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论文和设计-吴志强

全文摘要

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下安装座上固定有一用于定位减速器壳体的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减速器壳体的内腔与外界的充气装置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上安装座上安装有一位于定位座正上方的压头、用于带动压头上下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其中,定位座和压头上分别设置有与减速器壳体底端面和顶端面配合的密封圈;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减速器壳体的支撑架、第二驱动单元,支撑架设置在定位座和压头之间,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支撑架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检测的方式判断减速器壳体是否存在铸造缺陷,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并能够使检测标准统一,同时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主设计要求

1.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在下安装座上固定有一用于定位减速器壳体的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减速器壳体的内腔与外界的充气装置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上安装座上安装有一位于定位座正上方的压头、用于带动压头上下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其中,定位座和压头上分别设置有与减速器壳体底端面和顶端面配合的密封圈;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减速器壳体的支撑架、第二驱动单元,支撑架设置在定位座和压头之间,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支撑架上下运动。

设计方案

1.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在下安装座上固定有一用于定位减速器壳体的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减速器壳体的内腔与外界的充气装置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上安装座上安装有一位于定位座正上方的压头、用于带动压头上下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其中,定位座和压头上分别设置有与减速器壳体底端面和顶端面配合的密封圈;

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减速器壳体的支撑架、第二驱动单元,支撑架设置在定位座和压头之间,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支撑架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分别位于机架两侧的上料架和下料架,上料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下料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输送轨道,该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一输送轨道平齐,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输送轨道,在第二驱动单元的带动下,该第三输送轨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第三输送轨道在第一位置时与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平齐,第三输送轨道在第二位置时处于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减速器壳体在第三输送轨道上所处位置的限位板,以及用于带动限位板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缸体部分固定在下安装座上的两个气缸,每一个气缸的伸缩杆上均固定有安装横梁,安装横梁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座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表面且用于穿入减速器壳体底端面通孔的凸台,进气通道为由基座底端面延伸至凸台顶端面的进气孔,定位座上的密封圈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压头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部,压头上的密封圈被固定在翻边部的下表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轮边减速器是车辆上的重要组件,其一般包括外壳以及内部的减速齿轮等,大多数的减速器外壳通常是采用铸造工艺加工而成的,在加工时可能会存在加工缺陷,例如会出现气孔、砂眼问题,导致减速器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漏油的现象,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铸造缺陷,现有的检测方法是通过视觉检测的方式来进行的,具体是的操作人员肉眼观察,其检测效率较低,并且人工检测的方式标准难以统一,致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能够准确判断减速器壳体是否存在铸造缺陷,同时提供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机架,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在下安装座上固定有一用于定位减速器壳体的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减速器壳体的内腔与外界的充气装置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上安装座上安装有一位于定位座正上方的压头、用于带动压头上下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其中,定位座和压头上分别设置有与减速器壳体底端面和顶端面配合的密封圈;

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减速器壳体的支撑架、第二驱动单元,支撑架设置在定位座和压头之间,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支撑架上下运动。

该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分别位于机架两侧的上料架和下料架,上料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下料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输送轨道,该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一输送轨道平齐,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输送轨道,在第二驱动单元的带动下,该第三输送轨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第三输送轨道在第一位置时与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平齐,第三输送轨道在第二位置时处于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的下方。

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减速器壳体在第三输送轨道上所处位置的限位板,以及用于带动限位板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单元。

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缸体部分固定在下安装座上的两个气缸,每一个气缸的伸缩杆上均固定有安装横梁,安装横梁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柱。

定位座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表面且用于穿入减速器壳体底端面通孔的凸台,进气通道为由基座底端面延伸至凸台顶端面的进气孔,定位座上的密封圈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压头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部,压头上的密封圈被固定在翻边部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减速器壳体的内腔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通过气压检测的方式判断减速器壳体是否存在铸造缺陷,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并能够使检测标准统一,同时,由于采用自动夹持减速器壳体的方式,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通过充气的方式,检测减速器壳体是否存在漏气,从而判断减速器壳体是否存在铸造缺陷;具体的,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0和支撑组件,其中机架10包括上安装座12和下安装座11,下安装座11上固定有一定位座40,上安装座12上活动的安装有一压头60,该压头60通过一个安装在上安装座12上的第一驱动单元带动,可做上下运动,优选的,该第一驱动单元可以是油缸61,也可以是气缸或其他驱动装置;定位座40用于放置待检测的减速器壳体90并对其进行定位,定位座40上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外界的充气装置(如气泵)连通,在将待检测的减速器壳体90置于定位座40上后,进气通道将充气装置与该待检测的减速器壳体90的内腔连通,此时,即可利用充气装置对减速器壳体90内充气,进气通道内还设置压有压力传感器。在将待检测的减速器壳体90置于定位座40上之后,利用上述的油缸61带动压头60下压,使压头60压紧减速器壳体90的顶端面,如此,减速器壳体被夹持固定在压头60和定位座40之间;为了防止压头60、定位座40与减速器壳体90的顶端面和底端面配合处漏气,在定位座40和压头60上分别设置有与减速器壳体90的底端面和顶端面配合的密封圈,在压头60压紧减速器壳体90后,密封圈形变,确保配合处的密封性。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50和第二驱动单元,支撑架50被设置在定位座40和压头60之间,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支撑架50上下运动,该支撑架50用于在检测之前放置待检测的减速器壳体90,具体的,检测前,第二驱动单元带动支撑架50处于高位,将待检测的减速器壳体90放置于支撑架50上,然后第二驱动单元带动支撑架50下降,待检测的减速器壳体90随之下降,接着待检测的减速器壳体90被至于定位座40上,然后压头60下压,完成检测前的工件定位安装过程。

