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环和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安装在所述导向环上;所述导向环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在所述导向孔上边沿,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导向孔下边沿,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与所述导向环可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安全带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滑动,减少安全带出带和回带过程中的摩擦力,同时在回带过程中,安全带受到单向阻尼作用,使安全带可以匀速回带,提高了回带的流畅性,同时避免安全带导向装置的撞伤,降低碰撞声音,提升客户满意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环(1)和导向件(2),所述导向件(2)安装在所述导向环(1)上;所述导向环(1)设有导向孔(11),所述导向件(2)包括第一滚轮(21)和第二滚轮(22),所述第一滚轮(21)位于在所述导向孔(11)上边沿,所述第二滚轮(22)位于所述导向孔(11)下边沿,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分别与所述导向环(1)可旋转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环(1)和导向件(2),所述导向件(2)安装在所述导向环(1)上;
所述导向环(1)设有导向孔(11),所述导向件(2)包括第一滚轮(21)和第二滚轮(22),所述第一滚轮(21)位于在所述导向孔(11)上边沿,所述第二滚轮(22)位于所述导向孔(11)下边沿,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分别与所述导向环(1)可旋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11)为条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设有安装孔(12),所述第一滚轮(21)位于所述安装孔(12)和所述第二滚轮(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21)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滚轮(22)长度方向均沿所述导向孔(11)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之间的间隙宽度与安全带厚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21)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滚轮(22)的旋转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21)为单向阻尼结构。
8.一种汽车,包括安全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项中任意一项所述安全带导向装置,所述安全带(3)穿过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之间的间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人们选择汽车时,安全性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汽车安全带的作用就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或使用紧急制动,预紧装置就会瞬间收束,绷紧佩带时松弛的安全带,将司乘人员牢牢地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一旦安全带的收束力度超过一定限度,限力装置就会适当放松安全带,保持胸部受力稳定。因此,汽车安全带起着约束位移和缓冲作用,吸收撞击能量,化解惯性力,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受伤的程度。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
通常,三点式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处设置有由车柱可旋转地支撑的引导安全带向司乘人员肩膀方向的织带的导向装置,除了提供必要的强度支持外,安全带导向装置还需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引导织带的走向、最大限度地减小表面粗糙度以减小与织带摩擦。例如,在导向装置上增加金属板,并将织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邻接的外突部上设置薄壁部,在与织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邻接的外突部上设置薄壁部,以减小织带与导向装置的摩擦,再或者通过在导向装置上设置滚动部,将织带与导向装置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了织带与导向装置的摩擦力。
以上都是为减小安全带织带与安全带导向装置的摩擦而设计,但不同车辆的安全带装置布局不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乘用车安全带导向结构均无转动结构,且基本上为注塑结构,因此安全带到导向面存在分型线,安全带出带及回带过程中均需与安全带导向结构进行相互运动,久而久之导致安全带因摩擦产生损伤。现有安全带导向结构为了保证安全带出带及回带顺畅,安全带导向结构上的安全带过孔尺寸一般需要比安全带厚度尺寸大1mm左右,导致无法控制安全带回带时的速度,经常出现因安全带回带速度过快导致安全带卡扣撞击到塑料件上发出撞击声和撞伤塑料件表面的情况,从而引起客户抱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安全带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滑动,减少安全带出带和回带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少安全带因摩擦力的受损情况,并且在回带过程中,安全带受到单向阻尼作用,使安全带可以匀速回带,提高了回带的流畅性,同时避免安全带导向装置的撞伤,降低碰撞声音,提升客户满意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环和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安装在所述导向环上;所述导向环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在所述导向孔上边沿,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导向孔下边沿,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与所述导向环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孔为条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滚轮长度方向均沿所述导向孔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的间隙宽度与安全带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滚轮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为单向阻尼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