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督导流程、框架指标和学校自评,三元素构成了学校督导的核心内容。在CIPP督导模式框架下,深入分析引领学校变革改进的督导流程,督导前、督导中和督导后几个阶段的任务与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理念一一对应,充分说明了督导流程的合理性。在对Ofsted的框架指标分析中,研究者使用了因素分析法,深入探究指标框架的逻辑体系、指标内容、观测手段等。不仅阐明学校督导指标体系“是什么”的问题,更探究它之所以呈现出这种样态的背后机理,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学校自我评价作为Ofsted外部督导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洽的运行机制。研究者从原则、要素和改进逻辑三个方面切入,阐释了它的自循环逻辑以及发挥的改进学校的作用和效果。最后,研究者深入分析了Ofsted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这是对Ofsted学校督导的再次解剖和重构。在分析中,研究者反思了前文中所描述的督导涉及到的组织、人员、技能、财物、对象、方法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实践,达到了改进学校的效果,为中国的督导工作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督导的实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王永琦[10](2020)在《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kai]是异花授粉植物,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西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是本课题组发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其不育性状十分稳定。本研究以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为材料,对其花药败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通过比较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花蕾发育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氧化物质代谢、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探明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同时,结合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和RNA-Seq技术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系统分析DEGs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初步预测雄性不育基因的候选区域,并对候选区域内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为探究西瓜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西瓜不育和可育花药的发育过程,发现不育花药败育时期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败育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引起小孢子母细胞只进行核分裂,而未进行细胞质分裂,不能形成四分体,导致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最终引发雄性不育。2.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活性氧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单—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各时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也一直高于可育雄花蕾。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与可育雄花蕾的变化趋势相比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降低以及活性氧含量升高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3.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物质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在各发育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可育雄花蕾。随着花蕾的生长发育,不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而可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则迅速积累,含量显着高于不育雄花蕾。表明可溶性蛋白的缺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减少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4.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西瓜植株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的动态变化,发现在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高低差异明显。在不育株系中不论是叶片还是花蕾,其IAA、ZR和BR含量都表现缺乏,而ABA和JA含量却高于可育株;同时,各激素间的平衡关系也被打破。表明内源激素含量的异常及各激素间比例的失衡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5.采用Illumina HiSeqTM 2500平台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3.27Gb的高质量数据。有25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93个为上调表达,1914个为下调表达。在差异表达基因中有2443个基因获得注释。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生物调节、生殖生育、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451个差异表达基因映射到95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氮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该研究结果为阐明西瓜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和调控基因鉴定提供了参考。6.通过BSR-Seq(Bulked segregant RNA-Seq)方法,选取不育与可育雄花蕾分别构建混池,利用ED算法和关联分析,初步将不育基因定位在Chr5和Chr9染色体上的2个区域内,总长度10.71Mb,差异表达的基因112个,其中20个基因上调表达,92个基因下调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候选区域内的14个基因映射到19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二萜类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丙酮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在COG分析中,有36个基因映射到16个功能类别中,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导机制、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与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功能。以上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西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二、林德LSC同步控制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德LSC同步控制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热耦合煤制天然气-甲醇联产工艺同步综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能源现状/研究背景 |
