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奶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奶,酵母,乳酸,哈萨克族,葡萄糖,碳源,单糖。
马奶酒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王劲[1](2019)在《马奶酒杏仁蛋糕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马奶酒、杏仁粉、鸡蛋及白砂糖的添加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鸡蛋添加量对蛋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糖、马奶酒和杏仁粉添加量。最优原料配比为面粉100 g、马奶酒50 mL、杏仁粉35 g、鸡蛋180 g、白砂糖50 g。在此条件下制成的蛋糕,色泽均匀,软硬适中,有弹性,口感好,且奶酒醇香、杏仁清香与蛋香混配恰到好处。(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19年10期)
张宝星[2](2019)在《马奶酒,我的护身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词刊》期刊2019年09期)
白逢彦,段守富,韩培杰,王启明[3](2019)在《以退为进,化繁为简——马奶酒酵母的致胜竞争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生物来说,葡萄糖是自然界最丰富、能效最高的碳源。为了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方式优先利用葡萄糖,大多数微生物进化出了葡萄糖抑制(glucose repression)效应这一中心调控系统。这一系统在酵母菌的不同谱系中平行进化并逐渐加强,最终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趋于完善。通过这一机制,S.cerevisiae在通常以葡萄糖为优势碳源的自然和人工发酵环境中获得了竞争优势,成为优势种群。在马奶酒、开菲尔酸奶和其他传统发酵乳制品的自然发酵过程中,S. cerevisiae也是优势种群之一。然而,S. cerevisiae并不能利用奶中的主要碳源乳糖,如何在该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一直是未解之谜。我们发现,马奶酒菌株通过半乳糖(GAL)代谢网络调控元件的一系列协同变异,完全解除了葡萄糖抑制效应,并将GAL网络从一个复杂的严格诱导型表达系统转变为一个简化的组成型表达系统。同时,马奶酒菌株通过基因渐渗,将GAL网络中的所有结构基因(GAL2和GAL7-10-1基因簇)回复为进化过程中的早期版本,且将GAL2的拷贝数倍增,而其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HXT6和HXT7却被删除或沉默,从而实现了从优先利用葡萄糖向优先利用半乳糖能力的转换。因GAL2与HXT6/HXT7等己糖转运蛋白基因(HXT)家族为直系同源基因,通过渐渗得来的早期版本的GAL2仍保留了较强的葡萄糖转运能力,因此,马奶酒菌株虽优先利用半乳糖,但也可同时利用葡萄糖。通过GAL网络的逆向进化,S. cerevisiae的马奶酒谱系获得了在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竞争优势。因为在该环境中,S. cerevisiae只能靠利用其他微生物将乳糖降解后产生的葡萄糖和半乳糖而生存。在大多数微生物都存在葡萄糖抑制效应的情况下,对葡萄糖的竞争远大于对半乳糖竞争。而马奶酒酵母则避开了对葡萄糖的激烈竞争,通过优先利用半乳糖建立起生长优势后再参与对葡萄糖的争夺,显然是一个非常智慧的生存策略。(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宫本拓,乌力吉德力根,宋钢[4](2019)在《蒙古的马奶酒传统制法及其微生物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人的饮食主要以畜牧产品为主。羊、马奶的加工方法大致相同,但得到的乳制品区别很大,品种丰富。有乳酸发酵及酒精发酵,如脱脂乳和脱脂酸乳。乳酸发酵的有液体(酸奶)和棒状或板状的奶酪;酒精发酵(乳酸发酵同时进行)的有用马、牛和骆驼奶,通过搅拌(空气进入),接种酵母发酵成的一种浊酒,再进(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5期)
李晓君[5](2019)在《马奶酒的酿造与哈萨克族“克模孜毕”传统文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克模孜毕"(马奶酒舞)就是通过模拟制作马奶酒的劳作过程来表达哈萨克族人对丰收的渴望,依照弗雷泽使用的"顺势巫术"的论述,只要精细地模拟制作马奶酒的劳作过程就可以丰收马奶酒。哈萨克族游牧民俗中的马奶酒酿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标志保存在克模孜毕舞蹈艺术中,克模孜毕的风格韵味,体现着哈萨克族游牧民俗的特点,看一个舞蹈,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其生活方式。本文就哈萨克族的马奶酒酿造和克模孜毕舞蹈艺术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夏亚男,赵赟,王浩燃,于佳琦,双全[6](2019)在《SPME-GC/MS结合OAV值分析马奶酒的关键香气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地区的5种马奶酒为研究对象,建立马奶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SPME﹣GC/MS检测方法,结合SPME﹣GC﹣MS法和OAV值分析不同品牌马奶酒的关键香气成分。结果表明:5种马奶酒共检测到69种风味物质,以酯类、酸类含量较高。酸马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可达38种,高于马奶蒸馏酒。经香气活力值(OAV)分析,马奶酒的重要香气组分为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十四酸乙酯、癸酸乙酯、辛酸。研究结果为马奶酒的风味改善和品质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池涵,丁佳[7](2019)在《“佛系”酵母的大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糖是能效最高的单糖,微生物对它“情有独钟”。在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微生物就不爱“吃”其他的糖类,而优先代谢葡萄糖。这种微生物特有的本领叫作“葡萄糖抑制”。近期,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白逢彦领导的团队在研究酿酒酵母时,发现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4-01)