保护一种汽车,包括安全带和上述所述安全带导向装置,所述安全带穿过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的间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导向装置,安全带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滑动,减少安全带出带和回带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少安全带因摩擦力的受损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导向装置,在回带过程中,安全带受到单向阻尼作用,使安全带可以匀速回带,提高了回带的流畅性,同时避免安全带导向装置的撞伤,降低碰撞声音,提升客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向环,11-导向孔,12-安装孔,2-导向件,21-第一滚轮,22-第二滚轮,3-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环1和导向件2。
如图1所示,所述导向环1设有导向孔11和安装孔12;所述导向孔11为条形孔,所述导向孔11用于固定所述导向件2;所述安装孔12呈圆环状,所述安装孔12用于与汽车车身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所述导向件2安装在所述导向环1上,所述导向件2包括第一滚轮21和第二滚轮22;所述第一滚轮21位于所述导向孔11上边沿,所述第一滚轮21两端通过所述嵌件与所述导向环1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滚轮22位于所述导向孔11下边沿,所述第二滚轮22两端通过所述嵌件与所述导向环1可旋转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滚轮21位于所述第二滚轮22与所述安装孔12之间,所述第一滚轮21与所述第二滚轮22之间的间隙宽度等于安全带的厚度,所述第一滚轮21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滚轮22的旋转方向相反。
具体地,所述第一滚轮21为单向阻尼结构,保证在出带过程中时,安全带无阻尼作用,在回带过程中时,安全带受到阻尼作用。
具体地,在安全带出带过程中,拉动安全带,安全带驱动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转动,所述第一滚轮21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所述第二滚轮22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安全带在所述第一滚轮21与所述第二滚轮22之间间隙进行滑动,安全带滑动过程中无摩擦,避免安全带因摩擦产生受损情况。
具体地,在安全带回带过程中,安全带能够自动回弹,安全带驱动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转动,所述第一滚轮21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所述第二滚轮22逆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所述第一滚轮21为单向阻尼结构,安全带受到所述第一滚轮21的阻尼作用,使安全带能够匀速回带,避免安全带导向装置的撞伤,降低碰撞声音。
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安全带穿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进行滑动,减少了安全带出带和回带过程摩擦力,减少安全带因摩擦力的受损情况;同时在安全带回带过程中,安全带受到阻尼作用,保证安全带均速回带,避免安全带导向装置的撞伤,降低碰撞声音,提升客户满意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安全带3和上述所述的安全带导向装置,所述安全带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环1和导向件2。
具体地,所述导向环1设有导向孔11和安装孔12;所述导向孔11为条形孔,所述导向孔11用于固定所述导向件2;所述安装孔12呈圆环状,所述安装孔12用于与汽车车身进行固定。
具体地,所述导向件2安装在所述导向环1上,所述导向件2包括第一滚轮21和第二滚轮22;所述第一滚轮21位于所述导向孔11上边沿,所述第一滚轮21两端通过所述嵌件与所述导向环1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滚轮22位于所述导向孔11下边沿,所述第二滚轮22两端通过所述嵌件与所述导向环1可旋转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滚轮21位于所述第二滚轮22与所述安装孔12之间,所述第一滚轮21与所述第二滚轮22之间的间隙宽度等于安全带的厚度,所述第一滚轮21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滚轮22的旋转方向相反。
具体地,所述第一滚轮21为单向阻尼结构,保证在出带过程中时,所述安全带3无阻尼作用,在回带过程中时,所述安全带3受到阻尼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安全带3穿过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在所述安全带3出带过程中,拉动所述安全带3,所述安全带3驱动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转动,所述第一滚轮21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所述第二滚轮22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安全带3在所述第一滚轮21与所述第二滚轮22之间间隙进行滑动,所述安全带3滑动过程中无摩擦,避免安全带因摩擦产生受损情况。
具体地,在所述安全带3回带过程中,所述安全带3能够自动回弹,所述安全带3驱动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第二滚轮22转动,所述第一滚轮21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所述第二滚轮22逆时针方向转动,因为所述第一滚轮21为单向阻尼结构,所述安全带3受到所述第一滚轮21的阻尼作用,使安全带能够匀速回带,避免安全带导向装置的撞伤,降低碰撞声音。
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安全带装置,安全带穿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进行滑动,减少了安全带出带和回带过程摩擦力,减少安全带因摩擦力的受损情况;同时在安全带回带过程中,安全带受到阻尼作用,保证安全带均速回带,避免安全带导向装置的撞伤,降低碰撞声音,提升客户满意度。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3400.5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634424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60R 22/18
专利分类号:B60R22/18;B60R22/26
范畴分类:32B;33B;
申请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二路818号
发明人:温茂丰
第一发明人:温茂丰
当前权利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郝传鑫;贾允
代理机构:442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