1.2 煤基多联产工艺研究 |
1.2.1 煤制天然气工艺介绍 |
1.2.2 煤制甲醇工艺介绍 |
1.2.3 煤化工多联产工艺研究 |
1.3 余热回收与热集成研究 |
1.3.1 余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
1.3.2 不确定热集成研究进展 |
1.3.3 代理模型概述与应用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煤制天然气-甲醇联产工艺设计 |
2.1 煤制天然气-甲醇联产工艺设计 |
2.2 反应过程建模与分析 |
2.2.1 煤气化单元建模与分析 |
2.2.2 变换单元建模与分析 |
2.2.3 甲烷化单元建模与分析 |
2.2.4 甲醇合成单元建模与分析 |
2.3 分离过程建模 |
2.4 余热回收系统与热集成模型 |
2.5 技术经济分析 |
2.5.1 ?分析 |
2.5.2 经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耦合热集成的联产工艺优化设计方案 |
3.1 耦合热集成的联产工艺优化设计方案 |
3.2 不确定热集成模型 |
3.2.1 等温相变处理 |
3.2.2 非等温相变处理 |
3.2.3 拓展的D-G模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过程最优参数讨论 |
3.3.2 三级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的参数优化 |
3.3.3 系统?效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代理模型的过程与换热网络同步综合框架 |
4.1 同步综合框架 |
4.2 代理模型 |
4.3 不确定换热网络综合模型 |
4.3.1 热级联构建 |
4.3.2 换热网络综合 |
4.4 案例分析 |
4.4.1 煤气化过程 |
4.4.2 甲醇合成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符号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获奖情况 |
参与横向项目 |
致谢 |
(3)伸缩臂叉车臂架数字化样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数字化样机技术 |
1.2.1 数字化样机的提出及概念 |
1.2.2 数字化样机的特点及设计流程 |
1.2.3 数字化样机的应用领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工程机械臂架研究现状 |
1.3.2 负载敏感系统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机械臂架液压系统分析 |
2.1 臂架液压系统构成 |
2.2 臂架液压系统原理分析 |
2.2.1 臂架液压系统流量分配原理的分析 |
2.2.2 臂架液压系统负载敏感控制原理的分析 |
2.3 臂架液压系统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臂架液压系统关键元件的数学模型 |
3.1 负载敏感泵数学建模 |
3.1.1 负载敏感泵的工作原理 |
3.1.2 负载敏感泵的数学模型 |
3.2 比例多路阀的数学模型 |
3.2.1 比例多路阀的工作原理 |
3.2.2 先导比例减压阀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3.2.3 主阀阀芯位移输出模块 |
3.2.4 主阀阀芯运动的数学模型 |
3.3 臂架平衡阀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3.3.1 伸缩平衡阀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3.3.2 变幅平衡阀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MESim的臂架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 AMESim仿真介绍 |
4.2 多路阀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
4.2.1 压力补偿阀仿真模型建立 |
4.2.2 主阀仿真模型建立 |
4.2.3 先导比例减压阀模型建立 |
4.2.4 多路阀整体仿真模型建立 |
4.2.5 多路阀仿真模型验证 |
4.3 平衡阀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
4.3.1 变幅平衡阀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
4.3.2 伸缩平衡阀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
4.4 负载敏感泵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
4.4.1 负载敏感泵仿真模型建立 |
4.4.2 负载敏感泵仿真模型验证 |
4.5 臂架液压系统整体AMESim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臂架数字化样机的设计 |
5.1 臂架整机结构 |
5.2 臂架ADAMS建模 |
5.2.1 臂架三维建模 |
5.2.2 臂架ADAMS建模步骤 |
5.3 臂架质量和质心验证 |
5.4 臂架数字化样机的建立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基于数字化样机的臂架系统优化 |
6.1 臂架数字化样机验证 |
6.1.1 臂架数字化样机验证的目的 |
6.1.2 臂架数字化样机验证实验设计 |
6.1.3 臂架动作典型工况对标 |
6.2 臂架变幅下降异常抖动 |
6.2.1 原因分析 |
6.2.2 优化方案及仿真分析 |
6.2.3 优化方案的确定 |
6.3 臂架变幅下降抖动优化试验验证 |
6.3.1 试验目的 |
6.3.2 试验情况及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4)履带起重机行走系统节能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履带起重机节能技术现状与发展 |
1.1.1 履带起重机简介 |
1.1.2 履带起重机节能技术现状与发展 |
1.1.3 现阶段节能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 |
1.2 液压系统控制策略现状与发展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履带起重机节能控制系统分析 |
2.1 履带起重机节能控制系统组成及功能 |
2.2 发动机节能控制原理 |
2.2.1 发动机工作特性 |
2.2.2 分工况控制 |
2.3 液压泵的节能控制原理 |
2.3.1 泵控液压系统原理 |
2.3.2 正流量控制、极限负荷控制的组合控制 |
2.4 行走系统能量损失原因分析 |
2.4.1 液压系统功率损失 |
2.4.2 机械损失 |
2.4.3 功率匹配不当造成的损失 |
2.5 本章小结 |
3 履带起重机行走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
3.1 行走系统功率匹配节能控制基本原理 |
3.2 发动机—液压泵—负载的功率匹配 |
3.2.1 发动机与液压泵功率匹配原理 |
3.2.2 液压泵与负载功率匹配原理 |
3.2.3 发动机与恒功率变量泵匹配的实现 |
3.3 参数自适应功率匹配模糊PID节能控制 |
3.3.1 模糊控制技术简介 |
3.3.2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 |
3.3.3 履带起重机功率匹配自适应模糊PID节能控制策略 |
3.4 节能控制系统的建立 |
3.5 节能控制策略的制定 |
3.5.1 分工况功率设定节能控制策略 |
3.5.2 行驶过程中的节能控制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4 行走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 发动机数学模型 |
4.1.1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拟合 |
4.1.2 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拟合 |
4.1.3 发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恒功率变量泵数学模型 |
4.2.1 变量泵恒功率控制原理 |
4.2.2 变量泵各调节机构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 行走负载数学模型 |
4.3.1 行走受力分析 |
4.3.2 拉格朗日动力学建模 |
4.3.3 反解算模型 |
4.3.4 负载干扰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参数自适应模糊PID节能控制仿真系统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
5.1 利用Simulink建立行走系统的仿真模型 |
5.1.1 发动机模块仿真模型 |
5.1.2 行走负载模块仿真模型 |
5.1.3 参数自适应模糊PID节能控制系统 |
5.2 利用AMESim建立行走系统的仿真模型 |
