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灾害遥测台网监测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变形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学琴[1](2017)在《贵州遵义官井小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指出山区城市建设中,受建筑用地红线制约和建设高层建筑需要,往往临近建筑而形成高陡边坡。一旦边坡明显变形或失稳破坏便会酿成严重的灾害,可见,城市建筑高边坡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山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官井小区边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官井路磨刀溪114地质队官井基地内,高1345m,坡度7090°,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2015年9月18日(下挖至877m高程)发现IV段和相邻的III段边坡沿泥化夹层发生滑移变形,IV段坡上部分锚索外锚头上出现破裂缝。因此,在场地开挖尚未完成情况下,该段边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需要变更支护设计方案,有针对性的强化支护。基于地质过程机制分析—量化评价学术思想,对官井小区边坡的稳定性及支护优化方案展开研究,主要认识如下:(1)现场调查表明,开挖坡影响范围内岩层以泥岩和砂岩为主,可分为17个亚层。开挖边坡为中倾外软硬互层型斜向外高边坡,多层泥岩和砂岩中的薄层泥岩夹层发育为层间错动带,甚至局部发育为泥化夹层。其中起主控作用的不利弱面有IV段坡坡脚第7分层中发育的泥化夹层和坡体中上部的强风化带(第5分层)。(2)在建立的边坡变形演化机制概念模型基础上,将边坡变形演化分为三个阶段:(1)自然斜坡演化时,岩层顺层滑移、坡脚区应力相对集中阶段;(2)边坡开挖过程中卸荷回弹变形阶段;(3)边坡深切,边坡中顺层“压力拱”形成阶段。根据普氏理论估算压力拱拱高约1216m,与目前IV段坡变形破坏范围基本一致。(3)通过对夹层以及岩石力学试验,结合边坡岩体质量分级,提出了边坡各类岩体物理力学参数。(4)采用FLAC3D软件对边坡演化进行三维数值分析,计算表明:(1)边坡开挖过程中,逐步在IV段坡中形成利于边坡整体稳定的顺层压力拱结构,主要分布在7层以上,支撑边坡整体稳定。压力拱内松弛岩体最大范围2224m,其中强松弛岩体范围1216m。对拱外岩体采用强度折减法进行计算,不考虑支护作用、开挖完成时,饱水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为1.03,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2)通过分析设桩处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位移、塑性区分布和各层点安全度及点安全系数等指标变化特征,确定出边坡抗滑支护参数:(a)抗滑动桩布置以分层7为潜在滑面,当分层7埋深足够大时,则取决于分层5的埋深;分布于IV段坡两侧拱座外,其中右侧分布在V段左侧5055m范围,20根,锚固段桩长67m,锚固力在C52C54段间为4525.67KN/m,C55C56段间为2712KN/m,C57C58段间为2121KN/m;左侧分布于III段左侧,11根,锚固段桩长57m,锚固力在C31C33段间为2454.67KN/m。(b)抗变形桩位于IV段和III段坡右侧16m范围内,主要是抑制潜在滑面以下边坡岩体变形和局部破坏,7根,锚固段桩长约4m左右,锚固力在C34C41段间为2195KN/m,C41C44段间为2399KN/m,C45C51段间为4846.5KN/m。(c)抗变形桩和抗滑动桩建议采用大截面圆形桩,桩径在2.02.5m之间;V段右侧30m范围内,由于剩余下滑力大,建议采用双排抗滑桩以强化支挡,双排桩可以采用圆形截面桩和矩形截面桩组合。抗滑桩锚固段长度建议采用总桩长的1/41/3。(5)采用二维极限平衡法对压力拱内岩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不考虑空间稳定效应和现有支护,以分层7为底滑面时拱内岩体稳定性系数暴雨工况下是0.39;以分层5为底滑面时拱内岩体稳定性系数暴雨工况下是0.81。计算的剩余下滑力在1551.281988.67KN/m之间。(6)采用FLAC3D软件对支护后V段坡的开挖进行模拟,通过对支护前后的位移、塑性区、剪应变增量特征进行分析,可知,支护条件下,V段坡拱座的支撑作用提高,场地开挖完成后,边坡的变形得到控制,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为1.32,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曾克[2](2014)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在地质灾害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光纤光栅传感的原理,提出了光纤光栅式封装应变传感器,对其传感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室内实验。结合光栅传感监测滑坡的应用实例,探讨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元件在滑坡体上的布设工艺及监测过程。分析初期的监测结果,针对监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杨平恒,汪忠来,陈中富,周晃[3](2010)在《巫山县地质灾害防治成就》文中认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巫山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性大。本文从巫山县的地质灾害规划、实施、专业监测、群测群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调研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巫山县地质灾害防治所取得的成就。
欧阳祖熙,张宗润,陈明金,师洁珊,陈征,韩文心[4](2010)在《三峡库区万州-巫山段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较好地解决滑坡监测中高度的不确定性问题,需要配合使用多种类型的监测系统。本文系统介绍了三峡库区万州、奉节、巫山等地开展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工作,包括基于3S技术和地面变形监测台网建立的研究区典型地段滑坡监测网、研制的新型滑坡无线遥测台网,以及流动倾斜仪,激光测距仪等专用设备。通过近年来获得的一些典型监测结果剖析了不同技术和方法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相关方面应用的有效性。
张佑祥[5](2010)在《巫山县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文中研究说明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三峡中心地带,是三峡库区重庆市首淹首迁县,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巫山县所特有的地形、地貌、构造地质背景、地层岩性、气象水文条件和移民工程施工建设等日渐强烈的人为工程活动,决定或导致了该地区地质灾害和新城衍生地质灾害极为发育。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巫山县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强调做好地质灾害规划、预防、应急、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同时也强调加强行政领导的的重要性。
