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论文和设计-林永国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包括套设于钢管表面待切凸起外的矩形框、设置于矩形框内的移动切割机构及两磁铁块;矩形框包括两相平行的导轨板和两分别连接两导轨板同侧的支撑板;两磁铁块分别固定设置于两支撑板的下端面;移动切割机构包括切刀部、两分别设于切刀部于两导轨板侧的滑动件;切刀部包括壳体、固定于壳体上部外表面的第一电机、竖直设于壳体内的刀轴及位于壳体下方的水平的刀片;第一电机的转轴竖直穿入壳体内与刀轴上端固定连接,刀轴下端与刀片固定连接,刀片位于导轨板的下方;滑动件滑动套设于导轨板上,且壳体两侧与两滑动件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切割效果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钢管(100)表面待切凸起(101)外的矩形框(1)、设置于矩形框(1)内的移动切割机构(2)及两磁铁块(3);矩形框(1)包括两相平行的导轨板(11)和两分别连接两导轨板(11)同侧的支撑板(12);两磁铁块(3)分别固定设置于两支撑板(12)的下端面;移动切割机构(2)包括切刀部(21)和两分别设于切刀部(21)于两导轨板(11)侧的滑动件(22);切刀部(21)包括壳体(23)、固定于壳体(23)上部外表面的第一电机(24)、竖直设于壳体(23)内的刀轴(25)及位于壳体(23)下方的水平的刀片(26);第一电机(24)的转轴竖直穿入壳体(23)内与刀轴(25)上端固定连接,刀轴(25)下端与刀片(26)固定连接,刀片(26)位于导轨板(11)的下方;滑动件(22)滑动套设于导轨板(11)上,且壳体(23)两侧与两滑动件(22)之间可拆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钢管(100)表面待切凸起(101)外的矩形框(1)、设置于矩形框(1)内的移动切割机构(2)及两磁铁块(3);矩形框(1)包括两相平行的导轨板(11)和两分别连接两导轨板(11)同侧的支撑板(12);两磁铁块(3)分别固定设置于两支撑板(12)的下端面;移动切割机构(2)包括切刀部(21)和两分别设于切刀部(21)于两导轨板(11)侧的滑动件(22);切刀部(21)包括壳体(23)、固定于壳体(23)上部外表面的第一电机(24)、竖直设于壳体(23)内的刀轴(25)及位于壳体(23)下方的水平的刀片(26);第一电机(24)的转轴竖直穿入壳体(23)内与刀轴(25)上端固定连接,刀轴(25)下端与刀片(26)固定连接,刀片(26)位于导轨板(11)的下方;滑动件(22)滑动套设于导轨板(11)上,且壳体(23)两侧与两滑动件(22)之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2)包括与导轨板(11)平行的基板(27)、竖直固定于基板(27)内端面的竖板(28)、螺栓(29)以及四个滚轮(20);四个滚轮(20)分别转动连接于基板(27)四角处,且滚轮(20)的凹陷轮沿(201)分别抵靠于导轨板(11)的上沿和下沿上;竖板(28)沿竖直方向间隔开有若干第一螺纹孔(281),壳体(23)于导轨板(11)两侧分别开有沿导轨板(11)长度方向的第二螺纹孔(231),螺栓(29)穿过第一螺纹孔(281)和第二螺纹孔(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绑绳(4),两绑绳(4)一端分别固定于两导轨板(11)上,两绑绳(4)另一端绕过钢管(100)管身后相互绑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移动切割机构(2)沿着导轨板(11)长度方向移动的行走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于移动切割机构(2)和一侧支撑板(12)之间的水平的气缸(5),气缸(5)一端固定于同侧的支撑板(12)内端面,另一端固定于壳体(23)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一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水平固定于壳体(23)上,第二电机(6)的转轴与一所述滚轮(20)中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6)的转轴转动,驱动滚轮(20)于导轨板(11)长度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26)为圆形刀片,圆形刀片的中部与刀轴(25)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属于工具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经常采用钢管,较为常用的是截面的圆形的圆钢管和截面为矩形的方形钢管。有时为了钢管之间的连接,会在钢管外表面焊接连接搭片,但当焊接了搭片的钢管回收利用于其他地方时,搭片又成为多余的部分,此时就需要将表面的搭片切割掉。较为常用的直接采用电锯切割,因搭片较小切割的时候较为考验操作人员的熟练性,如果第一次切割不完全,再次切割会加大难度,且操作人员操作的危险系数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该钢管表面切割装置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切割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包括套设于钢管表面待切凸起外的矩形框、设置于矩形框内的移动切割机构及两磁铁块;矩形框包括两相平行的导轨板和两分别连接两导轨板同侧的支撑板;两磁铁块分别固定设置于两支撑板的下端面;移动切割机构包括切刀部和两分别设于切刀部于两导轨板侧的滑动件;切刀部包括壳体、固定于壳体上部外表面的第一电机、竖直设于壳体内的刀轴及位于壳体下方的水平的刀片;第一电机的转轴竖直穿入壳体内与刀轴上端固定连接,刀轴下端与刀片固定连接,刀片位于导轨板的下方;滑动件滑动套设于导轨板上,且壳体两侧与两滑动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滑动件包括与导轨板平行的基板、竖直固定于基板内端面的竖板、螺栓以及四个滚轮;四个滚轮分别转动连接于基板四角处,且滚轮的凹陷轮沿分别抵靠于导轨板的上沿和下沿上;竖板沿竖直方向间隔开有若干第一螺纹孔,壳体于导轨板两侧分别开有沿导轨板长度方向的第二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其中,所述钢管表面切割装置,还包括两绑绳,两绑绳一端分别固定于两导轨板上,两绑绳另一端绕过钢管管身后相互绑定。