5.3 行走系统节能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与功率匹配验证 |
5.3.1 节能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5.3.2 行走系统功率匹配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随机数据流的隐蔽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2 隐蔽通信系统理论基础 |
2.1 隐蔽通信 |
2.1.1 信息隐藏技术 |
2.1.2 数据流信息隐藏结构 |
2.1.3 数据流的传输 |
2.1.4 TCP流量控制 |
2.2 混沌加密原理及Logistic映射密码算法 |
2.2.1 混沌加密原理 |
2.2.2 Logistic映射 |
2.3 对称加密原理及AES密码算法 |
2.4 隐蔽通信的检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隐蔽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设计需求 |
3.1.2 系统流程设计 |
3.2 隐蔽通信系统加密算法分析 |
3.3 隐蔽通信系统通信协议分析 |
3.4 隐蔽通信系统结构模块分析与设计 |
3.4.1 发送端模块功能分析与设计 |
3.4.2 接收端模块功能分析与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隐蔽通信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Visual Studio 2019 开发环境介绍 |
4.2 发送端应用程序的实现 |
4.2.1 通信模块 |
4.2.2 随机数据流产生模块 |
4.2.3 文件传输模块 |
4.2.4 数据流发送模块 |
4.2.5 AES加密模块 |
4.2.6 混沌加密模块 |
4.3 接收端应用程序的实现 |
4.3.1 通信连接模块 |
4.3.2 文件接收模块 |
4.3.3 混沌解密模块 |
4.3.4 AES解密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 测试环境 |
5.2 隐蔽通信系统的运行测试 |
5.2.1 通信功能测试 |
5.2.2 带宽控制测试 |
5.2.3 传输效率测试 |
5.2.4 加密效果测试 |
5.2.5 混沌加密数据流抗网络攻击能力测试 |
5.3 随机性测试分析 |
5.3.1 随机数据流的抓包分析 |
5.3.2 随机数据流中数据包的NIST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混合负载敏感控制系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系统分析 |
1.1 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1.2 流量优先分配及抗流量饱和问题分析 |
2 系统建模 |
2.1 多路阀建模 |
2.2 系统模型 |
3 系统性能分析 |
3.1 支路1、2复合工作时系统性能分析 |
3.2 支路1、2、3同时动作时系统性能分析 |
3.3 支路1、3同时工作系统性能分析 |
4 结论 |
(7)3T电动叉车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电动叉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驱动系统构型概况 |
1.4 电动叉车发展趋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驱动系统构型分析 |
2.1 单电机驱动系统分析 |
2.2 双电机驱动系统分析 |
2.2.1 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分析 |
2.2.2 双电机独立驱动系统分析 |
2.3 驱动系统构型方案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驱动系统参数匹配 |
3.1 目标车辆参数 |
3.2 蓄电池组选型设计 |
3.3 电机选型及参数匹配 |
3.4 传动比的计算 |
3.5 基于能效的参数优化 |
3.5.1 遗传算法 |
3.5.2 电机和传动系统参数的优化 |
3.5.3 基于遗传算法模型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动叉车数学模型 |
4.1 叉车动力学模型 |
4.2 车轮模型 |
4.3 轮胎模型 |
4.4 电机模型 |
4.5 传动系统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驱动系统控制策略 |
5.1 电动叉车工况分析 |
5.2 驾驶员意图 |
5.2.1 起步控制策略 |
5.2.2 加速踏板 |
5.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
5.4 电子差速控制策略 |
5.5 能量管理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Simulink整车环境的驱动系统建模仿真 |
6.1 仿真软件及仿真方法 |
6.2 基于Simulink各个模块模型的搭建 |
6.3 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教育督导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 |
1.1.2 教育督导是学校改进的动力源头 |
1.1.3 英国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质量与标准的标杆示范 |
1.1.4 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模式是我国学校督导改革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2.1 理论与实践价值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育督导 |
2.1.2 学校督导 |
2.1.3 学校改进 |
2.2 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国内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2 国外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
2.2.3 国内外对英国Ofsted的研究 |
2.2.4 国内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2.2.5 国外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
第3章 Ofsted督导改革的背景思潮及理论基础 |
3.1 教育督导制度变革的背景思潮 |
3.1.1 新公共管理运动 |
3.1.2 教育监管改革浪潮 |
3.2 教育督导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2.1 CIPP模式 |
3.2.2 发展性评价模式 |
3.2.3 理论运用浅析 |
第4章 Ofsted发展历程审视与当代形态 |
4.1 Ofsted的成立 |
4.1.1 成立背景 |
4.1.2 改革举措 |
4.2 Ofsted的历史沿革 |
4.2.1 正规化与统一化:保守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2 精致化与完善化:工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2.3 多样化与简洁化:联合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
4.3 Ofsted的当代形态 |
4.3.1 宏观职能与愿景 |
4.3.2 具体任务及内容 |
4.3.3 内部组织与架构 |
4.3.4 督学遴选与职责 |
4.4 发展特征与流变规律 |
4.4.1 从权威走向合作:学校改进的合伙人 |
4.4.2 从问责走向改善:学校改进的协助者 |
4.4.3 从他评走向自评:学校改进的助推者 |
第5章 Ofsted学校督导系统剖析 |
5.1 督导系统和流程引领学校改进方向 |
5.1.1 督导前的准备——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 |
5.1.2 督导实施阶段——CIPP模式的过程评价 |
5.1.3 督导反馈阶段——CIPP模式的结果评价 |
5.1.4 对Ofsted督导流程的评价 |
5.2 督导框架和指标体系聚焦学校改进要件 |
5.2.1 贴近教育本质的指导思想 |
5.2.2 构建分级分类的指标体系 |
5.2.3 对框架和指标的深度反思 |
5.3 Ofsted指导下的自我评价开拓学校改进手段 |
5.3.1 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
5.3.2 自我评价的核心要素 |
5.3.3 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 |
第6章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 |
6.1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分析 |
6.1.1 督导人员的专业性是助力学校改进的灵魂 |
