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论文和设计-张天恒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涉及冲压加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定模,定模上方设置有用于向定模进行冲压的动模,所述定模上开设有进料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的一端侧壁与所述进料槽的侧壁连通,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原料从所述送料槽上顶入进料槽内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顶杆运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自动完成对原料的上料工作且操作方便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定模(2),定模(2)上方设置有用于向定模(2)进行冲压的动模(3),其特征是:所述定模(2)上开设有进料槽(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送料槽(5),所述送料槽(5)的一端侧壁与所述进料槽(4)的侧壁连通,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原料从所述送料槽(5)上顶入进料槽(4)内的顶杆(7),所述顶杆(7)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顶杆(7)运动的驱动件(17)。

设计方案

1.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定模(2),定模(2)上方设置有用于向定模(2)进行冲压的动模(3),其特征是:所述定模(2)上开设有进料槽(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送料槽(5),所述送料槽(5)的一端侧壁与所述进料槽(4)的侧壁连通,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原料从所述送料槽(5)上顶入进料槽(4)内的顶杆(7),所述顶杆(7)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顶杆(7)运动的驱动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开设有与所述送料槽(5)连通的滑槽(8),所述顶杆(7)的侧壁与所述滑槽(8)的槽壁贴合,所述驱动件(17)为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的第一气缸(6),所述顶杆(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槽(8)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原料的传感器(9),所述传感器(9)驱使第一气缸(6)输出轴的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模(2)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料槽(4)连通的下料槽(10),所述定模(2)上还开设置有与所述进料槽(4)连通的顶出槽(11),所述顶出槽(11)的轴心线与所述下料槽(10)轴心线重叠,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2),所述第二气缸(1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在顶出槽(11)上的推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推杆(13)的两端侧壁与所述顶出槽(11)的槽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模(2)上开设有与进料槽(4)连通的通槽(14),所述通槽(14)的轴心线与所述进料槽(4)的轴心线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下料台(15),所述下料台(15)位于所述下料槽(10)的槽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料台(1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冲床,就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在国民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556769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冲床,包括一个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操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中开设有通孔,还包括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套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转动杆一端于操作台固定相连。避免了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碰到操作台上按钮的隐患,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施比较的方便。

但是该冲床在上料时是通过人工将需要冲压的原料放置在工作台上,再通过启动操作台使上模向下冲压原料,当人工在上料时将原料放置在下模上后,若操作者注意力不集中或操作过急时,容易被上模冲压到手,给操作者带来危险。而且这种人工上料的方式在生产时效率也偏低,在一些工厂里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所以该方案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具有能自动完成对原料的上料工作且操作方便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定模,定模上方设置有用于向定模进行冲压的动模,所述定模上开设有进料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的一端侧壁与所述进料槽的侧壁连通,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原料从所述送料槽上顶入进料槽内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顶杆运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原料放置在送料槽上,再将原料逐渐向送料机构处移动,当原料移动到顶杆处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顶杆便将原料从送料槽上推入进料槽内,当原料被推到定模的中心时,在驱动件的带动下顶杆将从进料槽内滑出至初始位置,再通过动模将原料进行冲压;工作时不需要人工对定模内进行上料,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完成了上料过程而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与所述送料槽连通的滑槽,所述顶杆的侧壁与所述滑槽的槽壁贴合,所述驱动件为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一气缸,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气缸在工作时十分的稳定,而且还能实现将顶杆进行滑进与滑出进料槽;当第一气缸驱动顶杆进行移动时,顶杆的侧壁与滑槽的槽壁贴合,从而使得在将原料顶入进料槽内时能更加的稳定,避免了顶杆的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原料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驱使第一气缸输出轴的伸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料从送料槽上移动到与传感器接触时,传感器将驱使第一气缸运动,使顶杆将原料顶入进料槽内,当原料进入到定模的中心时,在传感器的作用下动模将下降并对定模上的原料进行冲压,冲压完毕后顶杆将从进料槽内滑出并回到初始位置,整个过程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通过手动对气缸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料槽连通的下料槽,所述定模上还开设置有与所述进料槽连通的顶出槽,所述顶出槽的轴心线与所述下料槽轴心线重叠,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在顶出槽上的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料通过定模与动模冲压后,推杆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从顶出槽上向下料槽方向运动,当运动到定模的中心时,推杆便能将冲压完毕后的原料从定模的中心推到下料槽上,并将原料从下料槽的槽口推出定模。当将原料顶出后,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推杆将回到初始位置,准备对下个原料进行顶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的两端侧壁与所述顶出槽的槽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杆从顶出槽上向原料方向移动时,由于推杆的两端侧壁与槽壁贴合,从而使得推杆在移动时推杆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使推杆能顺利的将原料从定模的中心推到下料槽内,并能顺利的将原料顶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上开设有与进料槽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的轴心线与所述进料槽的轴心线重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原料在冲压完毕后会产生一些废料,一些废料在推杆的作用下,将跟随原料一起被推出下料槽,但一部分的废料会在定模内堆积,为了避免废料对成品的质量产生影响,通过手动驱动第一气缸将顶杆滑动到通槽上,将废料从通槽的槽口顶出便能对废料进行清理,保证成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下料台,所述下料台位于所述下料槽的槽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料从下料槽内顶出时,原料将从下料槽内滑出,通过下料台避免了原料直接掉落到地面上而造成损坏,通过下料台能方便对冲压完毕后的原料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位于下料台的两侧,通过限位板的限位避免了原料从下料台的两端滑出,对原料起到限位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对原料进行加工时,先将原料放置在送料槽上,再推动原料向传感器靠近,当原料的一端接触到传感器时,传感器将驱使第一气缸上的顶杆将原料顶入进料槽内,当顶杆将原料顶到定模的中心时,传感器将命令动模下降并对定模上的原料进行冲压,当冲压完毕后顶杆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逐渐退出进料槽并回到初始位置;于此同时推杆在第二气缸的带动向下从顶出槽上逐渐向下料槽移动,当推杆接触到原料时能将原料从定模的中心推到下料槽内,并从下料槽的槽口推出定模,最后推杆将回到初始位置。整个上料与下料过程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凸显定模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凸显送料槽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定模;3、动模;4、进料槽;5、送料槽;6、第一气缸;7、顶杆;8、滑槽;9、传感器;10、下料槽;11、顶出槽;12、第二气缸;13、推杆;14、通槽;15、下料台;16、限位板;17、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定模2,机架1上还设置有位于定模2上方的动模3。动模3能向定模2移动,从而对定模2上的原料进行冲压。