何宁[8](2019)在《马奶酒中乳酸明串珠菌SMN2-1-2的生物学特性及抑菌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传统发酵乳制品马奶酒,包含多种营养物质及丰富的乳酸菌资源,其中乳酸明串珠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以合成甘露醇、细菌素、双乙酰等多种有益的代谢产物,在医药工程与食品保鲜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研究以内蒙古牧民自制的马奶酒作为菌种来源,从中筛选得到的一株益生乳酸菌SMN2-1-2。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初步判断其为明串珠菌属,采用16S rRNA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菌株SMN2-1-2归属为乳酸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研究L.lactis SMN2-1-2体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SMN2-1-2对胆盐、低pH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仍具有一定活性。乳酸明串珠菌SMN2-1-2在pH 3.0的培养基中培养,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株SMN2-1-2的数量大致呈下降趋势,3h后存活率为92.12%。在猪胆盐含量为0.3%的MRS培养基中,随着菌株培养时间的增长,活菌数下降幅度不大,6h后L.lactis SMN2-1-2的存活率可达到75.86%。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浓度会影响L.lactis SMN2-1-2的存活数量。胃蛋白酶浓度0 g/L时,乳酸明串珠菌活菌数达6.45x 10~7cfu/mL,在胃蛋白酶含量最高达到10 g/L时,乳酸明串珠菌活菌数为4.88x 10~7cfu/mL;不含胰蛋白酶时,L.lactis SMN2-1-2的数量可以达到6.66×10~7cfu/mL,胰蛋白酶为7 g/L时,活菌数迅速减少到0.48×10~7cfu/mL。L.lactis SMN2-1-2还有共凝集、自凝集的特性,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0h后,自凝集率达到了24.26%。对四种常见的细菌:大肠杆菌(G~-)、枯草芽孢杆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G~+)、沙门氏菌(G~-)的凝集率分别为10.65%,28.94%,21.22%,16.61%。为了研究L.lactis SMN2-1-2的抑菌特性,获得理想抑菌效果,首先对4种抑菌试验供试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进行了筛选,根据抑菌效果最终选择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后续试验。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的抑菌培养基配方为:蒸馏水1 L,CH_3COONa 3.95g/L,吐温80为1mL/L,MnSO_4 0.05g/L,蔗糖为24.84g/L,C_6H_(17)N_3O_7 2g/L,牛肉粉5g/L,K_2HPO_4 2g/L,MgSO_4 0.2g/L,蛋白胨12.72g/L。优化后的L.lactis SMN2-1-2培养条件为将初始pH 6.8、培养温度38℃、培养时间27h,此时抑菌效果最好。采用上述试验得到的最适培养基成分及最佳培养条件进行验证,发现L.lactis SMN2-1-2抑菌效果明显提高,比未优化前提高2.3倍。通过对L.lactis SMN2-1-2产生的抑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并初步研究该抑菌成分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菌株L.lactis SMN2-1-2所产生的抑菌物质Bact.2-1-2对热具有稳定性,随着温度逐渐上升,Bact.2-1-2抑菌活性变化不明显。Bact.2-1-2在pH为2.0-6.0内时具有抑菌活性,pH为7.0时抑菌物质失去活性。此外,抑菌物质Bact.2-1-2对蛋白酶K、胰蛋白酶敏感,对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不敏感。同时抑菌物质Bact.2-1-2对革兰氏阴性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类细菌素。(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杨立新[9](2018)在《援疆干部,马奶酒备好等你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回族文学》期刊2018年05期)
王泽盛,田洪磊,王鹏,张芳,未志胜[10](2018)在《新疆不同地区传统马奶酒挥发性物质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新疆不同地区传统马奶酒中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差异,采用了顶空固相微物萃取技术和气质联用技术对新疆不同地区的8种马奶酒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鉴定,并分别对新疆不同地区马奶酒及马奶酒中各大类挥发性物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8种马奶酒共检测出3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酸类、醛类、醇类、烃类、酮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75%、25.23%、3.19%、2.86%、0.57%、0.33%,其中有7种挥发性物质是不同地区8种马奶酒中所共有的,分别是异戊醇、己酸乙酯、壬醛、辛酸乙酯、癸酸乙酯、辛酸、癸酸:此外,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采集到的不同地区的8种马奶酒分为2大类,并确定新疆不同地区马奶酒产生差异的主要来源是马奶酒中酯类物质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08期)
马奶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奶酒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东,王劲.马奶酒杏仁蛋糕的研制[J].粮食与油脂.2019
[2].张宝星.马奶酒,我的护身符[J].词刊.2019
[3].白逢彦,段守富,韩培杰,王启明.以退为进,化繁为简——马奶酒酵母的致胜竞争策略[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4].宫本拓,乌力吉德力根,宋钢.蒙古的马奶酒传统制法及其微生物学特征[J].中国酿造.2019
[5].李晓君.马奶酒的酿造与哈萨克族“克模孜毕”传统文化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9
[6].夏亚男,赵赟,王浩燃,于佳琦,双全.SPME-GC/MS结合OAV值分析马奶酒的关键香气成分[J].食品科技.2019
[7].池涵,丁佳.“佛系”酵母的大智慧[N].中国科学报.2019
[8].何宁.马奶酒中乳酸明串珠菌SMN2-1-2的生物学特性及抑菌效果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9
[9].杨立新.援疆干部,马奶酒备好等你来[J].回族文学.2018
[10].王泽盛,田洪磊,王鹏,张芳,未志胜.新疆不同地区传统马奶酒挥发性物质差异性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