6.1.2 督导设计的合理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支柱 |
6.1.3 督导实践的科学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航标 |
6.1.4 督导循证的有效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关键 |
6.1.5 督导研究的近地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保障 |
6.2 对我国学校督导的启示 |
6.2.1 强调循证原则,为教育研究建立督导的大数据库 |
6.2.2 注重服务功能,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信息 |
6.2.3 加强改进职能,从以督政为主向督政与督学并重转变 |
6.2.4 增进指导功能,推动学校自评体制建设 |
6.2.5 加强公正客观,尝试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概况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起源 |
1.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1.3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
1.1.4 花粉发育与雄性不育形成机制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2.1 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 |
1.2.2 雄性不育与能量代谢 |
1.2.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 |
1.2.4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 |
1.3 植物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 |
1.3.2 拟南芥花药和花粉发育相关基因 |
1.4 植物雄性不育的转录组分析 |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
1.4.2 RNA-seq技术测序流程 |
1.4.3 RNA-seq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
1.5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
1.5.1 西瓜雄性不育的类型及遗传研究 |
1.5.2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的形态特征 |
2.2.2 可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
2.2.3 不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取样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蕾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2.2 花蕾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 |
3.2.3 花蕾活性氧含量的变化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
3.3.2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
3.3.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含量的关系 |
第四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取样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蕾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4.2.2 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雄性不育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 |
4.3.2 雄性不育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
第五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取样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蕾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5.2.2 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5.2.3 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
5.3.2 雄性不育与激素比值的关系 |
第六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花蕾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取样 |
6.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
6.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6.1.5 qRT-PCR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6.2.2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
6.2.3 植物内源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2.4 花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2.5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相关基因 |
6.2.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3 讨论 |
6.3.1 转录组测序数据和花药发育相关的DEGs |
6.3.2 内源激素相关的DEGs |
6.3.3 转录因子相关的DEGs |
6.4 结论 |
第七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候选基因区段的预测与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取样 |
7.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
7.1.4 SNP标记检测 |
7.1.5 关联分析 |
7.1.6 候选区域基因的功能注释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SNP检测 |
7.2.2 BSR关联分析 |
7.2.3 候选区域内基因功能注释 |
7.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林德LSC同步控制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岩体力学发展的一些回顾与若干未解之百年问题[J]. 赵阳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07)
- [2]热耦合煤制天然气-甲醇联产工艺同步综合[D]. 李明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伸缩臂叉车臂架数字化样机的研究[D]. 肖科.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4]履带起重机行走系统节能控制策略研究[D]. 徐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随机数据流的隐蔽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D]. 谢守琥.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6]混合负载敏感控制系统特性研究[J]. 陈旺,罗艳蕾,胡耀能,石立明,迟宝堃. 机床与液压, 2021(06)
- [7]3T电动叉车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王威. 长安大学, 2021
- [8]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9]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D]. 顾娇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10]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D]. 王永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