参见图2、3,本实用新型在检测时,利用定位座40和压头60将减速器壳体90定位装夹,并确保减速器壳体90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密封性,使减速器壳体90的内腔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然后通过充气装置向减速器壳体90的内腔中充入压缩空气,通过内置在进气通道内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处漏泄值,漏泄值如果在允许的范围内,则判定产品合格,当漏泄值处于设定的范围外的话,则判定产品存在铸造缺陷。

为了实现自动、连续的检测,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机架10的两侧分别设置上料架20和下料架30,其中上料架2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21,下料架3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输送轨道31,第一输送轨道21和第二输送轨道31平齐,在支撑架50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输送轨道,第一输送轨道21、第二输送轨道31和第三输送轨道的结构相同,其均是包括两条平行的梁,并且在每一根梁上安装多个滚轮,当然,其也可以是其他的构造,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在上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带动下,第三输送轨道随着支撑架50上下运动,以使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运动,具体的,当第三输送轨道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三输送轨道与第一输送轨道21和第二输送轨道31平齐,且第三输送轨道位于第一输送轨道21和第二输送轨道31之间,该三条输送轨道组成一个直线输送轨道,当第三输送轨道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三输送轨道位于第一输送轨道21和第二输送轨道31的下方,定位座40上有一个待检测的减速器壳体90。在工作时,将减速器壳体放置在上料架20上的第一输送轨道上,并使减速器壳体向着机架10的方向移动,当减速器壳体移动到第三输送轨道上后,第二驱动单元启动,带动支撑架50下移,将减速器壳体放置在定位座40上,当完成检测后,支撑架50上移,减速器壳体从第三输送轨道上移至第二输送轨道31,从下料架30上下料。

当然,为了使减速器壳体90能够准确的被定位在定位座40的正上方,同时,又能够在检测完成后,使减速器壳体90被顺利移动到下料架30上,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架40上还设置有一限位板54,该限位板54可上下活动,其是由一第三驱动单元带动,在减速器壳体90从上料架20移动至支撑架50上时,该限位板54处于低位,其止挡减速器壳体90,防止其继续运动,当完成检测后,限位板54处于高位,避让减速器壳体90,使得减速器壳体90通过。上述的第三驱动单元优选的可以是一缸体固定在支撑架50上的气缸55。当然该第三驱动单元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带动限位板54上下运动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单元可以是包括两个气缸51,该两个气缸51的缸体部分均固定在下安装座11上,在每一个气缸51的伸缩杆上均固定有一安装横梁52,安装横梁52上固定有两个固定柱53,该两固定柱53的顶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50的两侧。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座40包括基座41和凸台42,进气通道为由基座41的底端面中部延伸凸台顶端面中部的进气孔43,压力传感器被安装在进气孔43的底端部,凸台42用于在定位减速器壳体时由减速器壳体底部的通孔穿入,定位座40上的密封圈44被设置在基座41的上表面,将减速器壳体定位后,密封圈44被夹紧在基座41上表面和减速器壳体的底端面之间;压头60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部61,压头60上的密封圈62被设置在翻边部61的下表面,在夹紧减速器壳体后,压头60嵌入到减速器壳体的顶部开口处,翻边部61和减速器壳体的顶端面将密封圈62压紧,如此,确保减速器壳体的内腔为一密闭空腔。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7944.0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89848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G01M3/26

专利分类号:G01M3/26

范畴分类:申请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9262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三台大道一号

发明人:吴志强;陈曙光;蒋雄辉;冯甲勇

第一发明人:吴志强

当前权利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减速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论文和设计-吴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