欧阳祖熙,张宗润,丁凯,师洁珊,陈明金,毛兴明[6](2005)在《基于3S技术和地面变形观测的三峡库区典型地段滑坡监测系统》文中研究说明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大量的高边坡和库岸的稳定性将发生变化,针对库区地质灾害的特点,讨论了运用3S技术与地面监测网相结合监测滑坡和库岸变形的有关问题,介绍了在万州、巫山和奉节等地初步建立的“三峡库区库岸与滑坡变形监测及灾害预警系统”与获得的部分观测成果。这些成果已经在评估三峡库区滑坡和库岸稳定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韩文心[7](2004)在《地质灾害遥测台网监测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变形分析》文中指出滑坡是三峡库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安装了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制的地质灾害遥测台网,进行精确、连续的滑坡稳定性监测,本文简介了该遥测台网,并根据监测资料浅析了该滑坡的稳定性。
韩文心[8](2004)在《地质灾害遥测台网监测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变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滑坡是三峡库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安装了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制的地质灾害遥测台网,进行精确、连续的滑坡稳定性监测,本文简介了该遥测台网,并根据监测资料浅析了该滑坡的稳定性。
方佳军[9](2003)在《重庆市自然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到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替影响,夏季水热同期,暴雨频繁,同时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夏秋季节干旱频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构造复杂;河流密布,沟谷深邃;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加上近年来基础建设增多,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强烈并有加剧的趋势。因此,重庆市自然灾害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尤以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和地质灾害最为突出,严重制约着重庆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分析重庆市的自然环境背景和人文环境背景的基础上,从自然灾害系统的角度详细分析了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以及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形成以及发展的机制;并分析了重庆市过去防灾减灾工作的经验和不足,针对目前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十年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以期为重庆市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综合能力,为重庆市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产生积极的作用,并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二、地质灾害遥测台网监测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变形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灾害遥测台网监测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遵义官井小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建筑边坡失稳破坏案例研究 |
1.2.2 边坡坡体结构及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
1.2.3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概述 |
1.2.4 边坡支护设计优化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研究区工程条件概述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风化卸荷 |
2.2.6 地震 |
第3章 官井小区边坡特征及变形机制定性分析 |
3.1 边坡结构特征 |
3.2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3.3 边坡变形机制定性分析 |
第4章 研究区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研究 |
4.1 泥化夹层和强风化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4.1.1 密度、含水率及颗粒分析试验研究 |
4.1.2 直剪试验研究 |
4.2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4.2.1 岩石的物理性质研究 |
4.2.2 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研究 |
4.2.3 岩石直剪强度试验研究 |
4.3 岩体基本质量评价及计算参数确定 |
第5章 官井小区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三维有限元分析 |
5.1 计算模型 |
5.1.1 模型范围 |
5.1.2 模型介质及参数 |
5.1.3 计算方案 |
5.1.4 边界条件 |
5.2 初始应力场分析 |
5.3 开挖过程中边坡压力拱形成机制分析 |
5.3.1 基于应力场特征分析 |
5.3.2 基于变形特征分析 |
5.3.3 压力拱范围的确定 |
5.4 边坡变形破坏潜在滑移边界分析 |
5.4.1 最大主应力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4.2 最小主应力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4.3 位移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4.4 点安全度和点安全系数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5 边坡抗滑支护结构参数综合分析 |
5.5.1 抗滑支挡工程布置范围 |
5.5.2 抗滑桩锚固段埋深及受荷段长 |
5.5.3 抗滑桩截面类型及锚固长度建议 |
5.5.4 其它防治工程建议 |
5.6 小结 |
第6章 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方案研究 |
6.1 概述 |
6.1.1 极限平衡法 |
6.1.2 强度折减法 |
6.2 官井小区边坡稳定性分析 |
6.2.1 压力拱内边坡稳定性分析 |
6.2.2 压力拱外边坡稳定性分析 |
6.3 官井小区边坡剩余下滑力计算 |
6.3.1 压力拱内边坡剩余下滑力计算 |
6.3.2 压力拱外边坡剩余下滑力计算 |
6.4 边坡支护优化方案分析 |
6.4.1 支护优化方案 |
6.4.2 支护效果FLAC3D数值模拟计算评价 |
6.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在地质灾害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光纤光栅传感原理 |
2传感器的结构及野外安装 |
3不锈钢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 |
