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的镰刀,象征着农民;锤子,象征着工人;镰刀与锤子的组合象征着以工农为主体的无产阶级。党徽图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规范过程。那你知道党徽的由来吗?
“你们还记得那个杨蓉吗?就是那个白莲花啊。听说她过得可惨了:老公死了,儿子天天在外面惹事,家里的钱都被他败光了,连房子都败没了,他们租房子住呢。”
“镰刀锤子”的诞生
1917年底,列宁和卢那察尔斯基(时任苏维埃俄国教育人民委员)共同发起了征集国徽的活动。最后脱颖而出的便是一个以镰刀锤子为主体的方案,其设计者是俄国艺术家叶甫根尼·伊万诺维奇·卡姆佐金。国徽上写有俄语“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字样。
国徽图案中的镰刀斧头元素是在1918年4月底首次出现的,叶甫根尼·伊万诺维奇·卡姆佐金设计出象征工农联合的镰刀锤子交叉图案,用作当年莫斯科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一个活动标志,之后又把它用在了国徽设计稿上。在此之后,镰刀锤子标志便流行开来,许许多多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组织也将其作为自己的标志。
“镰刀锤子”在国内的演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由于有俄国共产党人帮助建党,所以当时在党的会议上使用的多为俄共(布)的旗帜。之后各级党组织的党旗也均以模仿俄共(布)旗帜为主进行制作。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起义部队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使用了以镰刀斧头为图案的军旗。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这是毛泽东同志《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的节选,也佐证了当时以镰刀斧头为旗帜的历史事实。同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通告(第14号)》,通告指出:“一律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与国际旗同。”这是我党第一次正式规定以“镰刀斧头”作为党的标志。在此之后,镰刀斧头标志被广泛使用。
红军军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党旗等旗帜上均有镰刀斧头的图案。但由于旗帜由各单位自行制作,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样式也不尽统一。对于这种情况,1930年4月,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红军各级军旗的规定的通知》。中共中央政治局也于1943年4月28日在杨家岭会议上对党旗、党徽的样式做出统一规范。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场上悬挂的党旗为“镰刀锤头”样式。195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党旗问题的通知》以及195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党旗问题的批复》两个文件的发布正式确认了“镰刀锤头”的说法。
由于河道多为通衢要道,沿河聚落内人员流动频繁,经济、文化活动丰富。功能上的需求使得聚落内产生众多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庙宇、商铺及水利建筑等。其中庙宇种类众多,有祈雨祭天的龙王庙、求子祈福的观音庙、求取功名的文昌阁,也有家庙祠堂。庙宇一般位于村子的中心或入口,限定了村子的边界,增加了生活在聚落内人们的归属感,为其构筑了一道心理防线。村中的街道密度高,高差小,呈网状分布,地面多铺石材。聚落内的民居多为合院,分布集中,主要用木、土、石等三种材料修建,其中墙体多用石头和土坯,内包木柱,少量经济条件宽裕的人家民居会全部或部分使用青砖;屋顶则多用青瓦;院墙多用石头和土坯。
中国共产党党徽的演进
建国后,党徽的形象多次变化。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悬挂了党徽。当时的党徽是方柄镰刀与方柄锤头的组合。而到了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党徽的锤头改为了缺角、镰刀柄改为圆头。到了1992年10月,十四大会场悬挂的党徽基本与现行党徽一致。直到1996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对党徽、党旗作出规定,也就是现行的样式。■
责任编辑/艾 杰
标签:镰刀论文; 党徽论文; 党旗论文; 斧头论文; 锤子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史论文; 党史参考资料论文; 《新长征(党建版)》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