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藏家群体论文_李永

导读:本文包含了鉴藏家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书画,群体,日华,题跋,法书,书家,明末清初。

鉴藏家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1](2016)在《清初北方士人书画鉴藏家群体及交往——以孙承泽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延续百年的苏州、嘉兴、徽州等江南一带士人书画鉴藏家群体走向衰落。而在北方,以孙承泽为领袖的士人们积极搜寻流落于市的故国文物,北方士人鉴藏家群体随之兴盛起来。孙承泽藏品丰富,鉴赏能力高,对清初北方鉴藏家有着范式的影响力,故士大夫们能突破不同身份的壁垒乐从之游,如王铎、周亮工、曹溶、梁清标、宋荦、王文荪等等。他们或各取所需互换藏品,或往来雅集借画赏画,或为彼此的藏品鉴定题跋,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书画交往圈。清初北方鉴藏家群体的兴盛,从清朝建国到乾隆初年,共历一百余年左右。乾隆初年,皇家大力搜求民间书画,致使私人手中藏品大多流进清内府,北方士人鉴藏家群体重又走进低谷。(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期刊2016年03期)

刘晓生[2](2012)在《法书鉴藏与复古书风:元代奎章阁书家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至南宋末,书坛因尚意书风的笔法自由化而积弊难返,书法的审美标准已严重偏离古典传统审美风格的轨道。奎章阁书家群体认同元初赵孟俯预设的书法最高审美理想——“晋韵”书风,他们不仅在书法实践上以回归书法古典传统为己任,还通过频繁的法书鉴藏活动在书学思想层面上对这种复古实践作了理论支撑。本文以复古书风和法书鉴藏为研究视角,将元中期的奎章阁书家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整体考察,一方面深入研究该群体在回归中国书法古典传统的实践过程中对时代“复古书风”的解读,及其书法实践中的保守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以法书鉴赏品评为主线,重点分析法书鉴藏对该群体书学观形成的影响及其书学退化史观的新变。最终探讨在时代文艺复古思潮的宏观视野下,书法与绘画、诗文之间的互通性,以及该群体在回归书法古典传统上的实践努力与理论渊源对现代书坛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2-04-20)

吕友者[3](2011)在《明末清初杭州书画鉴藏家群体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鉴藏史上的特殊时段。明中期以后,嘉隆、万历诸帝因国库空虚,竟将书画当作"以充武官岁禄",①致使大部分内府古玩书画逐渐流散在外,极大地充实了私家收藏。至清初时,全国尚未统一,朝廷对书画无暇顾及,达官显贵一旦仕途败落,便落得抄家充军,其家藏被商人和鉴藏家以(本文来源于《收藏家》期刊2011年05期)

吕友者[4](2011)在《明末江南的书画鉴藏家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书画作伪现象普遍,技术精湛,为世所共知。书画作伪现象古已有之,唯独在明代愈演愈烈,这与此时巨富倾力购藏书画作品密切相关。在利润的驱逐下,书画作伪手段越来越高超。在商业发达的扬州、苏州等地,书画作伪已经职业化,并(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1年05期)

吕友者[5](2011)在《明末清初的杭州书画鉴藏家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鉴藏史上的特殊时段。明中期以后,嘉靖、隆庆、万历诸帝因国库空虚,竟将书画抵充官员俸禄,致使大部分内府古玩书画逐渐流散在外,极大地充实了私家收藏。至清初时,全国尚未统一,朝廷(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1年03期)

刘哲[6](2010)在《明末清初的江南书画鉴藏家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中期以来(一四六五—一五七二),在江浙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太湖为中心,北起长江,南至钱塘江,西达皖南的徽州,东到东海(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0年09期)

曹青军[7](2010)在《明末清初的江南书画鉴藏家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南方书画藏家的兴起自明代中期以来(1465—1572),私家收藏之风炽盛,藏家络绎,比如嘉靖时的严嵩和严世藩父子、华夏、文徵明家族、项元汴家族、王世贞和王世懋兄弟、韩世能和韩逢禧父子、董其昌、黄琳、张孝思、钱能、郭衢阶、李日华、张丑、朱之赤、曹溶、莫是龙、陈继儒、刘子大、嵇文甫、郁逢庆、詹景凤等。究其原因,无外乎如下几点:一是江浙地区经济发达。(本文来源于《美术界》期刊2010年09期)

