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人口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口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口,空间,少数民族,乡村,少子,云南省,特征。

人口特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倩,苗毅[1](2020)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集团人口及社会经济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集团组织的人口及社会经济总量大,对世界发展格局有重要影响。人口空间分布总体契合"一路"的发展,而社会经济方面差异明显,欧盟社会经济明显占优。中国向东盟、欧盟投资会有良好的预期收益,而加强同上合、东盟、阿盟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今后,我国应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与区域集团组织的发展合作中,在已有集团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关注并把握国际规则体系与治理体系等发展新动态。(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20年02期)

王钰,张自然[2](2019)在《中国人口结构特征与经济效率、经济转型——基于1992-2017年中国分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人口结构就出现了"老龄少子化"特征。依据1992-2017年中国分地区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扩展的MRW模型分析中国"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迭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少子化"对中国经济效率的综合影响为负,"老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有不利影响,不利于中国在人均GDP水平上由物质资本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转变的接续,促使中国经济过早出现了供给侧的结构性减速。促进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的逻辑应是先提高收入水平,再转换驱动要素;在转型的过渡期内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保障人均收入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要适度进行物质资本积累、鼓励生育和提高人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提高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并使其不断加速,以实现两种动力的平稳过渡和交接。(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李强[3](2019)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形态演化特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省为例,借助云南省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合作单位提供的数据,分析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现状,运用空间自相关指数、人口重心指数、人口密度指数、不均衡指数、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再分布指数衡量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形态演化特征。从经济、宗教文化、人口政策、人口迁移与流动等角度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形态演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36期)

智冬晓,许晓娟[4](2018)在《人口结构特征演化对医疗资源需求的影响——基于不等间隔APC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不等间隔APC模型,分析人口结构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对医疗资源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年龄是影响医疗资源需求的重要因素,但微观层面就诊和住院需求差异明显;年老人口队列就诊需求显着高于年轻人口队列,就诊率有长期下降趋势;住院需求在年龄层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年轻人口队列的波动性更大。(本文来源于《经济统计学(季刊)》期刊2018年01期)

李吉和,周红英[5](2019)在《湖北省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结构变化及特征——基于最近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第叁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湖北省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民族成分增多;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地域分布不平衡且分散;城市少数民族的性别结构趋于平衡,年龄以成年型为主,但老龄化水平上升;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受过大学阶段教育的人口大幅增长;从业人口中,非农职业人口比重大幅上升,但多数集中于体力劳动行业;城市族际通婚普遍。湖北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城市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需要从多方面制定相应政策,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杨筠[6](2019)在《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城市化倒"S"型阶段演进。发达国家人口城市化以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保障,并保持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人口城市化呈阶段性演进,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阶段。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经验,对当前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7](2019)在《本期聚焦:人口空间分布及流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空间分布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人口规模在地理空间上的集散程度与分布位置,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是近年来城市地理学和人口学共同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及变动趋势,发现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差异及影响机制,对城市社会经济、产业布局、建设规划及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其空间分布特征会随时间、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产业结构布局特征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陈少杰,沈丽珍[8](2019)在《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的叁地同城化地区人口流动时空间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城化地区正日渐成为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单元载体,学术界目前关于同城化的研究多以定性描述和个体案例研究为主,其量化研究及群体特征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厦漳泉、宁镇扬以及长株潭地区2017年全年腾讯迁徙热度分析叁地同城化地区人口流动的时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叁地同城化地区人口流动在法定节假日、春运期间以及周末时段存在显着集聚和扩散的双重特征,催生了同城人口流动钟摆现象。叁地同城化地区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关系呈现以核心城市为主导的"1+2"模式,对外人口流动联系呈现显着的地理邻近性和空间集聚性特征。基于腾讯迁徙数据判别叁地同城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当前厦漳泉地区同城化进程最快,而宁镇扬地区的同城化则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同城化地区在推进城际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同时也应当促进城际协商机制的建立完善、政府政策及规划的落地执行以及加强产业经济的互补合作等,从而推动叁地同城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孙秋兰,闰记影[9](2019)在《2000年以来重庆市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人口规模与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人口分布结构指数、人口重心迁移模型、人口偏移份额分析,定量研究了2000年以来重庆市人口分布格局及时空演变特征。主要结论有:①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在主城和渝西地区,各区县人口规模及密度差异极大;②重庆市人口密度空间自相关性显着,"高—高"类型区集中分布在主城区,"低—低"类型区相对集中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偏远区县;③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在持续上升,不均衡趋势在不断增强,全市人口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迁移,且迁移速度在加快;④偏移增长分析表明,主城区极化效应在持续增强,渝中区人口集聚效应开始降低,渝西地区整体进入到了人口快速集聚期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人口集聚能力一直较弱。(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崔家兴,高喆,滕媛媛,王山海,顾江[10](2019)在《湖北省乡村人口外流格局特征与演变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2008-2016年湖北省各县域乡村地域人口外流的空间特征和演变机制,研究发现,湖北省乡村人口外流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具有显着的集聚特征。研究期内外流比例呈全面上升趋势,人口外流高值区从东部向西部扩展,乡村人口外流比例与其收入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研究期内外流目的地为省外的人口比例显着降低,省内流动的比例表现出增高趋势;乡村人口外流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空间格局可以利用"推—拉"理论从家庭综合理性角度较好地解释,并根据机制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人口特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人口结构就出现了"老龄少子化"特征。依据1992-2017年中国分地区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扩展的MRW模型分析中国"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迭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少子化"对中国经济效率的综合影响为负,"老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有不利影响,不利于中国在人均GDP水平上由物质资本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转变的接续,促使中国经济过早出现了供给侧的结构性减速。促进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的逻辑应是先提高收入水平,再转换驱动要素;在转型的过渡期内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保障人均收入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要适度进行物质资本积累、鼓励生育和提高人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提高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并使其不断加速,以实现两种动力的平稳过渡和交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口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刘倩,苗毅.“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集团人口及社会经济分布特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

[2].王钰,张自然.中国人口结构特征与经济效率、经济转型——基于1992-2017年中国分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9

[3].李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形态演化特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

[4].智冬晓,许晓娟.人口结构特征演化对医疗资源需求的影响——基于不等间隔APC模型的研究[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8

[5].李吉和,周红英.湖北省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结构变化及特征——基于最近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杨筠.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及特征[J].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9

[7]..本期聚焦:人口空间分布及流动特征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9

[8].陈少杰,沈丽珍.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的叁地同城化地区人口流动时空间特征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9

[9].孙秋兰,闰记影.2000年以来重庆市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J].现代城市研究.2019

[10].崔家兴,高喆,滕媛媛,王山海,顾江.湖北省乡村人口外流格局特征与演变机制[J].现代城市研究.2019

标签:;  ;  ;  ;  ;  ;  ;  

人口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