其中,所述钢管表面切割装置,还包括驱动移动切割机构沿着导轨板长度方向移动的行走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于移动切割机构和一侧支撑板之间的水平的气缸,气缸一端固定于同侧的支撑板内端面,另一端固定于壳体表面上。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水平固定于壳体上,第二电机的转轴与一所述滚轮中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转轴转动,驱动滚轮于导轨板长度方向滑动。

其中,所述刀片为圆形刀片,圆形刀片的中部与刀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切割效果好,矩形框套设于钢管表面的待凸起外,且通过磁铁块吸附于钢管表面上,固定方式简单,移动切割机构在移动过程中旋转的刀片将待切凸起切割,切割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竖板沿竖直方向间隔开有若干第一螺纹孔,通过调整第二螺纹孔和不同高度的第一螺纹孔之间的对应位置,能够调整切刀部的高度,方便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刀片的高度,以使得切割效果更优。

3、本实用新型设有绑绳,进一步固定矩形框的位置,特别是当待切割钢管为圆形管时,能够固定的更牢固。

4、本实用新型设有驱动移动切割机构沿着导轨板长度方向移动的行走驱动机构,操作人员可以在工作时距离更远距离,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矩形框;11、导轨板;12、支撑板;2、移动切割机构;21、切刀部;22、滑动件;23、壳体;231、第二螺纹孔;24、第一电机;25、刀轴;26、刀片;27、基板;28、竖板;281、第一螺纹孔;29、螺栓;20、滚轮;201、凹陷轮沿;3、磁铁块;4、绑绳;5、气缸;6、第二电机;100、钢管;101、待切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6,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包括套设于钢管100表面待切凸起101外的矩形框1、设置于矩形框1内的移动切割机构2及两磁铁块3;矩形框1包括两相平行的导轨板11和两分别连接两导轨板11同侧的支撑板12;两磁铁块3分别固定设置于两支撑板12的下端面;移动切割机构2包括切刀部21和两分别设于切刀部21于两导轨板11侧的滑动件22;切刀部21包括壳体23、固定于壳体23上部外表面的第一电机24、竖直设于壳体23内的刀轴25及位于壳体23下方的水平的刀片26;第一电机24的转轴竖直穿入壳体23内与刀轴25上端固定连接,刀轴25下端与刀片26固定连接,刀片26位于导轨板11的下方;滑动件22包括与导轨板11平行的基板27、竖直固定于基板27内端面的竖板28、螺栓29以及四个滚轮20;四个滚轮20分别转动连接于基板27四角处,且滚轮20的凹陷轮沿201分别抵靠于导轨板11的上沿和下沿上;竖板28沿竖直方向间隔开有若干第一螺纹孔281,壳体23于导轨板11两侧分别开有沿导轨板11长度方向的第二螺纹孔231,螺栓29穿过第一螺纹孔281和第二螺纹孔231将切刀部21和滑动件22可拆卸连接。

参见图1-6,所述钢管表面切割装置,还包括两绑绳4,两绑绳4一端分别固定于两导轨板11上,两绑绳4另一端绕过钢管100管身后相互绑定。

参见图1-6,所述钢管表面切割装置,还包括驱动移动切割机构2沿着导轨板11长度方向移动的行走驱动机构。

参见图5,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于移动切割机构2和一侧支撑板12之间的水平的气缸5,气缸5一端固定于同侧的支撑板12内端面,另一端固定于壳体23表面上。

参见图6,所述驱动机构为一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水平固定于壳体23上,第二电机6的转轴与一所述滚轮20中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6的转轴转动,驱动滚轮20于导轨板11长度方向滑动。

参见图1-6,所述刀片26为圆形刀片,圆形刀片的中部与刀轴25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矩形框1套设于钢管100表面的待切凸起101外,然后第一电机24工作,刀片26转动,推动移动切割机构2于导轨板11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切割机构2移动的过程中,刀片26将待切凸起101切割下来。

进一步的,可通过调整壳体23上第二螺纹孔231和滑动件22上不同高度的第一螺纹孔281之间的对应位置,能够调整切刀部21的高度,方便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刀片26的高度,以调整切割待切凸起101的范围。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驱动移动切割机构2沿着导轨板11长度方向移动的行走驱动机构,操作人员可以在工作时距离更远距离,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行走驱动机构的移动速度较为缓慢,以保证切割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4639.2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授权编号:CN209614401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23D 21/00

专利分类号:B23D21/00

范畴分类:26E;

申请人:福建漳龙建投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漳龙建投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3000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南昌路8号华联商厦办公楼第九层

发明人:林永国;黄建龙

第一发明人:林永国

当前权利人:福建漳龙建投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徐开翟

代理机构:35001

代理机构编号: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钢管表面切割装置论文和设计-林永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