黄朋[8](2005)在《沈周时代的苏州书画鉴藏家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沈周(1427~1509年),这位吴门派的肇始者,作为15世纪乃至整个明代最着名的画家,其显赫的声名早巳载入画史,自不必多说。这里我们的视点也并不在沈周的书画艺术成就上,而集中于以沈周为核心的书画鉴藏群体的活动上。沈周沈周的成长始终处在家庭为其营造的良好环境和不可多得的交游网络之中。青年时期,徐有贞、刘珏等年长藏家折辈与他的交往,使(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05年01期)

黄朋[9](2002)在《明代中期苏州地区书画鉴藏家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书画鉴藏史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开掘的领域。本文选择了书画鉴藏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明代中期苏州地区私人鉴藏家群体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从成化(1465--1487)到嘉靖(1522--1566)的一百来年间,苏州地区不仅活跃着吴门派书画创作群体,而且还有一个以吴门派为主体的文人书画鉴藏群体,这两个群体间不仅人员重合,而且盛衰与共。沈周与文徵明是公认的吴门派前后两代领袖,同时他们又以渊博的学养及书画艺术的深厚造诣,居于鉴藏群体的核心地位。本文通过史料之钩沉、藏品之清理、藏家交游之爬梳,以沈、文为主干,对这一时期的苏州鉴藏家、鉴藏活动、鉴藏形式、鉴藏着录、藏品流通及藏家经济状况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文章着重指出,这一时期苏州地区兴盛的鉴藏风气,对吴门派书画家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吴门书派与吴门画派之所以能够成为明代影响最大的艺术流派,与其丰富的古代法书名画藏品的滋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02-05-22)

鉴藏家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至南宋末,书坛因尚意书风的笔法自由化而积弊难返,书法的审美标准已严重偏离古典传统审美风格的轨道。奎章阁书家群体认同元初赵孟俯预设的书法最高审美理想——“晋韵”书风,他们不仅在书法实践上以回归书法古典传统为己任,还通过频繁的法书鉴藏活动在书学思想层面上对这种复古实践作了理论支撑。本文以复古书风和法书鉴藏为研究视角,将元中期的奎章阁书家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整体考察,一方面深入研究该群体在回归中国书法古典传统的实践过程中对时代“复古书风”的解读,及其书法实践中的保守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以法书鉴赏品评为主线,重点分析法书鉴藏对该群体书学观形成的影响及其书学退化史观的新变。最终探讨在时代文艺复古思潮的宏观视野下,书法与绘画、诗文之间的互通性,以及该群体在回归书法古典传统上的实践努力与理论渊源对现代书坛的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鉴藏家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永.清初北方士人书画鉴藏家群体及交往——以孙承泽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

[2].刘晓生.法书鉴藏与复古书风:元代奎章阁书家群体研究[D].暨南大学.2012

[3].吕友者.明末清初杭州书画鉴藏家群体管窥[J].收藏家.2011

[4].吕友者.明末江南的书画鉴藏家群体[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

[5].吕友者.明末清初的杭州书画鉴藏家群体[J].东方收藏.2011

[6].刘哲.明末清初的江南书画鉴藏家群体[J].荣宝斋.2010

[7].曹青军.明末清初的江南书画鉴藏家群体[J].美术界.2010

[8].黄朋.沈周时代的苏州书画鉴藏家群体[J].中国书画.2005

[9].黄朋.明代中期苏州地区书画鉴藏家群体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2

论文知识图

》对董其昌“南北宗论”的提之一 32.8cm×50.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 《庐山高图》》、李昭道《记戴图》、马远《观泉》、李昭道《记戴图》、马远《观泉图》和...(局部) 25.89cm × 86cm 南京博物院藏

标签:;  ;  ;  ;  ;  ;  ;  

鉴藏家群体论文_李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