如图1、图2所示,定模2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供原料进入的呈矩形的进料槽4,机架1上开设有同样呈矩形且一端侧壁与进料槽4连通的送料槽5,送料槽5垂直于进料槽4设置。机架1上还设置有与送料槽5一端连通的滑槽8,滑槽8的轴心线与进料槽4的轴心线重叠。滑槽8上放置有用于将原料从送料槽5上顶入进料槽4的顶杆7,顶杆7的两端侧壁均与滑槽8的两端槽壁贴合,从而使得在将原料顶入进料槽4内时顶杆7能更加的稳定,避免顶杆7的晃动。

如图1、图3所示,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顶杆7移动的驱动件17,驱动件17为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的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的输出轴朝向顶杆7的一端,第一气缸6的输出轴与顶杆7远离进料槽4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由于第一气缸6在工作时十分的稳定,而且还能实现将顶杆7进行滑进与滑出进料槽4。滑槽8朝向送料槽5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传感器9,当原料从送料槽5上移动到与传感器9接触时,传感器9将驱使第一气缸6运动,使顶杆7将原料顶入进料槽4内,当原料进入到定模2的中心时,在传感器9的作用下动模3将下降并对定模2上的原料进行冲压,冲压完毕后顶杆7将从进料槽4内滑出并回到初始位置,整个过程自动完成。

如图1、图2所示,定模2上开设有与进料槽4连通并垂直于进料槽4的下料槽10,定模2上还设置有与进料槽4连通,并与下料槽10的轴心线重叠的顶出槽11。顶出槽11上滑设有推杆13,推杆13的两端侧壁与顶出槽11的槽壁贴合。机架1朝向推杆13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2,推杆13远离下料槽10的一端侧壁与第二气缸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12的带动下,推杆13能从顶出槽11上滑动到下料槽10上。当原料通过定模2与动模3冲压后,推杆13在第二气缸12的驱动下,从顶出槽11上向下料槽方向运动,当推杆13运动到定模2的中心时,推杆13便能将冲压完毕后的原料从定模2的中心推到下料槽10上,并将原料从下料槽10的槽口推出定模2。当将原料顶出后,在第二气缸12的驱动下,推杆13将回到初始位置,准备对下个原料进行顶出。

如图1、图2所示,定模2上还开设有与进料槽4的轴心线重叠的通槽14,并且通槽14与进料槽4连通,顶杆7在第一气缸6的带动下能滑到通槽14上,从而能使顶杆将经定模2与动模3冲压出的废料从通槽14的槽口处顶出定模2,以保证成品的质量。

如图1、图3所示,机架1远离第二气缸1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下料台15,下料台15的高度沿远离机架1侧壁的方向逐渐下降,下料台15位于下料槽的槽口的下端,当原料从下料槽10内顶出时,通过下料台15避免了原料直接掉落到地面上而造成损坏,通过下料台15能方便对冲压完毕后的原料进行收集。下料台15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通过限位板16的限位避免了原料从下料台15的两端滑出,对原料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效果如下:

在对原料进行加工时,先将原料放置在送料槽10上,再推动原料向传感器9靠近,当原料的一端接触到传感器9时,传感器9将驱使第一气缸6上的顶杆7将原料顶入进料槽4内。当顶杆7将原料顶到定模2的中心时,传感器9将命令动模3下降并对定模2上的原料进行冲压,当冲压完毕后顶杆7在第一气缸6的带动下,逐渐退出进料槽4并回到初始位置。于此同时推杆13在第二气缸12的带动下从顶出槽11上逐渐向下料槽10移动,当推杆13接触到原料时能将原料从定模2的中心推到下料槽10内,并从下料槽10的槽口推出定模,最后推杆13将回到初始位置。整个上料与下料过程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3539.3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736413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B21D28/02

专利分类号:B21D28/02;B21D43/02;B21D45/04;B21C51/00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天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和一锦绣路北方永发科技园第11栋厂房

发明人:张天恒

第一发明人:张天恒

当前权利人:天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论文和设计-张天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