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单纯性黏液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乳腺单纯性黏液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邓素叶杨启伟袁卫平

青岛市平度市中医医院山东省2667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钙化情况、有无后方回声减弱或增强现象、血供情况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与否等。结果11例病变均为单发,其中呈实性低回声肿块4例,呈低、无混合回声6例,呈低回声伴一侧边缘囊肿及分隔1例。右乳7例,左乳4例。外上象限6例,外下象限3例,内上象限1例,内下象限1例。11个包块中,边界清楚4例,欠清或不清7例;形态规则3例,欠规则或不规则8例;回声较均匀3例,欠均匀或不均匀8例;包块内血流AlderⅢ级1例,0~Ⅱ级10例;包块后方声衰减1例,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明显变化10例;包块有沙砾样钙化有1例,无沙砾样钙化10例;包块有液化7例,无液化4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腋窝淋巴结未见异常10例。11例中术前超声提示乳腺癌7例,未提示恶性者4例,4例中误诊为纤维腺瘤3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结论乳腺黏液癌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性,提高对其声像图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乳腺黏液癌;超声;误诊

笔者收集近5年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通过对超声图像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对误诊病例的原因分析,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提高防范意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查询到并有超声图文报告的11例乳腺黏液腺癌,均为女性,年龄43~79岁,平均(62±2.7)岁。临床扪及乳腺包块9例,质较软,活动性较差有粘连感6例;有2例未扪及包块。发现包块时间为5d至3年。

1.2方法

检查仪器为GELogicE9Sequoia512,探头频率5~14MHZ。患者仰卧位,两臂上举,双手置于枕后,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常规检查两侧乳房和腋窝。怀疑乳腺癌者,还要检查锁骨上窝、锁骨下、胸肌间淋巴结以及腹、盆腔脏器,判断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记录乳腺和腋窝淋巴结等的图文资料。

2结果

图一乳腺粘液癌(左乳实性结节伴小囊)

图二误诊纤维腺瘤(右乳实性结节)

2.1病变性质

11例病变均为单发,其中呈实性低回声肿块4例,呈低、无混合回声6例,呈低、无混合回声6例,呈低回声伴一侧边缘囊肿及分隔1例。

2.2病变分布

右乳7例,左乳4例。外上象限6例,外下象限3例,内上象限1例,内下象限1例。

2.3病变大小

以包块最大径计算,≤lOmm者1例,10~20mm8例,20~50mm者1例,≥50mm者1例,最小7.3mm×6mm×4.9mm;最大67mm×39mm×53mm。

2.4声像图特征

11个包块中,边界清楚4例,欠清或不清7例;形态规则3例,欠规则或不规则8例;回声较均匀3例,欠均匀或不均匀8例;包块内血流AlderⅢ级1例,0~Ⅱ级10例;包块后方声衰减1例,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明显变化10例:包块有沙砾样钙化有1例,无沙砾样钙化10例;包块有液化7例,无液化4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腋窝淋巴结未见异常10例。

2.5超声诊断和误诊

11例中术前超声提示乳腺癌7例(图1);未提示恶性者4例,4例中误诊为纤维腺瘤3例(图2),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

3讨论

黏液癌与乳腺纤维腺瘤在影像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最容易混淆。主要鉴别要点如下:(1)发病年龄。黏液癌的发病年龄以绝经后老年妇女多见,纤维腺瘤发病年龄较年轻,好发18~25岁的年轻女性。(2)黏液癌无包膜,癌巢周边被推挤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假包膜。而大多数纤维瘤有纤细光滑的包膜回声。(3)小分叶状边缘。部分黏液癌由于肿瘤生长速度不完全一致而形成小分叶状边缘,而纤维腺瘤无此表现。(4)黏液癌内部回声杂乱,可见黏液湖呈多个小暗区改变,纤维腺瘤内部回声均匀,较少出现无回声区。(5)黏液癌血流信号以Ⅱ级多见,且血管粗细不一,走行不规则。纤维腺瘤血流以0~Ⅰ级多见,走行规则自然。另外要鉴别的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表现为边缘平滑的低回声实性肿瘤;有些表现为扩大的导管内伴实质成分;有些呈椭圆形或叶状的囊肿内伴实质成分。导管内乳头状瘤如果发生瘤体周边纤维化也可以造成肿瘤边缘不清,形态不规则,从而与恶性难以鉴别。

笔者认为,如果肿块体积<2cm内部出现液性暗区,周边有小分叶,血流走行不规则,触诊有粘连感时一定要想到黏液癌的可能。尽管超声仪器性越来越先进,但超声是物理诊断,不能做出病理诊断这是事实;而在实际医疗中,临床医生常常对物理学诊断实性占位、囊性占位等术语很不满意,希望通过超声医生提示病理诊断。虽然乳腺穿刺活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病理诊断问题,但在基层医院穿刺条件受限或患者不愿意接受穿刺的情况下仔细分析病变特征,合理进行BI-RADS评分是每个超声医师力所能及的事情。评分时如果肿块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有小分叶、与皮肤不平行、内部有细小液性区、部分可见微钙化、后方声衰减不明显及纵横比大于1等表现,均不能排除黏液癌,提醒临床医生对此类病灶应早作处理,这是每个超声医师学术追求的目标,也是超声学科水平发展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瑶琴,唐丽娜,沈友洪,杜忠实,柯晓慧.乳腺黏液癌的超声诊断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06):139-141.

[2]马娜,姚晶晶,孙长坤,郭发金.乳腺单纯性黏液癌的超声诊断及其病理学基础[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07):613-615

标签:;  ;  ;  

乳腺单纯性黏液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