4滑坡体野外测试数据 |
5结语 |
(6)基于3S技术和地面变形观测的三峡库区典型地段滑坡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GPS在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的运用 |
2.1 GPS滑坡变形监测网 |
2.1.1 基准点 |
2.1.2 工作点 |
2.1.3 变形监测点 |
2.2 GPS监测网的坐标基准 |
2.3 监测工作的实施 |
3 遥感技术用于滑坡变形监测 |
3.1 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 |
3.2 角反射器的应用 |
4 滑坡变形地面监测网 |
4.1 地表倾斜 (变形) 监测网 |
4.2 地质灾害无线遥测台网 |
4.3 滑坡事件应急监测系统 |
5 基于GIS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 |
5.1 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GIS系统 |
5.2 监测数据分析研究流程 |
5.3 自动报警功能 |
6 监测结果与典型滑坡稳定性评价 |
6.1 万州城区滑坡现今变形分布 |
6.2 奉节新县城高边坡稳定性监测 |
6.3 巫山库区残联滑坡监测 |
7 结论 |
(9)重庆市自然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自然灾害定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重庆市区域地理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背景 |
2.1.1 地质构造背景 |
2.1.2 地貌环境背景 |
2.1.3 气候环境背景 |
2.1.4 河流 |
2.2 人文环境背景 |
2.2.1 人口与民族 |
2.2.2 经济发展概况 |
3 重庆市自然灾害特征 |
3.1 灾种较多、发生频繁、季节性强 |
3.1.1 大气圈灾害 |
3.1.2 水圈灾害 |
3.1.3 岩石圈灾害 |
3.1.4 生物圈灾害 |
3.2 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损失严重 |
3.3 洪涝灾害频率高,地域、时域差异明显 |
3.4 伏旱频率高,影响范围大 |
3.5 地质灾害频率高,突发性强 |
3.6 灾害链现象突出 |
3.7 自然灾害类型组合和地区分布差异大 |
3.7.1 东部中低山干旱、地质灾害区 |
3.7.2 中部平行岭谷、东北中山干旱、地质灾害区 |
3.7.3 长江、嘉陵江河谷洪涝、地质、干旱灾害区 |
3.7.4 西部方山丘陵、干旱灾害区 |
4 主要自然灾害分析 |
4.1 洪涝灾害 |
4.1.1 重庆市洪涝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4.1.2 重庆市洪涝灾害的特点 |
4.1.3 重庆市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与背景分析 |
4.2 旱灾 |
4.2.1 干旱的概念与分类 |
4.2.2 重庆市干旱灾害的特点 |
4.2.3 旱灾成因分析 |
4.3 地质灾害 |
4.3.1 地质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
4.3.2 地质灾害的特点 |
4.3.3 重庆市地质灾害的成灾机制与背景分析 |
5 重庆市的防灾减灾 |
5.1 防灾减灾工作基本情况 |
5.1.1 建立和完善了防灾减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5.1.2 减灾工程建设成效卓着 |
5.1.3 狠抓了非工程性减灾措施的落实 |
5.1.4 救灾工作日益科学化和规范化 |
5.1.5 开展了国内国际减灾合作交流活动 |
5.2 减灾工作的主要经验和问题 |
5.2.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是减灾工作不断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
5.2.2 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群防群治是做好减灾工作的可靠保证 |
5.2.3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是减灾工作的重要原则 |
5.2.4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合作是减灾工作的制度保证 |
5.2.5 加强分类指导,实施科技减灾是减灾工作的强大动力 |
5.2.6 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是减灾工作全面开展的客观需要 |
5.3 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
5.3.1 指导方针 |
5.3.2 基本原则 |
5.4 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 |
5.5 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
5.5.1 组建好七项减灾体系 |
5.5.2 完成三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
5.5.3 建立两套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
5.6 主要措施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地质灾害遥测台网监测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变形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遵义官井小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优化方案研究[D]. 周学琴.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2]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在地质灾害上的应用[J]. 曾克. 物探与化探, 2014(01)
- [3]巫山县地质灾害防治成就[A]. 杨平恒,汪忠来,陈中富,周晃. 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 2010
- [4]三峡库区万州-巫山段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A]. 欧阳祖熙,张宗润,陈明金,师洁珊,陈征,韩文心. 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5]巫山县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A]. 张佑祥. 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6]基于3S技术和地面变形观测的三峡库区典型地段滑坡监测系统[J]. 欧阳祖熙,张宗润,丁凯,师洁珊,陈明金,毛兴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18)
- [7]地质灾害遥测台网监测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变形分析[J]. 韩文心.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04(S1)
- [8]地质灾害遥测台网监测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残联滑坡变形分析[J]. 韩文心.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04(S1)
- [9]重庆市自然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研究[D]. 方佳军. 重庆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